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互联网公司中, Google、微软、Facebook、苹果等大公司无比耀眼,它们员工众多,产品线丰富,营收颇高。创业者们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建立那样的公司,封狼居胥,赢得生前身后名。
但如果在纸上划一条线,按照营收或者员工人数分门别类把我知道的公司对应到这条线上,那 Google 之类的超级大公司是一极;另外一极则是一些有趣的小公司,比如今天我们要聊到的 Basecamp,又叫 37signals。
Basecamp 是一家非常酷的软件公司,他们人不多,四十来人的样子,但人效却很高,让人羡慕不已。
很多年前,我在媒体上读到过他们 CEO Jason Fried 分享的观点,他说:“你可以去读一读 TechCrunch,看看上面的新闻。你会发现重点都是融资额度以及员工人数。但这些指标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盈利?你是否开发了优秀的产品?你是否关心员工?是否善待你的客户?”
一语入心。
37signals 的故事
37signals 成立于 1999 年,刚开始只是一家设计外包公司,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市面上没有好用的项目管理工具。于是,Jason Fried 考虑研发一款类似的产品,在满足自己团队的需求的同时,也出售给客户。
但 37signals 当时并没有程序员。Jason Fried 想起了之前曾经和他有过深度交流的程序员 David Heinemeier Hanson,请他来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彼时,David Heinemeier Hanson 还在上学,但他很有才华,后来还创造了 Ruby on Rails 框架。更关键的是,他俩志同道合,都极为信奉简约至上的产品设计理念,这在后来的产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几个月后,一款名为 Basecamp 的项目管理软件产品正式发布。Basecamp 采用了 SaaS 的模式,并且设计简约。后来,国内知名的项目管理软件 Tower,就模仿了 Basecamp 的设计。Basecamp 客户群是中小型企业。当时,市场上鲜有好用的项目管理软件,Basecamp 顺势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果,在几个月内,便完成了全年的营收目标。
2005 年,Jason Fried 觉得还是 Basecamp 好玩,更有前景,于是他决定放弃设计外包业务,正式转型为软件产品公司。这不难理解,设计外包业务是一个典型的人力密集型企业。这是一次大的方向调整,相应地,原有的两位设计合伙人离开,刚刚毕业的程序员 David Heinemeier Hanson 以 CTO 的身份,正式加盟 37signals。
Jason Fried 和 David Heinemeier Hanson 志同道合,他们构想了一个足够有想象力的未来——参照 Basecamp 的模式,瞄准中小企业市场的痛点需求,开发 ToB 软件。于是,从 2005 年开始, 37signals 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产品,比如在线沟通软件 Campfire、CRM 软件 Highrise。现在想想,那是一个草莽的年代,ToB 领域的很多需求都未被满足。
将近十年后,也就是 2014 年, 37signals 已经发布了十多款企业软件。而这一年,也是公司成立的第十五年。十五年来, 37signals 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盈利,坚持小团队作战,同时,还创造一套特有的管理方法,在行业内小有名气。挺成功的。
但也有挑战。你想想,十多人的团队,想要经营好那么多不同领域的产品,几乎不可能。Jason Fried 和 David Heinemeier Hanson 进行了复盘,决定对业务方向进行收敛。他们在邮件中这样写道:
我们发布了太多的产品,以至于业务过于分散,团队无法聚焦一处全力以赴做事。虽然我们可以雇佣更多的人来做更多的事情,但这种快速扩张与我们的文化相悖。我们只想做一家小公司: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的名字。
他们说得很委婉。我觉得真实原因是,加人也解决不了业务分散的问题。
对业务复盘之后,Jason Fried 宣布他们未来只会聚焦于 Basecamp 这个单一产品,其他产品或是出售,或是不再重点迭代。同时,为了向客户和员工表决心,他们将公司名从 37signals 改为了 Basecamp。有点削发明志的意思。
是不是觉得很酷?
是的,太牛了,这个决断力。但商业世界没有终局。2020 年,Basecamp 又破例推出了名为 Hey 的邮件服务。显然,他们并没有按照几年前邮件中提到的那样,从一而终的打磨 Basecamp 这个单一产品。究其原因,我觉得很可能是 Basecamp 的增长渐渐到了天花板。
老的产品到了瓶颈期,如果不开创新产品,那公司很可能自此走向衰落。况且,那么多员工,在产品见顶之后,大家的 ROI 肯定不会高。这一点,聪明的 Jason Fried 不会没有察觉。所以,顺势做新东西,我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反而要是还为了面子,坚持不做,才是个大糊涂。
不知道 Hey 商业收入如何。但可以确定的是, 2022 年 5 月,Jason Fried 再次发邮件说,他们决定再次把公司名从 Basecamp 改回到原来的 37signals,因为现在公司除了 Basecamp 之外,还有 Hey.com。同时,他们也在进行全新的组织升级,希望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
兵无常势啊。
Jason Fried 这两年没有再写新书,但我们可以在他的博客上找到他近期的观点。这哥们很喜欢写东西,博客和 X 更新非常之频繁。2021 年时, 37signals 还发生过一起员工大规模集体离职事件,起因是 Jason Fried 禁止员工在公司内部讨论政治,同时,他还取消公司的委员会团体,以及 360 绩效 Review。
我想,这些事件,应该也会让 Jason Fried 对之前的管理文化有更深入的反思吧。如果他再写新书,我挺想看看他怎么理解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保护注意力
在职场中,做到一定职位之后,零碎的会议几乎无法避免。比如在之前的几个公司,每天我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会议需要参加,某个员工的转正会、公司的管理周会、团队的周会、立项会、复盘会、一对一沟通,这些会,每个都有 100 个需要你进入会议室的理由。
