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显示,2023年,与安克创新、绿联科技处于同一赛道的倍思,出手就是两轮数亿元的融资。
要知道在2023年之前,倍思并没有在市场上公开过关于融资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当所有人只知道安克与绿联的时候,开启融资的倍思,也让市场了解到了倍思十分亮眼的营收成绩。
2023年4月,倍思公布首次融资时,有消息显示其2022年营收38亿元,2023年营收预计会超5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在不考虑通胀因素的情况下,2023年倍思的营收水平大概与2018年的安克差不多,是2023年安克的1/3左右,与绿联则相差无几。
那么在2024年,被资本力捧的倍思,又将会哪些机遇和挑战?
一、手机壳成为了倍思的第一把刀
倍思的发家实际上比安克还要早上一年,倍思成立于2010年,安克则成立于2011年。
2012年,安克几乎专门针对iPhone4推出了第一款充电宝/移动电源。同一时间的倍思虽然也推出了移动电源、数据线等产品,但明星产品却是针对各类品牌的手机壳、保护膜。
而在移动电源火热的2012年,专注于iPhone4推出移动电源的安克,更胜一筹。
手机壳市场则停留在“防碎屏”阶段,与如今的频繁为颜值买单所不同,于是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的需求量,也就算不上太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依靠手机壳入局的倍思,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对产品的审美。
但真正致使倍思发生转折点的是,倍思在2019年推出的氮化镓多口充电器。
即便是晚于安克一年,但氮化镓能够让充电器做到体积更小、散热更快、耗能更低,关键是能让充电速度更快,加上倍思的65w远高与安克的27w。
过往消息显示,这款充电器让倍思当年双十一成为充电器品类销量Top1,当年倍思的总销量也实现180%的同比增长。
同样关键的是2020年,iPhone12发售时,没有配备充电头的iPhone12也给了倍思先机。
在iPhone12发售前一个月推出支持TypeC接口的超级硅充电器,甚至还匹配了iPhone销量最好的黑、白、蓝色。
足够的审美加上行业的营销属性,2019年到2022年,倍思犹如开挂了一般。
2022年11月,通过快充插电板广告强势席卷深圳、武汉、长沙、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30座城市。重点是覆盖城市黄金商圈、机场、电梯楼宇广告等消费者衣食住行的各大生活场景。
回顾过去几年,对于倍思来说最关键的是产品爆红晚,以及产品审美加持,在安克面前,倍思拥有足够“年轻”的样貌,也带给了海外市场足够年轻的印象。
在海外市场提到3C赛道,大多数人记得的还是安克。但在出海的大环境中,身处火热的3C电子行业,倍思自然选择勇闯。
根据Similarweb统计,倍思网站PC端的流量来源中,中美之后,巴西、俄罗斯、土耳其以及东南亚部分市场的占比要高于欧洲。
尽管官网、PC端等条件限制了我们能观察到的用户范围,但较少使用PC的新兴市场占比靠前,更加说明新兴市场是倍思海外收入的重要来源,与新兴市场对于安克的分量不一样。
截至2022年,倍思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多家门店,同时还拥有100多家旗舰店。同时,倍思还在一些大型的电子产品零售商和超市中销售其产品,如美国的百思买、沃尔玛等。
二、安克的焦虑,倍思同样存在
不过,再勇的倍思,也抵挡不住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带来的影响。
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调查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经历连续五个季度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再度下滑12%。
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在一场研讨会上指出,未来不确定性和疲软的宏观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情绪导致购买需求被推迟。
更重点的是,2022年智能手机的更换周期达42个月,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并且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40个月以上。
另外,迭代快速的3C赛道仍是倍思无法忽视的挑战。
消费电子配件产品种类多样、体积小、周期短、迭代快、技术集成程度高、生产工艺流程复杂。
当然,对此倍思也在近几年来时不时跳出已在场景、尝试新品类,比如在2022年,倍思就跟风推出了智能宠物饮水机Lotis Y1,不过此后再没有出现过更为进阶的Lotis。
可见,倍思的新品类扩张,目前来看并没有得到市场给予的正反馈。
结合倍思在广告营销上的一系列动作与竞争对手的表现,其营销费用大概率同样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而营销费用高企,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毛利率,蚕食倍思的净利润,甚至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漩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消费电子配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倍思不得不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此外,身处海外的倍思,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不了独立站带来的难题。根据雨果跨境调研数据显示,独立站卖家在运营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站外引流。
随着自然流量被分摊、付费流量越来越贵,独立站卖家往往面临着新品推不动、老品卖不出的窘境,库存的过量积压也使得卖家放慢了发展独立站的脚步,转化效果一言难尽。
不过有一说一,在国内市场,倍思的单品类销售并不差,例如上文提到的快充插线板。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充电品类方面,倍思推出了快充插线板等充电产品,快充插线板拿下了双11份额第一。
从整体规模来看,倍思已经进入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3亿用户,全渠道月出货量达600-800万件。
然而随着近些年来,赛道的逐渐内卷,倍思的焦虑已经蔓延到同行竞争上。
三、手机厂商入局,倍思受到降维打击?
随着涌入消费电子配件赛道的厂商越来越多,消费电子配件市场已经成了红海竞争。
根据天眼查数据,近五年来,手机配件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数量持续上涨,年增速维持在15%以上。
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主流的户外电源厂商已经超过30家,推出的便携储能产品多达上百款。最关键的是,Baseus倍思还面临着华为、小米、OPPO等智能手机厂商的降维打击。
毕竟,3C配件行业仍然处于低价销售层面,与真正的高端化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当然,在手机厂商入局的当下,倍思的选择只有给予产品数字化,来拉升技术壁垒。
据倍思介绍,未来产品将继续围绕核心的三大场景,在数字音频、数字电源、AI+硬件、氮化镓产品方面继续投入,并进一步拓展全球线下市场。
事实上,在A轮融资完成后,倍思就曾表示,未来三年的目标是2023年营收超52亿元,核心品类在中国拿到绝对高的市场份额,充电品类稳居国内第一;2024年营收超70亿元,全球范围内充电第一品牌,成为一家零售平台企业;2025年营收超88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
但倍思没有想过的是,技术壁垒的提升,不代表毛利率的提升。
因为依靠营销触达用户的赛道,价格战某种程度上也是标配的。
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就能知道,营收是很难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的。根据倍思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其总营收为15.80亿元,同比下降29.16%;净亏损为6202.03万元,由盈转亏。
所以对于倍思来说,2024年能否达成70亿的营收目标,多少都会有些举步维艰。
参考:
界面新闻:融资不断、押注海外,倍思寻找突破口
DoNews:消费电子退烧,倍思还能飞多久?
OSMO:出海案例 | 传说中的3C出海行业第一?解析倍思科技背后的出海布局
白鲸出海:一年两次数亿元融资,“大学生创业项目”如何长成年入50亿的品牌?
DoNews :融资不断、押注海外,倍思艰难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