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古廿
百模大战的火势刚缓,AI硬件的浪潮便席卷而来。
手机,作为全民终端产品,更是成为大模型硬件落地潮的浪头。国内手机厂商方面,OPPO宣布2024是AI手机元年,魅族则称将正式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双双All in AI。海外备受关注的苹果放弃十年造车梦,转向生成式AI项目,全力押注下一代新机iPhone16系列。
在这之前,去年开始三星、小米、荣耀、vivo等主流手机厂商都或早或晚,已经公布了各家在AI技术的布局和产品发布。最近Canalys发布的《AI手机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报告更是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大陆市场依靠作为本土厂商的先发主场及市场高端化结构,AI手机出货量达1190万部,占据全球AI手机出货的 25%。
来源:Canalys
AI手机终端的风口,也吸引头部大模型服务商先后加入。
去年5月份百度旗下小度科技宣布即将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并计划在5月下旬发布旗下的第一款整合小度 AI 技术能力的智能手机。不过最终外界并没有等来一场时隔8年再战手机市场的大戏,而是一款“小度青禾”AI学习机的发布。
字节则是在今年,有业内消息称在4月秘密启动了AI手机研发项目,参与该项目的核心团队主要由2019年字节收购的锤子手机研发团队和2021年收购的PICO VR研发团队。不过随后,字节对外澄清信息不实,实际上是在探索基于手机的大模型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给手机厂商参考使用。
阿里方面则是全面AlI in大模型卖铲人的身份,今年3月份手机芯片供应商联发科宣布已成功在天玑9300等旗舰芯片上部署通义千问大模型,首次实现大模型在手机芯片端深度适配。通义千问在离线情况下依然可以流畅运行多轮AI对话。
在多次传出亲自下场做AI手机的乌龙后,对于百度、字节、阿里等头部大模型供应商来说,相较于在手机硬件市场拼杀,当一个更自在的卖铲人正在成为共识。
不过百度、字节、阿里没有想到的是,当市场上卖大模型铲子的厂商太多,就来到了买方市场。先是市场传出最大的手机AI买主苹果或将加入百度大模型,随后拉升百度股价。不过紧跟着又传出苹果也在同时接触其他大模型供应商。
7月份,三星第六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6与Galaxy Z Flip6系列的发布,更是将买方市场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此前已经与百度智能云、美图公司、金山办公达成的合作之外,又新增了火山引擎,为最新款折叠屏手机的智能助手和AI视觉接入豆包大模型。
显然,当大模型想要上手机,来到大厂的软肋硬件侧,在各家手机厂商成本和性能多方衡量之下,一部融入百度、阿里、字节多方大模型技术的AI手机诞生了。作为幕后的技术提供者,百度、字节、阿里这些此前在大模型市场明争暗斗的卖铲人,甚至呈现出一副握手言和的短暂景象。
Part.1百度不被苹果AI手机独宠
在国内手机品牌“热烈拥抱”AI手机约一年后,苹果的“AI手机”后发后至,与OpenAI合作。不过,OpenAI目前所支持的161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所以,苹果在中国的AI合作伙伴,始终没有对外公布。
早前的信息主要指向百度文心一言,最新的媒体消息则称苹果也与阿里、百川等另外的中国大模型公司进行了会谈。可见,苹果与多家大模型公司都在谈,没有大模型厂商可以成为苹果AI的唯一供应商。
不仅是国内如此,从苹果在海外的AI合作情况来看,也是如此。虽然和OpenAI合作,是其进军AI手机的标志性事件,但是OpenAI也远不是苹果唯一的AI伴侣。
在6月份结束的WWDC会后,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righ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期待未来与其他AI模型的集成,比如谷歌的Gemini。此外,美国AI初创公司Anthropic也有望成为苹果服务商。
