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需要一场迫在眉睫的供给侧改革

来源:锦缎

耶伦近期来访前后反复造势中国产能过剩和廉价商品输出的问题。也有人说,此次来访“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欲借着产能过剩的话题施压中国寻求在美国处置通胀过程中得到一些正向支持。

国际金融局势扑朔迷离,但我们确实可以并应该分析一下事关产业竞争力的系列问题:

·中国包括但不限于光伏这样的强势先进制造业是否需要供给侧改革?

·如果没有供给侧改革,长期的廉价和内卷是否符合本国利益?

·是否向某方表态的一样,先进产能并不过剩,甚至还不能满足需求?

01、光伏行业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

光伏组件价格目前已跌至甚至不足0.8-0.9元一线,对应硅料价格50-60元区间。而上一轮产能过剩打压下,硅料价格仍然是60元附近,对应组件价格约为1.4元一线。

相同的硅料价格下,组件竟然便宜了40%。

虽然硅片尺寸变大、电池效率提升等因素导致了成本的节约,但与价格回落相比仍然相距甚远。在近两年光伏行业装机量猛增背景下,全行业主材环节却面临全线亏损的尴尬局面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

当然是产能过剩的问题。

主材各环节全行业供给高达1000GW+,而我们测算2024年全球组件需求约为636-715GW(今年全球装机量530GW,容配比1.2-1.35),也就是说中国的产能已经超过相比市场预期本就乐观判断的需求超50%,而考虑到全球其他地方产能超过的幅度或将更大。

当然如果我们势必要讨论所谓先进产能紧缺的话题,那无疑有点自欺欺人了。

在供给超过需求50%以上的背景下,价格战似乎不可避免。无论是新进入者还是老龙头都有扩大市占率的需求来维持自身融资和行业地位,则加速了价格出清。

而我们知道光伏主材环节除了组件以外,均为重资产,出清不易。按照经济学理论来说,价格跌破“可变成本”或其现金流提前断裂才能导致出局。这就拉长和拉大了光伏行业价格战的时间和威力了。

02、本轮光伏产能过剩的根源和新特点

本轮产能过剩,有其充分的历史背景,是行业格局变迁共振的结果。显然是行业历史上最为沉重的一次,但或许也是凤凰涅槃的一次。

从外部原因来看:近年股市IPO融资大放水,造成热门行业可以轻易从资本市场再融资和上市,极大放大了产能规模;地方政府和国有资金也在缺乏广泛商业机会的背景下,投入双碳怀抱,推波助澜,大搞建设,进一步助推产能过剩。

从内部原因来看:光伏行业自2021年开始加速技术迭代,从硅片环节的大硅片、N型硅片到N型TOPCON电池迭代,再到大尺寸各类组件的迭代等等。新进入者没有产能包袱,可以迅速通过切入所谓先进产能获得市场份额和融资,此外原有的龙头企业也被迫加大新产能投放维持市场份额,加剧了产能过剩风险;

光伏行业自2020年开始垂直一体化逐步成为主流,隆基、天合、通威、阿特斯、东方日升等传统专业化巨头全面一体化,相当于此前他们所缺的产能接近复制一遍,是造成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全球碳中和目标预期强烈,带来光伏行业新增需求的高度确定性,从而助推资本进入行业。

与历史较为契合的是融资环境好转及需求增长预期,新特点则是:各环节均大量迭代、全面垂直一体化和IPO规模的史无前例,而全面一体化则是最为显著的新特点,也造成了产能极具扩张。

融资环境的好转、IPO的史无前例和大量海外光伏巨头回归A股融资等都造成了短期产能扩张冲动。

但是,我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没有供给侧改革前提下的行业,过度的资本宽松导致的内卷,无疑加剧了社会资本的浪费,甚至是铺张,这些钱大量进入毫无意义的内卷之中,本身就值得反思。当然这不仅仅发生在光伏行业,如今已席卷没有供给侧框架下的大部分行业了。

全面一体化是光伏行业近年的趋势也是内在需求。但是全面一体化后,也就意味着将原本属于专业化的细分链条的产能继续刷新一倍有余,而且是全面刷新,这就造成了产能在短期的迅速堆积——是造成现阶段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全面一体化后优胜劣汰下来的企业或具备更强的支撑,规模效应及需求锁定导致后期行业门槛被大幅拉高。

03、如果没有供给侧,将会走向何方?

近期传出欧洲部分地区将中国廉价的光伏组件作为栅栏使用;部分应用市场因为组件过于便宜,而导致容配比大幅提高。

我们如今看到的是光伏各环节大多都接近甚至跌破现金成本,全行业已不再赚钱。就连辅材等环节也竞相被压价,或亏损或微利。

作为中国具备全球绝对领先优势的行业尚且如此,令人唏嘘。

遥想2016年以前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连续多年大范围亏损,如果不进行供给侧改革,那么大量国有钢铁企业就将退出市场,大量职工问题无法解决。同时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却导致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企,外国资源商赚取高额利润而中国钢铁行业全行业大幅亏损的结果。

在玻璃、化工、有色金属等等行业均出现类似案例。

如果决策层当下不当机立断进行光伏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那么我们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1、光伏企业主材环节激烈竞争尚需时日,全行业整体亏损不可避免。在几乎垄断全球产业链的行业中,相当于中国以“举国资金”贴补海外碳中和。

