文|刘雨琦
一则人事任命,揭开了亚马逊云在大中华区反击战的序幕。
10月9日,亚马逊云科技全球销售、市场和服务高级副总裁 Matt Garman 宣布了大中华区领导人变更任命,储瑞松将接替张文翊担任该职位,继续带领亚马逊云大中华区。
据了解,张文翊从2019年开始领导亚马云科技大中华区业务,在其任职期间,制定了“连中外、襄百业、促绿色”的三大业务战略,并持续推动大中华区的合作伙伴体系;而储瑞松则曾经任职于百度阿波罗和SAP等公司,担任过新业务、新战略的核心主力。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云厂商,亚马逊云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但在中国区的情况却尤为不同,不仅是因为中国本土业务(政企特色业务)、行业都极为复杂,更是因为中国云厂商格局群狼环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更了解本土情况,让亚马逊云并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此,亚马逊云在中国区业务便瞄准了中国企业出海和全球化业务,凭借着其在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综合布局,抢得一席之地。在2019年张文翊接任后,几乎就固守和践行着这个特色化战略,IDC数据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出海业务中,亚马逊云科技几乎占据了3/4的市场份额。
原本凭借着全球化和绝对领先者的优势,亚马逊云在中国区只需要守好城池,但今年,整体形势开始发生了转变,先是ChatGPT火爆之后,微软云Azure凭借着提供OpenAI的智能化服务势头正盛,谷歌云也在上一季度增速迅猛,超越阿里云成为全球第三大云厂商;在整个中国区,头部云厂商也逐渐降价抢夺市场,并通过MaaS服务寻找增量。
多重局势的变化下,亚马逊云靠“守”显然已经稳不住江山,不攻则退,或许这也正是这次人士变动的核心。
张文翊“求稳”
熟悉张文翊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具女性魅力的高管,穿着精致、头发永远一丝不苟,说话不紧不慢落落大方,如果要用一个词评价这位女高管,那就是“稳”。
这样的特质,在上一个数字化阶段极具竞争力。 要知道,整个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是一个十分漫长和复杂的过程,需要每一家公司、企业、领导人有足够的耐心,一点点挖掘场景、了解需求、制定方案,由量变产生质变。
张文翊也曾公开分享过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要接触大大小小不同的企业,小到几十人的公司,大到几十万员工的跨国集团,通过亲自了解客户,以进一步制定业务目标。
这样的工作方式,和张文翊的履历有很大关系。在担任亚马逊云大中华区负责人之前,张文翊曾任英特尔中国区市场与渠道部总经理、亚马逊Kindle中国区总经理、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及亚马逊中国总裁,负责亚马逊中国电商业务。
从渠道出身的她更擅长和习惯,直面客户从一线看问题,从业务看技术,从技术看战略。
这样的稳健让亚马逊云守住了中国企业出海业务的市场。光锥智能曾对多位出海企业进行过调查,其中大部分企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亚马逊云,全球范围内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可迁移性是其最大的利刃。
“一般我们会先开辟某一国家的出海业务,选择云厂商时不仅会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更要考虑未来如果扩展到其他国家,服务器能否直接迁移。”一位出海企业技术人员对光锥智能讲道:“在这方面,亚马逊云无疑是最强的”。
另一方面,张文翊也十分懂得合作连横。
在2013年5月加入亚马逊后,张文翊用了三年时间,成功将Kindle全线产品引入中国,在中国完善了Kindle及数字出版生态系统,与超过600家出版社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同样在其任职期间,其加深了亚马逊云在华的合作伙伴体系。 官网数据显示,目前亚马逊云在华拥有数千家合作伙伴,很多项目都与合作伙伴共同落地,并将APN(亚马逊云合作伙伴网络)的整套合作方式引入中国。
在上个阶段,这是一位十分合格的领导人,亚马逊云基于IaaS层在全球区域的领先优势,只要稳定住基本盘向前推进和发展,不需要大规模创新,就能通过渗透进千行百业,逐渐形成深厚的壁垒。
但进入2023年,这样的“守城”战略副作用展现了出来,最明显的信号是亚马逊云全球市场份额在缩水。
