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藤
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
2019年,三星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手机行业又将迎来一次“iPhone时刻”。
如今,5年时间过去了,iPhone依然是各个品牌的矛头所指,而折叠屏还是没有撕掉“小众”标签,无法在行业中激起更大的浪花。
根据Trend Force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大约1590万部左右,在所有智能手机销量中,占比仅有1.4%。
而根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700.7万台,其中竖屏折叠只占了31.9%的市场份额,相比上一年的42.3%下滑了超过10%。
除此之外,艾瑞咨询的报告称,2023年折叠屏手机在高端市场 (>$600) 的出货量份额为9%。
将上述内容翻译一下,折叠屏手机在整体市场只占了很小的一块,在折叠屏这个小赛道中,小折叠屏/竖屏折叠的市场份额还在缩减。
面对迟迟未能打开的市场局面,折叠屏或许还可以等一等,但是折叠屏厂商们却等不起了。
01 市场分化冷暖两极
中国手机厂商对折叠屏重视起来是从2021年开始的,小米、荣耀、OPPO在那一年分别发布了各自的第一款折叠屏产品,随后,vivo也加入到折叠屏的竞争。
也是从2021年开始,上述品牌按照“一年一发”,甚至“一年三发”的节奏推进着折叠屏产品的进化,大有你若没有折叠屏产品,都不好意思和友商打招呼的意味。
折叠屏产品虽然多,可是真正卖了多少,为公司营收贡献几何,其中的冷暖,手机厂商们心中自有衡量。
首先是华为,作为中国首个推出折叠屏产品的厂商,凭借着强大的研发能力,在产品布局上最为丰富,横向内折、横向外折、竖向折叠,折叠屏产品的每个技术方案几乎都是由华为开创的先河。
体现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华为牢牢占据着中国第一的位置。
去年华为Mate X5 系列上市即成爆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便加价购买也供不应求,华为折叠屏的市场份额也由此来到37.4%(IDC数据),华为官方公布的数据更夸张,其市场份额高达51.2%。
相比之下,排在华为身后厂商的境地就没那么如人所意了,今年年初,甚至有传闻称,由于OPPO去年发布的Find N3 Flip和vivo发布的X Flip销量不佳,这两个品牌有退出折叠屏市场的计划。
虽然OPPO后续对传闻进行了辟谣,然而折叠屏产品没有给这两个品牌足够的“正向反馈”还是有迹可循的。
OPPO的优势在于竖向折叠产品,在竖折市场拿下36.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整体折叠屏市场以18.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IDC数据) 。
市场份额看起来很高,排名也不低,可是要知道,去年中国市场一共才卖出了700万台折叠屏手机,因而折合起具体销量,OPPO卖的并不多,折叠屏产品整体大约为128.2万台,其中竖折产品约81.1万台。
显而易见,这样的销量是无法撑起OPPO冲击高端的目标的。
vivo的压力更大,处境也更加尴尬。
vivo入局的时间最晚,2022年4月才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迄今也只布局了X Fold这一个系列。
虽然历经了三次迭代的vivo X Fold3在芯片、架构、续航、折痕、抗摔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更是夸耀:“X Fold3系列是全球首款采用骁龙8 Gen 3的折叠巨幕手机,常温跑分高达217万,折叠屏断层第一。”
但要想超越华为Mate X5、华为Mate X3、华为Pocket S、OPPO Find N2 Flip、荣耀Magic V2这销量排名前五的热门机型,并无绝对的优势,反映在市场销量和份额上,落后早已在中国式微的三星,领先布局最小的小米,处于第五位置。
图源:IDC中国
从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纵然大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市场还是不及预期,长时间的僵持,让行业从5年前的各厂商齐头并进,到现在来到了分化时刻。
02 关键问题5年未解
折叠屏市场接受度不高,价格是“拦路虎”之一。
统计国内市场上主流折叠屏手机的价格,跨度非常大,在5000元—15000元的区间之内。
其中,纵向折叠手机机型中OPPO Find N3 Flip 12+256GB、vivo X Flip 12+256GB、三星Galaxy Z Flip5 8+512GB、华为P50 Pocket S 8+256GB的价格,分别为5999元、4999元、7499元、4988元。
横向折叠机型价格更高,vivo X Fold2的12+256GB的价格为7499元、OPPO Find N3的12+512GB价格为9999元、华为Mate X5的16+512GB价格更是高达14999元。
