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褪去之后:CEO们亲自拥抱大模型

来源| 新摘商业评论

没有任何一种绝对的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在商业领域,只有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或许在“虚假繁荣”的技术泡沫悉数褪去后,大模型才开始真正地拥抱未来。

21世纪是否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还是未知,但一定是AI大模型的世纪。

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发布大模型,产品呈全面开花之势;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公开表示字节跳动无法错过AIGC,挑灯夜读OpenAI的论文,并在卸任CEO两年后在香港成立个人投资基金Cool River Venture,重点关注AI领域;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则指出:“ChatGPT 把计算、管道流量撑大,华为的产品就有了机会。”就连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人间清醒”张朝阳也无法忽视其影响力:“AIGC这个事情太热了,两年之内不能高估它,不过十年之内一定不能低估它”。

而作为走在国内前端的“AI实践派”,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更是在提出“AI原生应用是AI时代真正有价值的投入方向”的同时,坚决推动百度自家产品“全面AI重构”,上线了百度新搜索、新文库、新网盘、新地图等一系列AI原生应用,并在用户量、使用量等数据上迎来了增长。

这些行业顶级精英的入场,在证实了AI大模型前景无量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AIGC的发展。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教授曾论断:“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谁控制资本远比资本量多大更重要”,事实上,在最为关键性的变革中,企业一把手的追求,往往决定了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在AIGC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非一把手不可。这一点,动作比较快的李彦宏已洞若观火,其在深圳西丽湖论坛上的演讲,就已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所在。

只有一把手才关心AI对业务关键指标的驱动作用,而非沉浸在“大模型炫技”的自嗨中。在此基础上,做100个大模型是资源浪费,只有AI原生应用才能提升关键的业务指标,所以一把手要亲自拥抱AI时代、亲自下场,而不是让IT负责人去完成“做大模型”的技术任务。

诚如所言。事实上,从“百模大战”到OpenAI宫斗落幕,随着乱象与闹剧终结,行业逐渐看清一个事实:真正能托举大模型“飞身一跃”、真正和商业世界接轨的,唯有CEO。

商业世界的“冷酷底色”,AI事业必为一把手工程

在当下,随着大模型驶入深水区,行业已经从“技术核聚变”带来的震惊与狂喜中清醒过来,回归商业本质:归根结底,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能不能赚到钱、推动业务发展,最终形成可落地的商业模型,才是关键所在。

而这一点,在“OpenAI宫斗”的结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11月17日,OpenAI的组织在CEO山姆·奥特曼(Sam Oltman)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公司解雇,原因是“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始终坦诚”。

在当时,对这一戏剧性的换帅,业内众说纷纭,给出多重解读,而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是“奥特曼的商业化操作与董事会部分成员‘非营利’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诚如所言,此前,奥特曼不断推动OpenAI的架构转变,不断为其注入盈利性元素。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在2022年亏损达到5.4亿美元,但在2023营收达到了10亿美元,商业化进程高效推进中,而这和OpenAI 作为非盈利机构,成立之初就立下的“确保人工智能不被垄断以造福人类”愿景相距甚远。

这正触怒了以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伊尔亚为首的董事会。

因此,奥特曼被开除看似是一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角逐,而这场宫斗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商业利益最终战胜了纯粹的理想主义:11月29日,山姆·奥特曼胜利回宫,化身不相信光的“钮祜禄·奥特曼”——不难预见,OpenAI即将掀起一场围绕商业化的铁血改革。

历史选择了商人山姆·奥特曼,而非科学家伊尔亚,这反射出商业世界的冷酷底色。同时,在这场斗争中,科学家“天真与感伤”的一面也浮出水面,再度证明了AI事业是商业一把手的工程,而非用爱发电的爱好者同盟。

而在具有儒家实用主义背景、注重经世致用的国内土壤上,李彦宏则把“为什么AI必须是一把手工程、而不是技术负责人”阐述得较为清晰。

“我见到很多企业,上上下下都很重视这次机会,但是对问题的本质理解不深,CEO把这个任务交给IT负责人,IT负责人和工程师天天痴迷于‘震撼发布’、‘史诗级更新’、‘iPhone时刻’、‘炸裂’等宏大叙事,都想去自己搞个基础模型,或者执着于去挑选一款评分高的大模型。”

也就是说,CTO、IT负责人更关注技术本身,认为自己做大模型才是交作业,结果不仅资源浪费,而且用不起来,最后一地鸡毛;只有一把手才会真的关注,新技术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关键指标,一把手上阵,才能让新技术真正为企业所用。

事实上,管窥如今CEO到底在大模型领域关注什么,便不难理解李彦宏的观点——不同于兴致勃勃地投身技术革命的理工男,CEO往往更为冷静,且密切关注AIGC如何与自身业务结合,并碰撞出“1+1大于2”的效果。