对于大模型厂商的合作和采用,苹果正在试图复制管理手机硬件供应链的招数:习惯为每类零部件配置2个水平差不多的供应商。一方面可以使供应商互相制衡,另一方面也利于控制保密范围,方便管理。在永远为自己准备好一个水平不差的Plan B计划下,如果供应商产品或者管理水平下滑了,就会被苹果无情地踢掉。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硬件产业链的Plan B计划主要在于制造业的工艺复制,AI供应商的可复制性并不大,即使代码完全一样,训练数据不一样也会导致最终的AI性能表现差异。之所以要寻找多家AI供应商,可能是苹果对于现有任意一家的AI能力都不够满意。
最终苹果AI手机的实现路径可能和三星大同小异:寻找某一功能垂直领域的优势大模型供应商,然后整合AI服务到手机系统层。
比如上一代三星AI手机国行版Galaxy S24系列选择大模型供应商就是如此。Galaxy AI上的多个功能均基于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的AI应用。图像处理层面上,三星选择与美图公司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基于美图自研AI视觉大模型MiracleVision,在相册App中带来AI改图、AI扩图、AI图生图等功能。
通过和更多的AI大模型企业合作交流,苹果或许也将采用这种优中选优的AI能力供应商逻辑,这也意味着在全球拥有超10亿活跃用户的苹果市场,将成为大模型厂商最激烈的AI性能竞技场。
Part.2吃百家饭的AI手机
手机品牌与大模型公司合作,苹果不算开先河。
1月,荣耀、三星就与百度展开合作,三星将文心一言集成进了Galaxy AI,荣耀通过YOYO接入文心一言,都是用AI助手调用大模型能力。5月,在字节跳动2024年春季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火山引擎携手OPPO、vivo、荣耀、小米、三星及华硕等,宣布成立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
6月12日,字节旗下“火山引擎”公众号发文称,小米旗下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已经与火山引擎达成合作,接入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未来小爱同学将借助豆包大模型的能力,向用户提供联网搜索能力,尤其是可以实时提供与头条内容同源的搜索结果,为用户呈现全面且时效性强的答复。
三星更是堪称吃上百家饭大模型红利的代表。以7月17日最新发布的第六代折叠屏手机三星Galaxy Z Fold6与Galaxy Z Flip6为例,进一步扩充了AI供应商。除了此前已经与百度智能云、美图公司、金山办公达成的合作之外,又新增了火山引擎,为最新款折叠屏手机的智能助手和AI视觉接入豆包大模型。
国产手机厂商方面,根据市场公开资料统计,小米、OPPO、vivo、荣耀均不同程度的接入了阿里通义、百度文心以及字节豆包三家大厂的大模型产品。不过在这之前,过去的2023年还是主流手机厂商全面自研大模型的一年。
先是华为将自有的盘古大模型接入手机,使得手机可以执行文本生成、知识查找、资料总结、智能编排、模糊、复杂意图理解等复杂任务。之后,8月14日晚间雷军在自己的年度演讲中透露,今年4月小米已经组建了大模型团队,手机端侧大模型也已初步跑通。
几乎同时OPPO也宣布基于AndesGPT打造的全新小布助手,即将开启大型体验活动。AndesGPT是OPPO安第斯智能云团队打造的基于混合云架构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紧跟着,vivo则推出了蓝心大模型,同样主打轻量化,利于进行手机本地化的数据处理;荣耀推出了自研端侧70亿参数平台级AI大模型。
2023年刚刚宣布全面自研大模型的手机厂商,到了2024年转身就成为阿里、字节、百度的大模型手机合作商。从自研到开放第三方合作,本质是大模型上手机背后对于成本和性能平衡的考量。
一方面,在硬件性能方面,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AI技术高级经理庄世荣此前曾透露:一款130亿参数的AI大模型,大概需要13GB内存才能运行,而智能手机本身运行安卓操作系统通常就要占用4GB的内存,如果还要相对流畅的运行其他常规APP任务并保活,还需要6GB的内存,即总的手机内存容量需求将达到23GB。
