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飞
巴菲特说过,在商业世界里,后视镜总是比挡风玻璃更清晰。所以今年开始,我想做个年终企划,用回顾的方式看看这一年我个人关注的新闻有哪些、对于这些新闻我自己有什么观点。
第一条新闻:
2023 年 3 月 14 日,美国 OpenAI 公司发布了大语言模型 GPT-4。2023 年 12 月 21 日,Midjourney 发布了 v6 版本
-
今年最重要的是 AI 大模型,一方面是大语言模型 ChatGPT 和 GPTlike 的各种产品,我也刚做了非常主观的一次评测,发表了一些感受;另一方面是 Midjourney 和 DALL·E 为代表的 AI 绘图,这一年也是进步神速,我用做付费专栏的形式做了深入的体验。
-
AI 的渗透可能会以大致这样的路径演进:信息获取、内容创作、办公场景、个人日常场景。
-
AI 渗透的第一步:信息获取,进度 80%。AI 能帮助整理信息,并且成为搜索引擎的助理,效率真的很高,我今年做播客和学习某些知识,比如学日语,学哲学,学历史,都没少用 ChatGPT。
-
AI 渗透的第二步:内容创作,进度 50%。最基础的就是门槛低、可用性高的图片,几乎已经席卷各种内容平台。今年我去现场看的罗振宇跨年演讲里,幻灯片里一大半都是 AI 的绘图。语音生成的技术也愈发精良,不光短视频,近期看的很多长视频也是 TTS 的,不仔细听都听不出。文稿内容方面,有很多机械表达的东西,比如申请书、报告、汇报文档等等,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了。而文稿内容想要真正代替创作者产出还有点难,比如直接写小红书文案以假乱真,直接帮产品经理按要求写文档,也做不到。不过内容创作是刚需,也能直接看到经济效益,一定是最快落地的。
-
AI 渗透的第三步:办公场景,进度 20%。以 Office、Adobe、飞书和钉钉为代表的产品,正在快速迭代,想办法在设计、文档、聊天、群组、会议等等加入 AI 的功能。需求比较旺盛,也相对好用的,还是会议摘要这样的场景。办公场景的问题在于,是不是真正能提升生产力,单纯的 SaaS 工具的 AI 化,我是存疑的。毕竟 SaaS 工具本身能否提升生产力都在探索。很有可能是成为一些更垂直的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比如生产流程数据的监控。
-
AI 渗透的第四步:日常场景,进度 2%。个人日常的场景还是很远,理论上当然可以实现真正的 AI 助理,现实层面还不够。就跟移动互联网真正繁荣还是在各项技术出现很多年之后发生的,供给侧需要有配合,各种内容和服务怎么接入,到底用什么形式消费,是得慢慢迭代的。除了聊聊天、设置闹钟、播放音乐,真正落地的 AI 助理场景,几乎只有画个头像了。
-
今年最振奋人心的,感觉还是 GPTs。OpenAI 团队从出生就带着 toC 的基因,比如一开始就不是面向考题去卷一个点两个点的提升,而是完全面向用户去感受真实的问题,才促成了 ChatGPT 诞生。我们都知道 iPhone 时刻,但很多朋友没有意识到 App Store 时刻,这个是乔布斯自己一开始很不赞同的开放策略,却到今天真正成为苹果生态的核心壁垒,iOS 的应用就是繁荣,就是好用,就是很难替代。在 GPTs 上出现的各种应用场景,真的让人回想起 10-13 年之间的 iOS,大家都在探索,但是未来最大的几个机会,已经有迹象了,巨头就埋藏在其中。
-
国内存在政策问题,未来还会出现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可能只会存在 2-3 家,目前跑在前面的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既然有客观的结界防护,那能追上 ChatGPT 就是时间问题。国内的 GPTs 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
大模型创业的路非常窄,百模大战的结果会很惨烈。而其它不做大模型的创业,很可能会更惨烈。AI 的底层能力是大厂解决的,那非大模型的 AI 创业应该解决的就是场景问题。核心价值不在 AI 的 AI 项目,反而会更靠谱、更可能成立。
-
我自己是放弃了去 All in 到什么 AI 项目里了,而是在想,我自己做的事情,有哪些是与 AI 有关的。与其找一个 方向让 AI +,不如想想自己有什么,然后 + AI。
-
Prompt 的培训今年已经逐步过气了。「AI 使用」本身就是个短命的需求。想想看,到今天了,还会有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吗?
