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文|莫恩盟编|深海
中国电影市场强势回暖的2023年,博纳影业却交出了一份难让外界满意的答卷。
据博纳影业日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博纳影业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将介于3.6亿元至5.6亿元之间,远超上年7210.69 万元的亏损。
对此,博纳影业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主投影片表现不及预期,使得电影业务的营收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回顾博纳影业的发展,曾是北影厂最年轻科级干部的于冬,可谓是这家头部电影公司的灵魂人物,其更是很早便放出过“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的预言。
在于冬的带领下,博纳影业从早期主攻电影发行,到后续下场参与电影投资制作、电影院建设,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逐渐发展成为了全产业链布局的电影集团公司。
不过,博纳的资本市场之路却十分曲折。在美股敲响上市钟声后,博纳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值表现远没有达到于冬的预期,最终于冬选择告别美股。从美股退市后,博纳影业开始冲击A股IPO,但这一等就是五年。直到2022年8月,博纳影业才成功回归A股。
如今提起博纳影业,主旋律电影成为了博纳影业绕不开的标签之一。事实上,自《智取威虎山》起,博纳影业便正式翻开了其主旋律商业电影的新篇章。包括“山河海三部曲”、“中国骄傲三部曲”、“长津湖系列”等在内的主旋律电影,让博纳影业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大放异彩。
然而,随着近些年主旋律电影的数量越来越多,观众已开始对这类型电影审美疲劳。近来博纳影业参与的《无名》、《志愿军:雄兵出击》、《刀尖》等片,已越来越难复刻此前主旋律电影的票房佳绩。曾靠主旋律电影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博纳影业,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摆脱“主旋律电影依赖症”这一问题。
博纳影业年关难过,2023年预亏3.6至5.6亿元
2024年第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博纳影业发布了2023 年度的业绩预告。不过,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博纳影业面对这份不尽如人意的答卷,很难“过个好年”。
据博纳影业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将介于3.6亿元至5.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7210.69 万元的亏损,博纳影业2023年的表现更加“拉跨”,亏损规模翻了数倍。
与博纳影业业绩惨淡不同,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迅速回暖。据国家电影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高达549.15亿元。尽管该票房成绩还未完全恢复至2019年的盛况,只相当于2019 年全国电影票房的85.45%,但这却是全国电影票房自2020年以来首次重返500亿元大关。
电影市场大盘逐步恢复正轨的同时,博纳影业的亏损同比却扩大了数倍,这显然需要博纳影业进行“自我反省”。雷达财经了解到,过去的2023年,博纳影业参与投资与发行的影片共计达到10 部,截至 2023年末的累计票房成绩则高达68.22 亿元,相较上年增长 52.04%。
然而,看似喜人的票房成绩背后,博纳影业主投影片的表现却不及预期,这便使得公司电影业务的营收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出现了大幅的下降。
除了电影业务,电影院业务也是博纳影业营收的重要来源。截至2023年12月末,博纳影业旗下共拥有影院111家,银幕915块,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主要城市。2023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10.47亿元(不含服务费),电影院业务的营收与盈利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
不过,博纳影业在国内影投公司中仅位列第7名。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迎来新任女掌门的万达电影,日前也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预告。2023年,万达电影旗下的国内影院实现票房75.6亿元(不含服务费)。据此计算,万达电影影院的票房规模是博纳影业的7倍多。
进入2024年,博纳影业在这个春节档的存在感并不是特别强。今年春节档,博纳影业参与投资的影片中仅拿出了《飞驰人生 2》这一部作品。然而,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这部片共有9家出品方、6家联合出品方,且博纳影业也并非是该片的第一出品方。
排在博纳影业前面的三家出品方,分别是该片导演韩寒创办的亭东影业、两大票务巨头淘票票和猫眼。换言之,即便《飞驰人生 2》可以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大战中取得亮眼的票房表现,博纳影业也需要与众多的合作伙伴一同分享这份成果。
