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小卡这门暴利生意,在2023年末终于崩盘了。
小卡起源自韩国偶像团体,是实体专辑中附赠的周边产品,一般是由偶像单人自拍照制成的小卡片,在饭圈颇受追捧,粉丝为了收集偶像小卡花高价购买,导致小卡价格越涨越高。
原本是专辑中免费赠送的小卡,却被炒出了上千甚至上万的价格,“炒卡”可以说是暴利,一度成为了饭圈女孩的理财产品。
然而,近期卡圈却突然遇冷,小卡价格断崖式跳水,曾经被炒到4000的小卡现在只值100、最贵卖到800的小卡变成了50……小卡价格暴跌,甚至卖不出去,不少饭圈女孩哭诉亏损严重。
在繁荣的粉丝经济之下,韩娱卡圈为何突然崩盘,“炒卡”这门生意还好做吗?
偶像小卡,收藏品变理财产品
作为实体专辑的附带品,小卡诞生之初其实是为了刺激粉丝购买专辑。
第一张小卡出现在韩国女团少女时代2010年发布的专辑《OH!》中,一般的偶像团体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二、十三人,但一张专辑只附赠一张小卡,粉丝为了集齐小卡或者是抽中自己心仪的小卡而去大量购买专辑,这是小卡最初的意义。
随着音乐行业进入流媒体时代,实体专辑逐渐凋零,对于饭圈女孩们来说,专辑本身已经不重要了,而专辑附带的小卡价值却进一步凸显,逐渐变成为了小卡去购买专辑。
但由于小卡存在随机性和概率性,有些经纪公司甚至会特意把团体中高人气偶像的小卡限量,导致粉丝很难抽中自己想要的卡面,所以她们开始尝试一些更简单的集卡方式,比如买卡。
比起盲盒式的抽卡,买卡可以直接得到自己想要的小卡,不用购买大量专辑,更加省钱方便,这也导致饭圈出现了倒买倒卖小卡的现象,小卡的价值被量化,卡圈也逐渐市场化。
随着小卡大量涌入二级市场,“炒卡”成为了一门生意,出现了专门的炒卡人士,也就是通过买卖小卡来赚钱,被饭圈称为“炒卡婆”或者“厨子”。
“炒卡婆”会通过大量购买男团、女团的专辑来获得小卡,并将这些小卡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给粉丝,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炒卡婆”会特意挑选当红男团、女团入手,出“贵卡”的概率会更高。
所谓“贵卡”,就是被炒出天价的小卡,一般来说和卡面偶像的人气、颜值、稀有程度息息相关,比如女团IVE的张元英、Red Velvet的裴珠泫都是贵卡选手,因为人气高、颜值高,对小卡的价格影响很大。
而男团防弹少年团的金泰亨、田柾国的小卡价格则更加昂贵,卡面质量比较高的小卡被炒到上万,比如一张田柾国flo果卡在二级市场价格高达36000,但仍然有超百人想要。
一张专辑的价格不过几十块钱,但附赠的小卡却能卖到上千乃至上万,一转手就能收获数百倍的利润,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之下,原本作为收藏品的小卡变成了“理财产品”,微博上还有专门的“韩娱跳蚤市场”,关注人数超过百万,饭圈“炒卡热”愈演愈烈,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难以规范的市场乱象。
卡圈交易乱象,灰色产业链诞生
由于官方的小卡是和专辑绑定的,不能单独购买小卡,但大量专辑运回后被闲置,还需要支付不菲的邮费,所以饭圈逐渐衍生出了“拆卡专”。
所谓“拆卡专”,就是粉丝大吧和海外专辑售卖平台达成合作,由平台将专辑拆开汇总小卡,而国内粉丝只需要团购小卡即可,专辑则由平台处理。
但“拆卡专”的问题在于,虽然粉丝只购买小卡,但费用并没有减少,同样需要支付整张专辑的价格以及运回邮费,并且也不能指定卡面,小卡依然是随机的。
实际上,单独购买小卡仍然没有一个官方渠道,所以买卖小卡一般在国内外的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和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不透明导致了一条卖卡的“灰色产业链”诞生。
