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海外运营商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云厂商(或互联网大企业)可以直接采购常规运营商带宽,目的是连接该运营商(及子孙运营商)的C端个人客户,兼顾少量的跨运营商通讯需求。

海外运营商出售带宽时,总体趋势是阶梯降价,云厂商承诺的带宽保底越大,采购的带宽量级越大,运营商的带宽报价越是便宜。

先看带宽价格,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都有IPT和IX带宽,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有保障,运营商带宽的价格在2美元到5美元,比咱们这里三大运营商的报价低,但差距没多大。

我曾经多次劝国内云厂商出海,一本正经地介绍海外三大云没什么可怕的,但是怎么证明我对这事有发言权?我跟大家做一次海外带宽常识科普吧。云厂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想要出海,都离不开当地运营商的带宽。下列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我的实操经验,少部分内容咨询的友商和用户。


一、海外网络的根源差异

海外运营商网络和国内的根本差异是,他们在一个区域内要覆盖的上网用户数太少了。企业用户(以及云厂商)愿意花大价钱从运营商手里采购B端带宽,就是因为运营商手里有大批的C端客户。外国(或地区)的人口太少、人口分散、会上网的人口太少、甚至智能终端都太少。

很多读者会对国外运营商抱有“开放竞争”这类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幻想就是用来破灭的。海外的运营商不接受宏观调控也不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只受到法律的限制,但那些法律就是他们亲手推动制订的。

发达地区的运营商背后都是百年大财阀,这些财阀中最年轻的是香港李超人,这些老钱们舍得少挣一分钱吗?不发达地区的运营商,全部都有官商勾结的背景,埃及和越南直接是军队下场搞电信业务,外人怎么跟他们争?

相比之下,国内运营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质量也非常好的C端用户网络,还要承担大量的社会责任,本来就应该高价售卖B端IDC带宽。即便如此,很多国外运营商的带宽价格比国内还贵,或者不收钱也不办事,甚至收钱了也不办事。


下文介绍欧美运营商时也会解释,低价IDC带宽对云计算厂商没有什么好处。

二、带宽收费类型有哪些?

在海外开展云计算业务,除了可以采购常规运营商带宽之外,还可以使用IPT带宽和IX带宽,此外数据中心会收取楼内线月租。云厂商出海不用支付BGP广播费用,带宽保底比例也很低,运营商报价的规律一般是阶梯式降价,带宽用量越高价格越低,偶尔会有子公司降价、促销降价等活动。

云厂商(或互联网大企业)可以直接采购常规运营商带宽,目的是连接该运营商(及子孙运营商)的C端个人客户,兼顾少量的跨运营商通讯需求。这种运营商带宽的价格和所在地区的行情、在当地是否强势有很高关联,但也有少数小运营商彻底摆烂狮子大开口的情况,或者大运营商促销冲业绩偶尔降价的可能。

IP Transit简称IPT,这类运营商并不承接个人客户,而是连接其他运营商,IPT运营商比较知名的有Cogent、Level3等等。IPT运营商不做小客户只做大客户,采购带宽至少1000M起步;在全球大部分地区,IPT带宽的月租普遍低于每兆0.5美元,对于网络延迟不太敏感的业务场景,IPT带宽非常物美价廉。

“互联网交换中心”就是“Internet Exchange Point”,简称就是IX。IX顾名思义就是各个运营商、云厂商、大企业直接将自己的网线接到IX的交换机上,不经过其他运营商直接互传数据。严格来说,IX收取的不是带宽费用,而是IX的交换机端口月租,这是云厂商成本最低的网络互联方式。

云厂商(或互联网大企业)除了上述三种运营商带宽费用之外,还要支付数据中心的楼内线费用。在国外,运营商和数据中心不是一家人,运营商的带宽只能送到自己的机柜里,云厂商需要向数据中心付费租赁线缆,连接运营商机柜和云厂商机柜,这就是楼内线费用。一根楼内线的月租在300到500美元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云厂商只采购少量的IPT廉价带宽,可能楼内线月租比运营商带宽的月租还贵。

