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3年刚刚翻页,梳理过去一年的得失,一些公司堪称天然的“话题制造机”。
比如SHEIN,这个原本神秘的快时尚跨境电商在2023年一度大出“风头”:数百亿美元高额估值冲击上市,有望刷新年度IPO纪录;又遭美国官方势力精准狙击,称其业务可能涉及多方面违规;与此同时,背靠中国供应链崛起,却被曝为上市悄然离境转移控制权。到了年末,国内另一跨境电商新秀Temu的百页诉状,更让SHEIN一时间暴露诸多问题,甚至强迫商家“二选一”,业内一时哗然。
SHEIN对此的回复是,Temu“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但从众多公开新闻可以看到,SHEIN的问题和麻烦确实不少。至少,知识产权这个问题,SHEIN很难避开。
SHEIN,“风头”和风波一体
SHEIN在2023年的话题度已然拉满,原因可能是它的巨额估值,和为了兑现估值进行的一系列“骚操作”。但要细数这些事情的根源,还是它把小单快反模式做到极限,带来了以“快”制胜的商业模式。
(图源:中泰证券)
比如,中泰证券就在研报中统计,Zara每年上新新品12000件,但SHEIN一周时间就能产出这个数量多几倍的新款。因为后者采用小批量生产一百件进行销售试验,市场反应好再扩大生产的模式。
借着这个优势,SHEIN在去年屡传冲击美股上市,估值超过660亿美元。但从经历来看,SHEIN每次上市消息都没能成真。而在上市消息背后,来自设计师和同行业品牌的起诉更让SHEIN陷入舆论风波。
这种形象上的对立究竟如何产生?从SHEIN以快为亮点的模式中,我们能看出一些端倪。
SHEIN小单快反的具体表现是设计-生产-上架-流转这个服装业常规周期被高度压缩,一周内完成一个完整的销售试验。所以,这个模式有一个前置条件:设计时间无限挤压,以最快速度满足上新测试的需求。相比之下,设计的原创性等因素并不会被首先考虑。
对此,SHEIN曾有一个公开消息,可以作为它关注设计环节的佐证。今年1月,SHEIN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设计师赋能项目”,宣称要给全球3000名设计师提供支持。但是,3000名设计师设计两万多款原创作品可能要两年,而SHEIN不到一周时间就会把这些原创设计消耗一空,变成小单快反市场实验的素材。当原创设计这种极度需要时间沉淀的产物变成一种“快消品”,要长期保证原创的可持续性,恐怕靠一点补贴根本无法如愿。
(图源:SHEIN微信公众号)
中金公司的研报曾提及,SHEIN女士品类每日上新能超过2000款甚至4000款。那么,一旦其原创设计供应不上,如何满足终端高压的需求?
SHEIN为此形成了三种设计来源模式:自有买手团队、自有设计团队和上游供应商团队。但在这种有意识的分割下,我们看到了SHEIN在面对知识产权诉讼时的一种现象:2023年7月25日,全球快时尚巨头H&M在香港起诉SHEIN侵犯版权和商标,SHEIN反手摆脱责任:侵权产品和图像都是商家提供的。
这是否属于“甩锅”,需要法院的审理判决。不过,在Temu这次起诉披露的信息中,确实出现了商家应有的权利被剥夺的现象。
要产权,不要霸权
Temu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提交的长达100页的文件中,披露了SHEIN强迫数千家供应商签署版权删除合同、要求商家签署独家交易协议、阻止并恐吓供应商接触Temu等不合规的行为。
在外界常规印象中,SHEIN遇到的侵权诉讼大多来自时尚行业的同行,比如澳洲泳装品牌Tribe Tropical、美国牛仔裤制造商Levi Strau、H&M、Zara等等,这还勉强可以视为商业上的不良竞争。但是,2022年8月下旬,SHEIN通过修改商家侧的经营协议,对排他性做出了强制规定,商家需要转让产品相关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知识产权,以独家形式给SHEIN。
(图源:媒体报道)
这样做的影响是,针对那些由商家提供原始设计的ODM模式订单,SHEIN原本会在新款下单后通过和商家的数次沟通修改做出成品,但到这个节点,产品的知识产权已不再属于商家,而是转移给SHEIN。让商家不安的是,一旦这些产品面临侵权诉讼,SHEIN又反称其来源是商家,所以撇开了自身风险。
并且,由于独家许可的存在,商家在短时间内将没有权利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二次使用,相当于只能给SHEIN“打工”。这样一来,商家一旦进入这个生态循环,除非完全另立门户,否则将很难脱身寻求生意的更多可能性。触电新闻甚至在报道中援引诉讼文件指出,SHEIN曾以配合内部反腐或商讨合作等名头,将一商家关在其办公室内长达十小时,要求其遵守SHEIN的知识产权条款。
显然,商家对此没有选择权。原本以为出卖的是创造劳动和产业资源,没想到却出售了自身独立生存的“灵魂”,难怪会积攒了较多的诉讼证据。
实际上,在2023年夏天遭到H&M起诉的同时,美国也有三名独立设计师克里斯塔·佩里 (Krista Perry)、拉里萨·马丁内斯 (Larissa Martinez) 和杰伊·巴伦 (Jay Baron)在加州起诉SHEIN侵犯版权和违反《反敲诈勒索及腐败组织法案》。
对内让商家不得不选择独家为SHEIN服务,对外则因侵权诉讼不断。SHEIN这把“快”刀,也许积攒了太多剑走偏锋的负面影响。
诚然,快时尚这种商业模式离不开批量产出不同的设计。但如果用错了手段,就注定会在拿到一部分商业成果的同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时尚是个永续行业,唯有真正加大原创设计投入,让整个生态形成良性循环,让所有商家和创作者公平受益,才能真正产出不灭的价值。只追求“快”的SHEIN,应该把这些因素重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