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茜雯 编辑 | 范志辉
演出市场的红利期,不欢迎流量艺人?
11月20日,“黄子韬原价2368内场票降至262元”的热搜登上社交平台第一。不少网友指出,购买的黄子韬2023巡回演唱会广州站原本为2368元的内场票,在开唱当日(11月18日),二级票务平台却“打骨折”到262元,比起最低价368元的看台票还要便宜;而在场馆外,甚至一度被传出黄牛9.9元甩卖门票、0元送票的火爆场面,吸引诸多当地群众赶来捡漏。
更为离谱的是,未坐满的内场区域也被看台粉丝纷纷涌入,无法招架的安保人员也不得不“开闸放人”,而随机就座“灵活”观演、争先恐后抢占前排的人群也导致现场秩序混乱,极易引发安全隐患。
放在今年演唱会市场井喷的背景下,这一流量偶像演唱会的低上座率乱象,也令大众颇为诧异:曾经的初代流量“归国四子”之一,怎么就落到了这般田地?
流量偶像折戟演唱会市场
细究来看,黄子韬这场演唱会的票价走向,称得上是“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高楼塌了”。
早在11月5日,黄子韬原定于11月17日、18日在广州连开的两场演唱会开启预售,票价也在368元至2368元不等,与周杰伦、五月天等高国民度歌手持平,这一高昂的定价也在初期引起网络热议。
但随着11月9日有部分粉丝发现其门票竟在直播间以八折价出售,退票抵制的声浪也是愈演愈烈,直至12日主办方发布公告称由于黄子韬健康问题不得不取消11月17日演出并进行退款事宜。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主办方发布公告当日,其18日场次门票也仅有368元、502元两档看台门票售罄。
并且,在开唱前两日,黄牛票、票务平台上所显示的门票价格便开始一路降低,直至17日当晚已来到所有千元档位百元起,比如1993元的内场票价格为380元。而在18日,两折、一折乃至不到百元的骨折价愈加普遍,有网友便晒出门票表示以90元的抄底价收到了一张1998元的内场票。据部分黄牛透露,黄子韬此次演唱会上座率或不达50%,“内场坐不满,看台也空了很多位置,亏大了”。
不过,今年在演唱会市场栽跟头的,黄子韬并非个例。部分曾经的“顶流”或是人气偶像,也同样遭遇了门票打折、滞销的尴尬现状。
比如今年8月,从《青春有你2》中C位出道的刘雨昕开启的“仙那度全国巡回演唱会”便被传出售票不理想,480元至1980元不等的门票档位均有近一折折扣出售。以成都场为例,在开唱前两天,其看台480元、680元档位仍未售罄,而内场1080元也在二级市场一度打折至195元左右。在粉丝圈内,部分粉丝也推出了“补贴购票”的方式来吸引路人买单,还出现了大量催购、送票来保证上座的动员话术。
而与黄子韬同样曾为初代流量的张艺兴,也未能逃脱门票打折的尴尬境地。8月13日,张艺兴“大航海2.5·无远弗届”巡回演唱会北京场便被指门票价格在当日一降再降,所有票价折扣均为3折起。
据抖音测评博主“答案看演出”发布视频所言,便是以600元的价格买到了“张姓艺人北京小航海演唱会”2580元的内场区域票,但这一曝光门票打折的视频也被举报下架。同样的,王琳凯、蔡徐坤、The9等头部流量型艺人也均不同程度出现了遇冷。
此外,除了头部流量们在万人场次相继折戟,甚至有些在中小型演出场地举办的“演唱会”也不一定卖得完。比如今年6月,孟美岐“我们一起走过·三周年限定站”北京演唱会,便被指出演出场地仅供容纳不到两千人,但开票两天后千张门票仍未售罄。
不难看出,在当下回暖的演出市场中,流量艺人的演唱会却意外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打折、滞销成为主流,与过去开票红火的盛况难以同日而语。以黄子韬2019年举办的“2019 IS BLUE”上海演唱会为例,该场上座率便高达96%,约有超过1.1万人,黄子韬更是当场立下要唱到鸟巢的新目标。
但如今来看,演出市场恢复后带来的报复性消费,却是未能令流量艺人们如愿分得一杯羹,反倒是黄牛市场上演“百亿补贴”的尴尬局面。
流量艺人为何搭不上回暖的快车?
