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朋朋 编辑 | 范志辉
“当我合上书准备出发,热爱刹那就已经到达。”
发行新专辑《造梦日记》以后,于贞在微博上讲述了歌曲《啦啦啦》背后的故事,她将这首歌视为过去五年来的总结。
五年前,她发行了自己的第一首单曲《西游颁奖礼》,她把自己比作孙悟空,预想自己要有石破天惊、大闹天宫的反叛;五年后,她用音符铺成铁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风一浪地度过,终于站在了演唱会的聚光灯下。
在幕后,氧气娱乐创始人Kenn Wu与厂牌负责人何坤见证了于贞一路走来的成长,也分别担任了这场演唱会的音乐总监和制作人。因为此前的承诺,这一次,即便可能赔本,他们也选择力挺于贞,给她办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2023年11月18日,于贞在苏州开了一场名为“奇迹”的演唱会。在舞台上,她数次泪流满面,在舞台下,数千名乐迷大合唱,承接住一直以来于贞带给她们的感动与震荡。
从《造梦日记》到「奇迹」演唱会,对于上升期的艺人来说,一场演唱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又能给行业带来哪些思考?
从“造梦”到“奇迹”
一头蓝色长发、一身皮衣、一朵黑玫瑰在胸前绽放,于贞出现在舞台上感觉就对了。她全情投入,享受着舞台的一分一秒。唱到《遗书》时,于贞在舞台上掩面流泪、哽咽失声,而和声与观众们一同完成了这首歌。
走过五年,于贞用歌曲推出一圈圈涟漪,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整场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是《啦啦啦》,在这首歌中,于贞与所有有梦之人分享因热爱而创造奇迹的故事。作为经纪人,何坤见证了于贞一路以来的心态变化。当何坤刚刚加入氧气娱乐时,于贞告诉他自己喜欢在Livehouse里演出,喜欢与观众产生互动和共鸣的感觉,不太喜欢音乐节,感觉观众太远了,互动不足。但何坤告诉她,要先用作品“感动自己”,观众才会被感染。
一开始,于贞没有明确的创作主线。Kenn Wu便建议她不要给自己任何限制,随便去写。后来,于贞从自己的日记本中找寻到灵感,一股脑交给Kenn Wu 20多首歌,最终两人一同挑出11首制作成新专辑。在「奇迹」演唱会前的一整年,于贞都在忙于创作自己的新专辑《造梦日记》,这也是她加入氧气娱乐后的第一张专辑。
“对我来说,创作的音符穿越于贞的声音,在那个舞台上感染了无数人,这真是太神奇了!”Kenn Wu告诉音乐先声,作为氧气娱乐制作第一场演唱会,“奇迹”是音乐或者舞台的奥秘所在,“一个音符能改变一群人的命运,一场舞台能够扭转一个艺人对自我的认知。”巧合的是,这些新歌中,于贞总是一遍遍地使用“梦”这个意象。于是,制作团队决定将《造梦日记》作为新专辑的主题,记录下每一次为梦想勇敢出发的样子。而专辑的主打歌和演唱会的主题则选择了《奇迹》这首歌,对于一个造梦之人而言,奇迹又何尝不是梦想所追求的璀璨瞬间呢?
