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报复性开店背后,供应链端正迎来三大新需求

1、餐厨一体化,服务餐企一站式采购
基于餐饮业对降本增效需求的增加,中粮餐饮于2020年底正式推出调味品、日化等后厨产品,在立足专业餐饮油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拓展出了更细分品类的小油种以及料酒、酱油、食醋、白糖等调味品,以及洗洁精等厨房洗化品类。
用岳登荣的话来说,中粮餐饮最大的优势就是“全”,作为餐饮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只有形成多品类产品矩阵式协同发展,才能全方位地满足餐饮企业一站式采购的需求,帮助终端餐企降低采购成本。

需求影响供给,伴随着餐企端原料升级、标准化需求升级,供应链又产生了哪些新变化?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金枝,编辑:景雪。

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别人卖的比你便宜,却还能赚到钱?

为什么别的品牌可以开到天南海北,但你却还在苦恼原料、食材的品质总是时好时坏,导致出品不稳定?

当我们抽丝剥茧,扒开层层迷雾后,会发现,所有问题的答案最后都指向了“供应链”。

如今,“得供应链者得天下”已成为越来越多餐饮人的共识,但供应链于绝大多数餐饮企业而言,依然任重道远。

01.

高品质、标准化、降本增效,

餐饮供应链出现三大新需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最新的7月数据也显示,2023年7月,全国餐饮收入4277亿元,同比增长15.8%。

餐饮业持续释放潜力,餐饮企业纷纷加速开店,开启规模抢夺战。

如此境遇下,餐饮业对供应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

1、比拼性价比的时代,食材供应要有更高品质

如今,消费者对待餐饮消费的态度越来越理性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正成为消费常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品类或品牌,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高性价比的一方 ,一些具备极致性价比特点的品类、品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极致性价比时代下,餐饮品牌们纷纷开始在“品质”上花力气。

红餐网注意到,近年来,餐饮业掀起了一股原材料升级的潮流,不少品牌都在更换产品原料,反复强调“品质、健康”等理念。

近期,西贝专业儿童餐进行部分有机蔬菜的升级,比如有机胡萝卜、有机西兰花、有机玉米等,并表示有机食材营养更丰富、口感更纯正。

中式快餐品牌小女当家的菜品大多选用当季菜,同时融入一些“地标食材”,比如江西高安腐竹、广西荔浦芋头等。

今年刚拿了数千万美元融资的徽菜品牌小菜园也相继升级多款原料,有直产于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天然矿泉水,以及非转基因大豆油等,强调食材的高品质。

餐企对原料、食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导到供应链端,餐企对上游的原料供应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餐饮业迎来“报复性开店”,对降本增效的诉求提升

今年的餐饮业,可谓是等来了“报复性开店”。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增餐饮企业243.7万,同比增长25.7%。

连锁餐饮品牌们开店的热情也分外高涨。茶饮领域里,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甜啦啦、书亦烧仙草等品牌先后喊出“万店”目标;坚持直营多年的奈雪的茶、乐乐茶则宣布开放加盟;喜茶亦加速拓店,今年以来已新增门店近千家。

还有不少中餐品牌开始向海外市场扩张。呷哺呷哺已经出海新加坡,并计划2023全年开出6家海外门店。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正新鸡排、楠火锅、朱光玉、鱼你在一起、哚哚米线、农耕记等多个品牌均在加速海外门店的布局。

在门店扩张过程中,如何保证门店的营收与市场规模齐增,这对供应链所能带来的降本增效作用提出更高要求。

甜啦啦品牌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表示,破万店非常考验品牌供应链的整合能力。

但实际上,又何止是万店,餐饮企业从1家店到100家店,100家到500家店,再到1000家店,规模扩大的背后,也需要有愈加强大的供应链支撑。

3、连锁化率进一步提高,供应链标准化要求升级

美团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2%提高到19%。

连锁化率的提升本质上就是店面的复制扩张,而复制的前提是标准化。所以业内又有说法称:“没有标准化,连锁做不大。没有标准化,店开的越多,倒闭的越快。”

而这当中,供应链的标准化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对于连锁企业来说,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从源头上建立标准,实现食材原料从加工到门店上餐的整个过程更细致化的把握,保证企业的出品稳定,提高生产环节效率。

02.

新需求下,

餐饮供应链迎来全新变革与升级

夯实供应链环节,已经成为餐饮企业提升品牌实力、筑高护城河的努力方向。与此同时,餐饮产业上下游的协同效应也在不断加强。

红餐网注意到,满足餐饮业新需求,上游供应链端也在紧跟餐饮业的步伐而不断升级、调整。

近日,红餐网有幸与中粮油脂餐饮事业部总经理岳登荣进行了交流。在采访中,岳登荣表示,中粮餐饮作为“国家队”选手,正在不断进行业务完善和产品创新。

具体来看,中粮餐饮是如何做的呢?

