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华特达因难以再造“伊可新”

2020年3月,山大华特实控人由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国投,次年4月,公司名称由山大华特变更为山东华特达因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即华特达因。2022年,华特达因每年都会向上市公司股东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7029.94万元、7029.94万元、8201.6万元、1.87亿元、1.87亿元,分红金额共计5.97亿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向达因药业少数股东分配的股利为10.09亿元,支付给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少数股东的股利为851.6万元,少数股东分红总额远高于公司向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总额5.97亿元。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孟祥娜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到底多赚钱?

10月19日,伊可新所属公司华特达因发布2023年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华特达因实现营收17.19亿元,毛利率为86.02%,净利润为8.91亿元。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华特达因在已发布三季报的医药生物——化学制药类157家企业中,毛利率排名第十一位;净利润排名第十位。

华特达因强劲的盈利能力,作为“现金奶牛”的伊可新功不可没,2022年,伊可新在华特达因收入中占比高达八成以上。

然而,在药品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伊可新也面临着被集采、毛利率下滑的风险。靠大单品——伊可新创造业绩神话的华特达因,手里还有哪些好牌可以打?还存在哪些隐忧?

1、六年净利润37亿,少数股东分红远高于上市公司股东

华特达因原名山东声乐股份有限公司,原主营业务为制鞋,于1999年6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仅2年后,2001年公司大股东变更为山东大学产业集团,主营业务也由制鞋向大学科技园转型,公司名称则变更为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大华特”)。

2020年3月,山大华特实控人由山东大学变更为山东国投,次年4月,公司名称由山大华特变更为山东华特达因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即华特达因。

在山东国投控股后,公司先后剥离环保设备及工程业务以及山大华特卧龙学校等教育产业,重点聚焦儿童用药和健康领域,公司主营业务也随之变更为儿童药品生产和销售、教育类。

不过,虽然先后剥离了环保、教育类业务,但对华特达因的业绩影响并不明显。2021年、2022年,华特达因的营收增速稳定在10%以上,净利润增速也高达30%以上。尤其是2022年,华特达因实现净利润10亿元,较2020年的5.3亿元,几乎实现翻倍增长。

2023年前三季度,华特达因营收17.2亿元,同比微降6%。不过,净利润仍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至8.9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2018年—2023年前三季度,不到六年时间,华特达因净利润合计高达37.2亿元。

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华特达因难以再造“伊可新”

2018年—2022年,华特达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从5.39亿元增长至11.96亿元,四年间实现了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除2019年外,华特达因的净现比(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净额除以净利润的比例)均大于1,这说明了华特达因当期的净利润有足够的现金保障,并不是纸面富贵。

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华特达因难以再造“伊可新”

这样的经营业绩,让华特达因的现金流充足,账上同样富有。截至2023年9月30日,华特达因的资产总计49.96亿元,而其中货币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共计30.53亿元;负债总额为7.34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仅为210.5万元。

负债低,现金流充沛,不差钱的华特达因也愿意向股东分红。

2018年—2022年,华特达因每年都会向上市公司股东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7029.94万元、7029.94万元、8201.6万元、1.87亿元、1.87亿元,分红金额共计5.97亿元。

2018年—2022年,华特达因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分红5.97亿元,分红总额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1%。

不过,近几年,公司不仅向上市公司股东分红,也不吝啬于向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分红。

根据财报,华特达因有两家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因药业)和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少数股东持有达因药业47.86%股权,持有山大华特卧龙学校18.15%股权。

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华特达因难以再造“伊可新”

据统计,2018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向达因药业少数股东分配的股利为10.09亿元,支付给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少数股东的股利为851.6万元,少数股东分红总额远高于公司向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总额5.97亿元。

此外,2018年—2023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损益共计16.022亿元,分红总额占少数股东损益的比例约为64%。

针对股利分配的合理性,华特达因在互动易上表示,随着上市公司效益的增加,分红额度也会持续增加。

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华特达因难以再造“伊可新”

这一回答显然并不能让投资人满意。不差钱的华特达因为何给少数股东的分红,远远高于上市公司股东?这还需要公司的进一步解释。

2、伊可新贡献大,医药产品毛利率高达87%

华特达因的业绩增长,与旗下子公司达因药业的突出表现有关。

从营收规模上看,达因药业的营收已经从2018年的9.0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49%。2023年上半年,达因药业的营收规模更是超过2020年全年。

与此同时,医药产品带来的营收占达因药业的营收比重也越来越高,从2018年的59.5%增长至2023年上半年的98.06%。

可以说,达因药业是华特达因的“医药茅”。2023年上半年其医药产品的毛利率高达86.67%。横向对比,贵州茅台的毛利率为91.8%,达因药业医药产品的毛利率仅低于贵州茅台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华特达因难以再造“伊可新”

