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AI向人类扔核弹,OpenAI是认真的

近日,OpenAI 表示出于对 AI 系统安全性的考虑,公司正在成立专门团队应对前沿 AI。模型的可能的灾难性风险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前沿 AI 模型被误用的危险性大小?

如何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预测和防范前沿 AI 模型危险能力的框架?

如果前沿 AI 模型被盗用,恶意行为者可能会如何利用它们?

OpenAI。

即将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AI 创始者》中,一个原本为人类服务的人工智能在洛杉矶引爆了核弹。

比电影更加科幻的是,现实中,AI 公司们已经开始担忧起这样的场景真的出现在现实世界。

近日,OpenAI 表示出于对 AI 系统安全性的考虑,公司正在成立专门团队应对前沿 AI 可能面临的“灾难性风险”,其中包括核威胁。

事实上,其 CEO Sam Altman 一直担忧 AI 可能对人类构成“灭绝性”威胁,此前曾在包括美国国会咨询的多个场合下呼吁加强 AI 类的监管。不过,包括 Meta 科学家 Yann LeCun 在内的一批科学家则对 AI 监管持不同观点,后者认为当前 AI 能力仍然有限,过早监管不仅只会让大公司受益,也会扼杀创新。

这突显了业内对前沿 AI 监管仍存在分歧。监管过早可能会制约技术发展,但缺乏监管又将难以应对风险。如何在技术先行和防范监管间取得平衡,使 AI 既高效发展又安全可控,仍然属于业界难题。

AI,前沿还是危险

近日,OpenAI 在一份更新中表示,出于对 AI 系统安全性的考虑,公司正在组建新团队“准备就绪(Preparedness)”来跟踪、评估、预测“前沿模型”的发展,以防止所谓的“灾难性风险”,包括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化学、核和生物威胁。

图片来源:OpenAI 官网

该团队将由 Aleksander Madry 领导,他任 MIT 可部署机器学习中心主任一职,目前处于休假期间。

此外,该团队的任务还包括制定和维护“风险知情开发政策”,该政策将详细阐释 OpenAI 构建 AI 模型评估和监控工具的方法、公司的风险缓解行动以及监督整个模型开发流程的治理结构。该政策旨在补充 OpenAI 在 AI 安全领域的工作,并保持部署前后的安全性与一致性。

OpenAI 提出,管理前沿 AI 模型的可能的灾难性风险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 前沿 AI 模型被误用的危险性大小?

  • 如何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预测和防范前沿 AI 模型危险能力的框架?

  • 如果前沿 AI 模型被盗用,恶意行为者可能会如何利用它们?

OpenAI 在更新中写道:“我们相信……将超越目前最先进模型的前沿 AI 模型,有可能造福全人类……但它们也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风险。”

最近一段时间,OpenAI 不断强调 AI 的安全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公司层面、舆论层面甚至政治层面的行动。

此前在 7 月 7 日,OpenAI 宣布成立一个新团队,旨在探索引导和控制“超级 AI”的方法,团队由 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和 Alignment 负责人 Jan Leike 共同领导。

Sutskever 和 Leike 曾预测,超过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将在 10 年内出现,他们称,这种人工智能不一定是善良的,因此有必要研究控制和限制它的方法。

根据当时的报道,该团队被授予最高优先级,并获得公司 20% 的计算资源支持,他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四年内解决控制超“超级 AI”的核心技术挑战。

为了配合此次“准备就绪”团队的启动,Open AI 还举办了一项挑战赛,让外部人士就 AI 可能被如何滥用并在现实世界造成危害的方式提出想法,前 10 名的提交者将获得 2.5 万美元的奖金和一份“准备就绪”的工作。

关于“AI 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担心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一直担心 AI 可能导致人类灭绝。

在 5 月的一场 AI 主题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Altman 就表示,需要对 AI 进行监管,如果没有针对超级 AI 的严格监管标准,未来 20 年内将会出现更多危险。

5 月底,Altman 又和谷歌 DeepMind、Anthropic 的 CEO 以及一些知名 AI 研究人员签署了一份简短声明,声称“与流行病和核战争一样,减轻 AI 导致灭绝的风险应该成为全球优先事项之一”。

