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游戏陀螺
这两天,英伟达GTC大会召开,AI再次成为行业热议的关键词。英伟达CEO黄仁勋也成为AI最佳的代言人之一,不仅发布了最新一代AI芯片架构Blackwell,而且AI相关言论层出不穷。
在黄仁勋看来,AI变革时刻已至,通用人工智能(AGI)最快将在五年内到来,芯片计算的能力在未来十年中将提高100万倍。
而此时此刻,作为AI赛道重磅厂商,英伟达发布了AI芯片平台Blackwell、创新软件NIMs、AI平台NEMO、AI工坊(AI foundry)服务、仿真平台Omniverse和适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Isaac Robotics平台,用以开启AI的变革时刻。
从AI赛道来看,海外市场,英伟达、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很早就布局了AI。国内市场,喊得上名号的科技巨头、游戏厂商几乎也都挤入了AI市场。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风口,是未来趋势。“游戏公司如果不积极拥抱AI,早晚会被淘汰”史玉柱如此认为,而丁磊也曾提到,“今天AI能做到的事情,比过去十年还要重大。”
毫无疑问,游戏会是AI最佳试验场之一。那么过去一年,国内游戏市场中,谁在布局AI?应用在了哪一环节?实践效果如何?从下文的分析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国内外超6成主流游戏厂商布局,AI已成为研发实用工具
从ChatGPT(美国头部大模型产品)的爆火到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产品)的诞生,过去一年,全球AI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游戏厂商也以飞快的速度迈入AI领地,且态度积极。
Unity 发布的《2024年Unity游戏报告》显示,2023年,在Unity调查的工作室中,有62%的游戏开发者在工作流程中使用了AI,并且有大量的工作室正在将人工智能引入现有的工作流程中。
在Unity的数据中,有71%工作室表示,AI 改善了他们的交付和运营,37%的受访开发者表示他们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加速代码编写,而 36% 的开发者正在生成艺术作品、游戏关卡、测试游戏循环以及自动化叙事元素。
国内也不例外,据伽马数据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AIGC发展前景报告》,中国游戏营收TOP50的游戏厂商有超六成明确布局AIGC。其中,有27家厂商已经将AIGC投入到游戏研发、营销、运营等产业全流程应用层面;12家企业运用AIGC相关技术为其他行业或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腾讯、网易、盛趣游戏、三七互娱、巨人网络、游族网络、掌趣科技等游戏公司过去也曾多次透露AI进展。他们有些在内部自建团队以探索AI技术,有些则通过外部联建或者投资的方式加码AI,并且有不少厂商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腾讯在2016年设立了AI Lab,并且相关研究已在社交、游戏、内容、平台等领域落地。目前,腾讯AI Lab 的“绝悟”团队已经将AI能力应用于游戏制作、运营及周边生态的全链路。其中典型案例有《王者荣耀》。
据腾讯互娱魔方技术中心AI团队负责人廖诗飏透露的信息,魔方工作室已在《火影忍者》手游中运用了格斗游戏大规模强化学习AI训练,希望在“决斗场”“AI挑战赛”等玩法中,加入适用全忍者的通用AI模型与针对特定忍者的定制化风格AI模型,改善玩家体验和留住新玩家。
目前该团队使用的泛化模型训练,即只用Self-Play训练少量玩家常用的热门角色的组合,再把学到的打法泛化应用到所有其他角色上面,已成功使400个角色大规模的训练成本大幅下降。
网易很早就建立了伏羲、网易互娱两大游戏AI实验室,并自研数十个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眼下伏羲已被应用到了游戏制作的剧情生产、美术、NPC等环节。据网易伏羲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睿风透露,《逆水寒》游戏植入了智能NPC、AI捏脸、AI游历故事等多种AI应用。
与之相似,三七互娱旗下有「宙斯」、「丘比特」、」图灵」等契合游戏业务流程的AI工具;昆仑万维有「天工」大语言模型;完美世界成立了AI中心;而巨人网络、游族网络、掌趣科技、盛趣游戏也有自己的“AI杀手锏”。
据巨人网络AI实验室负责人丁超凡介绍,巨人网络在2022年成立了AI实验室。目前公司已完成游戏AI大模型GiantGPT的备案,这是一款专注于游戏业务的垂类大模型,可结合自有数据与互联网公共数据训练,并针对角色演绎、情景推理与长期记忆等基础能力进行深度优化,在巨人自有游戏业务场景应用表现显著优于国内外的闭源通用大模型。
除此之外,巨人网络还构建了“iMagine AI绘画云平台”、“CodeBrain 代码生成助手”、“百灵 AI语音生成” 等平台化基础技术能力,用以助力游戏研发、运营、发行等环节增效。未来,其还打算建立一个AI游戏开发平台。
游族网络在2023年就建立了AI创新院,下设智子实验室和红岸实验室,分别聚焦AI赋能“游戏创作”和“游戏发行”领域,提供游戏研运全链路AI技术支持。同时,该公司还与云从科技、腾讯云等科技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掌趣科技也积极布局AI领域,包括与悠米互娱合作构建“AI游戏创作平台”,以及协同蓝亚盒子打造“AI游戏引擎——LayaAir3”。此外,公司还与行者AI等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探索AI技术创新及应用。
据掌趣科技介绍,公司逐渐形成了“1个平台、2个工具、3项重点技术、N个游戏产品”的“AI+UGC”战略布局,未来还将以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方式加速AI布局。近日,公开信息显示,掌趣科技已入股游戏AI技术厂商行者AI。
同样的,盛趣游戏去年就将AI技术融入游戏研发流程中,并成立专门的技术团队TA组。目前盛趣游戏旗下《传奇》《龙之谷》《彩虹岛》《饥困荒野》等都已接入AI工具,并且降本提质效果显著。
盛趣游戏副总裁、美术中心负责人沈烽亮认为,AI技术在国内游戏制作领域规模逐年增大,目前人工智能承担的业务量占总业务的10%到20%,虽然还不多,但这两年来迅速发展,将来AI将被更大规模运用。
可见,游戏厂商都在积极拥抱这一轮技术浪潮。他们都非常清楚,技术往往是产业变革的前哨,AIGC与游戏的结合,将伴随着对市场的洞察、产业风向的捕捉,引领新一代游戏产品的发展走向,帮助游戏厂商站在浪潮之上更靠前的位置。而提前卡位是为了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至于被同行远远甩开。
那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布局及探索,在游戏开发、运营、发行各个环节中,AI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各大游戏厂商的实践效果如何?