-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后还是知行合一、以终为始,想想 AI 目前能帮忙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试着解决。有条件的,再去帮助别人解决,提供一套服务。
-
一直觉得 AI 产品经理是个伪概念。就像你说你是 Python 产品经理、是安卓产品经理一样,拿技术领域来说没有意义。产品经理是面向用户和应用场景的。做智能音箱就是音箱产品经理,做智能客服就是客服产品经理,做无人驾驶……还没有用户的时候哪需要产品经理啊?别被媒体夸大洗脑觉得要未雨绸缪布局自己的未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都不是来源于某项技术(区块链同理),都应该来源于用户。
-
AI 绘图今年在国内有一个判例,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作者得到了著作权的保护,AI 的图片不能被随意使用。这条新闻也值得注意。版权问题会慢慢清晰,目前看是乐观的。
第二条新闻:
2023 年 6 月 6 日,苹果公司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 Vision Pro。
-
Vision Pro 没有开创新的技术,还是用现有的技术融合,探索交互和场景的可能性,再加上自己充足的生态基础,推进 XR 行业的进步。
-
看似只是去掉了手柄,但这个小细节让用户在 XR 人机交互上的体验变得格外优雅。手可以平放在沙发上、腿上。当对面有人来握手,可以无缝地伸手去握。这会成为标配。类似的优雅体验还有虹膜解锁。尽量减少用户思考。
-
苹果以前所未有的堆料、整合和创新交互的方式,给了一条明路,以后都给我这么搞。目前看是产生了体验差的、能够对过去的 XR 旧势力形成压力的。人机交互和应用生态是苹果最强大的武器。2024 年发布后,期待会成为 XR 行业最接近「元年」的元年。
-
成本不是问题。现在大多数朋友说买不起,跟当年特斯拉出 Model X 的时候都说新能源车怎么都这么贵,是一样的局面——早期的产品就是为了做技术探索,先给 Innovators 和 Early adopters 们用的,这是跨越鸿沟的前两步。当技术成熟、供应链和整合成本大幅下降之后,设备就能快速平民化了。从 Model X 到 Model 3,就是这样的过程。
-
对于 Vision Pro 是否能替代掉手机,我是极其悲观的。Vision Pro 更像是 iPod 在音乐播放器领域的革命、AirPods 在蓝牙耳机领域的革命,在此之后,行业洗牌、交互大一统、标准被重新定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但 iPod 和 AirPods 跟 iPhone 依然是两个市场。本质上还是「使用场景」问题。头上戴着个巨物的社交尴尬,日常穿戴的麻烦程度,都远不如一小块屏幕随时能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方案。
-
Vision Pro 解决的还是固定场景下的屏幕问题,即替代的是手机屏幕、电视屏幕、显示器屏幕,未来可以用它来看电影、玩游戏,甚至可以同步处理办公文档、发微信、开会等等,都是替代固定场景,如居家、办公,这样情况下屏幕不够大的问题。替代的主要会是影音娱乐的场景(连办公市场也存疑),因此只是手机覆盖场景的一部分。更直白点说,Vision Pro 还是一台家电。
-
