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茜雯 编辑 | 范志辉
内地的复古音乐浪潮,从前两年绵延至今。
10月12日,周杰伦2023年“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即将迎来连唱四天的“沪上狂欢”,而在刚过去的国庆八天假期中,“周杰伦”在各大音乐平台上也屡屡出现旧曲飙升排名、创下收听新高的新纪录,“周杰伦的歌为什么没有年代感”的话题讨论也顺势登上热搜前列。
数据显示,仅在QQ音乐上,周杰伦的过往音乐作品便出现多次回榜。比如,9月29日飙升榜上,前100首歌曲便出现周杰伦42首作品同时在榜的壮观场面,颇有假期返乡应景感的《稻香》,更是在9月29日更新的飙升榜排名中杀回第六名。不仅如此,周杰伦也在10月5日的流行指数榜上回至48名,贯彻假期前后。
周杰伦大概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一红就是20多年,依然住在年轻人的青春里,依然是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
为何周杰伦的歌没有年代感?
近二十年来,大多数人的华语歌单中仍然是谈论着故事的小黄花。
以周杰伦为首的千禧年时期活跃的音乐人,无不例外成为了“活样本”。正如在“周杰伦的歌为什么没有年代感”的话题下,乐迷们频繁提到的引领潮流一般,大胆的创新、奇思妙想的灵感碰撞是那时音乐人们写出佳作的必备因子。
成名于乐坛低迷时期的周杰伦,吸收了大量中国、欧美、日本等文化元素,且将古典、说唱、R&B、爵士等风格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逻辑和审美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音乐人,周杰伦更为明显地人声“乐器化”,即便当年很多人认为他中文吐字不清、断句逻辑不合常理,但毫无疑问,这种注重旋律走向的演唱方式却具有更为悦耳、节奏性的听感。
比如经典作品《双截棍》中,“从小就耳濡目染”将“就”与“耳”之间进行停顿,歌词的唱法均刻意以四声声调为主,且跟随曲调自如转换升降,并以钢琴弹奏作为间奏转换,而这一创新也被罗大佑称为“赋予中文唱腔以新的表达方式”。
再者,在周杰伦往期音乐作品中,作曲、编曲上的超前与实验也不容忽视。比如当下在东亚偶像音乐中流行的“拼接风”,早在其创作的网游主题曲《乱舞春秋》中便出现过,丝滑嫁接的主、副歌毫无重复,周杰伦毫不吝啬地在一首歌里贡献了八段迥异的副歌,而后的《床边故事》《土耳其冰激凌》等也同样如此。此类“拼接”式创作,也赋予歌曲更具层次性、多样性的听感。
此外,除了传播环境的变迁,也正因当下大多数热门歌曲的制作粗糙,歌曲作品中也听不到太多器乐声音,才令追逐新鲜感的听众们选择怀旧,找寻载有独特创作理念、高水准的音乐。诸如林俊杰、等歌手作品也同样在假期之中迎来播放收听小高潮,且余韵不不息。
像是10月11日的QQ音乐热歌榜中,位于全站收听前200名的歌曲中便有68%上榜歌曲发行自2019年之前,大多为00年代、10年代音乐作品,邓丽君、BEYOND、周慧敏等活跃在80、90年代乐坛的艺人也不乏多首歌曲在榜。
另一方面,从市场定位来看,相比眼下饭圈偶像、说唱歌手等越来越详尽、单一的职能化划分,周杰伦则站在满足受众圈层多样性的角度上,以“大众歌手”的定位来突破消费市场,易于学唱、老少通吃。
如金牌制作人小虫曾经在周杰伦出道的千禧年初期所言,“R&B在华语地区不会成为主流,中国人就喜欢把歌曲拿到KTV里唱,唱他(周杰伦)的歌等于出丑。如果路子再打开一点,他会火很久,所以说音乐人应该各种音乐都尝试,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周杰伦的歌路在中后期也确实更明显。
比如在《七里香》这张专辑中,收录的《将军》《乱舞春秋》继续延续了周杰伦疯狂炫技和尝试创新的小众调性,而《七里香》则以抒情摇滚、诗意情歌的特点赢得大众,至今仍是周杰伦所有歌曲中收听排行前列的作品。
当然,除了周杰伦,我们也能看到,凤凰传奇、伍佰等古早味道同样浓厚的音乐人在当下也呈现出回温盛况,甚至Z世代听众比例明显走高。这也是因为,其相对独特的音乐理念、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是不亚于如今乐坛的新潮程度,也令受众面也愈加广泛。
由此可见,周杰伦们在时间的长河里“独孤求败”,也就不意外了。
这是华语乐坛的倒退吗?
