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游戏新知
AIGC技术的迭代,是不是太快了点?
前年年中还是光速出图的Stable Diffusion,到年底就有了可以媲美真人的文本处理模型ChatGPT,今年开年又蹦出来了可以凭空变出视频、动画的Sora……我们对技术升级的认知被一次次刷新,同时也会意识到,这些工具必然能为游戏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
近一两年里,也已经陆续有公司公开一些数据,展示他们探索AIGC技术的成果:
•游族网络去年4月2D美术的外包成本下降了25%,预计到年底还会下降更多;
•巨人网络则在去年5月表示,AI工具已在公司内部广泛应用,已能明显看到降本增效的作用,美术人效提升了5至10倍;
•奥飞娱乐已经在「鼓励大家拥抱先用」AIGC工具,并且看到了「想不到的效果和效率」;
•恺英网络投资的公司自研的虚幻引擎AIGC工具,「已经能够批量形成高精度的人物和模型渲染图,极大地降低了研发领域的美术成本」,并且「能将创作时间从两个月降低到半个小时」。
•三七互娱的智能投放平台「量子」系统投入使用后,游戏产品上线全天广告所耗时间从原来6小时缩短到30分钟,效率提升10倍以上,部分地区智能投放占比已经超过60%。
但还有更多公司仍持保守观望的态度,要么是对AI制品不敢信任,要么是不知该从何入手。我们对AIGC的印象,似乎还总是停留在「机遇」,而非实质性的飞越——它究竟能为游戏公司提供怎样的帮助?都有谁真的在使用AIGC技术?使用效果到底如何?玩家会不会抵触?大家心里都没底。
但大家似乎都默认,如果能够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使用它,乃至于让它深度参与游戏研发和发行的全过程、深度参与每一个员工的日常工作,那将对整个游戏行业的生产模式带来一次巨大的革新。现在的游戏行业,需要一个成功案例来打消大家的疑虑。
三七互娱技术中心数据副总裁王传鹏近日出席了一场以互联网科创为主题的峰会,分享了三七互娱利用AI赋能游戏研运的思路、成果与展望。AIGC工具现在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离那样的「赛博世界」还有多远?这场演讲从一个「先吃螃蟹」的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游戏新知在此作以整理总结,希望能为行业提供参考。
王传鹏 | 三七互娱技术中心数据副总裁
可以覆盖全部生产流程
三七互娱从2018年起就开始摸索AI工具的可能性,在买量投放领域试用自己的智能自动投放中台「量子」。经过几年的积累,如今AI工具可以参与策划、美术、技术、测试、项目管理、推广投放、运维、客服等等多个细分流程,几乎覆盖了从研发到发行的全部方面。
AI在三七互娱工作流程中的作用,大致可以归类为两个大方面:面向内部生产者,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面向外部用户,提高其参与度,进而使其参与到生产中来。
在三七互娱内部的生产过程中,图、文、音视频等多种AI工具得到了综合利用,并让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可以各取所需,节省不必要的人工精力。在这种状态下,员工的创造力可以得到最高效的发挥,而AI产品也一定会经过人的把关、为人所用,让其保持在一个「工具」的平衡范围内。
而玩家这类外部用户,如今已越来越不满足于当纯粹的消费者,而是希望表达自我,参与创造和生产,比如在游戏中捏脸、构建世界、参与剧情决策等。AI工具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门槛更低的舞台,满足他们需要的参与感和自由度。
在这些AI工具的帮助下,三七互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发行素材制作效率比同行业水平高30%;现在超65%的投放可以实现自动化,效率提升10倍;高准确率的游戏核心数据预估,等等。
这些数据表明,AI对提高生产效率的确能起到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并且还有相当大的潜力有待发掘。这些数据能够展示的,仅仅是一些小的侧面。
已经能做到「人手一AI」了
通过宏观的全览,我们已经能对AI工具的泛用性产生一个基本印象。那么AI具体能做什么?王传鹏举出了三个AI工具的例子,来详细展示员工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它们的。有意思的是,这三个例子也能呈现出AI工具在公司内部落地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AI发展得最早、目前也是做得最好的美术方面。公司使用的是专业的美术生产工具「图灵」,已经对美术工作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
这个工具已经呈现出一种集成的状态,不止接入了很多绘图工具,可以实现常规的绘图、图片素材输出功能,也将翻译、文案、音频等功能集合了进来,方便美术人员与其他管线的员工进行工作协同。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文生图、图生图、SD模型训练、视频生成等AI产出功能,都已经通过「图灵」搭载,「全世界所有的SD模型几乎都能支持得了」。至于视频方面,目前「图灵」已经可以生成16秒以上的视频,并且可以避免Pika、Runway等工具经常出现的崩溃问题。
