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苹果公司出了一次公关危机,iPad Pro的广告片《Crush》里,大量代表生活美好的物品,书籍、乐器、相机等等都被压爆。其中眼珠爆出的镜头,处理得很卡通,没有血迹,可能制作团队还认为自己很幽默。
整个短片的细节处理都很好,只是主旨让人不太舒服。有了iPad Pro,就要丧失掉这些产品了吗?或者说,这个短片比较直接在表达:我们啥都有,快来买我们的产品。
这跟1984年乔布斯一战成名的《1984》和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的《Think Different》不可同日而语。《Think Different》中提到的天才们,依然是人类的闪耀群星,每个都是乔布斯自己挑出来的。
对于给用户带来的不适,刚过去2天,苹果公司负责营销的副总裁就出来道歉了。
这件事,有的朋友不太理解,不就是表达的理念没有那么完美、没有让每个人不舒服,是不是过于苛刻了?
放在别的品牌身上,可能确实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对意见,但偏偏这是苹果。
苹果公司意味着什么?苹果公司是改良鼠标和操作系统、真正将个人电脑引入千家万户,又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存在。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是定义了之后几代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工作语言的。苹果公司的品牌广告,是被放在全球历史所有广告排行榜的顶端为人瞻仰的。苹果公司的线下店,是开创了科技消费品(手机、相机乃至今天的新能源车)的线下体验、销售模式的。
既然处于这个位置,享受着在这个位置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品牌溢价,那就要经得起拷问。如果代表行业标杆,做出的广告不符预期,那别人为什么还要认同这个品牌,以及品牌背后的团队和产品?
受到了多大的赞美,就要经得住多大的批评。
2
苹果这则广告给人的感受,隐隐还有一种“我在俯视你”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产品设计里,可以统称为“骑在用户脸上”。
潜台词是:你这些好的东西,不管是乐器,还是玩具,我认为,iPad就够了,我不关心你怎么觉得,我关心的只有我觉得。
这种潜台词是很危险的。
我记得第一次有“骑在用户脸上”的认知,是第一份工作,在锤子科技,2013年左右。当时我们在讨论一个短信的功能,就是要不要把短信验证码,从短信里提取出来,自动帮用户填在空格里。
结论是,我们不能直接给用户填写,我们可以在顶部通知栏悬停,让用户自己复制,或者把验证码放到剪贴板。
因为直接给用户填上,就会有一种“骑在用户脸上”的感觉。就好像吃饭的时候别人给你夹菜、你不会输入某个字别人抢过你手机帮你输入一样,缺乏边界感。万一搞错,也很难受。
这个功能,今天通过剪贴板和输入法的配合更好地解决了,iOS是在版本12上线的,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iOS的处理方式,也是没有帮助用户直接填进去,除了系统级别的短信验证,因为是100%准确的。
当时我不是特别理解这种感受,毕竟那时候产品设计都足够节制,连短信验证码的问题都得考虑许久。而在2015年左右,业内兴起一波所谓“增长产品”的热潮,塞东西变成家常便饭,恶心用户成了显学。很意外的是,不管是不是屎,用户也都吃下去了。
现在的产品进化成什么样了呢?我主力的iPhone有几天遇到问题,只好用备用安卓机,尝试打开了一下预装的百度地图。
瞬间,五颜六色的、毫无用户价值的“牛皮癣”首页映入眼帘,制造了剧烈的生理不适。好像有十几个声音在嘶吼:点我点我啊。
哦,这么说可能不太对。大家也许都习惯了这种产品了,尤其对于年轻的朋友,会疑惑:“互联网产品”不就是这样的吗?
还真不是。我们的产品在七八年前并不是这样的。当时的设计风格,国内国外都一样,月亮一样圆。这样的设计风格,后来各自走了不同的路。海外变化不大,当初的风格延续至今。如果想要对比,并不难,各位看一下国内安卓手机预置的APP,与iOS预置的APP就能知道区别。
比如地图软件。可以对比一下功能的多寡,以及眼前影响主功能的要素有多少。高德已经算是相对节制的了,百度刚刚贴过,这里就不贴了。
如果非要说,苹果地图的简洁是由于没有生存压力,毕竟苹果的利润部门不在这里。那预置APP之外的第三方软件,也都有鲜明对比,比如这种主流的音频平台:
国内还是习惯一种当爹的状态:老子告诉你,你需要什么。国外是反过来的:你需要什么,我提供给你。
你可能说,那国内产品都是利欲熏心了,都图赚钱。这也不对,这俩音频软件的2023年营收,后者是前者的16.6倍。
你可能又得说,那都怪国内用户消费能力差,人家可是全球覆盖。这就有点流氓逻辑了,做得不好都怪大环境呗?Temu、Shein和Tiktok怎么没怪大环境呢。
而且国内也有一直足够体面、坚持到现在的好产品,要是没有这个产品,怕是大家真以为中国人做产品设计只有不体面一种选择了,那就是微信。
3
关于微信的好话,坊间说得都太多了,我自己也没少讲过。很难想象要是微信打开,是百度地图那种尿性,我们的生活得有多难受。这样的产品,交给百度和阿里,是完全有可能也骑到用户脸上的。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心里憋着一点气的,因为我发觉微信也在犯苹果公司一样的错误,也在一步步走下神坛。
事情就发生在今天,我发现很多群里在莫名其妙发一句话:
还以为是什么流行综艺或者影视剧的台词,没有理会。
我的微信群不多,因为现在的微信群有效信息很少了,好的内容也没办法沉淀,我很少看群。可是这句话又反复出现在我各种群里,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污染本就信息密度不高的聊天记录。
我搜了一下,大吃一惊,居然是腾讯自己做的某游戏的广告。它的触发条件就是游戏中角色的口号,根据关键词触发的效果,跟“炸弹”类似,屏幕会跳出来一个游戏角色,砍碎屏幕。
我真是眼前一黑。这种感觉,就跟苹果公司做出《Crush》广告让品牌的拥趸大失所望一样。互联网的最后一点点净土,也在搞这种脏东西了?