对比IDC全球云厂商市场份额数据,2021年亚马逊IaaS市场份额占比47%,2022年占比48.9%,增长1.9%。增幅较小很大程度上与其体量和规模化有关。
但进入2023年,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对比一二季度的市场份额,亚马逊云在今年一季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但到二季度微软增长3%,而亚马逊云却缩水了2%。
对于亚马逊云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智能化时代加速了其他云厂商的发展步伐,受到大模型业务的驱动,Azure很快成为了微软核心收入的主引擎,纳德拉曾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的推动力是微软云,包括公有云和微软365等云上服务。
这意味着,凭借着张文翊的稳、渠道的渗透和合作伙伴的建立,对当下的亚马逊云来说,已经远远不够用了。
储瑞松“突进”
相比之下,或许储瑞松确实更加适合带领亚马逊云开疆拓土,加速创新。
在进入亚马逊云之前,储瑞松曾担任百度集团副总裁,负责领导百度阿波罗智能汽车业务,担任IDG事业部总经理。要知道,阿波罗一直是百度内部最受重视的新业务,而智能汽车也是一块毫无技术指导的“无人区”,这需要掌舵者拥有冒险精神、前瞻意识和更宏观的战略视角。
从储瑞松的个人履历来看,云业务其并不陌生,在2000-2019年的20年中,其曾就职于全世界最大的SaaS公司之一的SAP,担任过工程、战略、业务开发等多个领导职位,并最终负责S/4HANA云产品全球研发,领导遍布德国、中欧、北美和亚太等地的全球数千名员工。
2019年,储瑞松在加入百度时也曾负责B2B SaaS服务,后于2021年轮岗至IDG,出任总经理,全面负责百度智能汽车Tier1业务。
事实证明,储瑞松在职期间,推动了阿波罗智能化系列解决方案的制定,并在福特、林肯、别克等31个汽车品牌的134个车型上实现量产,累计搭载超700万辆。
尽管后期自动驾驶行业对技术落线、产品落地等方面的争议都颇大,但储瑞松依然带领阿波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中,将高新技术和实战场景结合,而这或许也是其能力所在。
回过头来看今天的亚马逊云,也正经历这样的阶段。大模型与产业究竟该怎样结合?没人有经验也没人有答案。
在高速发展了半年后,整个大模型领域也告别了单纯比拼参数、比拼技术的阶段,当所有人都在思考,智能化时代,云厂商究竟如何定位新角色之际,亚马逊云若不进,便是退。
这样的趋势直接体现在了财报里,从亚马逊年报来看,亚马逊云净销售额增速在下降,2021年亚马逊云同比增长22%,而2022年仅有9%。
而这不止关乎着亚马逊云中国战区的成败,更是亚马逊云甚至整个亚马逊的成败。纵观目前全球智能化跑的最快的两个国家,中国紧随着美国身后,中国的众多企业已经开始加速行动起来,呈百花齐放之态。
张文翊也曾强调,大中华区是亚马逊云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并将越来越重视本土和特色的业务构建。 在今年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CEO Adam Selipsky直言,对于亚马逊云科技来说,中国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意味着,大中华区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焦点赛场,一步败将有可能引发节节退败,对于亚马逊云而言,这是一场不能输的进攻战。
今年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中,上新了一系列云产品帮助企业布局生成式AI,包括将私有数据部署在通用模型的产品Amazon Bedrock、提供生成式AI应用的Amazon CodeWhisperer,帮助开发者写代码构建应用;并提供云基础设施,支持大模型应用端的大规模推理。
针对初创企业的模型应用,亚马逊云联合28家投资机构,共同推出“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
一边推出工具链,一边以借助投资的方式布局,但相比之下,这些动作都相对于基础,亚马逊云的速度还是显得“不紧不慢”。
今年2月份,微软已经策划将旗下全线产品,Bing、Office365、Windows、Azure通通进行一轮智能化改造,此后,Azure凭借着提供OpenAI的最新服务(GPT-4)斩获了众多企业客户,并以此为抓手,深入企业数字化。
国内云厂商也在加紧布局MaaS平台,阿里云基于通义千问推出了多款开源模型和魔搭社区、百度云更是押注文心一言,努力建设上下游生态。
不过,在游戏开始前两分钟里,任何动作都无法决定胜负,或许此次换帅,便是亚马逊云反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