我是很相信苹果在细微之处的解决方案的。苹果公司为什么了不起,除了赚钱的层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这么说吧,黑灯跟我说过,在接触 iPhone 和 iPad 之前,他作为视障人士是无法体验大多电子设备和互联网的。
第三条新闻:
2023 年 12 月 26 日,华为冬季发布会上,问界 M9 发布。最低售价 46.98 万元。
对于汽车我懂的不多,今年的新知有两点。
-
品牌效应可以跨品类迁移,在汽车市场也有体现,问界 M9 这个价格,订单也超出预期。华为和小米的受众,哪怕不是粉丝,可能是对品牌长期建设的形象认同、对品牌讲述的功能和解决方案认同,就能转化。年轻一代的汽车用户,并不在意是否是所谓老牌车厂,甚至也没有电车就该便宜的刻板印象。
-
三家新势力这两年年的境况不佳,也是我作为一个外行,很惊讶的,我本来以为行业是有先入壁垒的。特斯拉定义出的所谓新的体验,如用户界面(影音)、OTA、自动驾驶、加速等等,都已经是行业标配了,谁都能做,反而没有了壁垒。那壁垒在哪里,看起来是都在摸索的。新势力未必有优势,小米也未必难入局(看局势似乎还挺乐观)。
第四条新闻:
2023 年,中文播客听众数超过 2.2 亿。
-
2023 年是我个人认为的中文播客的真正元年,有几点:听众人数有了真正大的突破;播客真正实现了多样化,扫除了过去对播客就是聊文化话题的圆桌对谈的刻板印象,如商业类播客和喜剧类播客都很丰富;熟悉和了解播客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品牌方仅在播客做品牌投放,有的电影导演和名人会接受播客邀请;播客的线下活动很丰富,参加人数也很多;有了机构颁发的商业合作的奖项,比如 CPA 的中文播客超频奖(半拿铁和永璞的合作也是得奖者之一)。
-
播客真正的繁荣,不光是靠数量取胜。今年异军突起的《纵横四海》和《声动早咖啡》,去年的《半拿铁》,都是靠准备充分取胜。认真准备的,精心制作的播客,一定会拿走更多的市场,也有利于中文播客的多样化。
-
对于 2023 年增长表现最好的中文播客纵横四海的评价:节目有品质,是精心准备和制作的。倒未必非得是逐字稿,但一定不是没有提纲就闲聊;念书为主的几期,看似跟微信听书没区别,实际上针对播客整理和重制过,听感天差地别(类似听评书和听古典文学原著);科学派而不是玄学派的身心灵,对当代人帮助巨大,将大有可为;声音好听及没有口音。
-
Switch 上销量最高的游戏 IP 还是超级马里奥,但游玩时间最多的游戏,稳稳的是塞尔达传说系列,人均百小时。很容易联想到 B 站以播放时长替代播放量的操作,这就是两个逻辑视角,走流量还是走压强。这也是我觉得播客的相对优势,播客向来很难跟走量的平台比拼曝光度,但内容质量、完播率和收听总时长是一骑绝尘的,上次跟高樟资本老范聊才知道,几小时的播客的完播率甚至远超 15s 的短视频。
-
聊知识付费和聊播客商业化是一样的概念。反复说单纯概念意义上,媒介的差异、形式的优势和破圈的困难,不如对比下实际的内容品质。被斥为垃圾场的短视频都用八小时剪几分钟的成片率来保证质量了,播客有的闲聊 15 分钟还没进正题。为什么国外的知识付费市场繁荣?为什么国外的播客都能赚到钱?有的主播/创作者常常恨铁不成钢,讲用户素质,讲付费意愿,讲好酒太怕巷子深,就是不聊怎么把内容做更好。不如墙外涨涨见识,降降 ego。内容就是产品,产品的品质才是破圈、获客乃至盈利的根本。
-