在整个筹备过程中,金圣柱已然将这场「奇迹」演唱会视作自己的重要作品,才不计成本地精细打磨着每一个细节。“他是一个艺术家,他执意接过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也是因为看中了这一点——他也在造他的梦。”何坤也感慨道。为了能呈现出于贞最好的状态,何坤和Kenn Wu特地邀请了海外知名导演及制作团队作为主要班底。其中,演唱会的导演金圣柱来自韩国,曾执导过Super Junior的演唱会。“我说我们是小体量的艺人,金导说我也想要我的作品,我说但你会亏钱,他说这个不能用亏钱来说,这叫投资。”何坤回忆道。
而作为业内知名的制作人,Kenn Wu对于音乐品质有着近乎执拗的坚持。
为了解决演出中的票务问题,Kenn Wu和何坤二人甚至还以直播的方式,这在整个行业中都是少有的举动,由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直面乐迷的质疑,好在最终效果意外不错,以真诚的态度换得了粉丝的谅解。在演唱会纪录片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幕后的工作状态,他俩会一遍又一遍地看于贞的彩排录像,一一复盘每一首的演出情况,他们是容不下半点瑕疵的,甚至演出当天Kenn Wu每天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整个团队去逐一解决。
从“造梦”到“奇迹”,他们预见了梦中的场景,并亲自让梦想照进了现实。在演唱会结束后,于贞将这场造梦之旅进一步延续。她匆匆赶往云南山区里的八所小学支教,教那里的孩子们生理卫生知识,教她们爱自己,教她们安心成长。对于于贞而言,造梦与奇迹的故事似乎并不仅仅停留在歌词中,她选择用双脚去践行自己的歌词与态度。
对于上升期艺人,一场演唱会意味着什么?
过去一年,演唱会市场的火热程度无需赘言。
《2023年中国演出票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仅2023年前三季度的演出票房收入已超过2019年全年,实现收入315.40亿元,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幅达84.2%。但在所谓繁荣之外,行业也不得不开始思考高品质演出内容供需失衡的问题。
一方面,伴随着演唱会供给数量的激增,观众对于演唱会的舞台呈现、现场体验、艺人表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量法则开始失灵;另一方面,追求票房稳定收益的主办方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少量头部艺人上,相伴而来的是演出市场趋于窄化和同质化,导致畸形发展。
一场演唱会要想得到市场认可,更需要以优质的作品、过硬的实力打底,并以此形成差异化的演出内容。这一点,足以筛选掉大量想靠演出赚快钱的团队,对于上升期艺人来说,更绝非易事。
但选择为于贞开演唱会,绝不是拍脑袋的决定,更多是基于她自身成长阶段的考量。于贞作为氧气娱乐签约的第一个艺人,也是Kenn Wu第一次涉足艺人经纪,「奇迹」演唱会也是他和公司在演唱会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这么多个第一次碰在一起,氧气娱乐无疑要付出更大的投入,承担更高的风险。
从《说唱新世代》出道以来,于贞成长得很快,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Kenn Wu和何坤看来,她已然能够掌控更大的舞台,现在需要一场高标准的演唱会来扩大她的影响力。
“在小场馆里做一场这么大量级的演唱会,其实很难赚钱。”何坤告诉音乐先声,在这场演唱会中,氧气娱乐前期投入的成本远远超出预算。但在Kenn Wu看来,这不是心血来潮,哪怕会亏本,也是艺人成长的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一步,“将艺人的收入投入到内容搭建中,是最值得的投资”。
在何坤看来,这一场演唱会也在历练氧气娱乐的演出团队。“这场演唱会也让我有了挑战各种不可能任务的勇气,任何事情你只要努力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给到我们一些反馈。”Kenn Wu 强调,“我们不是想要一辈子做场场亏本的生意,但采用这样的理念,是希望在内容搭建上做到极致,让艺人的表现更突出,更能够让他们在这个行业茁壮成长。因为,也许未来的利益不止于这一两场演出。”
而在愈加浮躁的行业环境下,一场全情投入的演唱会更关乎歌手的身份认同。
当一个上升期艺人被迫跻身于逐利的浪潮中,公司会为艺人选择综艺节目或者直播项目。相较于音乐上的延时反馈,综艺上频繁刷脸、在直播间现身带货的反馈是即时的,艺人们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
