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文华
进入12月以来,“口罩第一股”被减持的消息频传。
据证券之星报道,12月20日北向资金增持4200.0股稳健医疗。不过,在近5个交易日中,稳健医疗获北向资金减持的有2天,累计净减持4.35万股。近20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持的有9天,累计净减持27.14万股。
相比之下,深股通的减持更为凶猛。东方财富网消息称,12月7日,稳健医疗被深股通减持5.28万股,已连续4日被深股通减持,共计76.35万股。一周后,深股通继续减持稳健医疗3.99万股。
虽然整体持股占比不多,但也可以看到,市场对于稳健医疗的观望情绪。事实上,在回归常态近一年时间里,那些靠防疫产品快速增长的企业本身就备受关注。
在一众玩家中,稳健医疗的表现又可以称为典型。一是其作为“口罩第一股”吃到了红利,周期内业绩有了显著增长;二是潮水退去后,其核心业绩指标出现大幅滑坡,虽有不少新布局,但目前新业务还不能撑起半边天,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疫情影响,感染防护用品需求大增。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稳健医疗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营收分别为125.34亿元、80.37亿元和113.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0亿元、12.39亿元和16.51亿元。由此可以看到,三年间,稳健医疗在2020年吃到最多红利,此后便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时间到了2023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防控,感染防控用品市场需求减少,稳健医疗的业绩开始大范围“疲软”。
过去三年有多辉煌,当下就有多惨。此时的稳健医疗面临的是营收利润下滑、持续上涨的去库存压力以及新业务拓展还未见成效。无怪乎市场会出现观望情绪。
对于稳健医疗而言,2023年称得上“年关”。
1、营收利润双降、存货上升稳健医疗迎来艰难时刻
对于稳健医疗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不少分析人士的共识是:还处于寻找新出路的阵痛期。
这一点,在核心业绩数据上有比较明显的体现。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稳健医疗营收为60.10亿元,同比下降21.35%;归母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增长71.78%;扣非净利润为6.21亿元,同比下滑45.9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22亿元,同比下降81.60%。
按单季度看,稳健医疗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44亿元,同比下降29.82%;归母净利润14.66亿元,同比增长310.15%;扣非净利润7084.72万元,同比下降78.41%。
对于财报中“增”的部分,稳健医疗解释称,主要系城市改造项目资产处置收益增加。
而其中的“降”,则是因为医疗板块感染防护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及医疗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下降所致。其中,约占营收一半的医用耗材的营业收入为30.02亿元,同比下降38.32%。公开资料显示,其医疗耗材业务的产品,主要涵盖感染防护、健康个护、伤口护理与保障、高端伤口耗材及手术耗材等。
对于业绩的下滑,稳健医疗认为,主要是因为经历疫情后,市场感染防护和健康个护产品需求减少,如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片等。而这两类产品在过去三年,一直是公司营收的大头。但在今年上半年,上述两类产品的营收合计为8.52亿元,同比下降64.8%,约占同期营收的二成。
对于市场需求的断崖式减少带来的销量不振,尚在外界预料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前,稳健医疗的生产量有过一轮激增,因此产生了不小的去库存压力。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稳健医疗总计生产口罩60.6亿片,同比上涨64.52%;生产防护服4975.97万件,同比上涨234.93%。到了今年上半年,稳健医疗的存货达到了9.2亿元,占存货的65.25%。并且这样的压力还在上升。到了第三季度,其存货激增至14.65亿元。
这让外界格外不解,今年第二季度已进入常态化,为何稳健医疗上述产品的库存依然增加了5.45亿元?在防疫期间,上述产品的需求量极大,相关公司的销量都非常可观,但在恢复常态后,为何还有如此大的库存增量?
