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看到“王传福的背影”,奇瑞员工狂加班?
作者 | 张凯旌
编辑 | 趣解商业产业组
近日,话题“奇瑞员工控诉公司”冲上脉脉热榜,认证为“奇瑞员工”的脉脉网友发帖称,奇瑞汽车内部存在强制加班行为,“896”是标配,销售前线人员更是需要“007”;然而如此大的强度,却没有加班费,仅仅会对加班超过3小时的员工发放10元餐补。
该网友还表示,为了掩盖加班事实,公司会将所有员工的下班打卡时间统一显示成5点。
据“凤凰网”、“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多位奇瑞员工表示该描述属实。这些员工还透露,在奇瑞即使活干完了也不允许下班,必须留在工位上卷加班时长;有的部门要求周六99%的出勤率,各部门之间要对比加班时长,没达到加班系数(负载率)就要被通报。
前有宁德时代,后有奇瑞,员工“反加班”声音汹涌澎湃的同时,企业的日子似乎也没好过到哪去。价格战的影响下,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不少公司的利润都出现下滑,员工加班加点地干活,换来的却是更为紧俏的工资,甚至是被裁员。
这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车企的常态吗?
01.奇瑞加班被员工控诉,会影响IPO吗?
奇瑞在车企“加班大军”中并不“孤独”,事实上,国内车企、电池厂加班早已是常态。
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搜索当前业内知名度高的比亚迪、长城、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都能找到认证为该车企的员工吐槽公司加班多的信息。
这些网友分散在各个岗位。有的是现任员工直接坦言加班“多”,也有前员工现身说法,称自己的“老东家”加班严重且没有加班费。
有业内人士表示,是否加班和加班频率,与所处岗位、部门、领导个人风格、组内工作节奏和行业周期都有关系。
项目初期与收尾交付阶段可能加班,如果有突发事件打乱研发计划,比如友商突然发了新车,工作量同样会激增;产品运营、HR等非技术岗位加班多,但在项目关键期,技术人员也可能加班至深夜。甚至个别项目组,由于管理人员能力较差,还可能让员工长期加班。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现在车企加班是正常现象,不加班可能就会拖延产品研发进度、增加造车成本,进而在竞争中处于下风;而员工们作为相对的弱势群体,大部分也还是选择默默承受。
上海明华有道咨询公司总监封士明称,汽车行业以前也有加班,但没现在这么夸张;加班本身不可怕,但无限度、无效果、无报酬的加班已然成了公害,也是“卷”的主要标志之一。
既然如此,为何单独奇瑞被立成了靶子?脉脉上有认证为奇瑞汽车员工的网友认为,是因为其他车企工资给的高。“某瑞一堆工资到手四五千的研发,还要求996,踩点上下班,侮辱性文化,给谁谁不爆炸。”
而薪资这一点,上述爆料奇瑞强制加班的网友也有提到,其称奇瑞的薪资水平按比较保守的说法,是“蔚小理”和吉利这样的企业降薪一半都接不住。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3月,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曾在一封内部邮件中提到:“以奋斗者为本,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对于行政领导们,必须是正常工作日,请想办法(规避法律风险);学习华为精神,让奋斗者努力,也不能让奋斗者吃亏!”后续高新华还回应称,邮件要求的对象并非普通员工,而是希望激发愿意努力工作的员工,本意并非压榨。
学习华为精神相对容易,可要匹配上同等程度的薪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
不过,领导的呼吁也并非完全没有效果。2023年,奇瑞汽车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销量创历史新高,达188万辆,同比增长52.6%;汽车出口量也达到约93.71万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2024年前6个月,奇瑞维持高增长,累计销售新车110.06万辆,同比增长48.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09万辆,同比增长181.5%。
2023年四季度,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表示,奇瑞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属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不过,他对2024年奇瑞进入头部阵营依然充满信心,并立下新目标:“2024年中要回到新能源前三,今年年底要成为行业第二位,要看到王传福的背影。”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底已经有奇瑞重启IPO计划的消息传出,预计将在2025年前完成A股上市;对此,有奇瑞高层对媒体表示,公司是在积极准备上市,但其余信息都不准确。
微博上,一位自称奇瑞前员工的网友表示,老一辈奇瑞员工就是这么拼过来的,大部分人为了事业,愿意也理解加班,不能接受的其实是形式主义的、无效的加班。
也有自称奇瑞内部员工的网友表示,奇瑞为上市合规,关闭所有员工打卡历史记录、查询权限,禁止员工保存打卡信息;为IPO保证利润,减少人工成本,研发部门使用盗版网站,且大量产品堆积经销商。
不过,中国仲裁法学会信托与基金委专家委员刘海旭对媒体表示,企业如涉及大额加班费或补偿,要依法计提相关费用,也可能影响公司利润表现;如因用工合法合规问题引发舆论争议,还可能会影响上市审核。
02.大规模降本增效,车企“淘汰赛”白热化
除了加班,今年各大车企扎堆裁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无论是传统合资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牵涉其中,就连特斯拉也不能幸免。
