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数科社
作者:林木
你的快递开始“送货上门”了吗?
3月1日起,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提出诸多要求。其中,一条关于快递服务“法律责任”划分的规定引起广泛热议,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新规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按照规定,将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处1万以下或1万元-3万元的罚款。
随后,一条“快递员得知新规两天后离职”的话题登上热搜,网友为“快递到底该不该强制送货上门”吵翻。
在电商平台兴起的早期,“送货上门”曾是网购的服务特色之一,彻底颠覆了人们过往的购物体验。随着快递驿站、智能快递柜的出现,这项服务却卡在了“最后一公里”,不少用户苦其久矣。
眼下,新规的落地虽为快递业的“最后一公里”指明了方向,但这一变革牵动着快递企业、快递员、用户等多方,真正落地尚需要更多时日。而变革背后,倒推着快递行业加速洗牌和服务升级,“送货上门”只是起点。
#01 谁该兜底?
自3月1日“快递新规”正式实施已过去一周时间,不少网友表示收取快递并没有什么变化。
“果然还是直接放到了快递驿站。”家住河北农村的刘阳(化名)这两天正巧取了个快递,之前他在社交媒体看到关于快递新规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我家这边不太可能送货上门”。
刘阳告诉数科社,他们村里没有快递驿站,平时取快递要骑电动车去隔壁村,非常不便。他平时喜欢网购,基本所有快递都用过,只有京东、顺丰和邮政能送到他们村,但也并非送货上门,而是快递员到村委会后打电话通知去取。
“因为有些地方根本没有门牌号,我一个本村人都找不好,更别说快递员了。”刘阳说他能理解快递送货上门的难处,但作为用户,心底还是期望新规能改变这种默认放在快递驿站的做法。
对于快递员而言,派件效率与他的月收入直接挂钩。一位快递员表示,以前一天能送400到500件,平均一件能赚5毛钱,现在如果要求每件都打电话,一个电话最快几十秒也要几个小时,这还没算上下楼的时间。
“一天下来能送100件就不错了,收入必然会减少,完不成任务还得加班。” 他说这是电话都能打通的情况下,有的用户就不喜欢给他打电话,一看陌生号码有可能不接,甚至已经被标记为诈骗电话。
北漂四年的李燕(化名)就不喜欢接陌生电话,“因为平时各种推销、诈骗电话太多了,除了订外卖会注意来电话,其他陌生电话基本都不接。”同样,她也是能接受默认将快递放到驿站或快递柜的那类用户。
理由很简单,李燕在北京租房,白天上班家中没人收快递,楼下不远处就有驿站和快递柜,平时下班顺便就取了,还不用担心丢失,非常方便。
但李燕很支持这次新规的落地,在她看来,是否需要送货上门,用户应该具有选择权,派送前询问是服务中不应该被直接省略的一环。
在社交媒体,不少网友表示都有着快递员替他们决定快递派送目的地的经历,有网友评论道:“现在应该是快递公司解决问题,要么加派人手,要么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快递员派送的时间成本。”
物流专家赵小敏表示:“快递新规施行后,希望各快递公司自觉作为,尽快成立自行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小组。在保障全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公司要兜底,维护快递员权益。”
刘阳告诉数科社,他突然发现有两个未送到的快递物流页面,多了一个“选择派送方式”,点击后则进入这家快递平台,在运单界面有一个偏好设置,那里能设置个人的收货习惯,包括代收或送货上门、派前电话勿扰等。
“没留意是不是以前就有。”刘阳填了村委会的地址,他想试试看会不会出现改变,即便不能“送货上门”,也希望少走些路去取。
#02 谁的挑战?
