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C实验室
年前,雅诗兰黛集团发布了新一个季度的财报,营收42.79亿美元,同比下滑7%,净利润3.1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20.5%。
但就是这副半死不活的财报,却让公司股价当天大涨10%。
原因也很好笑,因为虽然利润同比暴跌,但比起上个季度的3100万美元,已经实现了10倍的环比暴涨了。雅诗兰黛用实力证明,只要你敢烂到底,那处处都是上坡路。
连续6个季度的财报里,雅诗兰黛都把跌跌不休的业绩归因于亚洲旅游零售的疲软,以及中国内地高端美容市场的下滑。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里,管理层在分析业绩时,「China」一词出现了30次。
去年天猫双十一,雅诗兰黛掉出了美妆品牌Top3行列,而上次它没能进入前三,还是2018年。
雅诗兰黛的困境,千言万语都可以归为一句话:中国人不买了。
01
雅诗兰黛集团的崩塌,是从海南的免税商店开始的。
2020年,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宣布,在国内机场免税店「购买3件以上打6折」。此后,免税渠道就成了集团在中国市场出货的重要渠道。
主动加码中国的免税(旅游零售)渠道,从后见之明来看,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决策。2020年,雅诗兰黛集团光是通过海南免税店获得的增长,就足以抵消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的下滑。
财报显示,过去三年里,中国免税店是集团最大的客户,光是2021财年,集团在国内免税渠道的增长超过120%,扛起了增收大旗。
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
尝到了甜头的雅诗兰黛集团,选择了进一步加注海南。出于对海南免税渠道出货能力的信心,以及业绩增长的需求,雅诗兰黛决定向免税渠道里注入更多商品。
但是集团的预测落空了。
那些堆在免税店里卖不出去的雅诗兰黛商品,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引爆了整个渠道的库存压力。为了加快资金回笼,渠道商家不得不降低价格销售产品。
以雅诗兰黛王牌单品小棕瓶精华为例。在我写脚本这天,50毫升装小棕瓶在天猫的价格是960元,加赠45毫升的精华。而115毫升装的第七代小棕瓶官方售价1650元,此外加赠90ml的乳霜和眼霜。
但当你打开小红书,会发现铺天盖地的笔记告诉你,他们从各种免税渠道,买到了单价500多甚至400多的100毫升小棕瓶,算每毫升单价,差不多50%的折扣。
虽然这些便宜货货龄大一些,也有买到假货的风险,但在诱人的折扣面前,消费者必然大量涌向这些低价商品,于是小棕瓶的价格体系就被破坏掉了。
破价这件事,对任何消费品来说都是大忌,但也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在任何品牌身上都存在。尤其是在免税店,兰蔻的菁纯面霜、赫莲娜的黑绷带面霜,通过海南的免税渠道,价格也往往只有正价的6折左右。
问题在于,雅诗兰黛堆在渠道里的商品实在太多了。
根据2021年财报,集团28%的营收都仰赖旅游零售业务。而老对手欧莱雅同期占比只有10%。
这意味着集团有更大量的产品压在零售商手上,需要他们去出货。免税渠道里卖不掉,就必然外溢到电商渠道以及其他处于灰色地带的折扣渠道。
而当如此大量的产品低价出货,直接打击的就是官方自营的正价商品。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Q1淘宝天猫平台美妆销售top 20的品牌中,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品牌跌幅惨烈,护肤品里,雅诗兰黛销售额同比跌掉32%,海蓝之谜跌去了24%。美妆香水品类里,集团旗下的MAC魅可、TOM FORD和雅诗兰黛也跌幅感人。
还有数据显示,雅诗兰黛天猫店与淘宝C店的销量之比,从2020年的3:1,一路下滑到五五开。
在越来越多美妆品牌开始专注直营,直接与消费者完成交易的当下,雅诗兰黛集团的官方渠道却在越来越弱势,丧失对市场价格体系的控制。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更可怕的是,一个共识正在逐渐形成:
雅诗兰黛不值这个价了。
这个共识首先发生在消费者身上,她们会从淘宝、唯品会、丝芙兰甚至山姆会员店去寻找廉价的货品。许多消费者甚至吐槽,雅诗兰黛,是一个连李佳琦也拿不到底价的品牌。
同样的共识,也出现在渠道商那里。
从2023年Q1财报(对应2022年7-9月)开始,集团就不断在财报中提及,护肤品和美妆业务的下滑,主要是由于零售商减少了库存储备所导致。
这背后,是上一波打折去库存冲击了品牌价值,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品牌越便宜,零售商越是不敢囤货,怕市场价越来越低,自己便宜进的货,只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促销出去。