虽然手机厂商们一直致力于将折叠屏产品的价格打下来,与折叠屏手机刚面世时动则5位数的价格相比,如今已经达到与直板旗舰机型大致相当的水平,然而5000左右的起售价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还是“有点贵”,特别是部分机型的降价是建立在减配的基础上。
比如,起售价下探到3599元的moto razr 40系列纵向折叠屏产品,搭载的是骁龙7Gen1芯片,电池容量3800mAh,基础配置与主流直板旗舰机型差了一个级别,与友商入门级折叠产品的配置相比,也低不少。
如此一来,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自然会有所取舍。
价格之外,折叠屏很多关键技术还远远谈不上“成熟“,一个明显的例子,仅铰链这一项技术现在就存在着U型、鹰翼型和水滴型三种方案,N个门派。
U型铰链是三星首创的,这套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手机厚重的问题,也让折叠后的屏幕尽可能地向中轴线靠拢。
尽管这种方案能有效控制手机重量和厚度,但屏幕之间还是会留有较大空隙,加上封装工艺的不成熟,进灰又成了新的难题。
华为的Mate X和荣耀 V Purse采取的都是鹰翼型铰链,这套方案的优点是能让两块屏幕完美贴合,缩小手机厚度,也省去一面屏幕,减少重量,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折叠后裸露在外的柔性屏容易刮花。
至于水滴型铰链方案,各个品牌根据使用寿命、屏幕折痕、机身重量等方面的取舍,经过改进之后又衍生出双旋水滴铰链、超闭合精工铰链、精工拟椎铰链、高强度碳纤维铰链、鲁班钛金铰链、蝶翼铰链、龙骨转轴等多个门派。
当一项技术在行业中没有能够形成共识的解决方案时,即代表着这项技术必然存在某些缺陷。
我们知道苹果对供应链的管理非常严格,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配件,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进入名录,苹果至今没有推出折叠屏产品,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技术的成熟度还未达到要求。
技术的可靠性与高售价相关联之后,折叠屏售后的隐性成本让很多用户踩坑之后就难以回坑。
以荣耀Magic Vs2为例,其首次换屏可享受7折优惠,折算下来依然高达2669元,主板更换更高,达3199元。
当一次维修就要付出几乎一台新手机的价格时,很多用户也就对折叠屏也就望而却步了。
03 走向大众才是归宿
折叠屏要想走出当前困境,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是这些问题最终的指向却是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便宜点,再便宜点,当折叠屏从小众走向主流时,上述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上文有提到,厂商们也不想将折叠屏卖贵,已经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根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1000美元以上的折叠屏手机份额已经由一年前的81%下降到66.5%,中信证券也做出预计,随着产业链升级,未来折叠屏手机的主流价格带有望降到5000至8000元。
这样的价格水平与直板旗舰相当,甚至略高一些,因而依然还是无法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好在行业也意识到结症所在。
从体验入手,现在的折叠屏手机经常遇到的图片变形、显示不全、大面积留白、不适配横屏等软件适配方面的问题。
去年3月,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阿里巴巴、百度、华为、腾讯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制定了《折叠屏软件设计与开发行业规范》,为折叠屏软件设计与开发行业提供规范指南。
主要配件的国产化替代方面,国产供应商也在补课赶上。
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出货量份额中,三星显示占46%,京东方占23%,LGD占10%,居前三位。
据DISCIEN数据,中国投建的柔性产线最早量产的时间为2017年第三季度,较晚的量产时间在2022年下半年。由于近年来新增柔性OLED产线均来自中国,预计未来供应产能的增长将以中国产能为主导。
很显然,随着国产化程度的提升,成本得以优化,厂商们在定价上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有利于推动终端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折叠屏用5年时间,完成了从0到1的市场构建,如今正处在从1到100扩张发展的关键节点。
我们不否认这5年时间,折叠屏产品所取得的进化成绩,但也应清楚看到,当前行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虽然现在很多问题已经给出了解方,但还需要交给时间来给出最终答案。
路虽远行则将至,对于折叠屏厂商们而言,唯有继续保持坚定的目标,以长期主义的姿态负重前行,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