可问题是,当时间被各种会议和沟通吞噬之后,还能有时间干其他的吗?挺难的。所以,为啥很多人做管理久了之后,就会丧失做事的能力。因为时间被管理事务碎片化之后,他的专注力也会随之减弱。
怎么办?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公司人多了,自然需要各种各样的会议来对齐和拉通。你不参加?那不行,会被理解为不给面子,不配合其他人工作,这可能带来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一个折中的解法是自己调整。第一,提高自己的时间使用效率,提高专注力。第二,尽量给自己安排成块的不被打扰的工作时间(两小时起),用于创造和思考。第三,可以有一段时间是忙疯了的状态,这可以接受,但如果一直是这样,那肯定是哪里有问题。
《重来 3》中,Jason Fried 一直在强调几个观点:“公司要注意保护员工的注意力”“高效工作的前提是,你拥有很多个完整的一小时,而不是很多个被切割的一小时”。现在在墨问西东,我们会议很少,所以我有很多不被打扰的时间。
但同时,我也面临其他挑战,比如来自 IM 的消息,来自各种应用的诱惑。它们也会像会议那样,于无形中打乱我的节奏。这一点同样值得警惕,要不然,公司虽然给了我们成块的时间,但我们也可能因为自律的问题,犯类似的错误。
现在上班时间,我特别在意手机、微信对我的干扰。于是,我干脆把手机放到视线之外,如无必要,电脑上也不再登录微信。总之,要让自己沉浸式的工作,而不是边聊天,边工作——我不相信这效率能高。
对于共识的再思考
“挺难达成共识的”,在协作之中,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感慨过。
人和人协作,必然会涉及共识的问题。这几年,我对共识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必须得承认,人和人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共识没有那么容易。
之前我还看到朋友圈有人感慨说:“当员工的时候,爱吐槽领导的愚蠢决策,但成为管理者之后,才意识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句心里话。
很多管理者会追求团队 100% 统一思想,然后大家齐心协力按照一个步调往前走。但这种执念的后果是管理者需要不断的沟通、拉扯和说服。这挺耗人心力的。
人和人是不同的,你想改变一个人,谈何容易。况且,挺多情况下,哪个对,哪个错,并没有那么明晰。讨论不清楚对错,各自有主观偏好的拉扯是无意义的。这是我现在的认知。
同样,在团队里也是这样。我的经验是:
第一,选择和气味相投的人合作。选择比磨合重要。逻辑还是刚才提到的,我们很难改变一个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之类的话,都是建立在“同>异”的基础上。
第二,谁负责谁做决定。并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来自领导,没有人愿意执行别人的意志,如果你负责这件事,那我就推动你来做决策。也只有当一个人敢于决策时,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第三,不追求 100% 共识,但追求 100% 执行。这是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Jason Fried 说,“承诺比共识更重要”。我们可以不同意,不喜欢,但如果负责人决定了,那就需要执行,而不是抗拒。
对目标的再反思
《重来3》中是这么说的:“在 37signals,我们一个目标都没有——没有顾客数量目标,没有销售目标,没有客户保留率目标,没有营收目标,也没有具体的利润目标(但公司要赢利)。从创立公司第一天起,我们就没设过目标,如今,在将近 20 年后,我们依然不要目标。我们只需要每天都尽最大的努力,一天天走下去。”
很多公司定目标的初衷,本就是希望能让目标牵引行动,帮我们把事情做对。只是走着走着,随着人员的增多,压力的增大,野心的膨胀,目标对于管理者、执行者而言,便成了一个大相径庭的词。
我们其实也受够了激进的目标,以及为了对齐目标,管理者和执行者互相打拳击、讨价还价的过程。看到 Jason Fried 不为公司定目标的观点,我又陷入了沉思。
我们继续辩证性地探讨下“目标”的意义。
之所以反复提到“辩证”,是因为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关键还是你选择什么,你相信什么。比如, 37signals 和阿里巴巴是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他们的营收体量和员工人数不可同日而语,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公司,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墨问西东每个月都会定目标,但我更倾向于把目标理解为预期。我知道,很多管理者为什么要把目标定很高,因为他们相信一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个月定 100 万,你怎么也能完成 80 万吧。要是我定 50 万,那你到时候完成了,是不是可能会放松下来?
这种揣测自有它的道理,特别是当管理者和执行者没有信任时。但没有信任,应该先解决信任的问题,想靠目标来补齐信任的短板,逻辑不对。再说,没有信任的情况下,各怀鬼胎的掰扯,对双方而言,真的是一种消耗。
当把目标理解为一种预期后,我觉得一切会变得简单。首先,我们很在乎目标,在乎目标的推演,在乎对目标的感觉。其次,我们又没那么在乎目标,因为那只是一种预期,要是路子对了,目标自然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要是路子不对,那更高的目标,只能让团队执行者更茫然。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你把目标定得足够激进,那会激发团队打破现有的思维框架找更好的解法。我觉得这完全是强词夺理。过高的目标, 99% 的情况下,只会让团队动作变形,甚至丧失信心。
公司是长起来的,产品是长起来的,目标是长起来的。拔苗助长的事情,过去几年,我们见得还少吗?每日优鲜、ofo 等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尾声
37signals 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它让我们看到了除了传统的叙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不融资,不加班,不刻意追求扩张,人家活得很滋润——养活了一个团队,做了一款产品,服务了一波用户,让几十个员工过上还不错的日子。
墨问西东也正在努力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像 37signals,也不像阿里巴巴,完完全全是自己的。这也是创业的迷人之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