目前,达因药业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维生素D滴剂(伊D新)、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盖笛欣)、甘草锌颗粒(伊甘欣)、右旋糖酐铁颗粒(伊佳新)、口服补液盐散、阿奇霉素颗粒、利福昔明干混悬剂等。其中,“伊可新”为达因药业一线品种,多年来一直位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作为达因药业的拳头产品,2022年,伊可新销售占比超过80%。华特达因总裁杨杰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7.19亿元,营收占比大部分还是伊可新。

但目前,达因药业的大单品“伊可新”还未加入国家集采。近年来,药品集采常态化、制度化,除国家集采外,地方集采或地方联盟集采趋于频繁,集采则意味着产品有价格下降的风险,并且对企业生产效率要求较高。

针对此问题,华特达因曾表示,维生素AD(伊可新)的销售主要以院外为主,医院渠道的销售占比较小,如果纳入集采,对公司影响不大。

但即便如此,营收过于依赖伊可新的华特达因也需要新的大单品构成第二增长曲线。

3、第二增长曲线不明显

目前,在维生素AD市场,华特达因也面临着不少的竞争对手。

公开信息显示,维生素AD滴剂约有20余家企业获得注册证,维生素D3滴剂获得注册证的企业有4家。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对伊可新的销售形成不利影响,对华特达因的业绩增长也造成了一定挑战。

华特达因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来,一边在拓展产品线,在伊可新品牌的基础上,拓展出儿童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和儿童用品等品类,覆盖维生素AD、维生素D、补钙、补锌、补铁等维矿类产品。

另一边则进行品类延伸,重点研发布局治疗类药物,包括呼吸、消化以及精神类治疗类药物。

从在研项目来看,治疗类药物处于审评审批阶段的较多。据2022年年报,华特达因的主要研发项目为水合氯醛栓、盐酸可乐定缓释片、他克莫司软膏等12项。其中共有6个项目正在审评审批中,4个项目处于获临床试验通知书阶段。

前三季度营收下滑6%,华特达因难以再造“伊可新”

(图 / 华特达因2022年财报)

2023年上半年,华特达因披露了报告期内的研发创新工作进展,他克莫司软膏获得生产批件2项,自主研发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1项,获得申请临床受理通知书1项。今年10月,用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依帕司他片获得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不过,这些治疗类药物能否实现上市以及上市之后能否给华特达因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目前,华特达因的主要产品除伊可新以外,还有盖笛欣(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伊甘欣(甘草锌颗粒)、伊D新®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伊佳新(右旋糖酐铁颗粒)等。

不过,这些药物处于持续放量阶段,还未具有像伊可新一样的产品爆发力。

就维生素D市场来说,目前维生素D滴剂市场主要有4家公司参与竞争,包括国药星鲨、双鲸药业、华夏国药以及华特达因。目前,国药星鲨、双鲸药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华特达因的伊D新于2020年获批上市,不仅上市较晚,所占市场份额也较少。

在三季度投资者活动会上,对于销售目标,华特达因表示,今年达因钙、达因铁是过亿的目标。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与伊可新十多亿元的营收规模相比,还是相差很大。

目前来看,华特达因虽然手里的牌还有很多,但没有任何一款与伊可新类似的“王炸”产品。伴随着集采降价、出生率降低的风险,华特达因也迫切需要新的大单品构成第二增长曲线。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6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6日

相关推荐

  • 灾难级漏洞:阿里云盘可看别人隐私照?2亿用户或面临隐私泄露隐患

    就目前来看,阿里云盘所谓“合理必要的措施”除修复bug外,尚未有新的进展,但用户对其云存储服务的安全性担忧已被推至高点。
    Part.1
    2亿用户失去安全感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云盘是阿里云团队开发的云存储产品,主要面向个人用户提供云服务。一旦用户隐私安全的红线被逾越,阿里云盘所面临的不仅是用户信任的流失,还可能遭受竞争对手的围攻,留给阿里云盘的容错空间并不多。

    12小时前
  • 马云与阿里的25年:闯关、试错、再出发

    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之时,马云在阿里内网祝贺拼多多,但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到了2023年,阿里依然在摸索中前行,让分拆更彻底,一个阿里变成“六个业务集团”。
    2023年9月,吴泳铭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上任CEO后,阿里的权力逐渐向吴泳铭集中。
    创业之初,马云希望阿里在2002年成为上市公司,却在这一年遭遇互联网泡沫危机,阿里面临倒闭危机。

