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美容仪新规延期两年,觅光们获得救命稻草?

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曾霸榜该品类销售榜首的觅光却在业界被传出“经济困难”。

7月4日,某社媒平台传言称,曾在抖音美容仪销售榜占据榜首的AMIRO觅光(下称“觅光”)正面临破产危机,进行多轮裁员。同时,公司因经济困难原因已向相关部门报备。

相关截图还显示,觅光即将发布放假通知,假期长达3—6个月,“待公司业务回升再回来工作,没回升继续放假”,在此期间,员工工资按深圳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到手约1880元;若不接受放假协商,员工可申请离职赔偿,赔偿金0.5N,且只有100个名额。

随后,多个媒体报道,目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CFO金昶,以及公关部门负责人都已离职。负责品牌相关团队基本已经全部被裁撤。

壹览商业跟进发现,觅光天猫、抖音等官方旗舰店运营情况正常,日常直播也正进行。客服针对壹览商业关于运营情况问题回复称“觅光倒闭这一说法非品牌方官方信息,并不了解。”

7月6日凌晨及7月7日,觅光创始人王念欧及品牌先后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官方账号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王念欧回应称:“前段时间,受行业恶性竞争影响,确有挑战,但所幸上下同心,已挣脱困局。”觅光微博官方发布声明称:公司业务运行稳健、并无任何经营问题。

虽官方盖章公司破产一事实为谣言,但裁员却确有其事。多为觅光前员工在此次事件中向媒体透露:今年以来,公司以正常优化、组织架构调整为由正进行大规模裁员。觅光整体员工规模巅峰时期曾有700人,现在却不到其一半。

从细分赛道头部到大规模裁员,觅光经历了什么?

GMV20亿却不赚钱

成立于2015年的觅光,最初因一款智能化妆镜走红。

2017年,觅光推出“AMIRO(觅光)”智能化妆镜,因产品具有日光还原等多重功效,解决了用户化妆过程缺少高清光源的痛点,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上市第一年销售额超6千万,次年过亿,市占率一度超过50%。

美妆镜走红后,觅光开始切入美容仪赛道。2020年,推出了其首款手持强脉冲激光脱毛仪,同年推出首款家用射频美容仪,2021年,AMIRO觅光切入光电美容仪器赛道,推出深层射频美容仪,当年双11线上销售额破亿,全平台同比增长77%。

此后,觅光以射频美容仪作为其主打产品,将客单价从化妆镜的几百拉升至美容仪的几千,开始业绩狂飙之旅,据王念欧透露,觅光GMV在2021年、2022年分别达到4亿元和20亿元,2023年增速在50%以上,即突破30亿元。

这期间,觅光也成为了资本界的香饽饽。截至目前,觅光共获得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腾讯投资、小米集团等,最近一次融资出现在今年6月,投资方为銘丰资本、三元资本、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熠然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壹览商业梳理发现,业绩一路狂飙背后,觅光却仍是一家不赚钱、依赖营销、渠道议价能力欠缺的企业。

首先,无论是化妆镜或是美容仪,觅光一直在努力讲关于研发的故事,并反复强调“重产品、不赚钱”。

2023年底,王念欧接受自媒体“程前朋友圈”访谈,向用户介绍了觅光基于“增长飞轮”模型之上重金投入研发的故事。该模型包括产品-口碑-品牌-流量-规模-资源(人才、供应链等)几部分。在访谈中,王念欧提到,当下的觅光已经来到了增长飞轮3.0时代,在技术研发实验室上的投入破亿,并表示“这几年没分过钱,想做长期主义的话,利润就别想了”。

此前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王念欧曾称:“我们最开始是从一台智能镜子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的,只是当时手上的融资实在烧得太快了,所以才转型做了消费品。”

其次,在市场看来,觅光的“增长飞轮”,仍然依赖营销。

在达人端,从2018年开始,觅光的产品就频繁出现在李佳琦、薇娅、罗永浩、广东夫妇等知名主播的直播间中;在明星端,觅光赞助“浪姐”等综艺、登陆2020年纽约时装周和模特们牢牢绑定,邀请知名演员高圆圆为其代言;在投流端,觅光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大肆烧钱种草、投流是业内不争的事实。

