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寻找逆袭密码

撰文 | 石昕羽

编辑 | 吴先之

来源 |光子星球

过去一年,优酷的亏损面还在扩大。

2月7日阿里发布2024财年Q3财报,财报显示阿里大文娱集团收入为人民币50.4亿元,同比增长18%,与此同时经调整EBITA亏损为5.17亿元,同比增加32.23%,收入上涨得益于线下演出和娱乐活动势头强劲,而亏损增加则是优酷亏损加大所致。

面对优酷的持续亏损,阿里季报中“闭口不提”。上一次作为单独业务板块出现在阿里财报中还是在2023财年Q2,“优酷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8%,通过审慎投资于内容及制作能力,持续改善运营效率,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去年3月阿里启动“1+6+N”组织架构调整后,阿里大文娱集团拆分独立,阿里影业、大麦和优酷将自负盈亏并寻求独立上市的可能。相比线下演出市场的火爆和影视行业复苏带动下阿里影业与大麦网业务的快速增长,优酷仍未找到盈利点。

过去倚靠阿里输血与背书,优酷在国内长视频平台起步到发展的“烧钱”阶段得以平稳度过,并且在效果不理想及持续高亏损情况下,依旧能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自制内容上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竞争,导致在内容上逐渐掉队外,当竞争对手已经实现持续性盈利时,优酷仍深陷亏损泥淖。

优酷的现状令整个大文娱集团登陆资本市场前景不甚理想。而且去年就曾出现传言优酷将要并入已经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影业,尽管双方都进行了否认,但阿里内部对优酷经营状况的担忧与不满已经昭然若揭。

优酷寻找逆袭密码

今年初,优酷时隔四年多时间再一次更新了logo,优酷官方称蓝色+橙色的配色象征“突破、前行、胜利”的品牌升级,放弃品牌“红蓝”底色似有告别过去,重新开始的意味。经历动荡的2023年后,优酷与其他长视频玩家的距离也在持续拉大。

缺少头部内容

对于依靠会员订阅和广告投放的长视频平台,头部内容的打造对稳住存量用户并吸引更广泛受众群体有着绝对的优势。当长视频平台经过数十年的竞争与发展,用户订阅习惯和付费意识已经逐渐养成时,过去通过低价策略和流量窗口引导订阅的方式如今已经不再受用。

头部内容对平台的影响力从去年现象级爆火的《狂飙》就得以体现,爱奇艺CEO龚宇称是“成立近13年流量最大、收入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剧”。财报显示去年《狂飙》播出的一季度,爱奇艺总营收83亿元,同比增长15%,会员服务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24%,在线广告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266%,订阅会员环比增长1700万,总会员数为1.2亿。

长视频平台从早期的“以流量换广告”的竞争到后来版权争夺战引发的“烧钱大战”,都是需要在巨大资金投入下支撑的,这也是长视频平台始终背负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当内容主动权不在平台手上时,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狂飙》给爱奇艺带来的巨大利润与声誉让长视频平台在多年对自制的摸索与头部内容打造上看到了无限的商业前景,但这却始终是优酷的痛点。《白夜追凶》播出六年多、《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四年多以来,优酷一直没有能与之匹配的头部内容出现,即便是去年紧随《狂飙》播出的《他是谁》,漫改剧《异人之下》以及有TVB班底的《新闻女王》,在体量和舆论声量上都不足以撑起“头部”,热度和讨论度都远远不及腾讯视频的《三体》《漫长的季节》《繁花》。

优酷寻找逆袭密码

优酷缺失头部内容的关键一方面在于频繁的换帅导致战略布局和方向以及对内容的决策制定上始终没有统一的路径和目标。而内部管理层的经常变动对项目进展、人员心态等方面影响都很大,在和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的竞争中,这从一开始就落后对手一截。

另一方面是目前的优酷并非阿里的核心业务。自从前优酷总裁杨伟东受贿事件爆发以来,优酷在阿里大文娱板块里的位置就越发边缘化,从串联起阿里文娱生态和内容输出以及IP孵化的角色渐渐成为了阿里核心业务电商和支付的引流入口。这导致优酷在项目开发和决策层面,势必需要在有限资源和资金中给优先级更高的业务让路,一些潜力很大的项目也许在PPT阶段就被否决了。