2004年,制作人黄舒骏在接受采访时曾言,“不是周杰伦太好,而是周杰伦太少”。这个论断放在当下,依然不过时。
相比日韩音乐市场后浪推走前浪的汹涌激烈,华语乐坛按下的“复古”暂停键仿佛从未结束。最为明显的,便是各大平台华语榜单,鲜少见到时下新歌更替排位、稳定上榜。
在刚刚发布的QQ音乐巅峰榜第三季度数据中显示,周杰伦上榜次数高达2960次,上榜歌曲达到90首、热歌榜连续在榜90天。这也侧面表明,周杰伦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全勤”热歌榜;而十大巅峰艺人除周杰伦外,诸如李玟、薛之谦、张靓颖、刀郎等老牌歌手也悉数上榜,占据一半以上。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周杰伦们”本身因国民度具有高传播优势、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也在于怀旧浪潮下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性歌手重新拉回大众视野,抹杀了一定的信息差。
比如林俊杰的《茉莉雨》、凤凰传奇的《奢香夫人》在十多年后均迎来了被发现、走红的机会。不少所谓的“冷门佳作”、“冷门歌手”,也在如今正处于消费市场中坚力量的90、00一代中喜提“童年回忆杀”,得以重见天日。
同时,集体的狂欢也契合了年轻人“发疯”的社交需求共鸣,成为发泄情绪、玩梗的社交货币。比如最为典型的便是凤凰传奇的“制霸”,其作品因朗朗上口、旋律高亢且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大多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的选择。
像是《奢香夫人》高潮部分的“乌蒙山连着山外山”,也因富有押韵感,被二创为承载着年轻人表达各类情绪的“整活”,诸如“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我的课连着节节课”、“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我的财政老师在上课”等。这首《奢香夫人》也在近期如破竹之势回到大众视野,自8月以来便维持在酷狗音乐TOP500前15名、最高排名为全站第二,历史上榜次数高达936次。
但更为重要的是,华语乐坛在当下的青黄不接,才是促使“周杰伦们”经久不衰的主要诱因。
不可否认,流行音乐的传播因短视频消费场景的迁移有了全新的路径,但在算法推荐下,如何在下沉市场成功“洗脑”出圈也成为如今速食音乐文化下的第一要义,这也就导致旋律相似、歌词口水、土嗨等倾向的歌曲严重泛滥,仅作为BGM功能性、走量不走质、土到极致就是潮的产出现象愈加猖狂,诸如今年的《爱如火》《我姓石》等”神曲“在当下的爆红便是如此。
而不管是工业化打造偶像还是流水线的网络神曲,都为乐坛带来了依附性消费逻辑的转变,无形之中改变了歌曲的创作逻辑,都是短视频风潮下令音乐质量走向下滑、模糊化、口水化、同质化的结果。越是如此摆烂,大众的对速食音乐文化的叫板之声也就愈演愈烈,比如李荣浩的《乌梅子酱》便在“屈服”于这种流量路子后,即便对比其他BGM仍算得上精致,却也是落得了备受诟病的结果。
因此,不管是打不过就加入将经典作品们“还魂”于短视频平台,还是借助KTV、车载音乐等传播场景来“招魂”,反映在各大平台榜单上的怀旧风霸占排位足以说明消费受众的态度。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如今的华语乐坛便没有好作品、好音乐人,只是当市场向流量、爆款倾斜,这些仍维持“匠心”的音乐人的生存空间也被极大压缩。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主流乐坛水准下降也就在所难免,最终形成了刺激大众继续怀旧的循环。
但所谓怀旧也好、童年回忆杀也罢,除了包含着重温过去记忆的怀念,更投射了大众对于当下市场创作参差不齐的不满。也正是因为这种对比,也就不怪乎为何大众宁愿回听二十年前的周杰伦、三十年前的罗大佑。
如高晓松所言,“要想周杰伦过时,需要有新玩意出来,新玩意还要像他一样大众化”。
结语
回过头来看,与其谈论周杰伦们为何没有年代感,不如说是当下占据主流市场的“时髦”音乐的扶不上墙,给予了古早时期华语乐坛歌手们再度被发现的契机。
毕竟放在如今的环境下,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周杰伦、罗大佑等引领过华语乐坛的音乐人,也已然无法再继续创造变革性的音乐内容引领潮流,这也是缺乏天时地利人和后的无奈。
随着短视频时代带来的走量不走质音乐的生产风潮,流行音乐深陷模板化、工业化流程也愈加熟稔,洗脑大众的目的也更加直接赤裸。但侧面来说,也是大众层面音乐教育的缺失愈加严重。
而经得起推敲琢磨的新音乐难以出头,也就解释了为何掌握着当下消费主流的Z世代,宁愿互联网倒退十年、二十年了。
排版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