楼市有一句名言:上涨无房源,下跌无刚需。
同样的事正发生在雅诗兰黛集团身上。
只不过,免税渠道的折价更多是决策失误,它的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整个品牌更长期的硬伤。
02
在中国,雅诗兰黛和欧莱雅总是被相提并论。
同样是国际美妆巨头,同样践行多品牌战略,旗下拥有完整的品牌矩阵,也同样称霸中国市场多年。
但如果只看财报,欧莱雅最新一期季报营收达到106亿欧元,接近雅诗兰黛集团的3倍。年报营收则是达到411亿欧元,也接近同期对方营收的3倍。
造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旗下品牌矩阵的差异。
欧莱雅集团的品牌矩阵相对比较平衡,奢侈级有赫莲娜,下来有兰蔻、科颜氏等等,而在大众市场,不仅有主品牌巴黎欧莱雅,还有美宝莲、薇姿、理肤泉等品牌。
而雅诗兰黛集团则更加倚重中高端定位,旗下最重要的品牌雅诗兰黛、海蓝之谜、TOM FORD都是针对高收入人群,再往下的倩碧、悦木之源,定价也算不上特别便宜。
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的那些年,恰好是消费升级概念大行其道的时期。而2022年开始,中国消费市场开始切换主题,大众消费群体展现出更强的性价比偏好。
中低端品牌缺失的雅诗兰黛集团,日子就不好过了。
如果说品牌布局失衡是先天不足,那么创新匮乏就属于主观不够努力了。
我和几位比较熟悉美妆行业的女性朋友聊了一下,她们普遍感觉雅诗兰黛旗下的品牌,已经开始有点过时了。
比如集团旗下品牌倩碧,是和雅诗兰黛同年入华的经典品牌,至今已有30年。但这30年里,几乎全靠「倩碧三部曲(洁面皂、洁肤水、黄油)」打天下,既缺少新品支撑,营销也不给力。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小棕瓶精华。这是全球美妆市场最重要,也是历史最久的大单品,后来什么兰蔻的小黑瓶,SKII的神仙水,这些走大单品战略的,如今都得管雅诗兰黛小棕瓶叫祖师爷。
但也就是这一款经典产品,也是出了名的更新慢。第七代的小棕瓶推出的时间是2020年,距今已有三年多,而此前,这款产品7年都未曾更新。
造成的结果就是,雅诗兰黛错失了过去三年里,中国美妆市场最重要的趋势。
这个趋势,我们称之为功效护肤。
03
这里我们多聊几句功效护肤这件事。
中国大众美妆市场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历史比较短,算起来可能也就30年左右。
另一个特点就是进化特别快,从对化妆护肤完全没概念,到现在成为全世界最苛刻消费者之一,中国美妆市场用30年走完了欧美过去100年走过的路。
结果就是,美妆行业三四年就是一个世代。
2019年之前,做美妆营销套路还没那么多,一款高颜值的产品,一个有故事的品牌,叠加一个高人气代言人,往往就能构成一套爆款公式,成为美妆单品的财富密码。
但短短两三年后,中国的美妆消费者对「大牌」、「营销」、「知名度」就祛魅了。
现在一款产品面世以后,需要面对一连串灵魂拷问:
核心功效是什么?含有哪些有效成分?成分浓度够吗?
产品肤感如何?功效太强会不会导致过敏?
背后的研发团队是什么背景?有没有独家专利?
这就是功效护肤时代的特点,从补水到美白,从祛痘到祛斑,从抗衰到抗氧,从修护到滋养,消费者们恨不得自己买到的产品指哪打哪,效果立竿见影。
说得夸张一点,现在的消费者想买的都不是护肤品了,是特效药。
消费者有需求,品牌只能顺势开卷,卷成分,卷配方,卷专利,卷科研团队。
从欧莱雅集团就很容易看出。从赫莲娜到兰蔻,从修丽可到巴黎欧莱雅,王牌成分玻色因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品牌的护肤产品当中,抓住了功效护肤的红利。而且它在「修护」这个单独功效上,布局了薇姿、理肤泉和修丽可三个品牌。
结果当然是赚得飞起。
有些反应慢的品牌,到2023年还在聊氛围感,聊品牌理念,聊故事和历史,但到发展最后,绝大多数品牌都不得不承认,抛开功效这个1,无论后面加多少个0,中国消费者也不认账。
功效护肤时代,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
那么雅诗兰黛集团呢?卷成分,它卷不过跨国同行;卷营销,它又不像国产品牌那么懂中国消费者。
于是它的营销就显得特别不合时宜。
比如它长期主打的概念是「鸡尾酒配方」,功效是「凝固时间」,推荐消费者长期使用,从而让状态维持在当下。
但是这种模糊核心成分,主打慢慢见效的营销概念,显然就和当下大家对立即见效的需求格格不入,也不符合抖音小红书的社交媒体语境。
一直到去年,雅诗兰黛才开始主推全新的护肤概念「色提因」。
怎么说呢,感觉就像是被中国市场一顿组合拳锤懵了,现在才回过神来。但是中国消费者还愿不愿意再给它耐心,已经不好说了。
04
聊到这里,我们差不多可以给个定论了。
雅诗兰黛集团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渠道,也不在于具体的品牌、产品或者营销风格。
它最大的问题,是运营不灵活。
还是拿库存来说,雅诗兰黛集团在亚洲的供应链比竞争对手更长,大部分产品需要从亚洲以外进口,这意味着亚洲经销商需要至少提前6个月订购。
商业世界瞬息万变,任何人都很难预判下个季度甚至下个月的市场动向,何况是6个月后?