据中演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67.93亿元,演出场次19.33万场,仅在4、5月份每月全国便有近150场演唱会。但饱和的演出,也并非是雨露均沾,行至第三季度开始,音乐节或是演唱会临时延期、取消的现象便愈加频繁。
站在整个演出市场上来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在于消费端的疲软期已然到来。经过近一年的大浪淘沙,头部艺人、情怀艺人虹吸了绝大多数所谓报复性复苏的市场红利,急速增长的演出内容更是令供给需求严重不平衡,也就导致乐迷消费愈加趋向理性。
即便演唱会在今年演变为集体性的狂欢,但相对而言,流量艺人的主要受众依然是粉丝。但随着选秀时代的落幕,“粉丝特供”演唱会也在选秀热度过后难吸引到新受众,粉丝经济的红利期也在逐渐消退,相对难以出现如TFBOYS、时代少年团等现象级粉丝粘性。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上座率较低,流量艺人活跃在演出市场中的“赔本”演唱会,也不乏是增加曝光度、积累口碑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注意到,黄子韬此番虽然门票大幅降价,但不少抱有“捡便宜”心理、一首歌没听过就来观演的观众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出乎意料的好听”。
这其实也揭示了另一个原因,即大众很大程度上对于流量艺人的音乐是陌生的,甚至是有一定刻板印象的。目前,流量艺人的歌大多属于模仿欧美和日韩的流行音乐的路子,听起来很国际化,但跟本土听众没什么连接,也很难听到所谓的自我表达。如此一来,这些歌也只能给粉丝听了。这也是为什么偶像歌手花了大制作、高预算做的歌,除了粉丝还是没人听,原因就在于风格大于内容。
而流量艺人演唱会的崩盘,也有其本身积累的花边新闻对于粉丝购票吸引力的影响。作为以女粉为核心消费受众的艺人,黄子韬、蔡徐坤等在恋爱疑云、负面新闻的影响下,不乏出现粉丝大量流失。
说白了,便是绝大部分流量艺人缺乏大众层面出圈的代表作、口碑作,仅凭定向的粉丝受众也就难以支撑起大型巡演。像是拥有《勋章》《我们的明天》等出圈作品的鹿晗,其今年所开启的“2023πDAY演唱会”门票便拥在流量艺人中有着相对较好的上座率,在黄牛手中,不少场次门票还出现了一定的溢价。
此外,流量艺人演唱会缺乏国民度、认知度,也难以带给消费者足够的社交货币价值。当看演唱会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流行单品,一些热门演出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比如周杰伦、伍佰等高国民度艺人演唱会便因此仍旧保持着开票即售罄的火爆。
另一方面,高票价始终是阻碍受众买单的“拦路虎”,尤其在今年以来演唱会票价普遍上涨10%-20%,而相较于其他类型艺人,流量艺人普遍更为高价的门票也被看作是不具备性价比。
当然,票价的波动也与演出成本、粉丝群体接受程度有很大关系,普遍来讲,流量艺人粉丝群体较为固定,且有着更高的价位接受度,定价走高也就成为了默认现象。而单场演出票价的提高,也是为保证演出不亏损,但这也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再者,伴随演唱会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持续走高,也令非粉丝受众在考虑个人成本之后选择性观演。除此之外,随着强实名制的实施,无法转赠、不退票或是退票需扣手续费等新措施,也极大降低了受众观演欲望,不为非必要演出上头也成了当下受众购票的理性防线。
归根结底,流量的泡沫终究是撑不起市场的考验,粉丝的购买力终究是有限的,最终是成也流量、败也流量,还是需要作品说话。
结语
今年演唱会的高热度,令不少流量艺人过分膨胀,误以为受众的报复性消费是失去理智的狂欢,从而也跃跃欲试想要收割一波。
诚然,最初爆发的补偿性体验需求,令从业者看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人人都想分食这块大蛋糕,也就令演出市场的供给循环产生偏移。随着消费受众趋向理性消费、量入为出,没有作品、实力且无法值回票价的流量艺人也就难免被受众抛弃。
毕竟,线上的数据可以刷,线下的演出人头是实打实的。
流量艺人若想真正成为能够支撑起万人演唱会的巡演型艺人,就必然要有得到大众检验的口碑作品、高粘性的受众基础以及能够吸引源源不断“入坑”的受众持续加入,才能带动供需循环。
否则,只是为了割韭菜而开演,那也怪不得粉丝、路人挥手再见了。
排版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