博纳影业在此次发布的业绩预告中还透露,公司将坚持“三大片”、“三小片”和“三剧集”的战略布局,并不断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风控水平,助力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
据了解,博纳影业持“三大片”、“三小片”和“三剧集”的战略,指的是每年推出三部大片征战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每年三部中小成本影片满足小长假档期和周末档期,以及每年推出三部剧集。
弃美回A,于冬和博纳的曲折资本路
作为博纳影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可以算得上是博纳影业的灵魂人物。1971年在北京出生的于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从学校毕业后,曾在北影厂实习过的于冬被分配至北影厂工作。
由于自身的努力和过人的沟通能力,初出茅庐的于冬很快便受到了当时担任北影厂厂长韩三平的赏识和提拔,并成为了北影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科级干部。在北影厂工作的经历,让于冬对电影产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真切的体验。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北影厂在内的国企合并,成立了中国电影集团,于冬的工作关系也顺势被移交到了中影。
然而,同年,于冬却选择放下自己的“铁饭碗”工作,毅然决然地决定下海创业。这一年,28岁的于冬创立了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前者还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块电影发行牌照。
不过,受限于初创公司的资金实力并不是十分雄厚,于冬一开始只能接一些成本较低的电影的发行工作。通过《我的兄弟姐妹》、陈凯歌执导的《和你在一起》、杨紫琼主演的《天脉传奇》等一系列影片,于冬在中国电影发行领域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几乎“垄断”了香港电影在内地的发行。
自2003年开始,于冬还将博纳的娱乐版图进一步延伸至电影制作和院线建设领域。2008年,已经告别校园多年的于冬不断给自己充电蓄能,其在繁忙工作之余攻读长江商学院EMBA、清华大学总裁班。通过更加科学系统的学习,于冬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企业管理能力。
2010年12月,于冬掌舵的博纳影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影视传媒第一股,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影视公司。彼时,巩俐、袁莉、施南生等大腕也纷纷现身敲钟仪式,与于冬一同庆祝博纳影业上市的喜讯。
在谈到为何要远赴美国上市的话题时,于冬坦言,自己希望能跟全世界最发达的电影企业看齐,向他们的目标看齐,向他们学习的同时跟他们合作,能够让合拍影片形成潮流。在这个过程中,博纳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于冬看来,未来中国市场一定会成为继美国好莱坞之外全球第二大的电影生产国和市场。
尽管博纳影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但其在美股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15年,相比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动辄六七百亿元的市值,博纳影业的市值却只有数十亿元。面对这般境况,于冬认为博纳的市值被严重低估,其更是忍不住发问,“我问过王长田,也问过王中磊,你们觉得博纳和华谊、光线的差距真的能有10几倍吗?”
最终,在美上市6年后,博纳影业宣布私有化退市。告别美股后,博纳影业开始谋划在A股上市的事宜,但博纳影业冲击A股的道路却十分波折。2017年10月,博纳影业首次在深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但是,2018年国内影视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随后博纳影业又受到康得新财务欺诈事件波及,2019年IPO被“中止审查”。
2020年8月,博纳影业更换审计机构后,再度在深交所主板递表,并在当年11月顺利过会。但此后博纳影业又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直到2022年8月,博纳影业历时五年后才再一次在深交所敲响上市的钟声。
观众审美疲劳,博纳影业何去何从?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备战A股上市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博纳影业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新表达之路。翻看博纳影业交出的作品履历表,主旋律电影成为了博纳影业近些年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取得重大成功的代表作品。
2014年贺岁档,博纳影业联合徐克导演打造的《智取威虎山》,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上斩获了高达8.83亿元的票房。这部电影的成功,让博纳影业意识到主旋律电影也可以做成大卖的商业片,此后博纳便坚定了打造主旋律商业大片的策略。