1、餐厨一体化,服务餐企一站式采购

基于餐饮业对降本增效需求的增加,中粮餐饮于2020年底正式推出调味品、日化等后厨产品,在立足专业餐饮油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拓展出了更细分品类的小油种以及料酒、酱油、食醋、白糖等调味品,以及洗洁精等厨房洗化品类。

用岳登荣的话来说,中粮餐饮最大的优势就是“全”,作为餐饮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只有形成多品类产品矩阵式协同发展,才能全方位地满足餐饮企业一站式采购的需求,帮助终端餐企降低采购成本。

据岳登荣透露,中粮餐饮的调味品及日化等产品整体的上市销售非常不错,多个企业使用后不断复购。“餐厨一体化业务上线两年多,整体的成长势头非常好,基本上每年都能达到翻一倍多的成长。”

前不久(8月16日),中粮餐饮与知名淮扬菜品牌小厨娘淮扬菜签约深度合作,小厨娘淮扬菜采购部总监孙梦表示,在过去三年中,中粮餐饮与小厨娘淮扬菜协同发展,共面挑战,充分体现了央企为国为民的责任与担当。

同日,小厨娘淮扬菜携手多家知名连锁餐企成立采购联盟。而中粮餐饮作为餐饮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将以丰富的产品线和完善的供应链布局,为采购联盟的餐饮企业提供优质的货源保障。

2、产品升级,满足餐企对高品质健康产品的需求

据了解,中粮餐饮推出了“降成本、油烟少、耐煎炸”的煎炸油。

岳登荣告诉红餐网,这款煎炸油在保证产品美味的同时兼具健康,目前已与部分企业有合作。

西南地区炸物小吃头部品牌的蔡大胖炸洋芋就是其中之一。

“耐煎炸大豆油的烟点更高,在煎炸食物的时候可以更充分,让食物更加金黄酥脆,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成色稳定性。”蔡大胖品牌负责人还表示,这款煎炸油的油烟少,更好地保证店员们的身体健康,也提升了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深入观察福掌柜品牌下的产品也会发现,中粮餐饮的产品尤为注重品质。比如福掌柜金标生抽(日式)采用先进的多菌种高盐稀态控温发酵,180天酿造而成;金标生抽(广式)充分利用地域、日晒时间长等天然优势进行全天然晒制;福掌柜陈醋源自山西太行山高海拔产地,运用400年非遗酿造工艺酿造;还有“0反式脂肪酸”大豆油、高于国标的洗洁精等。

据岳登荣介绍,中粮餐饮未来会继续布局健康美味营养的产品。

3、兼具标准化和个性化,满足餐企的专业需求

过去,有不少观点认为,餐饮企业要实现连锁化发展,就只能选择标准化产品。

但在岳登荣看来,餐饮业的标准化与个性化并不矛盾。“中粮旗下的标准化产品更多的是满足大众化的需求,但我们也有一些定制化的产品,可以满足连锁餐饮企业细分品类的个性化需求。”

据其介绍,中粮油脂旗下共有30余家工厂,分布在13个省、市、自治区,全力打造了标准化产品。“中粮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前端的大豆、小麦、玉米等原料,到仓储、运输、终端渠道等十分完善,中粮餐饮凭借中粮集团和中粮油脂的产业链与严格的标准体系,为餐饮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与此同时,中粮餐饮也能为餐饮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会结合餐饮企业的需求,大众的口味和当地的风味进行布局。以中粮餐饮旗下的酱油类产品为例,为了适应各类型企业对酱油的需求,中粮餐饮采取了“日式+广式”的酱油布局,日式酱油醇香和甜味突出,适合点蘸,而广式酱油酱香、豉香浓郁,更适合炒、焖,煮等各种功能。

“目前中粮餐饮在全国有10000余家经(分)销商,服务38万余家餐饮终端。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定制化研发体系,根据不同餐饮企业的需求,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把控产品品质。通过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的结合,我们期待未来能够为更多餐饮企业赋能,与餐饮业协同发展。”岳登荣如是说道。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Like (0)
Previous 2023年9月18日
Next 2023年9月18日

相关推荐

  • 抖音不再陪小杨哥“疯狂”

    就在抖音电商峰会一周前,快手一哥辛巴炮轰小杨哥,指责其在质检、售后、赔偿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模仿辛选的商业模式,以及小杨哥此前销售的一些产品如茅台酒、梅菜扣肉等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小杨哥不处理,他将用一亿元替小杨哥进行赔付。
    在2022年9月的抖音电商作者峰会上,刚转型直播带货一年的小杨哥,第一次获得了抖音电商的卓越个人奖。
    在短视频时代,抖音成就了小杨哥,正如小杨哥感谢抖音那般,“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给每一个人都提供平等展示自我的机会”,小杨哥也为抖音带来了很多用户,高峰时期小杨哥抖音粉丝量超过了1.2亿。

    2024年9月20日
  • 科隆新材IPO:业绩波动、内控缺位或成上市“拦路虎”

