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前几天,辛巴现身快手直播间,在介绍一款“半只鸡原汤面”产品时,辛巴坦承自己卖的就是预制菜,并且说:“预制菜可以吃,而且对人更好”。
他还提到“预制菜最应该给孩子吃”,“让孩子吃一个好的预制菜是可以的,更健康更卫生”等,随后直播片段被上传到网络上后,顿时引发了激烈讨论。
1月21日,针对网络热议,辛巴在直播间回应预制菜言论,称自己是被断章取义,说的是让大家去吃好东西,不是让去吃垃圾或者坏东西,并表示老干妈、奶粉都是预制菜,这些都是有工匠精神的国民品牌,预制菜只是执行标准的问题。
结果老干妈不干了,说自己是调味料。
其实,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大家心里想的预制菜不是一回事?
而且我问了几个朋友,大家对预制菜的理解似乎也不太相同,生活中有太多的预制食品了。
譬如,卤菜熟菜是不是预制菜?午餐肉火腿肠香肠是不是预制菜?速冻水饺是不是预制菜?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严肃地聊聊预制菜。
预制菜有没有国标?
我赶紧去查了一下什么是预制菜?有没有标准?
根据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的回复,以及结合网络上媒体的报道,我发现,其实目前预制菜有定义,但还没有正式颁布国家标准。这或许是很多人争论不休的根源。
但是预制菜的国标于2023年底已经报送给有关部门,有人预测应该在半年内会有结果。
据媒体报道,由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是目前行业内认可度最高、应用最广的标准。根据该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依据这个定义,业内将预制菜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这样一来,如果有官方的定义和标准,大家讨论起来也有统一的尺度。
因为中餐的烹饪相对要复杂很多,而且各地的口味和烹饪方法还不太一样,所以,预制过程中,食材和调味料能保质多久,这个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食物了。是否健康,每个人可能看法还不同,要具体看配料,看怎么吃。
大家排斥预制菜,主要是认为不够新鲜,怕其中加了防腐剂,吃多了不好,好消息是这次国标据说要求预制菜不含防腐剂,看看后续执行情况吧,但对于一些保鲜期短的食品,不加防腐剂就意味着销售期短,可能会影响一些即食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毕竟,不是所有食品原材料只用一天就能从田间到桌上。
其实方便食品我们也不是不能吃,主要还是看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另外看吃的频率。如果都根据国家标准来,那实在没时间或者没条件自己烧菜的,吃预制菜也能放心一点。如果是即配的净菜,那还可以方便很多上班族自己回家烧一下吃新鲜的。
关于预制菜,还有两个点需要您自己选择
第一,是不是该给孩子吃?
我的理解是,在学校统一配送的正餐中,应该尽量满足当天现烧,口味不宜过重,否则即使新鲜,也未必健康。
但是,也请哪些喊着不要给孩子吃预制菜的家长们,在家里也给孩子们提供安全健康有营养的食物,别天天吃泡面速冻食品+辣条等。
其他符合国标的预制菜,就看个人喜好和需要了。
第二,餐馆,外卖,是不是要标注来源于预制菜?
很多消费者强烈要求有知情权,可以吃预制菜,但需要提前知道,并且是合理的价格。
我现在回想起来吃过的一些小馆子,菜的油盐特别重,我现在基本上不会去吃了。
另外一些餐馆,价格不便宜,但用预制菜,很多消费者也不满意。
毕竟,下馆子,吃得就是一个好味道,而很多中餐的好味道是需要现炒的。
反正不管他们标不标,我吃了觉得不够新鲜,价格又贵的,我就不会再考虑了,相信大家的舌头也是很灵敏的。
或者能让我看到开放式厨房,看到师傅现烧的,那我也会给加分,所以,怪不得很多好吃的小店越来越火,而那些千篇一律的大馆子生意火不起来。
总之,虽然生活中难免会吃到预制菜,但也不妨碍我们去找一些现炒的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