6 月的旧金山科技峰会上,Sam Altman 提到在 AI 技术发展上“你不应该信任一家公司,当然也不应该信任一个人”,他认为这项技术本身以及它的好处、它的获取、它的治理,都是属于全人类的。

不过也有人(以马斯克为代表)指责 Altman“呼吁监管”只是为了保护 OpenAI 领导地位。Sam Altman 当时回应称,“我们认为,应该对那些超过某一高度能力阈值的大型公司和专有模型进行更多监管,而对小型初创公司和开源模型的监管应该较少。我们已经看到试图对科技进行过度监管的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他还表示,“人们训练的模型远远超出了我们今天拥有的任何模型规模,但如果超出了某些能力阈值,我认为应该需要有一个认证过程,同时还应该进行外部审核和安全测试。而且,这样的模型需要向政府报告,应该接受政府的监督。”

与 Altman 观点相反的是,就在 10 月 19 日,Meta 科学家 Yann LeCun(杨立昆)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反对过早监管 AI 的立场。

Yann LeCun 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也因发明卷积网络,以及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光学字符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工作而闻名。

2018 年,Yann LeCun 与 Yoshua Bengio 和 Geoffrey Hinton 一起获得了图灵奖(通常被称为“计算界的诺贝尔奖”),上述三位通常被称为“人工智能教父”和“深度学习教父”。

在访谈中,Yann LeCun 对 AI 监管整体呈现出较为消极的态度,他认为,现在监管 AI 模型就像在 1925 年监管喷气式航空飞机一样(当时这种飞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过早监管 AI 只会加强大型科技公司的主导地位,扼杀竞争

“监管 AI 的研发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反效果。”Yann LeCun 表示,监管 AI 的要求源于一些领先科技公司的“傲慢”或者“优越感”,这些公司认为只有他们才能获得信任,安全地开发 AI,“他们希望打着 AI 安全的幌子进行监管。”

“但事实上,在我们能够设计出一个系统,让它在学习能力方面能够与猫相匹敌之前,关于 AI 可能会带来风险的辩论都为时过早。”Yann LeCun 表示,当前一代 AI 模型的能力还远未达到一些研究人员所宣称的那样强大,“它们根本不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它们既没有计划能力,也没办法进行真正的推理。”

在他看来,OpenAI 和谷歌 DeepMind 一直“过分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事实上,距离 AI 达到人类智能水平还需要几个“概念性的突破”。但即便到那时,也可以通过在系统中编码“道德品质”来控制 AI,就像现在可以用制定法律来规范人类行为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连冉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Like (0)
Previous 2023年10月30日 11:57
Next 2023年10月30日

相关推荐

  • 水温80度:AI行业真假繁荣的临界点

    我们从来没拥有过这么成功的AI主导的产品。

    (这种分析统计并不那么准,但大致数量级是差不多的)

    这两个产品碰巧可以用来比较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一个更通用,一个更垂直。

    蓝海的海峡

    未来成功的AI产品是什么样,大致形态已经比较清楚了,从智能音箱和Copilot这两个成功的AI产品上已经能看到足够的产品特征。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Perplexity、Claude同时“罢工”,全网打工人都慌了

    美西时间午夜12点开始,陆续有用户发现自己的ChatGPT要么响应超时、要么没有对话框或提示流量过载,忽然无法正常工作了。

    因为发现AI用久了,导致现在“离了ChatGPT,大脑根本无法运转”。”

    等等,又不是只有一个聊天机器人,难道地球离了ChatGPT就不转了。

    大模型连崩原因猜想,谷歌躺赢流量激增6成

    GPT归位,人们的工作终于又恢复了秩序。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宕机8小时,谷歌Gemini搜索量激增60%

    ChatGPT一天宕机两次

    谷歌Gemini搜索量激增近60%

    ChatGPT在全球拥有约1.8亿活跃用户,已成为部分人群工作流程的关键部分。

    过去24小时内提交的关于OpenAI宕机的问题报告

    图片来源:Downdetector

    ChatGPT系统崩溃后,有网友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警告道:“ChatGPT最近发生的2.5小时全球中断,为我们所有依赖AI工具来支持业务的人敲响了警钟。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Perplexity、Claude同时大崩溃,AI集体罢工让全网都慌了