韩国各大娱乐经纪公司为了促进专辑消费,把小卡玩出了花样,售往不同国家、在不同平台下单、线下签售等获取专辑的形式不同,附赠的小卡都是不一样的,粉丝想要集卡难上加难,只能通过海外代购来购买心仪的小卡。
但问题在于,一般的海外代购都是在国外的社交网站上进行联系,粉丝需要先将购买小卡的全额费用打到代购的账户中,本质上也没有一个透明且正规的渠道,全靠交易双方的“良心”,一旦代购“跑路”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小卡代购骗局层出不穷。
2022年的年末,韩国就发生了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爱豆特典小卡贩卖”诈骗案,骗子在Twitter等国外社交平台上谎称自己手中有某女团的特典小卡,但收钱之后却不发货,直接销号跑路了。
被骗的粉丝报案之后,韩国警方很快展开调查,陆陆续续有数十人举报,其中一部分还是未成年人,受害者除了韩国本土粉丝之外,还有不少外国人,仅中国就有30人被诈骗了4–5亿韩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50万元。
而且诈骗犯的业务相当熟练,资金到账之后立马转移到其他账户,很快就挥霍一空,由于骗子被抓后没有偿还能力,这笔钱最终也很难追回。
海外代购骗局的涉案金额一般都比较大,因为大多是粉丝团购,而国内的二级市场上一般是粉丝个人进行交易,金额虽然不算大,但仍然免不了被骗,付款之后不发货,甚至寄来的是自印假卡,网上关于粉丝打假的帖子数不胜数。
卡圈的追星族本来就以未成年人居多,自我保护能力和识别风险能力比较弱,再加上没有正规的交易渠道和方式,导致一系列交易乱象涌现。
卡圈崩盘的背后,韩流热潮褪去
追星女孩入卡圈,无非就是为了爱或者是为了钱,所以小卡被炒出天价,市场交易乱象丛生,但随着韩流影响力逐渐减弱,爱和钱都没有了,卡圈自然就崩盘了。
韩流进入国内之后,有过一段时间的黄金期,少女时代、EXO、防弹少年团等偶像天团俘获了大量中国粉丝,甚至他们的专辑销量绝大部分都是靠“中输”——中国的销量,庞大的粉丝体量和市场也催生出了“炒卡热”。
然而,近几年能够明显感觉到韩流热潮逐渐褪去,尤其是2023年,内娱百花齐放,韩娱却稍显无聊,没有出圈作品,吸不了中国粉丝。
正是从2023年夏天开始,韩团专辑“中输”就大幅度下滑,整个6月份的“中输”销售额在15.6万美元(约111万人民币),而去年同期的销售额却高达695.4万美元(约5000万人民币),同比下滑了97.7%。
后续7月到10月这四个月的“中输”销售额同样下滑了95%以上,导致韩国多家娱乐公司股价暴跌,很明显,韩流在国内已经不吃香了。
当韩流逐渐没落,为了钱而入卡圈的“炒卡婆”在目睹“中输”暴跌之后,害怕囤积的小卡砸在手里,开始大量抛售小卡,但由于粉丝体量的缩减,买卡的人也少了,“炒卡婆”只能尽可能地低价售卖。
而为了爱入卡圈的饭圈女孩们在脱粉之后,也开始抛售手中的小卡,最重要的是她们并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往往能卷到比“炒卡婆”更低的价格。
与此同时,韩国娱乐经纪公司为了拉销量,刺激粉丝购买专辑,开始在小卡上下功夫,比如再版一些稀有小卡、拍好几套小卡,卡圈很快就变成了供大于求,导致小卡进一步贬值。
虽然被戏称为理财产品,但小卡本身的价值并不高,完全依托自卡面偶像的人气,当韩流热潮褪去,没了价值的小卡就成了“白菜价”,曾经几百上千入手的小卡现在5块、10块都卖不出去。
诚然,“炒卡”确实是一门生意,一些“炒卡婆”也从中获取了不菲的收益,所以人人都想往里挤,但风险也同时存在,一旦卡圈崩盘,这些囤积小卡的饭圈女孩就会“血本无归”。
实际上,卡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韩流的整体变化,当韩流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达到鼎盛时,“炒卡热”随之出现,小卡被炒至天价,而如今韩流逐渐衰落,卡圈也随之崩盘,人人都在抛售低价小卡,泡沫经济被戳破,与其说小卡价格断崖式跳水,不如说是回归了本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