当下的现实就是,稳健医疗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清库存压力。
对此,稳健医疗曾表示,在第三季度对防疫产品做了一些减值和处理,预计在第四季度将完成最后一批清理,力争不将影响带到明年。这也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清库存将成为稳健医疗的头等大事。
而去库存,势必需要渠道发力。参考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其B端和C端渠道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8.07%和26.48%。降价、促销、曝光、投流都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大概率会影响到第四季度的营业和毛利率等核心数据的表现。
同时需要注意,稳健医疗的经营现金流的减幅巨大。数据显示,2023年,其经营现金流为2.22亿元,这一规模较2022年的12.08亿元下降了81.62%。
对于这样的波动,稳健医疗称原因有三:一是本期销售收入减少使得收到的货款减少;二是2022年底对防疫产品的预收货款较多,故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三是2022年业绩较好,应付的税金及奖金较多,均在本期支付,故本期支付的经营活动现金较上年同期较多。对于四季度的情况,预计经营性现金流会有所改善。公司将对应收、应付进行管控,以增加公司经营性现金流。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稳健医疗在今年的现金流下降81.6%的情况,表明公司当前面临着现金流压力。虽然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了原因,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原因是可不避免的。”
综上可知,营收、利润双降,去库存压力巨大,现金流急剧变少,稳健医疗的2023年整体的情况并不乐观。
2、打响反击战,在医疗领域寻找更多可能性
虽然经过持续创新和不断拓展产业边界,但外界对稳健医疗的认知,更多还是在“医疗”主业上。可以说,医疗一直是其基本盘。也因此,当曾经连续多年贡献绝大多数营收的医疗耗材业务下降幅度大到影响基本盘时,稳健医疗的一系列“自救”自然拉开序幕。
毕竟除了清库存这一当务之急外,稳健医疗急需寻找到能撑起业绩增长的第二甚至第三增长曲线。
事实上,早在2022年,稳健医疗已在积极布局。2022年二季度,2个月内斥资超18亿元接连收购隆泰医疗、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及桂林乳胶三家公司,分别获得三家公司55%、65.5528%及100%股权。
这样的操作可谓大手笔,因为其收购前的2021年,稳健医疗全年的净利润也仅为12.39亿元。
以较大代价完成收购,稳健医疗的业务版图得以拓展至穿刺类产品、乳胶制品、高端伤口敷料领域。在当时,不少分析人士称,稳健医疗此举是希望找到公司新的增长点。
但目前来看,除了高端敷料已有业绩效应外,其他两项还未见起色。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稳健医疗高端伤口敷料产品的收入2.83亿元,同比上涨73.33%。增速尚可,只是放在公司整体营收来讲,贡献有限。
当然,稳健医疗在基本盘的努力不会限于此。今年8月,在稳健医疗召开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稳健医疗曾表示,其手术室耗材业务同比去年有所增长。原因之一是并购因素,桂林乳胶及君健医疗两个并购公司带来高度融合的效果,上半年外科手套和一次性手术包类产品有较明显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入院人数增加、诊疗全面恢复,医院手术量明显提升,也带动了一次性手术包的销量增长。
除了收购外,稳健医院通过自己的力量在布局新领域。如今年11月,稳健医疗宣布已部分切入医美赛道,如疤痕、面膜、痘痘贴、生理盐水清洗液等产品,只不过,目前相关的收入占比较小。
“被动可能会挨打”,对于当前的稳健医疗而言,积极是好事,但何时见效,还尚无定论。
3、押注消费版块,疯狂烧钱后能否撑起一片天?
一直以来,消费板块也是稳健医疗的一大营收来源。2009年,稳健医疗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迈出了“医学贴近生活,全棉呵护健康”的战略步伐。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棉时代仍以棉花为核心,开发品类超过150多个,覆盖SKU三万多个,成为继医疗耗材板块之外的一大营收来源。
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版块为其贡献了29.6亿元的营收,占比近半,产品主要涵盖干湿棉柔巾、卫生巾、家居服等纺织用品。
全棉时代面向中高端母婴市场,门店是其婴童品类销售的主要渠道。因此对于线下渠道的扩张,一直是稳健医疗的重中之重。即使全棉时代营收在增长,但线下门店的销售并不景气。
以2022年末的数据为例,全棉时代线下门店数量为340家(其中直营店314家,加盟店26家),年内新开门店数45家、关闭低效亏损门店25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最新数据显示,全棉时代线下共有385家门店,其中第三季度净增32家。
消费品受大环境影响是常态,全棉时代也不例外。从全棉时代近四年数据看,2019年至2022年全棉时代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35亿元、41亿元和4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16%、15%和-1.2%。
也因此,如果单独看今年前三季度29.6亿元的营收并不少,但放在更长的时间周期时,全棉时代的增长困境也随之暴露。
另一方面,和其他C端的产品一样,全棉时代业绩的关键同样也在营销。今年以来,稳健医疗在营销上的动作不断,与之相适应,成本也在上涨。
以今年三季度为例,稳健医疗的销售费用为14.46亿元,同比增长3.25%。按照稳健医疗的说法,其销售费用总额环比略有下降,销售费用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消费品板块收入环比下降约2亿元导致。
另外针对双11大促,公司在第三季度做了一些前期营销投入。如在杭州亚运会开幕之际,稳健医疗邀请奥运冠军吴敏霞联动品牌直播。10月14日,品牌代言人郭晶晶举行线下见面会。10月18日,官宣赵丽颖为家纺居家服饰全球代言人。
在营销上持续投入,启用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为公司带来品牌提升和业绩增长,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品牌会做的选择。但品牌形象塑造与业绩提升间有多少关系,并无定论。当然此举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全棉时代在业绩上的焦虑。
同样有业绩焦虑的还有全棉时代的老对手中顺洁柔。此前几年,中顺洁柔营收曾保持双位数增长,单季营收增速还创下30%的好成绩。但在2023年前三季度,其营收为68.23亿元,同比增长下降至11.60%。
很明显,行业整体在走弱。此时,希望用消费板块撑起业务半天边的稳健医疗,想要达成目标,也不太容易。
4、结语
成于红利,困于潮水退出。主业不振,第二曲线又面临着巨大的行业天花板,在不容易的2023年,稳健医疗的每一步都很重要。值得肯定的是,其在寻找第二、第三曲线的积极布局早已是业界榜样。但最终能不能撑起未来,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