但长此以往,音乐人的身份将变得无足轻重,再花费时间打磨作品显得不经济也不划算。最后,艺人难免被贴上“综艺乐子人”或“带货主播”这样带有刻板印象的标签,而当行业的一波浪潮褪去时,没有有实力的音乐作品傍身,音乐人往往只能身处岸边陷入“裸泳”的尴尬。
换句话说,新人除了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进行培养,在个人精神层面上同样需要“支柱”,而公司的坚实支持和粉丝的无限热爱,能够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成为一个真正的Artist。何坤认为,对于一个从小离家追逐音乐梦想的女孩来说,演唱会就是她人生中的“奇迹”,能让她拥有在音乐行业里的归属感。在何坤和Kenn Wu的艺人培养理念中,“我们衷心地希望,歌手首先是歌手,然后他/她可以再是其他的任何身份。”
一场理想主义的冒险与坚持
当音乐行业进入流媒体时代,每一次收听行为都被记录在大数据中。数据汇入流量池,利润与损失、投入成本与经济回报的计算变得十分容易。
这确实也是当下很多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的运营理念。他们往往寻找具备明确流媒体数据表现的人才,快速收割流量价值,消耗他们的才华,中间的培养过程却被忽略了。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音乐人的生命周期被压缩,经历短暂的爆红之后迅速陨落,直至被市场淘汰。
但要知道,这些特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投入,才能帮助潜力新人展现光彩。而想要摆脱爆红与速朽并存的宿命,音乐人的内容和运营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件事令我感到幸福,那就是在一生中能够经历并实现自己的梦想之路,同时帮助他人实现梦想。在我们的行业,如果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口气,可能就是一种幸福。这是一个会做音乐的CEO的心理优势吧!有音乐的支撑,有意义的事情。”他说道。入行20多年,Kenn Wu看到了太多在行业中无所适从的、有才华的年轻人。在他看来,有才华的年轻人应该得到重视,要将他们的内容好好经营,而不是一味消耗。带着近乎理想主义的坚持,他决定投资有才华的新人,好好栽培经营,虽然短期内不见得会获得高回报,但将内容做到极致,其中依旧蕴藏商机。
而于贞能与氧气娱乐走到一起,某种程度上正来自于这种音乐态度和想法上的契合。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公开采访中,还是在歌词中,于贞从不掩饰她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想红”的野心,“我一直知道我要做专业音乐人,这是我的目标”。
那么,回到问题的核心,理想主义的音乐厂牌是否能够赶上流量时代的速度?在五年前,于贞还是个小镇女孩,她可以花两个月工资买一首完整版权的伴奏;五年后,她辗转多个城市,尝试各种工作只为存钱做音乐,始终在音乐人的身份上没有摇摆。当人们将她的成功归因于天赋时,她只回答“我的天赋是热爱”。
对此,Kenn Wu表示,理想主义和流量时代的步调并不矛盾,“我们与合作的艺人们一同托管着他们的梦想和理想。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把理想转化为音符,让音符被人听到,甚至看到,最终才是实现变现。”
与行业大趋势不同的是,Kenn Wu和何坤始终带着一种唱片时代的匠心精神去做艺人培养和孵化,更有耐心和信心地去卷细节、卷标准,通过长期的沉淀来引起更大的市场反响,延长音乐人的生命周期,并释放更大的价值。
对于氧气娱乐来说,它追求的也正是与音乐人“彼此需要”。通过价值观的契合与内容作品的累进,抛弃短期利益的成败得失,实现音乐人与公司的共同成长,从“彼此需要”进阶到“相互成就”,让有才华的、上升期的音乐人一步一个脚印去成长,最终收获长期价值。当被问及倾向于跟什么样的音乐人合作时,Kenn Wu的回答是“与需要自己的音乐人合作”。
而在2024年,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新人加入氧气娱乐,继续跟他们走完这条路。
正如Kenn Wu在「奇迹」演唱会纪录片中所言:“我们在做音乐时可能会担心,做完音乐没有人听,登上了一个舞台可能没有人看,跳完了舞可能没有掌声。但是这是这个行业很可爱的一面,因为它会给你惊喜的,你付出的努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排版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