常见误解是,播客这样的内容可以不在意效率,就是刻意做得慢、做得松散。这是个巨大的误解,因为所有的内容,用户需求里总有一条是效率。喜剧播客里谐星聊天会就是以梗多且共鸣多受欢迎,讲书播客里纵横四海也是几乎没有半点废话,黑猫侦探社,疯投圈,商业就是这样,皆是如此。那头部的生活类,情感类播客呢?也是一样,看似是闲聊陪伴,实际上提供的也是「情绪价值」。单位时间提供的价值更高。更多人期待的是,有更多共鸣、更多理解和更多会心一笑。如来都来了,正是如此。效率不代表快就是好,而是同样的功用,用户总是追求单位时间更有效的内容。
-
可能会有朋友质疑,照你这么说,三分钟解说电影比看电影更好咯?当然不是,电影是表演、画面、音乐、音效等等整体的体验,三分钟解说往往只是故事梗概,相当于只看了电影的浓缩剧本,内容不是高效处理,而是失掉了大多信息,就像一首歌不自己听,是让人总结了歌词大意一般,天差地别。总的来说,好的内容的标准从来没变:有效率地创造价值。
-
「杂志」的内容通常是要有时效性的,更像媒体,记录当下,拷问当前。「书」的内容往往不要求时效性,要求完整性和长半衰期,值得沉淀。现在的播客,前者的内容很多,而后者则太少。
-
昨天跟房圈的朋友聊天,他提到优质资产的理念我印象很深刻。不同的房子,优质的房子看起来只是普通房子价格的两倍,但实际上流通性和溢价率都是高的,鲁棒性也高,不太会受行情影响。优质资产带来的就是抗风险和高溢价。放在很多领域都适用。iPhone 的综合品质可能比大多安卓机高一些,未必高太多,售价就可以到两倍,因为别的地方买不到。就像做内容创作,各个平台头部的好的内容都是稀缺的,受行业周期影响的比较少。要是随大流的内容,比较随意的内容,只是跟着行业发展吃点红利,那红利没有了也分分钟被甩出去。当然,怎么评价和量化「优质」,就是见功夫的事儿了。
第五条新闻:
2023 年 12 月 19 日,风波之后,董宇辉升任新东方董事长文化助理,兼任东方文旅集团副总裁。
-
个人 IP 和公司的矛盾通常是不可调和的,只要个人 IP 不是主要股东,必然出问题。公司觉得你是我捧出来的,个人 IP 觉得都靠我才能成。麻烦的恰恰是这事儿没法证伪,不能重来一次试试。公司做了很多幕后工作得不到直接的正反馈,个人 IP 能接触海量的用户也容易心猿意马。这样互相更看不上了。
-
可是互联网的记忆总是叠加在人格化的一方身上的,所以人格化的一方总有更大的话语权。多少人还记得罗辑思维的另外两位创始人呢?(正确答案是申音和吴声)
-
MCN 很难通过工业化生产打造一个网红,一个 IP,我们今天认识的绝大多数,李佳琦,老罗,甚至郭德纲,出名都有很多意外的成分。之前跟半佛仙人也在《三五环》聊过这个话题,他自己也说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气。
-
同样的,哪怕 MCN 旗下真的出现了成功案例,有了 IP,那既然随机性这么强,MCN 就很难对 IP 有掌控力,除非提前就签了非常严苛的合同。
-
对于自带影响力的人来说,做老板,或者做二老板,才是目光所及最稳定的一种状态。因此我对董宇辉和东方甄选的关系,是相对悲观的。
第六条新闻:
2023 年 11 月 29 日,拼多多盘中市值超过阿里,成为美国股市市值最高的中概股。
-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原因可以说是拼多多海外很成功,也可以说是消费降级给了拼多多机会,也可以说是阿里自己有退步。就不多解释了,市面上有很多分析了。
-
拼多多是执行力非常强的公司,并且在组 织文化上筛选出了一种年轻人:钱管够就肯吃苦。这种纯粹的关系,反而让组织的摩擦力没那么大了。只要给远超市场行情的价格就行,且不说是不是给 3 份工资干 5 个人的活儿,哪怕给 3 份工资干 2 个人的活儿,效率就越超其它大厂了。很显然,在大厂里一大半的人都是摩擦力。
-
