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博得“开门红”的好兆头,各大连锁咖啡品牌不约而同地秀起了“肌肉”。
星巴克以农历生肖龙元素为底子,上线了多款龙年限定新品;幸运咖则携手鞠婧祎官宣了新品大橘大利拿铁;瑞幸则再度联合茅台推出了酱香巧克力,近期还推出了贺岁红龙拿铁,两款新品都收获了一大波好评……
被这样的氛围感染,库迪咖啡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于是在新年复工的第一个工作日,就推出了包含节节高黑芝麻米乳拿铁、节节高黑芝麻乌龙拿铁在内的黑芝麻拿铁系列产品。
然而,和之前几次推新一样,这一次库迪也未能实现“叫好又叫座”的目标。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针对黑芝麻拿铁系列产品,不少尝过的消费者直呼“黑芝麻碾碎过头”“又是一种歹毒的味道”“好难喝好难喝”……
春节期间,受“梅西事件”牵连,库迪咖啡就因曾经斥巨资成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全球赞助商,备受争议。如今新品推广又没达到预期,库迪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除了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库迪内部也不平静。近期还有不少内部员工开始在小红书上爆料,揭露了库迪发工资不及时,以及降薪、拖欠工资等情况……
当下的库迪咖啡,可谓是“内焦外困”,不那么酷了。在新的一年能否穿越市场波动周期,突破品牌成长瓶颈,成为一个悬念。
缩水的钱袋子,供不起7000家联营商
工商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是员工幸福感,简单解释就是如果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幸福感,那么对企业的归属感也会随之消减,进而影响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作性,最终影响企业效益。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福祉,有的为员工提供健身房、运动课程,有的提供心理健康咨询、财务咨询、营养咨询、健康咨询等。
库迪咖啡的管理层不可能不知道员工幸福感对一家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今员工与库迪之间的矛盾被明晃晃地摆上了台面,说白了就是现金流出问题了。
一个最直接的信号就是年初库迪强制联营商自动订货,定什么定多少完全由库迪说了算,联营商只能被动等着扣款,这相当于剥夺了联营商的财务自主权,把钱强行留在了库迪的“腰包”。显然,这会极大触及联营商的利益,引来联营商的不满。库迪此举无异于是火中取栗,但在现金流压力下又不得不走此下策。
此外,还有联营商曝出,库迪强制加盟商订酒卖酒,也是同样的问题。
虽然库迪最后选择将扣款退回,但已经激起了大批联营商的不满,甚至还有联营商在小红书上消极的表示“库迪咖啡已死”。
如此看来,库迪现金流承压的问题已然不小。但库迪咖啡如今的经营模式又需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来维持高额的补贴。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现金流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缓解。2024年的库迪,面临的局面可能不只是日子难过,而是生存危机。
供应链拉胯、产品力不足,库迪咖啡还能走多远?
客观上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大多数企业往往会选择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过这种方式,显然并不适合库迪咖啡。
1月8日,陆正耀又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781.78万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目前,陆正耀共关联3则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10.93亿元。
从杰出企业家,变成了官司缠身的“失信被执行人”,陆老板的融资难度又提高几个系数。他不是罗永浩,但也可能上演库迪版“真还传”。时至今日,库迪也未曾公开过任何融资信息。
也正因如此,对缺少资本输血的库迪而言,想要缓解现金流压力,只能靠不断开店,这也是其在短短14个月就开出7000家门店,化身“开店狂魔”的主要原因。
极速拓店虽然帮助库迪暂时度过了难关,但近期多位内部员工发声“讨薪”,似乎又在说明,库迪想要通过开店来缓解现金流吃紧的压力,这个老招数并不那么奏效。库迪咖啡面临的局面是这样:
一方面,库迪新增门店数正在减少。根据“餐饮老板内参”统计的数据,库迪自去年9月开始,门店增长速度开始出现大幅放缓,2023年11、12月份的数据更是已经回落至品牌初创时期。到了今年1月份,库迪新开门店只有173家,直接回到了2022年年底的水平。
另外一方面,库迪关店的数量却居高不下。极海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库迪近90天内新关门店高达789家,在营门店规模已由高峰期的7000多家萎缩至5891家,自此,库迪用来驱动商业模型运转的资金逐渐失去来源。
开店数减少、闭店数增加,背后还反映出库迪盈利能力上的短板。
有一位库迪的联营商在小红书上算了一笔账,一家二线城市的标准店,投入总共在40万左右,每天的杯量能有500杯,然而每天的净利却只有246.67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回本周期为54个月,需要整整四年半才能盈利。
这还不是个例,甚至少数位置很好,杯量不错的库迪门店,想盈利也难度不小。
据“品牌议题”报道,某博主在暑期旺季蹲点了一家坐标一线城市商城一楼的库迪咖啡,结果发现这家店每个月不仅不赚钱,可能还要倒亏7500多元,盈利更是遥遥无期。
要知道,库迪大多数门店达到每日200杯都很困难,如果杯量好的店都很难盈利,其他联营商的日子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盈利能力亮起红灯,某种程度上也是库迪拉胯的供应链所致。
由于此前一直未拥有自己的供应链,加之品牌未能与供应商达成深度链接,导致库迪门店“点啥啥没有,要啥啥缺货”几乎已是常态,近期更是有消费者在小红书上表示,附近的库迪门店居然连经典拿铁都显示缺货。
而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又势必会影响到新品研发速度以及口感,这也导致库迪的产品力总是被市场诟病。
近日,有内部员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抱怨库迪减工时的“骚操作”之余,指出米乳系列之后的产品库迪基本都是换个底料,改个名字,就又是一款新品,还暗示某位代言人的新品只是“清库存”的存在。
研发能力不足,就难以孕育出爆品,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库迪的现金流自然难以“回血”,这是一套连环锁,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陷入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死局。
一个需要陆正耀正视的现实情况是,淡季杯量下滑,以及遥遥无期的盈利之路,不仅让不少库迪联营商决定退场,还劝退了一批潜在观望者。而2024年上半年,又一批的联营商店铺租期将满。
如果他们也不愿再继续流血陪跑,那么库迪本就岌岌可危的“血条”,或许马上就要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