海外运营商出售带宽时,总体趋势是阶梯降价,云厂商承诺的带宽保底越大,采购的带宽量级越大,运营商的带宽报价越是便宜。这里也有一些小技巧,海外运营商很多是父子套娃关系,一个运营商在不同国家的销售策略也有差异。假设A运营商的带宽价格太高,我们去采购它下挂的B运营商的带宽,或者采购A运营商其他国家子公司的带宽,可能报价差异大到让人惊讶。

海外运营商的带宽保底比例要求很低,一般是10%的保底,这确实比国内运营商要灵活,减轻了突发资源耗尽的运维技术压力。但代价是,海外运营商(含数据中心)的人工操作速度特别慢,海外施工普遍需要预留一个自然月的时间,这让带宽运营人员无法做太精细的新增和退租操作。

全球广域网是一个平等互联、低效协商的网络,任何拥有AS号的企业都可以发布BGP广播信息。云厂商在海外没有BGP广播费用,海外的CDN业务直接使用BGP带宽,还能用AnyCast组播。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全球广域网有时会发生BGP劫持,出现过多次小企业手滑配错BGP广播的情况。这样做的优势是云厂商有很多网络调优的施展空间,但是网络调优的速度很慢,大家对网络调优也不要抱太大的信心。

三、悠闲而贫瘠的欧美

西欧和北美的带宽价格很低,网络连通性也很好,所以这里有“宽松到悠闲”的带宽环境。但是,这种宽松的带宽环境拖累了带宽类云产品的营收,欧美明显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贫瘠”。此外,欧美带宽能兼顾覆盖一些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很多平庸的云计算从业者,会把不能盈利的理由归结于国内的运营商带宽太贵,欧美拥有全球最便宜的IDC带宽,这就是个好镜子。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有强势电信运营商,但这些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几千万,美国城市人口聚集在四五个地区,欧美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效果很好。云厂商采购单价低于0.5美元的IPT带宽和IX带宽就能满足大部分业务需求,采购常规运营商带宽也低于1.5美元。

欧盟的带宽价格全球最低,但是,欧盟有拿得出手的云厂商吗?我很认真的说,云厂商应该谢谢运营商扛起带宽的价格,而不是鼠目寸光的抱怨运营商带宽价格太高了。这一块展开说的敏感词太多,但是云厂商不要做“低买高卖”的大梦,因为带宽产品的大客户就是那几个议价能力极强的互联网大客户,如果大家都能低价买到带宽的时候,只是带崩了网络类云产品的营收。

美国的带宽可以覆盖加拿大和加勒比国家,但不能覆盖墨西哥。加拿大的大城市都挨着美国边境,互联互通做得很好,所以用美国东北(弗吉尼亚)的节点就能覆盖好。美国带宽也可以覆盖大部分加勒比岛国,这些岛国的人口很少,访问美国的IDC虽然延迟高点,但已经是他们接入广域网的最好选择了。

西欧国家的运营商不仅能覆盖本地区,还颇有历(殖)(民)遗留色彩,各种套娃子孙供应商多出自西欧。法国马赛的节点能兼顾北非;西班牙Telefónica也是拉丁美洲的主要电信运营商;英国Vodafone在很多国家都是主流运营商;最好玩的是德国,明面上没有任何殖民地,但法兰克福节点可以覆盖东欧各国、土耳其和伊朗。

每当看到这些有意思的运营商覆盖图,我就深感学好历史、地理和经济学是有价值的。

四、缺乏活力的日韩

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这几个地方确实经济很发达、网络建设也很完善,但他们缺乏青年人口,也缺乏经济活力。

这几个地区人口不算少,但是老龄化严重,年轻网民聚集在东京、汉城、香港、台北等少数几座城市中。二十年前,这些地区的网络覆盖能力远超大陆,但随后它们的运营商就躺平收费等了二十年。这些地区的带宽质量、运营商竞争烈度都是不好也不差,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非常乏味和缺乏活力。