对一个市场的认知总是存在刻板印象的,比如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怎么会喜欢拼多多,美国怎么会有所谓「五环外」的人群。但 Temu 就是验证出来,一样的。低价的确就能提供用户价值。
-
今天再重新看阿里,会发现自己经历了三次认知变化:体验、生态和组织。第一次认知是从用户体验上评价,阿里的产品功能似乎不太行,实际上只是很次要的因素。第二次认知变化,是更理解电商了,知道了淘系所谓的商家生态是怎么回事,真正的消费者体验是怎么回事,知道阿里的护城河在哪里。第三次认知变化,是从阿里离开,意识到组织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只要是这样的组织,战斗力是很难跟动作更快、下手更狠的拼多多去竞争的。如今恢复家族企业的模式,对此保持谨慎悲观的态度。
-
再抽象一层想的话,任何市场看似成熟,其实都有被颠覆的可能性。马化腾说过的那句话还历历在目,腾讯离倒闭永远只剩6个月。这句话依然很有效。没有永远动不了的护城河。
第七条新闻:
2023 年 9 月,有报道称 2023 年上半年,腾讯、阿里等公司合计裁员 1.6 万人。
-
永远增长只是美好的想象。任何增长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像快递业的发达,与国内劳动力的便宜+早期商超基建太差有关系。像微信的兴起,也跟国人过去没有长期用短信(欧美)和用邮件(日本)的习惯有关,跟运营商做的系统不好用也有关。
-
遇到增长瓶颈和重要课题,往往用「加人」的方法。《人月神话》早就证伪了技术在这方面的不可靠,其实产品也是如此。多一倍的产品经理,不会让决策质量好一倍,但一定会让协作效率降一半。
-
领导需要用团队规模来确立地位。这是职场很现实的一面,大部门分 HC 的时候,分到谁头上的多,往往就意味着更有地位、做的事情更重要(而不是真实需求)。
-
作为更高的领导,要用赛马机制来降风险。大部分的大厂对团队的分工有时候是刻意模糊的,而且给予较富裕的资源,就是相当于一个安全保障——一个团队不行,就让另一个团队上。这也是内耗的源头之一。
-
2010 – 2018 年这段移动互联网极度辉煌的年代,互联网人的 ego 是不小的,那是真正肉眼可见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想想疫情中的快递和外卖,想想多久没有打过体验恶心的出租车了)。在资本和舆论的双重追捧下,互联网人有种人上人的感觉,当然自然也会把很多成绩归因到「能力」,于是很多产品方法论和所谓互联网思维就风生水起,很多三教九流也都去教育传统土老板了。
-
且不说经验复制到传统行业,就说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别的公司的,不断创业制造奇迹的,又有几人?哪个成名的产品经理或者程序员可以不断复制成功,每段经历都可以神兵天降拯救公司?到底是历史的进程更重要,还是个人的奋斗更重要?还是要拎得清。
-
大厂的很多中层的能力是框定死的,优秀的开会、做幻灯片和向上管理能力,对行业指点江山、跟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推杯换盏、在平台里长袖善舞的能力,离开大厂就是泄了气的球。正如掌握了给火箭拧螺丝,名义上都是工程师,但跟街边能修明白摩托车的,可以说压根就是两个行业,小庙请不动大佛。
-
事物的客观规律,经济学的供需规律很简单:假如公司招你来,给你开 100 万的年薪,你真的能给公司多赚 150 万吗?或者反过来问更直白:公司开掉你,人力成本节省了 150 万,公司的业务会受影响降低超过 150 万吗?
