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因斯坦探针”上天了,它有什么黑科技?

“慧眼”卫星上的高能探测模块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NASA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采用的则是掠射式聚焦成像的方法,改变X射线光子的传播方向,使它像光学望远镜一样进行聚焦成像。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很不一般的两套望远镜

作为一台专业性极强的X射线空间望远镜,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携带了两套主要的科学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ide-field。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龙虾眼望远镜)。

太空中又多了一副探测宇宙奥秘的慧眼。这回不是一只,也不是一双,而是“龙虾眼”。它的任务是看遍宇宙中的软X射线闪耀。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2024年1月9日15:03,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爱因斯坦探针”(Einstein Probe,简写为EP)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爱因斯坦探针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项目,主要有三大科学目标:

  • 发现宇宙中X射线暂现和爆发天体;

  • 发现和探索宇宙中沉寂黑洞的耀发;

  • 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

它是专门面向时域天文学的X射线天文探测卫星,拥有监测视场大、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

名词解释:时域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在时间上的变化和演化的天文学分支。它涉及到一些极端和神秘的天文现象,如超新星、伽马射线暴、黑洞并合、引力波等。时域天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中的物理过程,探索黑洞、中子星、恒星等天体的本质和起源。

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欧洲航天局(ESA)、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PE)、法国航天局(CNES)也参与其中。

为什么叫“爱因斯坦探针”?

明明是观测X射线的,为什么叫“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它和爱因斯坦有什么关系?

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在自然界中通常产生于高能物理过程。地球上极难产生,宇宙中却很多。比方说黑洞吞噬周围的物质、双中子星并合、超新星爆发等等。

不难看出,X射线往往伴随着天体“暴力事件”,或是与一些致密天体有关,通过观测和研究X射线信号,有望了解其产生的来源、环境和机制。

黑洞吞噬恒星产生X射线艺术画 | Mark Garlick/Science Photo Library

而其中最难以捉摸的,便是所谓的暂现源,也就是短时间内出现然后很快消失的天体。它们通常伴随着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是研究极端条件下物理过程的难得机遇。

暂现源的类型有很多,如超新星、伽马射线暴、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快速射电暴、引力波源等。它们的爆发时间从几毫秒到几个月不等,有的是单次爆发,有的是周期性或随机性地重复爆发。

或许大家还记得2017年8月17日的一次宇宙级大碰撞。当时,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Virgo率先观测到一次引力波信号,随后全世界超过70个天文台站,包括多个空间望远镜都迅速投入观测,持续追踪与该事件有关的电磁波信号。

最先被观测到的是伽马暴,紧随其后的是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在第9天,X射线源被捕捉到。最终,引力波源被成功锁定,它们产生自两颗中子星的碰撞!这件事也被认为是人类天文学迈向“多信使”时代的里程碑。

两颗中子星的碰撞产生了2017年8月17日的那次引力波事件,类似的高能物理事件也是“爱因斯坦探针”关注的目标 |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CI Lab

暂现源的探测需要利用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率、大视场的望远镜进行全天监测,捕捉它们的信号,并及时发布预警,引导其他设备进行后随观测。

“爱因斯坦探针”便是专门用于探测暂现源的望远镜。它所关注的问题包括:黑洞是如何吞噬物质的?黑洞喷流是被什么力量驱动的?什么事件可以产生引力波以及如何产生引力波?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时经历了哪些过程?

这些极端天体、极端事件都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有关,所以这颗卫星以“爱因斯坦”为名也就不难理解了。

什么是“龙虾眼望远镜”?

现在常用的X射线望远镜,主要是直线光学型(准直器式)和聚焦成像型(掠射式)

比如,中国的硬X射线望远镜(HXMT,即“慧眼”)采用的就是准直器成像系统。这种方法相对容易实现,但对目标的空间定位精度较差。

“慧眼”卫星上的高能探测模块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NASA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采用的则是掠射式聚焦成像的方法,改变X射线光子的传播方向,使它像光学望远镜一样进行聚焦成像。改变光路的方法说到底也是反射,而不是像凸透镜那样的折射。

这就要求制作几十至上百个“套筒”一样的反射面充当X射线光子的通道,而且因为X射线波长很短,要求反射面起伏落差要控制在一个原子直径左右,加工难度可想而知。

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掠射式聚焦成像光路示意图 | NASA, Chandra, and the 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直线光学型的X射线望远镜,适用的能量范围较大,视场比较宽大,但是针对性较弱,各个方向的信号都会收集。

聚焦成像型的X射线望远镜,指向性强,成像精度相对较高,但是视场范围小(通常小于1°),观测效率低,造价昂贵。

那么,有没有办法做到两边兼顾一下,实现大视场高精度的监测呢?

