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王杰仁 见习生丨屠玲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3月25日,全国29个城市的首批小米汽车门店正式营业,这是为3月28日小米SU7的上市做准备。
从2021年3月正式开始造车,到SU7即将上市,雷军仅用了3年时间,这个速度可以说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当年的“蔚小理”都没这么高效,也许正是“雷字带电,军字带车”的缘故。
北京亦庄工厂的小米SU7已经整装待发,雷军也在酝酿上市发布会的演讲内容,让所有人参与竞猜的售价,只待3月28日这一天正式揭晓。
SU7究竟卖多少钱合适?
最近,雷军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很多人特别关心小米SU7定价,我也顺便解释一下。小米SU7标准版,配置远超Model 3,用料扎实,产品上市初期,采购成本也非常高。定价上,确实有些压力,希望大家理解。”
小米SU7的定位是一款中大型纯电轿跑,对标和参考的车型是保时捷Taycan Turbo和特斯拉Model 3,显然,雷军不想走低价路线,
目前,汽车价格战打得激烈,在同一售价区间,众多竞品对SU7前后夹击,在配置上大家也不遑多让。这种情况下,十分考验小米SU7的定价策略。如果定得过高,可能会销量不佳。反之,如果价格足够低,虽然能刺激销量,但成本上又会吃不消。
网络上流传一个段子:“39万9,你是雷篓姆,29万9,你是小雷,19万9,你是雷子,14万9,你是雷总,9万9,你就是雷神。”这个段子虽然有些调侃意味,但足以说明两点,公众对小米汽车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公众希望小米汽车在售价上足够亲民。
不过,小米汽车不会走低价路线,这在雷军此前的言论中已经明确。有人猜测,小米SU7的起售价可能在20万-22万之间,这个价格是在平衡了各方面的情况下做出的妥协结果,传言雷军本人希望起售价在25万元。
为啥小米汽车坚持高端?
如果小米汽车只是为了赚钱,那么没必要一上市就走高端路线,在中国车企中,至今还没有一个以高端起步最终成功的先例。
仔细分析,小米造车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为了与车企去竞争,真正的竞争对手,应该还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老对手。
目前,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领域,苹果、华为和小米,稳居前三名。统计数据显示,4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利润最为丰厚,而苹果、华为、小米瓜分了主要的蛋糕。
小米手机能够走到今天,着实不容易,特别是从低端起家,再向高端发力,经历了痛苦的蝶变,而现在造车,雷军深知不能再从低端起步。雷军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的造车战略是“守正出奇”,在力求稳妥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小米能否赶超苹果华为?
对于造车,小米不是动手最早的,苹果、华为不仅时间早,而且行动也更快,他们都想实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
在2014年,苹果悄悄启动 “泰坦计划”着手造车,在秘密进行了十年之后,2024年宣布放弃。消息一出,引发不小舆论,雷军本人对此也有些吃惊。
因为“造车还是不造车”,华为内部引发过非常大的争论。最终,任老爷子拍板“不造车”,转而做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增量供应商,帮助中国车企造好车。
相比较之下,小米虽然整体实力最弱,行动最晚,但决心下得狠,意志更坚决,小米汽车做了别人想做却没做的事儿。从这一点来看,小米汽车具备了未来发展的更多优势。
从目前的市值也好,营收也好,利润也好,小米的体量和苹果、华为有十分明显的差距。如果小米造出好车,局势或许会出现反转。
对于造车,雷军的目标是:“通过15-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5的汽车厂商。”全球前5名,意味着小米汽车至少要有年产销600万辆的规模。参考目前全球排名第4的STELLANTIS集团和第5名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经营情况,营收至少能超过1万亿元,利润超过1000亿元。
在过去的2023年,小米的总收入为2710亿元,净利润193亿元。倘若雷军真能实现预期目标,等于再造5个小米。
造车对于小米,是一场没有退路、但又不得不奔赴的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