《甄嬛传》的独家版权在优酷,《白夜追凶》《长安十二时辰》后依旧没有继承者,这是优酷在内容端的两个“头部”,也恰好代表着优酷在长视频平台发展和迭代中的两个阶段。靠资金堆叠高版权采购价的“买买买”,和自制内容的缺失,一个是曾经的辉煌,一个是现在的落寞。

精品化路线的考验

《大唐狄公案》作为优酷2024年开年S+级大剧,还未开播关注度就很高,题材和年代与《长安十二时辰》都较为相似,自然会受到观众较大的期待,但播出后却高开低走。据云合数据显示,有效播放市占率和舆情热度都不及爱奇艺同档期的《南来北往》,豆瓣开分后目前评分仅5.9分,和《长安十二时辰》差距较大。

优酷寻找逆袭密码

这和去年《他是谁》的情况如出一辙,紧随大火的《狂飙》播出,而且是张译主演,前期舆论声量很大,播出后却由于后半部分节奏拉跨导致评分一落千丈,也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热度。

“提质减量”是当下长视频平台的共同战略目标,在“烧钱大战”导致亏损严重过后,各家都需要在降本增效上实现显著的成果,以此来维系得来不易的盈利空间。

优酷在今年年初发布《优酷内容开放平台2023年度报告》中就明确提到2023年全网剧集数量规模缩水接近13%,而优酷则在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推出了《少年歌行》《异人之下》《当我飞奔向你》《追光的日子》《鸣龙少年》《似火流年》等一批口碑上乘的佳作。

无论是漫改还是现实题材,优酷去年播出的这一些列口碑剧集整体品质和呈现确实和以往的作品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少了敷衍和注水,多了沉稳和打动人心。从成果上看“提质减量”的效果是不错的,不过“提质减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给平台带来收益和经营利润,从这一方面来看,似乎还需要再接再厉。

和爱奇艺、腾讯视频去年大热的几部剧集相比,上述几部作品并没有形成一定程度出圈的口碑效应,即便在社交平台上宣发成绩不错,但转化成播放量、日活用户数和订阅会员数甚至不如自家平台口碑一般的古偶剧《长月烬明》,后者还一度代表优酷的成果出现在了阿里的季度财报中。

古偶天然的话题优势和网络传播力度是一方面,其次是优酷作为长视频平台和阿里大文娱其它业务联动太少,并且在爱奇艺、腾讯视频纷纷和短视频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时,优酷依然在单打独斗。对于口碑剧集的舆论扩散和对大众用户的吸引力很不利,精品剧集也需要被更多观众看到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优酷在精品化路线的执行上挑战仍旧很大。

优酷需要更多联动

去年TFBOYS十周年演唱会是优酷2023年的高光时刻。得益于其独家线上直播平台的优势,按照最低票价39元计算,线上观看人数为168万,本场线上直播优酷的收入就达到了6552万,这还不算更高票价和广告收益。

这是阿里大文娱去年的经典案例。大麦作为官方售票平台,和优酷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通过优酷长视频平台的优势和独家资质,让优酷的价值一时间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但这样的联动对于优酷来说,还是太少。

同样是去年,阿里大文娱内部阿里影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低价收购大麦网,实现了内部的资源整合,将大麦网涵盖演唱会、音乐节、戏剧、体育赛事和展览等方面的线下演出资源整合进了阿里影业线上的体系中。随后便推出了覆盖“电影+演出”双会员的淘麦VIP,将线上线下资源和渠道进一步打通,让影视和线下演出形成联动。

作为涵盖不同业务的大文娱板块,未来商业前景和成败的关键在于整合能力,过去靠收购实现业务全链路覆盖的阿里在大文娱板块中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原因,就是没能串联起各业务分支的优势。而如今大文娱在仅剩的三个主要业务中实现快速闭环自然是希望能完成文娱板块的可持续性及产业化。

但由于优酷迟迟无法改善自身的亏损状况,从大文娱内部联动情况看,优酷的参与度并不高。过去还能有阿里帮衬,如今在大文娱集团独立后,优酷需要自己面对艰难的处境。可是从优酷近两年的成绩和市场表现看,其在内容端到平台端的改善与追赶需要更多的联动和支持,这似乎也是困扰优酷目前发展的桎梏。

从头部内容打造到贯彻精品化路线,优酷始终在做,比如悬疑剧场、都市剧场、宠爱剧场等单元的设置也是在效仿竞争对手在精品化道路上以差异化方式做到垂类细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受众。但从效果上看,相比竞争对手还是差一些,缺少的这一块也许正需要大文娱内部去填补。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9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