最后,动辄上千元的美容仪产品,公司对渠道价格把控能力仍然欠缺。

去年双11 期间觅光就因线上线下产品价差千元,被不少网友指出价格欺诈。今年射频美容仪监管政策落地前夕,社媒平台更是出现了一批贩卖美容仪产品的商家,包括觅光在内的多个射频美容仪品牌,在此类渠道低价甩卖。

渠道、投流、营销方面的大肆烧钱,却没能帮觅光稳住业绩大盘。据魔方市场情报统计,该品牌去年下半年在淘宝/天猫平台的美容仪销售额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9.1%,达到10.23亿元;而进入2024年前两月,销售额更是急剧下滑82%,仅录得0.51亿元。

而射频美容仪相关政策落地之后,一批以射频美容仪为主打产品的品牌开始经历行业洗牌,“觅光们”被迫直面新一轮挑战。

药监局松绑,牌照问题能解?

今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射频治疗仪类产品有关要求”的公告。本次公告指出,自2026年4月1日起,《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附件中09-07-02射频治疗(非消融)设备中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射频美容仪新规延期两年,觅光们获得救命稻草?

同时,对已注册上市的产品给予适当的宽限期限。2022年30号公告发布前已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原注册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注册证有效期内生产的产品,可在产品使用期限内继续销售。原注册证在2026年4月1日前到期的,注册人可向原审批部门提出原注册证延期申请,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26年3月31日。

本次新规将原本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射频类相关产品的时间从原本的2024年4月1日推迟至2026年4月1日。也就是说,国家药监局给了指定时期内已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还未拿到医疗器械证的射频美容仪2年缓冲时间,给予相关企业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政策、完善注册手续,同时也确保了市场上已有的合法产品能够继续流通,避免了资源浪费。

壹览商业从美容仪行业从业人士处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就有一批射频美容仪企业向上反映,或将面临难以持证上岗陷入经营困境,希望监管部门能够给予过渡期。

毫无疑问,国家药监局针对射频美容仪“松绑”新规,给了“觅光们”喘息的时间。

毕竟,牌照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

科技部政务服务平台显示,目前,市面上以射频美容仪为主打产品的诸多品牌中,仅有FLOSSOM花至、雅萌、OGP时光机、AMIRO觅光进行了射频美容仪试验备案并启动了临床试验项目,MARY FAIRY玛丽仙启动了临床试验。其余品牌都还处于推进状态。也就是说,目前并未有品牌拿到此医疗器械证。

第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管控最严格的医疗器械。射频类美容仪纳入监管后,准入门槛将大大提高。要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一般需要经过申请、受理、评审、批准、制证等程序,申请者需要先完成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提交相关技术文件、产品实物样品以及临床试验等数据。

具体来说,新规启用后,将对射频仪品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都提出来全新的要求

首先,在生产环节,生产门槛抬高,既要取得产品注册证,还要取得生产许可证、认证难度大。

其次,在销售环节,射频美容设备需按照Ⅲ类开展临床试验“持证上岗”,产品功效认证、临床试验周期比较长。

再次,在使用环节,2016年2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医疗器械的使用,从采购、贮存、维修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最后,在推广环节,电商医疗器械企业入驻门槛趋严,企业的入驻有着严格的相关监管法规制度和准入条件,各个平台的审核流程更严谨复杂,品牌投入这类推广的预算相对来说也会比较保守。

如此来看,相关企业只有两条路:要么投入大量成本给现有的产品做临床试验以证产品功效,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要么放弃射频美容仪这一类目单品,转向做别的产品。

总体而言,新规已经给了“觅光们”开了条口子。既然有2年喘息时间,各品牌也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接下来两年,赛道的玩家们会选择重卖射频、死磕牌照,还是转换赛道,从头开始布局产品?壹览商业将持续关注。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7月10日 12:03
下一篇 2024年7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