在与游戏厂商的交流中,我们发现AI已进入实用阶段,短期内大部分的厂商都将AI当作提质增效、优化体验的工具。而长期来看,他们又认为AI将改变游戏的产业格局及商业模式。
美术效率提升80%,研发效率提升40%,运维支出下降20%
当前,游戏行业对于AI/AIGC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在游戏内容制作(程序开发、数字资产生成、美术创意、剧本创作)、游戏体验提升(NPC智能交互、语音交互、智能客服)、游戏营销、游戏运营等产业链各环节均有落地案例。
掌趣科技告诉游戏陀螺,在研发端,几乎所有的游戏公司在研发过程中都在使用生成类的工具来提高效率(包括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代码生成辅助工具等);在体验端,AI对游戏的改变正在发酵,其中智能NPC仍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外的创新团队如Inworld、Character.AI等领先优势明显。
腾讯CEO马化腾也曾在年初公司内部会议中提到,未来一两年内不会有一个纯原生AI应用诞生,因此结合产品实现效率提升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上述提到的腾讯魔方工作室,通过对格斗游戏大规模强化学习AI训练的优化,《火影忍者》手游忍者训练时间和成本都下降了90%。
游族网络曾在去年透露通过AI,公司2D美术外包成本降低约25%,预计年底可实现更大程度的成本降低。
如今,当我们再次向游族网络咨询AI实战成绩时,游族网络相关负责人直言,AI已应用于公司的美术资产生产、本地化多语言版本制作、数据查询、质量管理等多个领域,部分产品线利用AIGC能力,能节约20%-40%的美术制作成本。“游族AI创新院目前已支持200多个平台项目的运维工作,2023年整体运维成本相较于2022年下降20%。”
成本之外,在效率提升上,巨人网络也给出了答案。丁超凡告诉游戏陀螺,AI绘画在巨人内部的提效收益非常可观。整体上,在角色和场景原画方面达到50%-70%的节省,在UI和icon方面有超过 80%的效率优化,甚至有的项目内部UI、icon已完全交给AI出图。
不仅是提效,AI 绘画对美术质量的提升也有促进。以《太空杀》手游为例,经过AI细化之后,极大增强角色原画的3D立体感,解决了前期通过手工绘制、质量无法达标的难题。此外,AI绘画的另一个价值,是对传统工作流程的颠覆。它改变了策划和美术之间的沟通协作方式,极大程度减少关键研发岗位之间的沟通、协作时间成本。
丁超凡透露,巨人网络内部推出CodeBrain代码层的大模型,该模型结合公司自有数据以及自研的编译器插件,为内部开发人员提供高效的代码生成助手,对这块的研发效率提升达30%-40%。
也不止是国内游戏厂商的AI实践在出成绩,Unity 首席执行官约翰・里奇蒂洛(John Riccitiello)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使游戏“更快、更好、更便宜”,尤其是大幅提高开发速度,大约为 5 到 10 倍。
EA公司CEO Andrew Wilson也提到,生成式AI将帮助公司提升30%的开发效率、获得额外50%的用户、并提升10-20%的ARPU。他说,除了《EA Sports FC》之外,目前EA内部的开发团队正在广泛接受全新的AIGC技术。
在他们看来,AI正在改变传统游戏研发模式,短期内其将赋能游戏制作、发行环节的提质增效;中长期则有利于游戏创新玩法、用户体验提升,乃至于颠覆游戏行业的生产格局。
而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的爆火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在我们看来,Sora文生视频的诞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AI在现实交互层面将大规模发展,不仅在视频领域,也将会反哺如文案、静态美术等。”游族网络表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AI逐渐实现逼真,AI应用风险也在增加。在我们的交流中,游族网络与掌趣科技都提到,要关注AI的发展风险,包括AI是否可控及安全问题、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等。
结语
科技浪潮势不可挡,未来游戏行业关于AI的话题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期待更多AI实战成绩或者创新AI游戏的出现。
当然,关于从业者关心的,工作是否会被AI期待,游戏公司是否会因AI精简人员等。从我们交流的信息来看,多数厂商给出了否定答案,短期内暂无须过度担忧。
掌趣科技认为,游戏的研发虽然会因为AI有较大幅度的效率提升,但游戏策划包括题材、玩法、内容的设计等属于创意、创作的领域,目前仍然是以人为主,而这一部分直接决定着游戏是否“好玩”。
究根结底,游戏是一个创意型产业,人的作用大于工具。当然,从长期来看,AI仍可能对游戏研发人才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游戏开发者也应该积极调整个人的技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