截至发稿前,多家快递已表态正跟进执行新规,但也有相关地区负责人表示,新规刚刚落地,尚需要时间来适应。
事实上,此次快递新规中引发多方关注的快递服务条款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8年5月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中就有相关规定。赵小敏指出,从《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公开征求意见到如今正式施行,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给了快递公司充足的时间来准备。
从行业规范化发展出发,“送货上门”是快递业服务升级的必经之路。业内普遍认为,快递新规的推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方需要不断锤炼升级自身的业务和服务,方能寻得利益的平衡点。
就市场竞争角度而言,新规对各家快递企业的挑战和机遇各不相同,或会进一步加快市场洗牌的速度。
回顾过去一年的快递市场,各家快递企业的业务量之争越发激烈,价格战卷土重来,导致头部企业单票收入进一步下降。根据已经披露的度数据,顺丰、申通、圆通、韵达四家A股公司全年平均单票价格均同比下滑,其中业绩增速最快的申通单票价格同比下滑10%,下滑幅度最大。
2023年全年业务量的比拼上,中通以302亿件继续稳坐行业首位;圆通以212.03亿件的业务量赶超韵达拿下第二位,一直以来竞争激烈的第二名时隔多年易主;颇有掉队之势的韵达全年业务量188.54亿件,增速只有7%;第四名是紧随其后的申通175.07亿件;最后是顺丰速速运118.99亿件。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发稿前,被视为过去两年快递市场最大的“搅局者”极兔快递尚未发布2023年全年财报。
(图片引用自每日经济新闻)
某种程度来看,近些年来“送货上门”卡在最后一公里亦是快递企业不断内卷的结果。快递企业为了争抢业务量规模大打价格战,面对不断被压缩的单票利润,快递员想要赚钱,只能靠拼快件单量取胜。
这也是为何相比通达系,顺丰、京东等一直能保证“送货上门”为服务标准的关键所在。
以收入一直在业界领跑的顺丰为例,2023年营收1911.49亿元,同比增长9.72%,全年平均单票价格(不含丰网)高达16.07元,略有下滑。但通达系普遍平均单票价格仅在2-3元区间波动,受价格战影响,下降波动明显。
而在新规落地后,过往主打低价竞争的快递企业显然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03 谁先涨价?
有人欢喜有人愁。过去一周,关于快递员离职潮的热议不断发酵。社交媒体上,有快递员表示:“我们这边目前还没收到消息,真要挨个打电话,我就转行去送外卖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家头部快递公司人事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公司快递员缺口量比较大,春节返工后,京津冀地区快递员离职率明显升高。快递新规出台后,目前京津冀地区快递员缺口达300余人,快递行业企业招聘压力巨大。
在如今全国快递量每年递增的背景下,快递新规的推行,短时间内势必带来快递员“电话量”和“上门量”的陡增。为了缓解派件压力,同时保障快递员的收入,意味着快递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有业内观点认为,这部分增加的成本最终或会由消费者买单,未来快递费用大概率会上涨。
近几年,快递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票价格虽然持续走低,但却助推了小商品包邮的网购盛景。背后其实是压缩了每一个流通环节的成本,最后连消费者也裹挟其中,成了最后一公里的“运力”。
而快递费一旦大幅上涨,或许意味着几块钱包邮的网购时代将成为过去。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无法接受,也有网友出招:选择“送货上门”可以单独加加钱收费,毕竟一分钱一分服务。
另一方面,在这股新规落地的“冲击波”中,作为快递末端服务设施被“指名”的驿站和快递柜的命运,同样不被外界所看好。
快递企业目前还在适应阶段,各个地区的驿站尚未出现太大的存件量变化,但长远来看,无论是送货上门还是派送费上涨,都有可能逼退一些自营驿站出局。即便是对于菜鸟这种过去扎根在末端服务的庞然大物,亦产生不小影响。
今年初,菜鸟刚刚将旗下两大末端物流服务平台菜鸟驿站和菜鸟乡村合二为一,将服务和生意的逻辑聚焦到物流末端的最后100米。这亦是继去年宣布IPO后,菜鸟的又一重大动作,颇有些调整做最后冲刺的意味。
如今,新规一旦落地,菜鸟或就需要重新梳理业务逻辑,换个故事讲了。
对于近年来一直争议声不小的快递柜行业而言,或将迎来压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近日相关报道称,快递新规实施首日,有社区站点快递柜的快件量比平时少了15%左右。将时间线拉长到一年内,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撤柜”通知。
“撤柜”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小区快递柜使用率过低,根本上是因为背后快递柜公司一直在亏钱抢占市场。以市占率第一的丰巢为例,2016至2020年连年亏损,从2.5亿亏到超过8亿,累计亏损将近25亿。
快递柜的营收构成主要是快递员投柜、广告和消费者支付超时费或会员费收入三类。企业连年亏损意味着这三部分收入过往根本无法覆盖运营快递柜投入的成本,而在新规落地后,或将更没有转亏的可能了。
当下来看,快递企业、快递员和用户都需要时间来适应新规,“送货上门”只是快递业服务升级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