看似跟过去做的炸弹触发没区别,我解释一下问题在哪。如果是炸弹、烟花这种关键词触发,它们是围绕聊天社交本身的,是大幅增强了互动性的,是聊天过程中的体验提升。正如双击头像的“拍一拍”,也增加了一种互动方式。它们都是围绕微信的本职工作:聊天。
而这种沙雕广告关键词,明显就是为了商业化完成的。出现的游戏角色,对于微信这样一款面向全民的社交工具而言,99%的用户可能是陌生的,就纯粹是一种打扰,是一种贴脸喂东西、私筷夹菜。
大聪明的设计团队,也许还以为这种设计,只会在游戏玩家群体里传递,但微信的每个变动,就连加了什么官方表情,都会上热搜,大聪明们不知道吗?这种最后变成病毒传播,污染聊天,会是预料之外吗?
早年间,微信介入本地生活的方式,无比节制,就是在九宫格里放入口,并没有影响聊天,甚至连底部标签页多少年了,都岿然不动(可以看看这两年隔壁支付宝的底部标签页,有多么像跑马灯一样丰富多彩)。后来做小程序,虽说会以聊天卡片形式出现,但也可以接受、能够理解,在多数情况下,是帮助沟通和交流的。
这个关键词广告设计,完全不是从用户角度出发,也不是面向微信的本职工作,不是从沟通和交流出发的。就是贴了个“牛皮癣”,跟百度地图首页那些疯狂招手的“牛皮癣”,没啥区别。
要真的这么演化下去,纯净的聊天功能,没有什么不能塞的。根据关键词可以触发广告位,那根据关键词能推商品吗?根据关键词可以推荐视频号吗?根据关键词可以推直播间吗?你说“寂寞”的时候,要不要出来一个相亲APP的“红娘”?你说“好冷”的时候,要不要出来一个电热毯的优惠券?
这样一来,财报精彩,股东满意,用户沉默,好像没什么不可以。
你可能会说,一个游戏广告就联想这么多,是不是对微信太苛刻了?是的,我们对微信的苛刻就源于对它超出平均值的认同,就跟对待苹果一样。
我跟同行交流产品设计的时候会不断夸微信,跟身边担心隐私的朋友推荐微信输入法,我每天都要打开微信读书,我因为视频号卸载了抖音……都源于我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和产品理念,知道他们的产品设计是国内难得的净土。如今净土被污染了,我当然要无能狂怒一番。
4
几个月前,少楠送我一本书《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是迪特·拉姆斯讲述自己的设计之道。他是德国的设计大师,乔布斯也颇受其影响。他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很反常识的: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
很多设计都力图显示自己的存在,也有浓重的设计师个人表达在其中。但是设计并不是艺术,艺术家可以尽情自我表达,变成尼采都无所谓。设计师是设计产品的,需要提供功能。
这本书很好地以大量真实的博朗产品,体现和贯彻了这种理念。节制不是目的,少不是目的,这些其实是表象。我自己粗浅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
好的产品,是在平时能够隐去自己的存在感,又在使用时,给用户提供高效的、舒适的体验。
迪特·拉姆斯设计的SK4唱片机,简洁美观,同时又具备实用性,还很耐用。不用的时候是与家居融为一体的摆件,用的时候方便、好用。
Mac系列电脑和iPhone系列手机,都是不推荐“关机”功能的。在2010年之前,每天早上打开手机、睡前关闭手机,还是手机用户的日常。但手机的使用不应该给用户制造麻烦,应该更融入、更能隐去“存在感”。于是去掉“关机”,就能让产品符合前文的理念。这种少才是有意义的少。
而为了去掉“关机”,其实在产品设计中,要做大量的冗余工作,例如在睡眠状态怎样节省电量、要怎样后台处理任务等等。
最终结果就是,今天的几乎所有手机用户,都接受和适应了这种设计。
过去的微信,很好地践行了这种理念。没有开屏广告,整洁的主页,可以快速找到好友。在聊天中,互动的形式有红包,有拍一拍,有丰富表情包,外部的链接可以直接打开预览,有的功能可以跳转小程序。整个过程都很顺畅,至少在社交过程中,不会感受到太多的“被打断”,微信也不会跳出来刷存在感。
这次的广告,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被骑脸,感受到微信主动地刷存在感。
微信跟我们同行了13年,现在做出姿势,终于忍不住想骑到我们脸上了。这次迈出的腿,究竟会收回去,还是要趁势压下来,我们让子弹飞一会。
最后用迪特·拉姆斯的一句话收尾吧:
“事实上,设计中唯一能犯下的大罪,便是漠视人,以及他们生活的现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 (ID:liufeinotes),作者:刘飞Lu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