    商业密码 12小时前
  • 华为三折叠溢价,iPhone 16热销!高端手机市场的创新与挑战

    作为苹果的首款“AI手机”,iPhone16在设计和用户体验上依然保持了苹果一贯的高水准。
    没错,这一技术备受关注,在二手市场上折叠屏手机甚至表现出一定的溢价能力,但在实际市场推广过程中,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面临着种种挑战,使其陷入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
    03、结语
    总的来说,iPhone16作为一款旗舰手机,在硬件配置、用户体验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但在“AI”这一核心卖点上,其表现却略显平淡。

    商业密码 13小时前
  • 2024年1-7月智能家居市场总结(工程篇)

    规模分析:智能部品配置率均增长,智能家居系统规模同比增长近10%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7月精装修市场智能部品(智能门锁、智能开关、智能家居系统)项目精装修市场项目527个,同比-15.4%。

    高端分析:未来精装市场趋于高品质化发展
    从高端项目来看,精装修市场智能部品(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开关、智能门锁)配套中,楼盘售价5万以上/㎡的精装项目市场份额在逐年增加,从2020年3.6%上升到2024年1-7月的18.9%。

    13小时前
  • 2024年8月中国家用智能门锁线上市场总结

    线上整体市场智能门锁表现
    奥维云网(AVC)《2024年8月中国家用智能门锁线上市场总结报告》显示,8月线上市场增长势头持续,其中零售量规模同比增长28%,零售额规模同比增长9%。

    传统电商智能门锁表现
    奥维云网(AVC)《2024年8月中国家用智能门锁线上市场总结报告》显示,8月传统电商智能门锁零售量规模同比增长47%。

    13小时前
  • 小家电市场洞察:单品细分还是功能集成?从品类关系看电热锅发展趋势

    厨小电刚需品类市场需求高度饱和,电热锅品类正处于增长通道中
    2024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市场“喜忧参半”: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厨房小家电全渠道零售额261亿元,同比下降5.4%,零售量13149万台,同比上涨0.4%,量涨额跌的结果一方面表明消费者需求仍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理性消费主导下行业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对低价产品有更明显的倾向性。
    多功能产品:以“蒸煮”为核心和以“煎烤”为核心的产品定位区分明确
    以“蒸煮”为核心的多功能产品,在集成化发展中为了保证功能多样性会舍弃专业化技术路线,最终演变成功能多配、技术标配的高质价比产品,主要对应人群为关注多功能、高质价比群体。

    13小时前
  • 从AI新面孔,看蚂蚁再进化

    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蚂蚁和支付宝更多是以支付和金融科技的形象出现的,而在今年的外滩大会上,蚂蚁集中推出了三个AI新面孔。
    新面孔下的AI进化
    面向C端用户,在此次外滩大会上生活管家“支小宝”,AI金融管家“蚂小财”、AI健康管家三款AI原生应用集中亮相。
    支付宝诞生二十年,科技普惠一直是不变的内在基因,从满足普通人的支付需求、金融需求再到数字生活服务,都是如此,而现在,AI将进一步提升蚂蚁服务用户需求的能力。

    13小时前
  • 当网红直播碰上了「品质的拷问」

    引言:从流量时代到售后时代:直播电商的品质经济崛起之路
    在当今电商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红主播已然成为各大平台的焦点人物,以强大的流量势能驱动销售,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购物热潮。这显示出监管部门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强,对反复出现问题的主播和商家施以严厉处罚,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是促进行业优胜劣汰的必要手段。
    未来展望:品质为王
    展望未来,随着品质经济的崛起,直播电商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流量和销量之争,而是产品质量、售后保障与消费者信任的综合较量。

    商业密码 16小时前
  • 市场营销仅5人的小赢科技:半年大赚8亿,坏账率攀升

    逾期率在增加,小赢却进一步放宽贷款量,平台的风控压力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末,小赢的风险管理人员只有47人,是人员规模第二小的工种,风险控制的难度显然更高,付出的成本可能也会更大。
    二季度,小赢发起和服务费用4.2亿,同比增加19.1%,主要是由于前几个季度的贷款量增加的累积效应导致催收费用增加。

    16小时前
  • 从造神到祛魅:小杨哥们沉浮史

    互联网素人的走红,似乎走向节奏性喷涌的状态,网红人物和网红城市定期更新,如同商品货架,盛放着现代生活的娱乐消遣,不时更新“商品”以激活现代人的消费行动,供人选择和讨论。
    如果说郭有才是小农经济形态下的个体户代表,大小杨哥的“三只羊”则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走向流量打破社会圈层,翻涌社会名望,实现局部垄断趋势的集体经济。

    商业密码 16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