《智取威虎山》后,博纳影业接连推出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由前面三部电影共同组成的“山河海三部曲”累计票房超过57亿元。2019年,博纳影业又推出了《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及《决胜时刻》组成的“中国骄傲三部曲”,前面三部电影的累计票房收入达47亿元。
2021年国庆档、2022年春节档,博纳影业操刀的两部“长津湖系列”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相继上映,这两部电影更是分别创下了57.75亿元、40.67亿元的票房佳绩,双双闯入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TOP10之列,前者更是力压《战狼2》《你好,李焕英》强势夺冠。
凭借着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上的大卖,博纳影业那几年的业绩也十分亮眼。“中国骄傲三部曲”上映的2019年,博纳影业的年营收达31.16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15亿元;《长津湖》上映的2021年,博纳影业再度创下营收31.24亿元、归母净利润3.63亿元的好成绩。
不过,自2022年开始,博纳影业连续多年的盈利战绩被正式打破。这一年,博纳影业的归母净利润亏损为7210.69 万元。再加上此次发布的业绩预告,博纳影业2023年没能上演扭亏为盈的桥段,且其全年的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至3.6亿元至5.6亿元。
事实上,这些年轮番上映的主旋律大片,已开始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比如,去年春节档,博纳携《无名》出战,尽管该片由影帝梁朝伟和顶流王一博主演,但其最终仅录得9.31亿元的票房。
去年国庆档,曾参与执导“长津湖”系列电影的陈凯歌,交出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作品,且博纳也是这部电影的出品方之一。虽然该片的口碑在同档期的影片中较为领先,但其最终票房仅8.67亿元,显然与“长津湖”系列存在不小的差距。
去年11月,由博纳担任主要出品方的谍战类型片《刀尖》,票房甚至没能破亿。据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博纳后续待拍、待映的影片中还有不少为主旋律大片,如《红海行动2》《虎鲸行动》《智取威虎山前传》《反恐行动》《血战上甘岭》等,但参照目前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上的表现来看,博纳想要靠前面提到的这些电影再创此前的辉煌仍存在不小的挑战。
身为博纳影业掌舵者的于冬,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接受娱乐资本论访谈时,于冬便曾表示,“下一个十年,博纳的目标是国际化。主旋律电影我们已经拍到极致了,在文化自信的大前提下,我们希望在国际上树立可敬可爱的中国人形象,把电影卖到海外去”。
意识到观众观影口味发生变化的于冬坦言,博纳影业未来不会只沿袭主旋律大片这一条赛道,更应该拍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化的类型电影,比如对标《谍影重重》的类型化电影、对标《华尔街之狼》的金融题材电影,博纳也有意探索AI动画的新商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甘肃积石发生6.2级地震之际,博纳影业还曾卷入捐款风波。彼时,博纳影业于2011年3月发布的一篇微博被翻了出来。博纳影业的这则微博写道,“昨晚,百余位艺人齐聚一堂,共同为日本大地震受灾民众募捐祈福,共募得善款1.14898296亿元台币(约2554万人民币)”。
事情不断发酵后,博纳影业于去年12月20日发布声明称,网络上流传的“博纳影业集团于2011年向日本地震捐款”的信息严重失实。该信息是转载媒体报道,并非是博纳影业集团所组织的募捐行动,该事件与博纳影业集团无任何关系,公司也未就此向日本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捐款。
不过,博纳影业的这篇声明并没有完全打消网友们的质疑。在博纳影业发布声明的微博下方,不少并不买账的网友纷纷留言,质问博纳影业是否向甘肃捐款。“你就说这次捐多少就完事”、“所以这次你捐款了吗”、“不如不回应直接给甘肃捐款来得实在”之类的评论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于冬还曾宣布博纳影业将开拍《汶川大地震》,该片将由陈国辉执导,刘伟强监制。在不少网友看来,博纳影业曾拍摄多部主旋律电影,但甘肃地震影视界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之时,靠爱国题材电影取得可观票房收入的博纳影业却并未公开发布捐款相关信息。
有分析人士指出,长远来看,于冬谋划多元化、国际化类型电影的策略是比较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不过,电影行业尤其是电影投资业务,因行业的特殊性便决定了其潜在的风险也较大。一部电影的票房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前期较大的投资不能在后期换来相匹配的票房,便可能会给电影公司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博纳影业未来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