-
对于如今的大部分互联网岗位来说,道理也简单:第一,开除掉 80% 的人,企业运转的盈利规模,不会受太大影响;第二,新招进来的人,哪怕素质再高,在目前的营收基础上几乎很难有 ROI>1 的边际收益。
-
并不是说大厂没有成功阶级跨越到中产的朋友,只是大多数人由于心怀对未来过于美好的预期,把杠杆放得太高,导致大量的提前消费,尤其以房产为甚。再遇到房产市场的过高预期,结局就过于惨烈了。
-
说白了,同样学历和履历的人,在互联网大厂的绝大多数员工,已经都是吃到红利的了。除了金融,有哪个行业是动辄毕业就年薪半个百万的?而裁员潮里抱怨的、焦虑的、愤怒的,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的,往往都是依赖未来的预期早早过上中产生活的人,如今发现原来这个华丽的生活是玻璃做的,易碎得很,HR 的一个消息就能摧毁。
-
大概几种情况和选择是:1) 还没被裁掉,不过对于当前工作的价值感彻底释怀。比起其它行业来说,挣这份钱的 shi 还算能够下咽。先苟着吧。2)离开大厂,已经对互联网行业失望,也没有卷的力气了。跳槽到过去看不上的「传统」行业做一个高管、中层;或者回到老家,做「传统生意」,比如卖赣南脐橙。3)离开大厂,不追求价值感和高收入,更期待自由状态。做自由职业者,比如摄影师、潜水教练、自媒体人等等。4)被裁掉,有经济压力、有很高的消费杠杆的,部分去中小厂继续打工,接受工作舒适度和薪资的大幅下滑5)相当一部分还在坚持找工作,名曰主动 gap,实际上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了,接下来可能要不得已调整杠杆(换房子,或降低消费欲)。6)不能认同价值感的丧失,跳槽到创新领域的中小公司,或者自己攒个创业项目,决心 All in AI。不过这类朋友日渐稀少了,随着陆续创业失败,这些朋友会更加稀少。
-
这次裁员还会继续的,只要老板在核算财务的时候发现,还有利润空间,还有过高的人力成本。否则「维稳」根本不是个什么成立的理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都在大厂,才不利于社会稳定。
-
在历史进程到来的时候,挣扎和反抗都是没太大意义的。清醒的认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早就察觉苗头的朋友,早已做好财务和职业上的双重准备;还在田园大院里沉浸美梦的朋友,则被迫拽到象牙塔之外的暴风雨中去。
-
捕捉一些信号、理解一些逻辑、思考一些现象,也许能稍微早一点点知道历史的列车何时会驶来。
-
每天三省吾身:自己的工作是为老板添砖,还是给自己加瓦?自己的用户是属于平台的,还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那些关注数字,是因为认同来的,还是图看个热闹来的?
-
有朋友聊天经常说:羡慕你的佛系慢慢做事的状态,我现在还在大厂/还在创业/还这么卷,都是因为我还没赚够钱/离职的话感觉浪费/大环境还不好,等到时候我跟你估计是一样的选择。真实的情况是,我身边跟我境况几乎一样的朋友,有的还在大厂死死抓住高 P 的岗位每天看心理医生度日,有的为了赚钱开了十几个自媒体号每天睡三个小时,有的闲不住费尽周折润去新加坡做 Web3。
-
怎么选择从来只跟「心态」有关,跟「状态」无关。性格决定命运。以前不佛,很难指望某天突然开窍就放下了;以前很佛,也很难指望说咬咬牙就卷得过别人。认知自己做选择,有时候比认知环境做选择,还要重要。
-
行业和领域的平均水平不代表个人的境遇。人人都说一个行业好,但不适合自己,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回报都是低于平均值的;大家瞧不上的行业,自己有相对优势,收益能远超平均值。在行业领域的决策里,选鸡头远胜选凤尾。
-
很多人总说自己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如何如何。今天比起十年前二十年前,选择其实要多多了。没有选择背后的潜台词一般都是:我舍不得现在的薪资和岗位,我瞧不上其它选择跟现在比的收益断崖。
-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迟迟不肯开始尝试,说想做播客一年了账号还没注册,说想转行却一个内行的人都没主动见过,全凭臆想就否定了所有选项。二是只关注外部客观分析的结论,对陌生行业未知的警惕,以及考虑转行的风险和收益,就放弃了。实际上像前面说的,在适合自己的行业里,你会爆发出潜力,每天起床欢欣鼓舞,自然就会变成闪闪发光的人。
-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总以为躺平和退休是终极人生追求。对大多数人而言根本不是,闲得住的人都是少数。我见过太多财务自由的朋友,退休三个月就另起炉灶,开始努力工作,也没有都去云南隐居。反而很多在聊躺平和退休,在聊身心灵、跑去云南的朋友都是逃避职场而已,只是讨厌此岸,并不是喜欢彼岸。
-
找到一生想做的工作是很幸福的事情。
就是以上这些了。最后送各位一段话,今年很喜欢: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财富和捞到的东西那么多时,只要记住我们并不受这些欲望的干扰,也不会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当牛当马,我们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满足。
能带来宁静的最佳办法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们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会硬要我们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 伊壁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