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熵 原创
作者丨古廿 编辑丨伊页
低碳减排一定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吗?事实上,或许从一份电子合同开始,企业也可以逐步推动减排的过程。
在年终岁尾之际,除了个人年度账单在朋友圈的刷屏之外,一份堪称“斤斤计较”的企业年度账单也刷新了不少企业对于低碳减排的认知。通过对每张纸、每次签约、每份合同累计减碳量的年度计算,法大大推出了2023年签约减碳回顾——一份减碳的年度“账单”。
相较于能耗型企业绿色转型往往伴随着重大变革,这份在签约场景下产生的减碳年度账单,更多的呈现了企业绿色经营的“润物细无声”。
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相比空泛地表态和主张,将绿色低碳行动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已成为企业绿色发展的新支点。不同于能源型企业在减碳实践上的大刀阔斧改革,对于更多的非能源型企业来说,每一次电子签约都是促进企业持续小步快跑的低碳实践。
除了为用户提供2023年减碳的清晰回顾,让每一份低碳行动都留下痕迹。法大大发布的《2023年签约减碳与低碳办公白皮书》更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减碳实践方向。
作为业内首部聚焦签约减碳与低碳办公的白皮书,法大大联合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通过总结全国、各地域、不同行业的签约减碳现状并选取优秀实践案例,全景式呈现签约减碳对企业和用户的赋能效应和带动效应。
走向深水区的双碳转型
三年前,中国正式对外提出“双碳”目标,许多企业自此第一次算起了“减碳账”。
在悲观者看来,从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颠覆,大无异于大象转身艰险未知。但在乐观者看来,一份合同签约,一次随手关灯,或是从空气里捕捉到的一克二氧化碳,都是撬动低碳转型的钥匙。
三年后,中国的绿色产业转型不断深化,新能源渗透率明显提高。绿色能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48.8%。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从过去的77%提升至91.2%。
由于行业特性,在能源、化工、建材、交通四大高能耗行业,在政策和经营改革下,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这之外,如何带动更多的非能耗企业在商贸流通环节从理念走向实践,成为中国双碳走向深水区的新命题。
作为中国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中小微企业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带动80%以上的城镇就业的同时,也在全国碳排放量中占比达到50%。因此,也是我国达到“双碳”目标、实现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论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在我国整体节能减排中具有较好的传导作用和发展潜力,小微企业的深度参与将进一步带动相关减排成效。
根据商贸流通业碳排放传导路径,在不同政策力度下,传导至直接供应链减碳量占比2019 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分别为 0.53%,1.57%,2.61%; 传导至整体供应链减碳量占比分别为 1.61%,4.74%,7.88%。
作为现代商业文明的规范行为,合同签约往往是商贸流通业中高频且繁多的日常经营活动之一。通常每个环节都会造成碳排放,如纸张打印、包装封袋、快递运输、仓储包管等。如果是面签,还会涉及对交通工具的使用。但是采用电子签约工具,则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根据2023年度《签约减碳与低碳办公白皮书》显示,在签约环节通过电子签替代纸质签约,截至2023年,法大大平台累计合同签署量已超过83亿,累计减少超147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2508平方公里森林的固碳量。
这个数量级的减碳量,大致相当于广东省连续5年植树造林活动的固碳量。如此数量级的减碳量,来自签约场景具有小微企业多、连接产业广的特性,其对整体产业链的节能减排能够产生积极的传导效应。
签约减碳的“三级跃迁”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想要实现在商业活动中的减碳并不容易。也因此,寻求第三方数字服务商的“协作”至关重要。来自亚马逊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66%的中国企业认为“协作”对于实现净零碳非常重要。
而这便为深耕To B业务的企业提供的赋能机会。以法大大为例,在签约背后的减碳效果主要来自三个维度的传导效应。
首先是替代效应,通过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电子签约不仅显著减少了纸张的生产及其打印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且优化了寄送纸质文件的运输流程,进一步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以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1349家门店(数据截至2022年12月)的全国性餐饮品牌海底捞为例,在员工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的情况下,2019年率先在人力资源场景上线电子签系统,在线签署入、转、调、离各环节的文件及合同,全面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线上化。