于是一次决策错误,就能让整个供销体系消化一整年,甚至冲击到整个价格体系。
而这一切,又发生在中国这种追求极致的灵活性,在柔性供应链卷到极致的市场里,就得特别荒谬。
另一个荒谬的点,在于雅诗兰黛中国区的管理体系。
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雅诗兰黛中国区针对大量免税渠道商品流入内地,扰乱市场,已经向集团总部提出了抗议。
显然,这样的抗议并没有阻止产品价格体系的崩塌。
看上去,中国区不仅对在中国销售的免税渠道商品完全没有控制能力,甚至连反馈的声音都得不到重视。
这背后,是雅诗兰黛集团在中国实行的双轨制。常规的零售渠道属于中国区来管,但免税渠道却直属于集团,业绩也直接归属于集团。
两个渠道相互平行,却在争夺同一个市场,当其中一个渠道价格出现大幅度偏离时,哪怕另一方再努力,也无法阻止整个市场价格体系的崩塌。
此外,雅诗兰黛中国在营销上,也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事实上,雅诗兰黛集团的本地化运营在行业内长期被诟病,中国区话语权不高,使得整个中国市场的运营体系显得十分「悬浮」。
行业人士分享过一个案例,2017和2018连续两年双11,雅诗兰黛都被兰蔻击败。2019年,雅诗兰黛中国区从总部申请到巨额预算,希望打一场翻身仗。
预售首日开始,雅诗兰黛就力压竞品。
一直到双十一最后阶段,雅诗兰黛销售数据只比竞品少1个亿,此时如果再砸一波优惠券,也许就能击败对手,但最后预算花完,临时向集团申请,追加更多的促销资源也来不及,最终功亏一篑。
这个案例非常能说明问题。
为什么这家公司错过了「功效护肤」这个如此重要的风口?为什么在当下这个美妆品牌全面拥抱社媒的时代却显得缺乏网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区团队缺少话语权。
05
在财报中,集团依旧把中国市场说成是全村的希望,但身体是很诚实的。
尽管早在1993年,雅诗兰黛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一直到2021年,集团才在亚太地区建立了工厂,而位置则是在东京。
至于中国,虽然近几年布局了上海创新研发中心,在海南和广州也布局了物流中心,但和早在20多年前就把工厂搬来中国的欧莱雅相比,这还远远谈不上重视。
这家公司只是单纯把中国看作一个卖货的地方,而不是需要去认真理解、发展独立市场,更谈不上利用中国的供应链和人才优势,去增强整个集团在全球美妆市场的竞争力。
简单来说,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老外企思维:
知道在中国市场能赚钱,所以战略上是重视的。但又不愿意去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所以在战术上是忽视的。
能不能突破这个思维,是普通外企和「能影响中国消费文化的外企」之间的分水岭。
如果不能跨过这个分水岭,雅诗兰黛在未来的中国之路,也许会越走越难。
参考资料:
《雅诗兰黛不好卖了,全怪中国中产?》表里表外
《雅诗兰黛集团下决心重塑盈利能力,中国市场有望“翻盘”吗?》未来迹FBeauty
《不会讨好年轻人,雅诗兰黛陷入“老年危机”》刺猬公社
《“崩盘”背后,雅诗兰黛存三大难题》聚美丽
《在华争斗30年,雅诗兰黛败给了欧莱雅》市界
《雅诗兰黛“崩盘”,罪魁祸首是过度分销?》沥金
《雅诗兰黛的灾难,量化内窥品牌过度分销导致的崩溃》数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