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考拉是只鹿 | 编辑:葛伟炜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小米新车发布的第三天,雷军的太太陪同邓文迪共同品鉴了自家最新力作SU7。
邓文迪也和众多吃瓜群众一样,对小米的这款闭关三年打造的新车充满了好奇。新车发布以来,雷军和他的小米赚足了消费者眼球,市场关注度直接拉满。
3月28日,小米汽车召开新品发布会,首款车型小米SU7正式上市,共包含标准/Pro/Max三款配置,分别售价21.59/24.59/29.99万元。
来自小米汽车的官方数据显示,小米SU7上市27分钟订单破5万辆,24小时近8.9万辆。创始版本5000台在开启预订的百秒内迅速售罄。这一火爆速度刷新了此前问界新M7创下的纪录。
图源小米汽车官方微博
旋即,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3月31日发布微博称:“创始版定购过程中,我们识别、拦截了部分异常订单和黄牛订单,因此将开启第二轮追加开售。本轮定购,同样享受3月28日当晚一样的至高31000元豪华购车权益。”
一片喝彩声中,不妨让我们冷静下来看看,市场对SU7是否存在另一种看法?雷军造车运动的背后藏着小米怎样的“惯常操作”?小米又能否凭借这次的新车发布迈入另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纪元?
雷军,孤身走暗巷
与其他互联网巨头不同,小米这家企业中,雷军的个人色彩显得格外浓重。雷军对小米的投入可谓全身心一手抓,相比之下,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腾讯、阿里、京东的创始人并没有全程参与每一个细分领域,其中的不少人甚至选择了退休或者半退休。唯有雷军,至今仍然孤身一人奋战在一线。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已经习惯了没有马云的阿里巴巴,却无法想象离开了雷军的小米会是什么样。
雷军的亲力亲为在造车这件事上自然也不例外,甚至表示愿意赌上一生声誉。
如今的新能源车行业早已洗尽铅华,短短三年有余,蓝海已变红。
在中国,只要有政府扶持或者补贴参与,任何一个产业的周期都会被极速压缩。十年维度可能在三年时间便迅速走完,这种周期的“短平快”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先发者往往能乘着红利的翅膀一跃站上风口,以最快的速度占据市场;坏处则是,当人人都在做龙头美梦之时,行业洗牌会以加速度的形式呈现,最终的局面无非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行业龙头笑纳市场,徒留万千过客以悲情谢幕。
因此,留给任何赛道内的从业者犯错的机会并不多,时间也不会太充裕。每一步踩对节奏的人,才有更大的胜算。要说成本,造车是最烧钱的行业之一,要说未来,造车和AI相比显然已经算不上是风口。
但好在,雷军的倔强不亚于任何人。纵使摆在面前的是一片红海,雷军也没有丝毫退缩,并且信心满怀。
光大证券指出,SU7定价与市场表现均超市场预期,SU7所在的中大型轿车市场走量的核心或在于品牌,以及性价比。小米具备流量优势,SU7在参数配置方面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判断SU7短期销量取决于产供销能力,长期销量增长来自市场口碑转换、综合竞争力。小米汽车自带流量,自官宣造车以来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表示与小米汽车业务开展合作。
图源小米汽车发布会
雷军表示,小米来的第一天就知道这个战场虽然有三四百家在做新能源汽车,但最后只有5~8家能活得下去。不过,“我们是卷王,还怕卷吗?”
在这个高呼“遥遥领先”的发布会之夜,小米汽车完美诠释强烈的雷军本色:永远的壮志雄心,永远的豪言壮语。
市场,另一种声音
在发布会上,雷军将SU7的目标打在了公屏上:
“造一台50万以内最好看的轿车,造一台50万以内最好开的轿车,造一台50万以内最智能的轿车,更是一台高品质的车。
SU7好不好开暂且需要市场检验,但“好不好看”的言辞一出炉,市场中的另一种声音立马跳了出来:“山寨保时捷,谈什么好看。”
SU7和保时捷Taycan无论是车身整体造型、侧面线条、前后轮眉,还是车内装饰都高度雷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小米手机的AI助手“小爱同学”甚至直接将小米SU7的图片识别成了保时捷Taycan。
“做得漂亮人们只会说那是保时捷好看;做得难看人们会骂你连抄都不会抄。”一位网友的话仿佛无懈可击。
4月1日,FF创始人贾跃亭在其社交媒体上公开质疑小米汽车:“小米汽车的首次发布非常成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近几年的日臻成熟和中国制造性价比的巨大优势。小米造车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诚然值得点赞,但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令人担忧。价值观决定了天花板,对标、抄袭和浅层次的创新无法带来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和基础科技超越。”
图源贾跃亭微博
远在美国的贾跃亭从来没有什么好口碑,但其此番质疑小米新车,也确实赢得一众消费者站在了贾老板一边。
SU7的外观碰瓷的不止保时捷,还有迈凯伦的车头。各家豪车抄一部分再缝合粘贴的“致敬”行为成为了不少车界人士眼中无法抹去的“污点”,这种污点的存在比起原创设计、打磨上的缺陷更无法让人接受。
有一些好笑的是,就连雷军喊出的目标都被不少网友直指拷贝了吉利博越 “好看 好开 好智能——中国三好SUV”的口号。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早已无需以山寨的形式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中国市场也并不缺物美价廉的新能源车,在这样的局面下,消费者为什么非要选择带着几分山寨味的SU7呢?