中国有一半的组件是出口的,随着海外占比重新回升,出口占比将会继续放大,甚至达到70%的水准。

如果不进行供给侧改革,中国如此强大的制造业行业却以贴补海外碳中和为代价,实在是令人唏嘘,而这一结果并不是因为海外造成的而是中国产业本身。

2、中国耗费大量廉价能源贴补海外。

虽然光伏发电可将电力放大100倍左右(生产相关设备辅材等耗电量和未来30年获取量),但每年仅为3倍,而中国有一半甚至未来更多比例的组件出口。这就将导致一个问题:中国每年在光伏制造业耗费的电力能源甚至仅仅能贴补国内新增光伏所产生的电量。

而全行业不节制的产能过剩,相当于中国以廉价能源贴补海外,而能源消耗与制造代价留在了国内。

3、各国加大贸易保护,产能过剩不利于行业迭代与创新。

廉价光伏组件已经导致多国对中国产品进行贸易保护措施,美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尤甚。各国通过加征关税及阻断进口等,截留中国光伏企业大量赋税,并补贴国内产业。这就造成了这些国家本就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竟然依托本国市场能够获得大量超额利润进而进行研发迭代。

而反观国内,大量资金用于内卷和产能比拼,诸多新进入者大量亏损,龙头企业也微利甚至亏损,不利于国内未来产业研发和迭代升级,是杀鸡取卵的行为。

如果不正视这一现象并加以改变,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可能逐渐转为劣势,并被海外企业蚕食所谓的绝对领先优势。

4、中国光伏行业也已十分强大,本应坐享应有利润,不供给侧改革,将会导致更长时间大量社会资本的浪费。而这些资金本该为稳定经济基本盘做贡献。这些资本甚至可以进入中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上来,也可以进入全球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能源转型的历史机会。

如果此时不进行供给侧改革,我们可以想象,全行业将在未来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持续充分竞争,甚至某些公司加快豪赌,造成社会资源尤其是产业资本及政府资本的浪费。这些资金本该为持续走弱的经济基本面注入活力,而不应该浪费在本已领先的优势制造业上内卷来。

面对如今对“先进产能”并不过剩的判断言犹在耳,但实际我们看到的是所谓先进产能充分释放后也已不再先进,并已过剩。而这些N型产能价格也已“末路狂奔”。

这些先进产能,在未来技术加快迭代背景下甚至有可能不先进了,这些庞大的产能规划势必将在未来成为技术加快迭代的又一个牺牲品。

面对如此窘境,我们何以自缚呢?

我们应该当机立断,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否则真正积重难返的时候,大量光伏企业破产,才发现造成了更大的代价,而这些代价本可不必要。

我们发现光伏玻璃行业的利润仍能保持较好的水平,甚至独善其身,正是源于这个行业以前的供给侧结果

04、光伏供给侧如何推进?

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改变或改善上述问题,提高光伏行业全球竞争力,将稳定盈利投入在技术迭代与研发上,使中国优势产业走向更为广泛的全球。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的光伏产业才可以穿透贸易壁垒,而不是通过廉价再廉价。

那么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参照玻璃和钢铁行业一样。

1、进行整体产能规划顶层设计,对产能盲目扩张进行限制。如果需要技术迭代,则以新产能取代老产能。对于每年新增需求,给予一定的增长宽预期额度。

2、新产能规划统一置于发改委审批。

3、新进入者,在先进技术和迭代上有充分论证后才可进行产能建设。

4、限制光伏行业加大产能建设角度上的再融资和上市。限制地方企业、国有资本参与新的产能建设上来。

5、鼓励光伏行业兼备收购。对于新进入者投入的产线可能更快退出,鼓励通过兼并收购来完成过往的产能扩张目标。

05、市场关注的市场化出清,是真正的市场化吗?

目前官方表态显然更赞成市场化出清,就是由市场调节。

但我们强调过去几年发生在光伏行业当然不仅仅是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IPO和再融资的史无前例,造成了市场化的扭曲;地方政府及国有资本地角逐进入,也进一步扭曲了市场化。

资金供给层面超市场化的扩张带来了制造业深度的内卷,并不是真正市场化的结果,而是政策上本就推波助澜的结果。适时收手,并非完全限制市场化,而是迎合市场化的矫枉过正行为。

我们需要不断充分竞争的行业来获得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但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占据大量社会资源来充分内卷适得其反的先进制造业。我们本该将这些资源投放到更加市场化的方面,来维护经济的活跃和稳定,不是吗?

虽然我们知道廉价的光伏组件有利于国内的能源转型,对于大量国央企电力公司布局光伏能源等极为有利。但我们深知,中国光伏行业是一个能够引领并遍布全球的产品,值得我们重点呵护。

未来将有更大比例的光伏产业出口或产能出海,维持中国光伏产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依托产能和价格的碾压,而是在长期保持合理利润加快产业迭代和技术攻关的引领上,使其他国家继续望尘莫及,从而突破贸易壁垒,符合我们长期的利益。

就像美国的医药、科技产业一样,攫取高额利润,从而持续引领全球,哪怕是美国的光伏企业一样保持了高额利润。在美国,其自身先进的行业可谓是呵护备至,在中国,当然也同样应该适用,更加值得保护来维系长期竞争优势。

06、最后陈述

虽然眼下光伏行业面临各种问题,特别是在深度一体化,社会资本大量进入背景下导致的产能过剩,但我们对这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中国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仍应保持积极的看法。

在没有供给侧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加速“下海”助推产能市场化出清。经过此次“全面一体化”、“IPO高潮及地方资本推波助澜”、“技术迭代”等因素共同推动下的涅槃行为,应该视为,光伏行业壁垒更加加宽的节奏,下一轮周期,理应更好。

不过,作为中国最领先的行业,我们还是期待中国决策层更快、更准进行上层规划,也避免资金的内耗与浪费,实现高质量发展。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15:26
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15: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