毕竟宇宙中突然出现的一个X射线源(潜在的新发生的宇宙极端事件),你得先尽快探测到它,然后才谈得上对它作针对性深入观测。

“爱因斯坦探针”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光学技术——“龙虾眼”,它独特的光学结构,恰恰能实现这一点。

不必多说,这又是仿生学的应用。

龙虾的眼睛比较特别,长在触角根部,由上千个单眼组成,靠反射而非折射来成像,因此被称为反射式复眼。

每个单眼呈空心四棱台结构,形成一个微型方形管道。管壁光滑,可以将透进来的光反射到视网膜上。数以千计的方形微型管道整整齐齐沿球形排列,凸显极强的聚光能力,将各个方向的光线汇聚到它们凸起的球形视网膜上。

这样一项对动物眼睛的研究,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注意。1979年,罗杰·安吉尔(Roger Angel)提出“龙虾眼X射线望远镜”,可以实现理论上视场不受限制的X射线聚焦成像望远镜。

‍龙虾眼结构聚焦成像原理示意图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很不一般的两套望远镜

作为一台专业性极强的X射线空间望远镜,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携带了两套主要的科学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ide-field X-ray Telescope,WXT)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Follow-up X-ray Telescope,FXT)

前者为了看得广,后者为了看得细。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龙虾眼望远镜)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水兄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使用的就是“龙虾眼”技术。总共12台基于微孔光学技术(Micro-pore Optics,MPO)的“龙虾眼望远镜”,每台可覆盖约300平方度的天区。12台拼接起来,整个WXT一次就能关注不小于3600平方度的天区,相当于全部天空的1/11。

观测视场巨大、灵敏度高、对目标成像精度优于角分,这是前所未有堪称完美的X射线瞬时观测能力。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结构示意图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将工作在距离地面600公里、倾角约29°的轨道上,背对太阳进行观测。只需要短短几个小时就能扫描整个天空。

如此效率之下,如果再出现双中子星并合、超新星爆发、黑洞“吃”恒星之类的事件,闪烁出来的X射线微光或许都能被轻松捕捉。

后随X射线望远镜结构示意图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后随X射线望远镜,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后随观测的。它由另外两台望远镜构成,可在“龙虾眼”发现暂现源后的3分钟内指向这个目标,在第一时间用更为精准的方式去进行观测。

它采用的是掠射式X射线成像系统,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负责,联合中科院理化所、欧洲空间局和马普地外物理所共同研制。它的定位精度将达到角秒级,视场宽度60角分,角分辨率达到30角秒。

看得出来,FXT是真正的“望远镜”,在WXT发现“可疑目标”后,它可以马上进行锁定、放大。

全自动X射线天文台

“爱因斯坦探针”的目标是寻找宇宙中突然闪耀的X射线源。它们在哪儿,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谁也不知道。这种守株待兔的观测模式,除了需要增加视场范围,还要有敏捷的身手。

“爱因斯坦探针”拥有一套完整的自动化运行方案,帮助它成为一名优秀的猎人。

计算机模拟的相邻两日WXT巡天拼接天图和一个明亮的X射线暂现源(绿圈所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WXT一旦发现X射线暂现源,卫星上的星载计算机就会实时计算它的天球位置,向卫星平台发送指令进行指向机动,让FXT在3分钟内就能对准新爆发的源开展观测。

光靠自己可能还不够,有必要再招募一些帮手。

EP卫星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突发天文事件预警,引导国内外天文台站联合开展多波段,甚至是多信使后随观测。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实时性,卫星还将向地面接收站(VHF波段)发布预警信息。

此外,它还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报文功能发送或接收其他项目观测到的突发天文事件。举个例子,如果LIGO发现了一个引力波事件,我们可以借助北斗短报文将相关信息上传给EP卫星,引导它迅速开展X射线的后随观测。

这种中国独树一帜的技术令“爱因斯坦探针”如虎添翼,成为一座空中自动化天文观测站。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的灵敏度处于国际领先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爱因斯坦探针”项目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包括“龙虾眼”光学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应用,将对天文X射线观测领域带来巨大变革。

“爱因斯坦探针”拥有巨大的科学潜力,高能时域天文也有着广阔的舞台,我们期待它的精彩表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水兄,编辑:Steed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Like (0)
Previous 2024年1月10日
Next 2024年1月10日

相关推荐

  • 水温80度:AI行业真假繁荣的临界点

    我们从来没拥有过这么成功的AI主导的产品。

    (这种分析统计并不那么准,但大致数量级是差不多的)

    这两个产品碰巧可以用来比较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一个更通用,一个更垂直。

    蓝海的海峡

    未来成功的AI产品是什么样,大致形态已经比较清楚了,从智能音箱和Copilot这两个成功的AI产品上已经能看到足够的产品特征。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Perplexity、Claude同时“罢工”,全网打工人都慌了

    美西时间午夜12点开始,陆续有用户发现自己的ChatGPT要么响应超时、要么没有对话框或提示流量过载,忽然无法正常工作了。

    因为发现AI用久了,导致现在“离了ChatGPT,大脑根本无法运转”。”

