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能否成为腾讯下个十年的新支点?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3年,腾讯重回高增长轨道。

近日,腾讯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546.25亿元,同比增长10%;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449.21亿元,同比增长39%。此前两个季度,腾讯的营收、净利润增速同样均为双位数。

AI大模型能否成为腾讯下个十年的新支点?

图源:腾讯

因业绩颇为亮眼,资本市场的反馈也较为积极。腾讯财报发布后,高盛发布研报,维持腾讯“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423港元/股上调3%至435港元/股。按高盛的判断,腾讯的股价还将有34%左右的上涨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正积极布局更具想象力的AI大模型相关业务,随着该业务撬动更为广阔的商业天地,腾讯的业绩或将持续攀升,进而带动股价不断逼近甚至超越“目标价”。

“三驾马车”驱动业绩增长,新兴业务表现亮眼

作为一家创立25年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已逐步构筑多元的业务板块,包括增值服务业务、网络广告业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三大块。

而此轮业绩的增长,正是得益于这三大业务线齐头并进。2023年第三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营收为757亿元,同比增长4%,占总营收的49%;网络广告业务营收257亿元,同比增长20%,占总营收的16%;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520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营收的34%。

AI大模型能否成为腾讯下个十年的新支点?

图源:腾讯

横向比较不难发现,腾讯增值服务业务的增速虽然低于公司整体营收增速,但规模颇为可观,并且可以保持基本的正增长,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网络广告业务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营收占比虽然不高,但增速均超10%,是推动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难能可贵的是,结合行业背景来看,腾讯的增值服务业务(游戏业务收入占比过半)和网络广告业务其实做到了“逆周期成长”。

首先在增值服务业务尤其是游戏业务发展方面,可以看到,当前的行业环境利好因素不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披露的《202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规模为1442.63亿元,同比下跌2.39%。

在此背景下,大部分中国游戏企业都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营报》统计了25家游戏公司2023年三季度的财报,有13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跌,6家企业净亏损。

反观腾讯,在行业下行的背景下,增值服务业务仍可以保持正增长,主要是因为其积极布局海外游戏业务,并持续推出高品质跨终端游戏,以满足玩家的多元化需求。

虽然如今的海外游戏市场也已是一片红海,但相比国内游戏市场而言,显然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紧抓用户需求,推出高品质游戏产品,仍是成功的关键。此前,扬帆出海携手PubMatic、Unity、钛动科技联合主办的《GAME ON出海游戏产业峰会》就曾指出,在“内容为王”时代下,游戏行业存量向高质量、精品化发展,且据伽马数据,75%的游戏厂商认为游戏内容质量与游戏的商业性相辅相成。

在这一背景下,腾讯持续专注精品研发,目前其旗下的《PUBG Mobile》《胜利女神:妮姬》《VALORANT》《Triple Match3D》等游戏均在海外市场俘获了众多用户。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中的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14%至133亿元。

另一方面,与游戏产业遇冷类似,因缺少购物节、假日经济等利好因素,2023年三季度,国内广告市场增长也开始放缓。QuestMobile披露的《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显示,三季度我国互联网广告规模同比仅增长3.6%,不及Q2增速的零头。

AI大模型能否成为腾讯下个十年的新支点?

图源:QuestMobile

在此背景下,腾讯的广告业务营收可以实现双位数增长,主要是“泛内循环广告”(链接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和企业微信落地页的广告)推动,该部分收入同比增长3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号业务正强势崛起。

2023年三季度财报中,腾讯宣称,“视频号总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50%”。实际上,过去几年,腾讯一直大力推动视频号成长,一方面为其输送微信数以十亿计的流量,另一方面,还注重多元化的内容建设。最终,让视频号成为了短视频领域的翘楚。

总体而言,多元业务齐头并进,是腾讯2023年三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推手,但如前文所述,目前诸多行业其实正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腾讯如果想要抵抗外部压力,平衡业务发展,探寻更大的增长空间,那么还需要找到一个对所有业务发展都有强大撬动作用的支点,从目前行业发展和腾讯规划来看,这个支点正是AI。

发力AI大模型,腾讯如何讲好“新故事”?

财报电话会上,腾讯CEO马化腾透露,腾讯正加大投资AI大模型,为产品赋予新的功能,并提升对内容和广告的精准推荐能力。“我们不仅致力于将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定位为自身业务发展的倍增器,也让其为我们的企业客户,乃至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结合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腾讯布局AI大模型有很强的必然性。2023年以来,伴随着ChatGPT“出圈”,互联网行业掀起了一场布局AI大模型的“军备赛”,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厂商都已推出自家的AI大模型相关产品。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透露,“到7月底为止,国内大概有130个AI大模型。”

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逝,强悍的技术能力越发成为腾讯吸引投资者关注的资本,新兴技术浪潮来临之时,腾讯必须要有所作为。

2023年9月,腾讯推出了混元大模型,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预训练语料超2万亿tokens,具有强大的中文理解与创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并为现有业务成长提供了新的动能。

AI大模型能否成为腾讯下个十年的新支点?

图源:腾讯

针对腾讯2023年三季度财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就曾表示,“推出AI赋能的广告投放平台、提供一站式的广告解决方案等,这些都为广告业务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据了解,基于AI大模型,腾讯广告支持智能化广告素材创作,AI助手可智能生成针对性的广告模特图、商品文案等,实现文、图、视频自然融合。如此便利的操作,对广告主来说,显然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此来看,AI目前主要推动了腾讯商业生态发展,而若想探寻到更大增量,接下来腾讯还需要积极增强AI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力。

不过如前文所述,目前行业布局AI大模型的企业不在少数,腾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AI大模型产品具备更强的吸引力?结合现有资料来看,腾讯夯实AI大模型底层技术的做法,有望形成一定的差异性优势。

目前,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琳琅满目的生成式AI产品,但大多应用在容错率高、任务简单的休闲场景,而若应用在容错率低、任务复杂的场景,如医疗诊断、调研统计等领域,非常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幻觉”问题。因此,可靠性、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也相应限制了生成式AI产品实现更全面的场景落地。

正因为看到了上述行业痛点,并且希望构筑底层核心竞争力,促进大模型产品的迭代以及与自身业务的深度结合和绑定,腾讯掌握了从模型算法到机器学习框架再到AI基础设施的全链路自研技术。

其实,过去几年,腾讯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财报显示,2023年Q3,腾讯研发开支为164.5亿元,同比增长9%,自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超过2532亿元。目前,腾讯的专利申请公开总超6.9万件,专利授权数超3.5万件,在互联网公司中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也正是因为舍得投入,腾讯的AI大模型相较一般产品也确实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中国信通院《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的评估方法》的标准符合性测试中,混元大模型共测评66个能力项,在“模型开发”和“模型能力”两个重要领域的综合评价均获得了当前的最高分。据悉,混元大模型的幻觉相比主流开源大模型降低了30%至50%。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头部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在C端和B端两个层面积累的重量级应用,也可以成为大模型落地的“磨刀石”。官方资料显示,混元大模型已经接入腾讯50多个业务并取得初步效果,包括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等。

这些业务无疑是腾讯进行混元大模型语料训练的“养料”,利于腾讯基于混元大模型,深度赋能第三方企业。

比如,腾讯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时间,混元大模型助力安踏在企业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积累了2000多万用户。2022年,安踏官网小程序GMV增幅达177%,私域营销复购率同比上涨30%。

考虑到腾讯的AI大模型业务刚刚起步,对三季度业绩影响有限。随着AI大模型业务商业化落地提速,接下来腾讯的业绩或许会迎来新爆发。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日 14:55
下一篇 2023年12月1日 15: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