    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
    科隆新材的主营业务是液压组合密封件和液压软管等橡塑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的整车设计、生产、销售和维修,同时也为风电、军工、高铁等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橡塑新材料产品。
    同时,如果未来煤炭主体能源地位被快速替代,下游客户新机装备需求减少,科隆新材又未能拓展旧机维修业务,或是未能适应市场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未能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那么科隆新材就存在橡塑新材料产品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商业密码 2024年9月20日
  • 淘宝倒逼新风向:一场电商减负运动

    但售后服务同时也是电商变革最复杂的一环,开店、佣金、流量推广都只是商家与平台间的服务交易,售后却涉及平台导向、商家成本和消费者体验三方,且受社会消费情绪变化、平台生态优劣的直接制约,是各方利益最难平衡的地方。
    我们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的自我角色定位也在调整,从推出「仅退款」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大家长,逐渐过渡到生态系统的设计者、平衡商家和消费者利益的服务商。

    商业密码 2024年9月20日
  • 博浪AI时代,阿里、华为“硬碰硬”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阿里巴巴概念板块156家上市公司分布于22个行业,其中传媒、电子、商贸零售、通信、医药生物分别聚集了50、25、13、11、9只概念股。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华为概念板块896家上市公司分布于28个行业,其中,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通信、电力设备分别聚集了220、193、92、65、61只概念股。

    商业密码 2024年9月20日
  • 员工挂“罪牌”戴纸托手铐引质疑,80后王云安创立的古茗又“翻车”了

    员工头挂“罪牌”手戴纸托手铐,古茗玩梗惨遭翻车
    近日,古茗员工头挂“罪牌”、手戴形似手铐纸托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发诸多网友热议。
    至于上海,王云安认为该市场毗邻浙江,因此会有一定的消费者基础,但是上海奶茶行业竞争激烈,外卖比例很高,相对来说门店的收益更难做好,“我们在进省会城市,以及大的一线城市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做好准备了再去的,比如上海的消费者到底要什么,我们进去应该怎么做才可以让更多的店做得更好,古茗能够给上海的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呢,这些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商业密码 2024年9月20日
  • 古井教父悲情收场

    1986年之后的十年里,古井的资产增长了18倍,利润增长了24倍,王效金也因此被称为“古井教父”,甚至是“中国酒界第一人”。
    这款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安徽名酒也许永远也不会再与茅台并肩了,但如今也可以称得上再度振兴,尤其是这一切还建立在王效金的固执和自大,当年差一点毁了古井贡酒的基础上。
    他甚至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王效金就是古井,古井就是王效金,“效忠”古井就是效忠他。

    2024年9月20日
  • 直言AI不如原创,吴克群凭什么?

    吴克群的原创音乐哲学
    来到《音乐缘计划》,吴克群分外真诚。
    如此来看,吴克群选择参与《音乐缘计划》这一原创音乐综艺,正是源自于他与原创音乐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在分享创作心得、探讨音乐理念时,吴克群不再简单是一个综艺节目的嘉宾,他也是作为一名原创音乐人出现在舞台上,让一切热爱与纯粹都具象化。
    于是,面对当下音乐生态的顽疾,新生代音乐人的困境,吴克群会在稳定的音乐事业之外,积极参与各种原创音乐活动。

    商业密码 2024年9月20日
  • 专门“收割”妈妈们的特百惠,被时代抛弃了

    02特百惠被时代抛弃了
    《新品略财经》记得三四年前,在深圳龙华区某购物中心还开了一家特百惠的店,也曾在店里买过东西,当时的印象是特百惠的产品卖得还不错。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特百惠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被时代抛弃的产物,这与消费环境、消费需求、市场竞争,乃至是与特百惠的传统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密切相关。
    从产品层面来说,特百惠是化学科技运用到日用物品的代表案例,在特百惠诞生的年代,家庭有着食物保鲜难的痛点,特别是在冰箱不普及的年代,特百惠犹如“刚需”般存在。

    商业密码 2024年9月20日
  • 县城消费的另一面:喝奶茶的少了,钓鱼的多了

    图源:作者拍摄

    图源:作者拍摄
    刘子涵继续说道,现在同学之所以不愿意喝新茶饮,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们对新茶饮的口感愈发失去新鲜感。

    图源:作者拍摄
    但并不是所有县城零食折扣店都这么火爆,中秋节假日当晚当地赵一鸣零食折扣店偌大的门店看不到太多顾客,收银台前也仅有几个顾客在排队结算。

    图源:受访者提供

    有人为钓鱼投入千元,有人干起代购
    和新茶饮相对冷清、零食折扣店门店客流分化不同的是,部分业态在县城仍迎来火爆。

    2024年9月19日
  • 闪回科技二度冲刺港股,深陷盈利困境,雷军看走眼了?

    在回收生意的上游,闪回科技通过闪回收从消费电子厂商、零售商、运营商以及C端消费者处获取二手手机供给。
    在下游销售端,闪回科技以“闪回有品”面向B端商户和消费者进行二手机和新机的销售,公司接近90%营收由闪回有品贡献。”

    B端渠道的手机厂商是闪回科技高增长最大的助力,但与之相伴的是,面对强势的手机大厂,闪回科技没有议价权,还需要向手机厂商支付高昂的保证金和促销服务费。

    202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