一把手都在关注什么,AIGC如何为业务赋能

可以看到,所有CEO几乎都对AIGC表现出一种“六经注我”的态度,最为关心的是AIGC能否直接为业务赋能:拿对大模型不那么狂热的张朝阳来说,其曾表示搜狐不会投入大模型的研发,但会密切关注这一技术的发展状况,把发展成果应用到消费端产品中。

而在前不久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张朝阳展示了AIGC技术在搜狐视频中的应用场景,如《张朝阳的物理课》直播结束后会自动生成字幕:“‘社交互动’‘算法推荐以及AIGC’‘自媒体’,是这些年来互联网的三个线索。”张朝阳如是说。

而今年3月,腾讯总裁兼投资委员会主席刘炽平等高管在为投资者解读腾讯大模型战略时,也数次强调“加持业务”。刘炽平称,生成式AI未来可以用于腾讯的游戏、广告、社交等多个业务线上,但人工智能会对这些业务是加持,而非取代。

对腾讯来说,AI和大模型对腾讯而言是“增长的加速器”:“生成式AI可以用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未来可能每一个用户都会有人工智能助理,如果效果好,有可能将生成式AI纳入微信和QQ”。

而进入下半年,走在前端的大厂CEO已经开始迅速落地大模型,并对业务进行全面赋能,由此让企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在今年11月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阿里巴巴带来了面向商家开放的“阿里妈妈万相实验室”:只需简单操作,商家即可以0成本快速生成模特图片,一次上新20款衣服,不产生费用,一款衣服可比原先节省约1千元,共计可节省约2万元。一次批量产出商品图,平均只需要30秒。

在当下,已有超过10万阿里巴巴商家使用该产品,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见微知著,在未来,这也许是大模型与各行各业结合的普遍形态——只有技术真正为业务所用,才能产生商业价值,做到“以价值创造价值”。

而在这方面,百度则看得更远。在今年的西丽湖论坛,李彦宏把大模型的未来指向一个关键词:AI原生应用。在他看来,大模型太多了,截至10月份,国内已经发布238个大模型,而AI原生应用则太少。

“移动时代操作系统只有两个,真正促进移动互联网巨大繁荣的是无数应用。大模型产生价值的方法是基于最好的基础模型做AI原生应用,大模型进入深水区,GPT-4、文心大模型的领先格局已定,企业直接上手做AI原生应用,更直接、更快见效。”

因此,在实践上,李彦宏亲自下场,对旗下各产品线进行“重构AI原生应用”,如百度文库可以在1分钟内生成一个20几页的PPT,包括图表生成,格式美化等,而且几乎是零成本。新文库也实现了从内容工具到生产力工具的转变;而百度新搜索可以通过对内容的理解,生成文字、图片、动态图表等多模态的答案,让用户一步获得满足。

正是基于AIGC与业务的多重交融,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等应用指标全面上涨,文心大模型开始直接产生营收。

不难预见,随着各大厂CEO纷纷接过技术人员的手术刀,将大模型和业务深度衔接在一起,大模型也正式驶向“规模应用区”。

技术泡沫褪去,大模型将真正拥抱未来

Gartner曾提出“技术成熟度曲线”:一项新技术诞生伊始,总会先处于不成熟的技术萌芽期,再进入历资本疯狂涌入的“泡沫巅峰期”,随后,这项技术暴露出各种问题,进入“泡沫破裂低谷期”。低谷期后,技术进入触底反弹的“稳步爬升期”,最后,技术才进入“规模应用期”:在此阶段,新技术的价值与增长潜力被市场实际接受,落地模式也逐渐成熟。

如今,在经历了技术诞生时的狂喜与随之而来的幻灭后,大模型领域正在驶入正轨,技术人员在经历过“高光时刻”后,正是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CEO掌舵,带领大模型驶入业务深水区。在当下,李彦宏等CEO正带领团队孵化全新的AI原生应用。

智能代码助手Comate就是一个例子,百度现在每新增100行代码,就有20行是AI生成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中:“这样的AI原生应用,通过人机协同,帮助我们大幅提升研发效率。而AI原生应用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李彦宏如是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模型理想色彩的彻底幻灭。12月6日,《时代》周刊公布了2023年度首席执行官(CEO),刚刚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山姆·奥特曼获此殊荣,也再次证实了外界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包容与理解。事实上,此前奥特曼一直在积极寻求商业化、吸纳资金,也是为了扩大AI技术的这一“烧钱爱好”的发展。

据微软高管透露,为ChatGPT提供算力支持的AI超级计算机,是微软在2019年投资10亿美元建造一台大型顶尖超级计算机,配备了数万个英伟达A100 GPU,还配备了60多个数据中心总共部署了几十万个英伟达GPU辅助;同时,训练ChatGPT同样需要巨额资金注入。

如今,奥特曼表示,OpenAI将发布更多开源模型,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模型,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或许这也是真实世界的底层逻辑:没有任何一种绝对的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在商业领域,只有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或许在“虚假繁荣”的技术泡沫悉数褪去后,大模型才开始真正地拥抱未来。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