先看带宽价格,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都有IPT和IX带宽,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有保障,运营商带宽的价格在2美元到5美元,比咱们这里三大运营商的报价低,但差距没多大。台北的网络条件差一些,位于台北的那个“中华电信”,是我见识过最贵的海外带宽,在当地用IPT带宽确实能用,但连通效果不太好。

我并不看好香港节点的带宽、数据中心和云平台。热带数据中心本来就需要更多的空调费用,电费也很贵。香港节点的区位优势不如新加坡,两者有很直接的竞争关系。自从实施《国安法》以后,当地的机柜和带宽用量立马大幅下降,可想而知,它们过去挣的都是什么钱。如果海南的“离岸数据中心”能够上马实行,稳妥型国内客户肯定会优选把数据放到海南,也会分流香港节点的大量需求。

五、东南亚的网络可不简单

东南亚是很多中企出海的第一站,新加坡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像个中企出海云的新手村。但是对于高品质网络需求来看,东南亚是个缩微版的小地球,是全球组网复杂度最高的地区。

东南亚有6.7亿人口,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尼、菲律宾和越南,有大量的中小运营商。如果用户只有普通的网页浏览、图片下载、视频点播的需求,在新加坡部署云计算节点,恰好可以覆盖区域内所有国家,甚至可以覆盖澳大利亚和印度。东南亚有大量的中小运营商,新加坡节点可以使用IPT和IX带宽,带宽成本能够低于0.8美元。

如果用户对网络的延迟丢包要求比较敏感,新加坡到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距离就太远了,新加坡距离印尼雅加达和越南胡志明1000公里,距离菲律宾马尼拉和越南河内有2000公里,仅仅上述直线距离就会增加20到45毫秒延迟。而且这三个国家还有各自的整活方法,详情见下文:

印尼人口2.7亿,全国一半的人口挤在爪哇岛上。印尼的小运营商用IPT和IX就能对接,带宽价格非常便宜,但是印尼最大的运营商Telin的带宽价格非常非常贵。看着Telin在雅加达的带宽报价,大部分企业宁愿选择游回新加坡……

菲律宾1.2亿人口,一多半人口挤在吕宋岛上。该国到新加坡2000多公里挺远的,但距离海南和香港只有1000公里。当地的人口规模有点略小,社会治安算东南亚的倒数水平,所以云厂商很慎重的在当地做投资。菲律宾有三家比较大的运营商(Globe、PLTD,另一个好像是李家的PCCW?),他们在新加坡卖带宽的价格在3到5美元之间。

越南全国9800万人口,人口主要聚集在最北端的河内和最南端的胡志明市。越南最大的运营商是Viettel(全称是:越南军用电子电信公司),军队经商么,要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带宽得用点手段心思了。但军企也有好处,Viettel可以跟着越军的影响力覆盖老挝和柬埔寨。

六、其他的奇葩国家

全球还有很多其他国家也需要云计算和网络产品,限于篇幅原因,我只对印度、巴西和埃及做一小段吐槽式介绍。毕竟,其他云厂商、其他国企出海企业为什么不去这些国家,都是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无厘头的原因。

不仅是中资,无论哪国外资都是“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云厂商太瘦了不是印度政府的揩油目标,但是去印度的外资企业全部被轰走了,云厂商能去卖什么哪?印度最大的运营商是Reliance集团的Jio,它用超低价策略揽下4.3亿个人手机用户,但它的网络特别封闭,我怀疑它是为了降本增效,在用一根千兆线连接全球广域网。相比之下,Airtel、Vodafone和TATA的联网状态就正常多了。