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直接增加内存这种方式最为简单,但其与技术、市场等因素的牵涉也并不少。目前主流的千元智能手机内存容量大多数都是在8GB/12GB左右,大多数旗舰智能手机的内存容量也才到16GB,仅有极少数旗舰手机内存容量达到了24GB。如何将其下放到2000元以下的产品价位,带来更大的市场换机需求,进一步突破硬件限制的云端大模型成为选择。
另一方面,大模型的落地是一项长期消耗成本、且暂时还无法停下的趋势,无论是服务器消耗的电力、相关研发等都需要持续的投入。算法交易公司Deep Trading就曾指出,ChatGPT4以1.8亿用户基数和每人100Ktoken/天计算,每日成本就高达88.2万美元。
此前vivo副总裁周围也曾透露,vivo大模型单次云端对话的成本约为0.012-0.015元,以2.5亿日活用户和每人10次/天的需求计算,每日成本也高达数千万元。毫无疑问,这样的成本支出也将成为手机厂商在大模型普及道路上的成本压力。
综合成本和性能多方面平衡下来,目前主流手机AI性能的实现路径,通常都采用端+云协同一体化的“组合拳”模式。
其中手机厂商所谓的自研AI大模型,主要集中于端侧大模型,主要特点是基于本地硬件终端部署AI训练模型,做到更快的性能响应,更好的数据隐私保护等。在云端大模型性能方面,则主要是通过和外部大模型厂商合作的方式落地。
从手机厂商对于第三方AI合作商的选择来看,接入多种模型是主流倾向。这不仅包括同家大模型公司的多样化的模型,也包括不同大模型公司的模型。比如,OPPO就使用了火山引擎的豆包通用模型pro、豆包通用模型lite、豆包·角色扮演模型等;而三星,则是将文心一言和豆包同时收入囊中。
这也符合当前大模型选择的一种理念,面对多样的业务类型与用户需求,单一大模型很难面面俱到,模型混用,在不同的场景应用具备不同擅长领域的模型更符合实际。
Part.3各取所需的AI手机入局者
当主流手机厂商在成本和性能考量中优中选优,尽可能多的接入更多的大模型技术提供商,这也意味着百度、字节、阿里谁也不能成为某一家品牌的大模型独家供应商,对于长期平台经济惯性下的二选一、规模效应等互联网思维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和硬件芯片合作商的模式不同,通常手机处理器高通、PC处理器英特尔芯片,可以为硬件产品提供技术背书。不过在AI技术能力方面,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作为一款面向C端市场的品牌,比技术落地更紧要的是用户心智之争。
因此,在合作方式上,虽然各家AI手机尽可能的接入更多的第三方大模型,但是融合第三方百家大模型底层技术之长,自研多模态AI智能体是一个共识。最终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有AI心智感知的只有小布、小爱等手机品牌的智能助手。
另一方面,在头部手机品牌庞大的用户基数下,大模型公司的压力也会自然增加,负担的算力成本可能会几何式提升。这部分成本能否转嫁给手机厂商并不好说,有迹可循的是苹果不会向大模型厂商支付费用。据媒体报道,至少在与OpenAI的合作中,苹果没有支付费用。
即使其他手机厂商和大模型服务商合作时,没有苹果这么大的主动权。但是各家AI功能的使用目前并未开启收费服务,这么免费用户的AI成本应该也不会只有手机厂商自己承担。有技术人士表示,更靠谱的方案可能使手机厂商和大模型服务商双方共担成本。
手机厂商挣不到AI服务费,挣得是用户心智,核心是在这一轮大模型竞赛中率先占据用户心智,打下将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的AI手机基础。
对百度、字节、阿里等大模型厂商来说,虽然卖铲人的身份并不会让其挣更多的钱,甚至随着接入更多的手机品牌压力,需要负担的算力成本也会大大提高。但是,当接入更多手机终端,进入更多用户手中,并且得到新的锤炼,这对于百度、阿里、字节等各个大模型厂商的产品而言,是很好的落地实践。
在这个合作过程中,一次次大模型的“硬件圈地运动”,大模型公司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拿到它们想要的,更多可以供模型训练使用的数据。
在无数手机用户见证下,这会是一场大模型领域真实的硬碰硬的较量,各个大模型的真实能力会更进一步“暴露在阳光下”,格局的重塑和市场的洗牌,也会加速到来。不管手机厂商还是大模型企业,都是一场各取所需的AI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