雷军当然不会赞同被扣上山寨的帽子。
例如,雷军建议“晕电车”的网友试试小米SU7,并称“肯定不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小米SU7之所以能够有效缓解晕车现象可能与其动力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有关。
而关于小米的智能驾驶,雷军表示,小米智能驾驶坚持全栈自研,实车累计测试1000万公里,小米SU7全系标配全国都能开的高速领航、一键代客泊车和智能泊车辅助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小米的智能驾驶研发团队超过1000人,预计年底突破1500人,目标是今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图源小米汽车发布会
即便如此,为什么总有网友不买单小米的自研?这不能怪网友,说到底,这与小米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经营之道脱不了干系。
小米,悖论的终结
在雷军口中,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人们听此言论,往往是眉头一皱,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与传统互联网公司相比,小米的新产品不少,核心技术却始终是“但闻其声,不见其人”。不过,这并不妨碍雷军制造并传播话题,就连另一位一等一的营销高手——董明珠都说过要向雷总学习互联网营销能力。
比起营销能力,一路走来,小米的自研能力显得颇富争议。
曾经有人说,小米是最不会被山寨的品牌。
但客观来说,小米的发展历程更似“超越山寨”。罗永浩曾说过,“红米一代出来的时候,全世界都说‘如果这款手机卖到999元,所有山寨厂商都得关门’。结果红米一代竟然卖799元,中国的山寨厂商在小米做手机那几年全都倒闭了。”自此以后,小米便将产业链整合运用到了各个细分品类上。
雷军曾经对手机部门提出过这样一个要求:手机背板要用最好的,但也要是最便宜的。这被小米内部戏称为“雷总悖论”。
如何以最快速度实现这样的悖论?小米选择做一个买办,或者说,一个裁缝。靠着资本,小米将各个部分东拼西凑后缝合成一个新的个体。一旦市场上有新的产品出现,复制粘贴是小米的惯常操作,而在资本加持的低价攻势下,中小型的原创企业反倒失去了立足之本,无法继续自主性、创新性的发展。
有人或许会说,这样的整合也是一种能力。没错,但整合意味着模仿,模仿本身就是和创新相悖的。
雷军曾经在采访中畅谈新质生产力。我们不妨查阅一下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那么敢问,一家企业假如最出名的是整合与模仿,又与新质生产力有多大关系呢?
与此同时,过往小米的产品走的都是低端路线,而此番在汽车领域,小米将目标瞄准了中高端市场,客群定位于单价50万元以内的买家。问题是,一个以低端产品整合起家的公司能否成功驾驭中高端市场,广大消费者依旧存有大大的疑惑。
在拥有了汽车以后,小米在产品线上已经搭建起了“人 – 车 – 家”的生态模式,就如雷军所强调的,“智能和生态是小米汽车最大的优势”。一个智能而优秀的生态体系,一定不是山寨所能全面达成的。
小米的光明未来,雷军的夙愿达成,绝不是“超越山寨”,而是真正实现“去山寨化”。
小米SU7,买还是不买?
有天才网友给出了一个最佳购车方案:我观察了下朋友圈的热度,打算买21.99万小米的股票,拿一年再说。反正新能源车到手亏一半,股票如果亏了一半,到时候买二手的小米SU7汽车,四舍五入等于我现在买了SU7;股票如果到时候涨了一倍,就等于雷总送了我辆SU7,横竖都是不亏。
这个段子代表着绝大多数人对小米新车的态度:看看热闹,观望观望;吃不太准,等等再说。
就在小米狂吸流量时,坐在台下的蔚小理董事长们并没有闲着。其他新能源车品牌纷纷以降价的方式作为回应:问界新M7起售价降低2万元至22.98万元,同时取消了价值1.5万元的科技舒享包,实质降价5000元;小鹏G9现车限时减免至高2万元;蔚来推出最高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
雷军的人生最后一役,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