    等等,又不是只有一个聊天机器人,难道地球离了ChatGPT就不转了。

    大模型连崩原因猜想,谷歌躺赢流量激增6成

    GPT归位,人们的工作终于又恢复了秩序。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宕机8小时,谷歌Gemini搜索量激增60%

    ChatGPT一天宕机两次

    谷歌Gemini搜索量激增近60%

    ChatGPT在全球拥有约1.8亿活跃用户,已成为部分人群工作流程的关键部分。

    过去24小时内提交的关于OpenAI宕机的问题报告

    图片来源:Downdetector

    ChatGPT系统崩溃后,有网友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警告道:“ChatGPT最近发生的2.5小时全球中断,为我们所有依赖AI工具来支持业务的人敲响了警钟。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Perplexity、Claude同时大崩溃,AI集体罢工让全网都慌了

    接着OpenAI也在官网更新了恢复服务公告,表示“我们经历了一次重大故障,影响了所有ChatGPT用户的所有计划。Generator调查显示,在ChatGPT首次故障后的四小时内,谷歌AI聊天机器人Gemini搜索量激增60%,达到327058次。

    而且研究团队表示,“Gemini”搜索量的增长与“ChatGPT故障”关键词的搜索趋势高度相关,显示出用户把Gemini视为ChatGPT的直接替代选项。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深度对话苹果iPad团队:玻璃的传承与演变

    iPad最为原始的外观专利

    没错,这就是iPad最初被设想的样子:全面屏,圆角矩形,纤薄,就像一片掌心里的玻璃。

    2010年发布的初代iPad

    好在乔布斯的遗志,并未被iPad团队遗忘。

    初代iPad宣传片画面

    乔布斯赞同这一想法,于是快速将资源投入平板电脑项目,意欲打造一款与众不同的「上网本」,这就是iPad早年的产品定义。

    iPad进化的底色

    苹果发布会留下过很多「名场面」,初代iPad发布会的末尾就是一例。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底层逻辑未通,影视业的AI革命正在褪色…

    GPT、Sora均为革命性产品,引发了舆论风暴,但它在上个月发布的“多模态语音对谈”Sky语音,却由于声音太像电影明星斯嘉丽·约翰逊,被正主强烈警告,被迫下架。

    华尔街日报也在唱衰,认为“AI工具创新步伐正在放缓,实用性有限,运行成本过高”:

    首先,互联网上已经没有更多额外的数据供人工智能模型收集、训练。

    03、

    如果说训练“数字人”、使用AI配音本质上瞄向的仍是影视行业固有的发展方向,那么还有另外一群人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影视行业的生产逻辑和产品形态。

    但分歧点正在于此,电影公司希望通过使用AI技术来降低成本,但又不希望自己的内容被AI公司所窃取。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KAN会引起大模型的范式转变吗?

    “先变后加”代替“先加后变”的设计,使得KAN的每一个连接都相当于一个“小型网络”, 能实现更强的表达能力。

    KAN的主要贡献在于,在当前深度学习的背景下重新审视K氏表示定理,将上述创新网络泛化到任意宽度和深度,并以科学发现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展示了其作为“AI+科学”基础模型的潜在作用。

    KAN与MLP的对照表:

    KAN使神经元之间的非线性转变更加细粒度和多样化。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这个国家,也开始发芯片补贴了

    //mp.weixin.qq.com/s/tIHSNsqF6HRVe2mabgfp6Q
    [4]中国安防协会:欧盟批准430亿欧元芯片补贴计划:2030年产量占全球份额翻番.2023.4.19.https。//mp.weixin.qq.com/s/VnEjzKhmZbuBUFclzGFloA
    [6]潮电穿戴:印度半导体投资大跃进,一锤砸下1090亿,政府补贴一半.2024.3.5https。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大模型的电力经济学:中国AI需要多少电力?

    这些报告研究对象(数字中心、智能数据中心、加密货币等)、研究市场(全球、中国与美国等)、研究周期(多数截至2030年)各不相同,但基本逻辑大同小异:先根据芯片等硬件的算力与功率,计算出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再根据算力增长的预期、芯片能效提升的预期,以及数据中心能效(PUE)提升的预期,来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增长情况。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你正和20万人一起接受AI面试

    原本客户还担心候选人能否接受AI面试这件事,但在2020年以后,候选人进行AI面试的过程已经是完全自动化的,包括面试过程中AI面试官回答候选人的问题,AI面试官对候选人提问以及基于候选人的回答对候选人进行至多三个轮次的深度追问。

    以近屿智能与客户合作的校验周期至少3年来看,方小雷认为AI应用不太可能一下子爆发,包括近屿智能在内的中国AI应用企业或许要迎来一个把SaaS做起来的好机会。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