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周期性调整,宁德时代开启新角逐?

来源 | 松果财经

作者 | Tiny

大爆发之后,新能源电池行业正在迈入紧张的下半场,一些数据显现出迹象。

根据业绩预告情况,目前57家锂电企业中,有45家企业的净利润负增长。另外,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8.0GWh(吉瓦时),同比下降18.1%,环比下降44.4%。

数据背后,是行业面临下游需求变化、产能结构性调整等现实情况。不过,从最新财报来看,行业龙头宁德时代似乎并未受到过多影响。财报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全年总营收突破4000亿元大关,利润也十分可观。

可以看出,“宁王”发展势头依旧,但行业面临“大考”之际,宁德时代想要持续交出高分“答卷”,仍需不断深挖业务价值。

“宁王”地位依旧

单从宁德时代的发展来看,新能源电池产业仍然充满生机。

根据财报披露,2023年,宁德时代总营收达4009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母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增长43.58%。从业务来看,动力电池板块做出主要贡献。

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周期性调整,宁德时代开启新角逐?

财报显示,动力电池板块营收为2852.53亿元,同比增长20.57%,占总营收的71.15%。另外,根据SNE Research的统计,宁德时代已连续七年在动力电池赛道位居全球榜首,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

而其动力电池业务持续走高,离不开下游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释放的旺盛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在此背景下,主要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销量自然“水涨船高”。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同比增长32.6%。其中,宁德时代以167.1GWh的装车量位居第一,市占率为43.1%。

不过,虽然下游需求显著,但电池厂商想与车企客户构建长期合作也并非易事。具体而言,当前,新能源车企已对电池散热能力、续航能力、快充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而需求提升背后,往往存在一些固有痛点有待破解。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公告,2023年乘用车召回涉及问题排行中,“新能源汽车电池”问题位居第二,主要表现在动力电池软件或硬件故障,易导致车辆在行驶中失去动力、电车热失控等方面。

这种情况下,相关电池厂商无疑需持续致力技术攻关,才能获得更大的客户支持。聚焦宁德时代来看,其目前客户规模的持续扩大,一定程度上依托于技术积淀较为深厚。

具体而言,近年宁德时代不断加码研发,已形成领先性。财报显示,2020-2022年三年合计研发费用上,欣旺达、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的数据分别为68.75亿元、29.36亿元、41.47亿元、15.12亿元,而宁德时代的数据则高达267.7亿元。到了2023年,宁德时代继续保持强研发,研发费用投入达183.56亿元,同比增长18.35%。

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周期性调整,宁德时代开启新角逐?

这些投入也确实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据了解,宁德时代已发布高比能高安全的凝聚态电池、超快充的神行电池等,目前可实现常温4C快充。此外,在特定车型上,正在推进兼具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优势的M3P电池、麒麟5C电池等产品的量产。在今年3月28日,宁德时代也宣布推出两款新型电池系列——神行电池全能系列和麒麟电池全能系列,或能促成更加深入的客户合作。

另外,对下游车企性价比需求的把握,也逐渐构成宁德时代的增长逻辑。可以看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正在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是2023年唯一实现盈利的企业,实现利润118亿元。

而车企的盈利压力也正在传导至上游电池产业,为了促进客户合作,电池企业已开始彰显产品性价比优势。在去年12月举办的第四届电池日活动上,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目前蜂巢能源搭载于坦克700的PHEV,哈佛龙系列的电池产品,在2024年将全部进行升级,加量不加价,加速不加价。”

2023年,宁德时代也面向部分重点车企客户,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在此计划下,相关车企最理想能以接近市场价5.5折的价格拿到碳酸锂电池。此外,据了解,宁德时代正在向车企推广173Ah的VDA规格磷酸铁锂电芯,标配2.2C倍率快充,走大单品路线。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中旬有几家车企都会切换到这款产品,电芯价格相当低,加量不加价。

由此来看,强大的技术实力叠加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产品或能打开更大市场规模。不过,要想进一步夯实发展地位,占据更高制胜点,企业还需迈步更大。

未来角逐已来

当前,动力电池企业正在经历新一轮产业变革。

正如前文所言,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降价”是主旋律,“价格战”是营销利器,“压成本”是背后动作。为平衡发展,即使市面上已有性价比优势较为突出的产品选择,不少新能源车企也仍然会通过自研电池,实现进一步的降本。

另外,上游原材料价格走低,也在进一步坚定车企加码电池自研的决心。据了解,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一路走低,从60万元/吨的高点,已降至目前的10万元/吨左右,

因此,可以看到,去年12月,在极氪能源日2023暨电池新品发布会上,极氪发布了全新自研的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金砖电池。同月,埃安、蔚来也分别发布了P58微晶超能电池、大圆柱电池。

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下降态势较为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超75%,但2023年已经不足65%。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销量增速也有所放缓。财报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321GWh,同比增长32.56%,但增速低于2022年的107.09%。

由此来看,宁德时代等主营动力电池的企业,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目前而言,储能电池业务或为宁德时代需进一步把握的增长点。据了解,钠离子电池、氢氧化物燃料电池、钠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放电速度、更长的寿命和更好的安全性等优点,将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而相关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据悉,人工智能的快递发展,对算力要求持续提高。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就曾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前所未见,似乎每过6个月的时间,算力就会增加10倍,远远超出了摩尔定律每18个月翻番的速度。”而这显然需要足够的电力支撑。

比如,数据显示,ChatGPT日耗电超50万度,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以响应用户的约2亿个请求。基于此,英伟达CEO黄仁勋、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等AI领域的“大佬”,都在强调“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

需求推动下,一片庞大的市场也呈现眼前。根据 SNE Research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85GWh,同比增长53%。

而在储能电池布局上,宁德时代其实已具备先发优势。据悉,2011年,宁德时代就已正式切入储能市场,参与了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储能项目,近年来公司对储能业务的重视程度也在持续走高。

动力电池产业迎来周期性调整,宁德时代开启新角逐?

根据天眼查等平台信息,截至2023年底,宁德时代投资成立的储能相关公司近70家,总投资额超465亿元,范围涉及到新能源、储能电池、太阳能、储能设备、电池包/组、BMS、PCS、EPC、储能技术服务等。

加之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客户合作,财报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3.17%至599亿元,增速已超过核心动力电池业务。另外,据了解,2023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为40%,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一。这样看来,宁德时代已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的“双料冠军”。

当然,若在这种情况下,持续加强海外布局,或能形成更强优势。可以看到,目前海外相关产业对电池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提升。

以欧洲为例,此前机构预测,2023年,欧洲电动车电池需求量达406GWh,供应量为335GWh,缺口近四分之一。

这一背景下,国内电池企业正在不断推进海外布局,如蜂巢能源泰国工厂已进入产品下线环节,国轩高科德国哥廷根工厂、美国弗里蒙特工厂、泰国合资工厂一期逐渐投产下线,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州电池工厂也迎来投产,正式供应欧洲周边客户……

其中,宁德时代凭借领先的市场地位,已在海外探寻到更大增长空间。财通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1-11月,宁德时代新兴市场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澳洲、韩国、加拿大、泰国、日本,分别同比增长190%、140%、100%、300%、50%。后续不断进击海外,或能实现更大跨越。

总体来看,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智能制造背后的重要基建角色,未来市场空间充满期待。而面对新周期变化,赛道之上,宁德时代等企业要想高速成长,仍需顺势而为、不断前行。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Like (0)
Previous 2024年4月6日 09:48
Next 2024年4月6日 09: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