巴西有2亿人口,是拉美最大的国家。当地的带宽倒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两三个大运营商加四五个小运营商,IPT和IX带宽能凑合用但不太好用。该国开展云计算业务的神奇之处在于:海关硬件进口税率100%。大家部署到这类国家的服务器,过了海关就别想着再运出来给其他地区用;大家折算硬件成本时,一定要把关税、物流和施工成本也包含进去。

埃及1亿人口,埃及军队掌控着埃及电信。我并未采购埃及带宽,但有件印象颇深的小事。我用一个邮箱发询价邮件,埃及电信的报价是28美元,换了个邮箱发询价邮件,对方报价是2.8美元。我至今不确定哪个报价是真的、哪个报价是写错小数点了。

七、跨国专线中的海缆和陆缆

在全球组网的过程中,云厂商需要同时使用陆地光缆和海底光缆,本节介绍这两种光缆的一点小差别。

海缆就是一条直线,中间没有断点,中继器都是绑定在单条海缆上的;而陆缆是一段一段线路拼接起来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底光缆是直来直去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其他的海缆就要绕路了,比如中国到欧盟的海缆需要绕过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美国到阿根廷的海缆也需要绕过巴西。

海缆要不然不出故障,要出故障就是彻底中断,抢修时间短则数日长则数月。之前海缆故障的主要是天灾,比如大地震把光缆给震断了;但北溪管道被炸后,法国政府立刻警告“某国”不要试图破坏大西洋海缆,所以海缆还要提防“人祸”。

陆缆是经常出故障但维修速度快,它是一段一段的线路拼接起来,任何一小段出事故都会影响通讯质量,但这些事故既可以绕行也可以快速修复。陆地不是公海,各国拥有主权,就算发生战争是明着接受你家光缆,不会出现悄悄炸掉的情况。

八、结束语

感谢各位读者看我对海外带宽的戏说笑谈,在此我再总结一下本文的四个观点:

  • 价格便宜、互联通畅的网络环境,对云厂商并不是好消息,混在新手村能有多大出息?

  • 各种拧巴需求、扯淡行为的运营商,“我行我up”,对于有战斗力的云厂商真是个好消息。

  • 相比海外某些奇形怪状的运营商,国内的三大运营商还是不错的。

  • 本文中提到的带宽价格是经过“处理和脱敏”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云算计(ID:gh_0068c4e23a81),作者:曹亚孟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2月4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4日

相关推荐

  • 水温80度:AI行业真假繁荣的临界点

    我们从来没拥有过这么成功的AI主导的产品。

    (这种分析统计并不那么准,但大致数量级是差不多的)

    这两个产品碰巧可以用来比较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一个更通用,一个更垂直。

    蓝海的海峡

    未来成功的AI产品是什么样,大致形态已经比较清楚了,从智能音箱和Copilot这两个成功的AI产品上已经能看到足够的产品特征。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Perplexity、Claude同时“罢工”,全网打工人都慌了

    美西时间午夜12点开始,陆续有用户发现自己的ChatGPT要么响应超时、要么没有对话框或提示流量过载,忽然无法正常工作了。

    因为发现AI用久了,导致现在“离了ChatGPT,大脑根本无法运转”。”

    等等,又不是只有一个聊天机器人,难道地球离了ChatGPT就不转了。

    大模型连崩原因猜想,谷歌躺赢流量激增6成

    GPT归位,人们的工作终于又恢复了秩序。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宕机8小时,谷歌Gemini搜索量激增60%

    ChatGPT一天宕机两次

    谷歌Gemini搜索量激增近60%

    ChatGPT在全球拥有约1.8亿活跃用户,已成为部分人群工作流程的关键部分。

    过去24小时内提交的关于OpenAI宕机的问题报告

    图片来源:Downdetector

    ChatGPT系统崩溃后,有网友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警告道:“ChatGPT最近发生的2.5小时全球中断,为我们所有依赖AI工具来支持业务的人敲响了警钟。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ChatGPT、Perplexity、Claude同时大崩溃,AI集体罢工让全网都慌了