仅从裁员规模上来看,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今年4月宣布在全球裁员10%,这意味着至少1.4万名员工的离开,是目前已知的车企“裁员之最”。其余车企中,广汽本田的裁员人数也在千人以上,理想汽车更是超5600人。
据《华夏时报》此前报道,目前已有超13家汽车品牌被曝展开裁员计划。如果综合零部件产业链,裁员企业名单将会更多。
有意思的是,广汽本田采取“N+2+1.8”的赔偿方案,其中“N+2”是标准赔偿,在此基础上再发放1.8个月奖金,根据员工岗位和级别,还有额外补偿。这样的裁员条件,甚至比特斯拉的“N+3”还要丰厚,吸引众多员工自愿报名,裁员名额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对比之下,汽车“新势力”还处于挣扎求生阶段,裁员条件与根基深厚的跨国车企尚有差距。社交平台中近期有吐槽蔚来裁员的声音,称蔚来突然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还在双方协议没签字、员工也还没收到单方解除通知书的情况下,关闭所有权限、清空办公设备。该员工认为,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解除”,理应以“2N”标准赔偿,而非协商解除合同的“N+1”。
无论密集裁员,还是大范围加班,都反映了车圈集体降本增效的趋势。
经过前几年的野蛮生长后,国内汽车产业正步入转型期。据“中汽协”统计,今年5月,中国汽车销量共计241.7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乘用车销量207.5万辆,同比增幅1.2%。两项数据均创下2022年11月出现负增长以来,除春节因素影响外的单月最低涨幅。
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的入局,也正在方方面面加剧着行业内部的紧迫感。研发端,部分产品的开发周期最快压缩到了一年出头,比此前外资车企的开发流程快了一倍以上;销售端,客户留资、加微信都成了KPI指标,为了获取线索和成交无所不用其极。
内需增长缓慢,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车企们大打价格战。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豪华品牌还是性价比品牌,都直接参与到降价潮中,让经销商们苦不堪言。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邢海涛表示,最极端的情况下,有百万元的车被经销商以四五十万元的价格卖出去。不少经销商感慨:“少亏就已经相当于赚钱了。”
而价格战的代价则是利润下滑。2023年,A股和港股累计19家整车上市公司,近一半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新势力”中除理想(2015.HK)外全部亏损,合资车企中,上汽集团(600104.SH)旗下大众、通用、通用五菱三大品牌净利润同比下滑58%。
变局中,车企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降本增效”则是此前互联网大厂已经实践过的理论。在这场短时间内看不到尽头的淘汰赛中,最重要的还是先活下来。
03.停不下的“内卷”,车企亟待找到平衡
不过,目前已经有车企出现了反内卷的声音。
今年6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过度内卷会对企业的盈利和社会贡献造成负面影响,汽车行业要有大局、有格局,着眼长远战略,而不是去卷。
还有观点认为,汽车这类新型科技产业对员工的消耗和压榨会起到反向的示范作用,进而影响其他行业。
但从历史来看,汽车行业确实在不断经历“百花齐放”到“寡头统治”的循环,所以行业内的一个共识是,对于“内卷”要看到其两面性。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表示,加班员工如果有足够的动力,做出一些高质量、强创新的产品、技术,自然对行业有好处,如果太佛系对产业进步和消费者都不是好事;但加班也可能会消磨员工的创造力,抑制社会消费,当汽车厂变成血汗工厂,还会影响日后的人才引入;行业更应该做到的是在品质底线、法律底线下竞争,同时不能太不惜成本,否则会影响企业的寿命。
上海明华有道咨询公司总监封士明则称,适当的“卷”能促进竞争活力,让行业更快进步,让消费者受益;过度的“卷”则会破坏正常的竞争环境,不但可能酿成人身伤害的悲剧,也会降低产品品质,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国外公权机构制裁我们的理由,损害中国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其呼吁车企建立“反内卷”联盟、工会,接受员工对车企严重违反劳动法的举报并定期公示,彼此监督的同时也让舆论来监督。
在实践落地上,封士明认为,车企首先要在技术层面加强监管:不符合国标、被实名举报且有据可查的、多次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技术,必须加强调查取证与科学研判,该整改的整改,该召回的召回,该停售的停售。
其次,可以在盈利上加强审核;比如单车利润率在5%以内的,降价需经审批,尽可能避免低价倾销与恶性竞争。
最后,在用户舆情上建立熔断机制。如果某一车型同一类型问题被用户屡次投诉,情况属实且达到一定程度,强制召回并进行整改;如果游戏规则公开、公平、一致,那么理论上会达到“卷”的自然平衡。
而另一个共识则是,短时间内,当下无止境的“内卷”很难出现转机。
林示认为,内卷会持续多久无法判断。在技术不能突破,没有创新性、优质产品的背景下,几乎不会出现车企平衡盈利的可能,因为同质化的产品卖不上价,堆料太多的成本又高。
而封士明则表示,持续多久因厂而异。销量持续火爆的车企,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会保持高强度的内卷;销量低迷、只是为了卷而卷的车企,可能不久之后会破产重组,内卷也就自然停止。
这注定会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又有哪个车企,能禁得住大浪淘沙、穿越周期后,“风光无限”的诱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