可以想象,无论是画着图想要找个参考,还是要与其他管线的同事进行对接,甚至于接入AI产物,美术人员每天工作时只需打开这一个中台工具,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工作需求。这大大方便了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而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由美术管线发散开来,数据分析、代码开发、文案生成等工作都属于非常专业的领域,同样需要AI来提供专业的支持。公司因此对原有的系统进行了AI化的重塑,使其更强大、更智能。由此而生的就是AI助手「Agent」。
「Agent」集成的功能包括智能客服、本地化翻译、数据分析、大数据检索等等,这可以形成一个智能知识库,支持员工方便地处理各种专业的、碎片化的信息,让员工可以从细枝末节的操作上节省出精力来,专注于决策。
再进一步发散,日常办公中的其他琐碎事务,比如会议室预定、内部资料的搜索和分析、个人代办事项的整理,能不能用AI来替代?基于这个方向,公司将原有的办公门户也进行了AI化的升级,从而使每个员工都有了「工位级」的AI服务。
这个新的门户接入了内部应用的入口,故而可以实现上面提到的所有内部常用功能。不止是美术人员,公司所有员工的日常工作需要都可以在这一个门户工具里完成,还能随时随地获取AI助手的协助。实现「人手一AI」的智能化办公之后,每个员工的工作日常都能与AI相伴了。
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个比较系统、深入的智能化办公模式。但王传鹏认为,AI还有更多潜力尚待挖掘。将AI工具已经做到的功能、和尚未做到但很有价值的功能进行对比,就能发现它的潜力所在。比如就近期而言,动画、视频方面还亟待技术突破;在未来,AI或许还能输出更复杂的内容,让更多生产环节可以得到专业的、有深度的辅助。
需要自上而下的战略
人人都能随时配个AI助手,人人都能从不必要的琐碎操作中摆脱出来,也就能激发出更多创造力,公司的效益也就提高了。这或许就是网友所说的「我不需要人工智能写诗,我只想要人工智能来扫地刷碗,让我有更多时间写诗」。那么该从何处入手,让公司逐渐实现这种智能化的运转?
王传鹏认为,最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我的老板,还有我老板的老板,每一天给我说得最多的是,能不能再快一点,能不能将我们的应用变得更多一点,让我们的能力变得更好一点,让我们效率变得更高一点。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从老板到员工都非常重视AI工具,才能「影响整个公司、影响这个行业」。
在这种上下同欲的状态下,公司才能为AI Ready做充足的准备。他提到,现在公司「同时会跑5~6个AI的项目,每个项目每周有不同的进展和结果」。看来集中、大量的投入,也是迈向AI时代的一种阵痛。
在此基础上,公司要先实现数字化办公。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管线都数字化之后,才能将它们整合起来,发挥AI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构建完整的AI办公系统。三七互娱在这方面着手比较早,也成为了后来的优势之一。
等到建立成熟的AI化生产管线之后,就已经能看到明显的效率提升了。比如精细人物立绘的产出,传统的人工方式需要8-10人天,用成形的AI方式只需要2.5人天。「现在更快了,因为大家更熟练了。」
在将AI引入生产流程时,还要特别注意步骤问题,这是王传鹏着重强调的地方:「不管文本也好,甚至绘图也好,包括接下来做的更多Agent和数据分析,其实是三个战略:即引流大模型、支持本地化,同时优化管线。这是三条非常重要的路径。」这不仅关系到风格化的问题,也从根本上影响了AI工具能在公司内有多大程度的适用性。
「一定要有自己的小模型,因为大部分的通用模型无法理解这家公司和这家公司的数字资产。」以某款产品为例,「自己要做生图,必须得训练该款产品自己的小模型。」
这的确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关系到公司数字资产的积累,也是区分公司内部专用的AI工具与市面上可以随意搜索到的AI工具区别的地方。换句话来说,公司既然要做自己的AI工具,就必然要为公司的特色风格服务,不然就没有意义了。
在AI工具落地之后,他们在内部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作为「执行」层面上的成果体现。他们用了两天时间就做出了一个类短视频社交的AI 平台,从生成提示词到生成视频,全部都是由AI完成的。结果,「用户看到的是他想看到的东西,同时生成的内容还不是由用户生成的」。目前,他们正在尝试把这个小成果放到游戏里面。这或许是AI工具激发了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结语
现在的游戏行业已经是个成熟领域,各个品类市场的竞争都已相当残酷激烈。「新东西」已经快被研究尽了,能对行业产生巨大震动的爆款,几年才能出那么一个。在未来,这个行业很可能变成一场单纯比拼效率和利润率的竞技游戏。这或许也是近一两年「降本增效」成为行业重要主题的原因之一。
AI工具在此时有了决定性的技术突破,对于游戏行业来说多少有些「命运」的意味了。三七互娱的案例证明,它在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创造力——而这两样正是当下的游戏行业最急需的东西。所以我们才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