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惊蛰研究所
2023开年至今,家电品牌们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暑期空调品类热销,同时随着地产行业弱复苏,国内白电板块也呈现出了较强的成长性。特别是随着AI话题的热潮兴起,智能化与IoT功能,也成为很多消费者选择购买大家电时的重要参考点。
照此趋势,下半年或许正是国内家电品牌发力的最好时机。然而不久前小米宣布了最新架构调整:小米电视业务将并入手机部;同时,成立新大家电部,业务包含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大家电部总裁张峰被传出将于今年12月离职的消息。同日晚间,张峰通过个人微博账号证实了该消息。随着这一架构调整,原本的大家电业务,只剩下了干干净净的“白厨小”(白电、厨房电器、小家电)。
面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小米的大家电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小米大家电业务“寒冬将至”?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指导、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编制的《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大家电主要品类规模为2147亿元(零售额),同比增长4.1%,其中,上半年空调表现最为突出,零售额同比增长16%。
行业的增势,也体现在了小米中期财报中。据其中期报告显示,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近391亿元,占据总收入的30.8%。其中,小米智能大家电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0%以上,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超过80%。
另据RUNTO数据显示,小米电视2023上半年出货量近400万台,市场份额达23.3%,雷军更是直接“宣布”,今年上半年小米电视销量第一。可以说,今年上半年小米大家电业务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电视和空调。
今年618期间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仅在京东平台,小米便展现了不俗的销售业绩。据京东数据显示,今年5月31至6月18日期间,小米在京东家电品牌销售竞速榜排名中位列全品类第五。其中,平板电视品类第三,空调品类第五,“厨小”第六,洗衣机第八,冰箱第九。
然而冬季的到来以及张峰的去职,给小米的大家电业务带来一些寒意:电视业务的调出,意味着失去了领跑品类;空调业务进入淡季后,“冰洗厨小”能否带来销售拉升还很难说。
品控依然“一言难尽”
在市场端,小米家电也一直面临不小的阻力。比如小米家电一直备受消费者吐槽的质量问题,以及在处理客户投诉时匪夷所思的售后表现。
惊蛰研究所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一则长达一年多的投诉案例。内容显示,一名消费者于2021年2月1日网购了一台小米洗烘一体机Pro。随后在2022年4月,洗衣机发生故障,期间多次维修未能修好,随即申请换机。然而在今年4月,新换的洗衣机又发生故障。该消费者称,在多次申请售后维修却没能解决问题后,“小米送了一台坏的洗衣机给我。”
暂且不论小米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在这一起投诉案例,小米方面给出的最终解决方案回复是:“您好,2023年9月18日15:41:37与您电话进行沟通,无法满足您的诉求,此为最终方案,后续如您还需要帮助,欢迎您随时致电400*******,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面对“最终解决方案”,只剩下消费者原地一脸问号。
此类涉及小米大家电产品质量问题、售后问题的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并不少。不少消费者也在短视频平台曝光,遭遇小米和商家对售后问题踢皮球的情况。因此,从其开始做“厨小”业务起,不少消费者就给小米家电打上了“贴牌货”的印记。
对于这种负面评价,小米并非没有重视过。今年8月14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第四次做年度公开演讲时,就以暗喻的方式强调了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并提出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此前在2022年,张峰也曾表示,“空冰洗”三个品类全部都是由小米自己的研发团队负责,不再采用过去的生态链模式。
然而,如今张峰已经官宣即将离职,小米家电依然没摆脱消费者对其“贴牌货”的认知。小米的品控问题,又会在何时得到解决呢?
临阵换帅影响有多大?
小米官网显示,今年54岁的张峰在手机及通讯行业拥有20余年丰富经验,他于2016年加入小米,先后负责过手机部供应链、参谋部、采购委和智能硬件业务等。
从公开资料来看,张峰一直以来为小米提供的核心价值是:解决供应链问题。从英华达时期为小米1手机代工,到创办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小米投资的第一家生态链企业,再到2016年正式加盟小米,成功解决了供应商元器件和手机供应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是张峰帮助小米建立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
这也在卢伟冰近期的一次受访中,得以体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卢伟冰说:“小米从集成式技术创新起步,很快进入自主式技术创新,并持续深入底层核心技术颠覆式的技术创新。”这意味着,小米已经在工业产业链中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小米的新供应链体系已然成型,张峰的离去并不会过多影响小米大家电业务的发展,一如徐雷离开京东后,京东的发展并未遭遇震动。因为,小米自紫米时候便已经在构建和扩张自己的全产业链生态。
生态,是小米最为关注的。9月25日,华为智慧屏V5 Pro正式发布,并提出电视不仅是电视,更是一个家庭的智慧中心。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相当于提前把小米想做的事做成了。
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小米要将电视业务并入手机业务体系。一方面是因为相比白电,作为黑电的电视业务更具有交互性,更能成为基于“小米手机+智慧大屏+AI大模型”建立起的小米智能化家居体系的“中心”。
另外,虽然小米电视的市场份额已经跃居行业前列,但有相当一部分是低价SKU,主要是因为高端产品竞争力还有所欠缺。而小米手机业务线的研发和产品能力有目共睹,所以将电视业务并入其中,能够借此增加小米电视的竞争力,与其他互联网电视品牌拉开差距,在高端化方面提供更多助力。
只是,离开了电视业务的“数值加持”,大家电业务是否还能在财报中持续性地增长呢?
答案是积极的。
一是自研实力。虽然大众消费者还多有“贴牌”的认知,但其实小米2020年成立独立大家电部门后,便从代工转向自研。2021年雷军更是亲自站台,在米粉交流会上表示,小米会把大家电作为未来10年持续发展蓝图的核心拼图之一。
二是消费关注点。据GfK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冰洗空智能产品零售额比重已过半,份额达到54%。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智能化家居家电尤其是全屋智能化家电的需求在持续攀升,而加入小米IoT生态圈的大家电对消费者们来说,颇具吸引力。
三是高端化。不出意外,小米在大家电业务中仍将继续其高端化战略,重点拓展高端产品。比如米家冰箱尊享版、洗烘一体新品等价格,都高于5000元。
电视业务的调出,能更清晰地展示小米在冰洗空品类的实力,同时也利于小米对此业务线做更进一步的战略规划。而这次的双十一,将是对小米大家电业务真实成色的一次重要检验。
不过,在Q4业绩压力的情况下,留给小米大家电的时间不多了。小米大家电这叶“轻舟”已进“万重山”——若是过了山,很可能成为小米的新增长极;若是过不去,这一业务线将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架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