最终直接减少纸质合同签约的纸张浪费、快递运输低效、包装浪费等问题,在年度计算周期内线上签约63.44万份合同,累计减碳约110吨。
其次是提效效应,通过电子签约的数字化能力,系统性缩短人力资源管理路径。以新浪为例,通过使用法大大电子签,将入职流程的10个处理步骤减半,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场景下节省约2.43万份纸质合同,约10.7万张办公用纸,年度累计减碳约4.27万吨。
另外相较于传统的个人无纸化办公,主要在于使用环节的减碳。企业签约场景下的低碳行为,还具备带动的放大器效应。
作为企业经营中流动的毛细血管,电子签约既可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线上化,带动包括差旅、审批、票据管理,内部信息交流和培训等环节的低碳化,同时由于合同签约的双向性和安全性,通常可以绑定对外沟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减碳效应。
以物流运输企业顺丰同城为例,通过电子签的使用,不仅在人力资源及采购供应链等核心应用场景中,使合同成本从100元左右降低至3-5元,流程从15-21天压缩到3-5天。最终实现企业从直接减排向带动企业乃至产业链赋能减排,成为企业低碳减排实践的启动器。
从替代减碳到提效减碳再到带动减碳,每一份电子签约的产生,显然也正在成为撬动企业低碳转型最小支点。作为签约的服务商,对于法大大来说,如何更好的成为支点底座,成为助推企业低碳行为的核心要素。
减碳的面子和里子
从“被动”的角度来看,企业从来不缺减排的“压力”。
首先,实现“碳中和”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政府相继出台绿色法规和监管标准,引导企业在生产活动中降低碳排放,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其次,ESG评价已经成为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
在ESG评价体系中,低碳排放是核心的评估维度之一。企业是否具备低碳发展能力已成为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获得更好的ESG评级和投资者认可。
但是对于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在低碳方面缺钱、缺人、缺意识。想要实现碳中和,就是实现减碳和经营的一体化:低碳即是目标,也是企业发展的成功路径。
在签约场景下,通过法大大签约减碳的数字管理平台算碳和减碳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帮助企业迈出减碳的第一步。
在算碳方面,2022年法大大正式发布全国首个“签约减碳”计算模型,依托法大大电子合同与电子签云服务平台资源,充分调研用户在签署合同、协议过程中的行为,并采集了更大范围样本的多种基准线行为数据,保证了基准线模型设定和计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充分考虑了电子签在减少快递运输、减少纸张生产和废弃物处置等相关减排场景,兼顾碳减排量计算的保守性原则,使计算结果科学反映电子签的碳减排效益。
通过科学计算每一次线上签约的碳减排值,让电子签的环保贡献度可见、可算、可衡量的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减碳发展的面子需求。可视化的签约减碳,助推企业提升经营中的减碳意识,搭建绿色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桥梁,管理品牌碳形象,形成良性绿色经营闭环的基础。
面子之外,在企业实际经营的管理层面,相比减碳的大头——能源系统所面临的安全、经济和绿色的复杂矛盾,对许多制造、快消、互联网企业而言,数字减碳的的过程,往往也是精益管理、应用数字化工具的过程。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计算周期内,蔚来线上签署合同约174.28万份,通过电子签约减排约306.3吨。目前,蔚来电子签的使用率和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节能降耗,不仅对外环境友好,同时对内也能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低碳发展的统一。
今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开展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这个要求下,参与投融资的企业,特别是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公司,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到区域或者行业的绿色投融资标准的制定中去。
对于法大大这类企业数字化底座的提供商来说,通过开放自身的平台能力和产品影响力,带动合作伙伴一起参与绿色转型,践行低碳社会责任。目前海底捞、携程、钉钉等在内的4000家中大型企业都是法大大电子合同与电子签云服务平台的受益者。
企业归根到底是属于全社会的,它不仅仅是绿色低碳的参与者,还应该是“绿色低碳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和“绿色技术的探索者”。无论是出于外部压力,还是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当企业决定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其战略,开展企业碳管理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作为商业世界的通行证,电子签约把碳账本嵌入商贸流通中的每个环节,节约的每张纸,提效的每分钟,都将汇聚为推动企业开启全周期低碳经营转型的启动器。相比影响力,数字服务平台自身的碳排放量很少,但依托电子签约的减碳效应,法大大正努力成为减碳的连接器和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