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茶咖观察
作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当天到岗,当天辞退,没有理由,再问拉黑。Manner你想干啥?
茶咖观察发现,7月12日,一位北京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称,在Manner兼职被莫名辞退。据其描述,兼职的主要工作是打包,兼职当天,她不仅提前到达门店开始工作,还主动打扫卫生,但下午就被HR通知“不合适”,且Manner还关闭了该网友的兼职权限。
对此,该网友有些疑惑,询问HR自己哪里做得不对,但该对方含糊其辞,称“可能是门店反馈或者监控稽查人员反馈”。网友质疑Manner大量招人又大量“踢人”的做法,该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应,直接将这名网友拉黑。
事实上,有着相似情况的兼职人员不在少数,茶咖观察就发现了至少10位兼职人员发过帖子“避雷”Manner,在帖子下方,亦有大量跟帖表明“自己也是”。这些被辞退的兼职人员,多则兼职了三四天,少则第一天下班就被辞退。
耐人寻味的是,一旦这些兼职人员询问辞退缘由,工作人员的回复都是模棱两可,没给出具体原因,若继续追问,结果就是“拉黑删除”一条龙。
最近的Manner一直处在风口浪尖。6月,Manner的员工与客人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三起冲突,6月21日,Manner在官微发布致歉声明,但对它的口诛笔伐并未停止,几乎所有批评都指向了Manner的员工不足和管理不当上。
或许是为了解决人力不足,又或许是为了缓解舆论问题,品牌方先是进行了内部调整,临时关停了多家manner,并在招聘平台上广招咖啡师和兼职人员,以此分摊原有的工作压力。
但随着暑期到来,市场涌入一大批劳动力,兼职班次也要靠“抢”。若门店业绩达不到某个标准线,该门店的兼职岗位也会随之取消,令兼职人员十分被动。
苦恼的并非只有兼职员工。一些全职员工表示,Manner兼职员工的工作内容虽不包括制作饮品,但琐碎工作很多,毫无餐饮服务经验的人要短时间内上手并不容易。可就社交软件上的反馈来看,除了健康证,Manner在招聘时似乎没有对其他能力提出要求,导致兼职队伍中充斥着大量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员。不仅增加了全职员工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顾客体验和服务质量。
近乎于无的门槛、混乱的排班,让不少求职者认为Manner招兼职就是在“降热度”和“刷业绩”。可以说,品牌方此次的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让自己的形象更加“不堪”。
有业内人士指出,Manner人手不足的问题,只要多招有咖啡师经验的正式员工即可解决,只要产品品质过关、知错能改,品牌方依旧能够挽回声誉。
就目前来看,Manner的做法,实现对员工工作负担的“优化”的同时,确保成本有效管控。毕竟,招聘兼职员工来顶替部分正职员工的工作,不仅在成本上更“低廉”,还缩短了培训周期,更符合其之前压榨员工的“一贯做法”。
不过,这种做法或许够经济,但绝对不人性化,也难以持续,Manner的管理层还需要继续反思。如果难以平衡成本支出和产品品质,那门店规模收缩一些也并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