    接着OpenAI也在官网更新了恢复服务公告,表示“我们经历了一次重大故障,影响了所有ChatGPT用户的所有计划。Generator调查显示,在ChatGPT首次故障后的四小时内,谷歌AI聊天机器人Gemini搜索量激增60%,达到327058次。

    而且研究团队表示,“Gemini”搜索量的增长与“ChatGPT故障”关键词的搜索趋势高度相关,显示出用户把Gemini视为ChatGPT的直接替代选项。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深度对话苹果iPad团队:玻璃的传承与演变

    iPad最为原始的外观专利

    没错,这就是iPad最初被设想的样子:全面屏,圆角矩形,纤薄,就像一片掌心里的玻璃。

    2010年发布的初代iPad

    好在乔布斯的遗志,并未被iPad团队遗忘。

    初代iPad宣传片画面

    乔布斯赞同这一想法,于是快速将资源投入平板电脑项目,意欲打造一款与众不同的「上网本」,这就是iPad早年的产品定义。

    iPad进化的底色

    苹果发布会留下过很多「名场面」,初代iPad发布会的末尾就是一例。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底层逻辑未通,影视业的AI革命正在褪色…

    GPT、Sora均为革命性产品,引发了舆论风暴,但它在上个月发布的“多模态语音对谈”Sky语音,却由于声音太像电影明星斯嘉丽·约翰逊,被正主强烈警告,被迫下架。

    华尔街日报也在唱衰,认为“AI工具创新步伐正在放缓,实用性有限,运行成本过高”:

    首先,互联网上已经没有更多额外的数据供人工智能模型收集、训练。

    03、

    如果说训练“数字人”、使用AI配音本质上瞄向的仍是影视行业固有的发展方向,那么还有另外一群人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影视行业的生产逻辑和产品形态。

    但分歧点正在于此,电影公司希望通过使用AI技术来降低成本,但又不希望自己的内容被AI公司所窃取。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KAN会引起大模型的范式转变吗?

    “先变后加”代替“先加后变”的设计,使得KAN的每一个连接都相当于一个“小型网络”, 能实现更强的表达能力。

    KAN的主要贡献在于,在当前深度学习的背景下重新审视K氏表示定理,将上述创新网络泛化到任意宽度和深度,并以科学发现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展示了其作为“AI+科学”基础模型的潜在作用。

    KAN与MLP的对照表:

    KAN使神经元之间的非线性转变更加细粒度和多样化。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这个国家,也开始发芯片补贴了

    //mp.weixin.qq.com/s/tIHSNsqF6HRVe2mabgfp6Q
    [4]中国安防协会:欧盟批准430亿欧元芯片补贴计划:2030年产量占全球份额翻番.2023.4.19.https。//mp.weixin.qq.com/s/VnEjzKhmZbuBUFclzGFloA
    [6]潮电穿戴:印度半导体投资大跃进,一锤砸下1090亿,政府补贴一半.2024.3.5https。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大模型的电力经济学:中国AI需要多少电力?

    这些报告研究对象(数字中心、智能数据中心、加密货币等)、研究市场(全球、中国与美国等)、研究周期(多数截至2030年)各不相同,但基本逻辑大同小异:先根据芯片等硬件的算力与功率,计算出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再根据算力增长的预期、芯片能效提升的预期,以及数据中心能效(PUE)提升的预期,来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增长情况。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你正和20万人一起接受AI面试

    原本客户还担心候选人能否接受AI面试这件事,但在2020年以后,候选人进行AI面试的过程已经是完全自动化的,包括面试过程中AI面试官回答候选人的问题,AI面试官对候选人提问以及基于候选人的回答对候选人进行至多三个轮次的深度追问。

    以近屿智能与客户合作的校验周期至少3年来看,方小雷认为AI应用不太可能一下子爆发,包括近屿智能在内的中国AI应用企业或许要迎来一个把SaaS做起来的好机会。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