    接着OpenAI也在官网更新了恢复服务公告,表示“我们经历了一次重大故障,影响了所有ChatGPT用户的所有计划。Generator调查显示,在ChatGPT首次故障后的四小时内,谷歌AI聊天机器人Gemini搜索量激增60%,达到327058次。

    而且研究团队表示,“Gemini”搜索量的增长与“ChatGPT故障”关键词的搜索趋势高度相关,显示出用户把Gemini视为ChatGPT的直接替代选项。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深度对话苹果iPad团队:玻璃的传承与演变

    iPad最为原始的外观专利

    没错,这就是iPad最初被设想的样子:全面屏,圆角矩形,纤薄,就像一片掌心里的玻璃。

    2010年发布的初代iPad

    好在乔布斯的遗志,并未被iPad团队遗忘。

    初代iPad宣传片画面

    乔布斯赞同这一想法,于是快速将资源投入平板电脑项目,意欲打造一款与众不同的「上网本」,这就是iPad早年的产品定义。

    iPad进化的底色

    苹果发布会留下过很多「名场面」,初代iPad发布会的末尾就是一例。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底层逻辑未通,影视业的AI革命正在褪色…

    GPT、Sora均为革命性产品,引发了舆论风暴,但它在上个月发布的“多模态语音对谈”Sky语音,却由于声音太像电影明星斯嘉丽·约翰逊,被正主强烈警告,被迫下架。

    华尔街日报也在唱衰,认为“AI工具创新步伐正在放缓,实用性有限,运行成本过高”:

    首先,互联网上已经没有更多额外的数据供人工智能模型收集、训练。

    03、

    如果说训练“数字人”、使用AI配音本质上瞄向的仍是影视行业固有的发展方向,那么还有另外一群人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影视行业的生产逻辑和产品形态。

    但分歧点正在于此,电影公司希望通过使用AI技术来降低成本,但又不希望自己的内容被AI公司所窃取。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KAN会引起大模型的范式转变吗?

    “先变后加”代替“先加后变”的设计,使得KAN的每一个连接都相当于一个“小型网络”, 能实现更强的表达能力。

    KAN的主要贡献在于,在当前深度学习的背景下重新审视K氏表示定理,将上述创新网络泛化到任意宽度和深度,并以科学发现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展示了其作为“AI+科学”基础模型的潜在作用。

    KAN与MLP的对照表:

    KAN使神经元之间的非线性转变更加细粒度和多样化。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这个国家,也开始发芯片补贴了

    //mp.weixin.qq.com/s/tIHSNsqF6HRVe2mabgfp6Q
    [4]中国安防协会:欧盟批准430亿欧元芯片补贴计划:2030年产量占全球份额翻番.2023.4.19.https。//mp.weixin.qq.com/s/VnEjzKhmZbuBUFclzGFloA
    [6]潮电穿戴:印度半导体投资大跃进,一锤砸下1090亿,政府补贴一半.2024.3.5https。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大模型的电力经济学:中国AI需要多少电力?

    这些报告研究对象(数字中心、智能数据中心、加密货币等)、研究市场(全球、中国与美国等)、研究周期(多数截至2030年)各不相同,但基本逻辑大同小异:先根据芯片等硬件的算力与功率,计算出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再根据算力增长的预期、芯片能效提升的预期,以及数据中心能效(PUE)提升的预期,来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增长情况。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5日
  • 你正和20万人一起接受AI面试

    原本客户还担心候选人能否接受AI面试这件事,但在2020年以后,候选人进行AI面试的过程已经是完全自动化的,包括面试过程中AI面试官回答候选人的问题,AI面试官对候选人提问以及基于候选人的回答对候选人进行至多三个轮次的深度追问。

    以近屿智能与客户合作的校验周期至少3年来看,方小雷认为AI应用不太可能一下子爆发,包括近屿智能在内的中国AI应用企业或许要迎来一个把SaaS做起来的好机会。

    未来科技 202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