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字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在百度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落地武汉、让行业感叹“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的当下,也遭到了“初生牛犊”的质疑。
近日,一位账号为“红衣少年”十几岁小男孩儿在抖音平台上发布视频,围绕“自动驾驶是否会抢司机饭碗”这一预设“三问萝卜快跑”,在视频中,少年用自己少年的锐气和“深刻”的见解,发出一连串拷问和霸气的指点。
随后,视频因涉及到“煽动就业恐慌”,被抖音平台下架。7月17日,“红衣少年”再发视频,将视频下架的原因归结于收到了“百度的问候”,称“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这不是自动驾驶行业第一次被自媒体“拔萝卜”了。自5月下旬以来,萝卜快跑遭到有组织、有节奏的恶意诋毁——6月初,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网络水军案件,抓获陈某、王某等10余名犯罪嫌疑人,涉及多个省市10余家MCN机构,经审讯,上述机构和犯罪嫌疑人涉嫌操纵数百个账号抹黑萝卜快跑。
而在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部门重拳出击下,谣言从公域转向私域,在出行、交通、汽车行业从业者微信群里传播萝卜快跑“1万台车,600万单,5000万单”的不实信息,恶意煽动情绪、制造失业焦虑。在武汉政府相关部门正面回应“武汉投放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不是网传的1000辆”的局势下,造谣者仍然罔顾真相继续传播。
如今,“自动驾驶抢司机饭碗”等声音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口中发出,则为这场舆论攻击镀上了一层理想主义金边,让外界不自觉共情“祖国花朵”,模糊了其攻击新质生产力、煽动就业焦虑的本质。
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少年的“逐字稿”,就会发现除了值得嘉许的少年意气外,其中充满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滑坡谬误”和“逻辑陷阱”。
比如,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司机失业问题直接等同起来,认为其应用必然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存在;将本是爱国科技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推动者简单粗暴地归为“资本家”阵营,和“劳苦大众”对立起来;并基于不存在的前提预设“失业率增加”“垄断后涨价”“资本无需扩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激发网友的同情、愤怒、恐惧等强烈情感,从而影响基于理性的常规判断……
而随着周鸿祎等多方大佬下场,为红衣少年“答疑解惑”,让外界看到,自动驾驶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和“科技理想主义”并不矛盾,而是符合用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AI初心”。同时,在当下,利用青少年牟利、以二元对立的诡辩论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抹黑爱国科技企业的做法并不可取。
一.利用青少年煽动对立、博取流量不可取
事实上,红衣少年引起共鸣的“科技理想主义”并没有问题,比如“科技要以人为本,科技要造福人类”,和百度在做的事情也并不矛盾。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自动驾驶的发展最终还是指向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改善全人类的福利、减少人工失误造成的交通事故等,无人驾驶汽车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增量,如车路协同建设,车上娱乐设施和车辆智能化带来的汽车产业的产值增长等。与此同时,自动驾驶附带的激光雷达、车路协同、软件芯片等产业也需要大量的就业。
而在为人类谋福利、降本增效的自动驾驶领域,百度正是行业的领头羊。
如周鸿祎所言:“只要你承认自动驾驶是对中国的发展有意义的,百度公司就功不可没。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是中国所有自动驾驶的黄埔军校。在自动驾驶这个事儿上,李彦宏坚持长期主义,投了很多钱,找了很多人,干了很多年,今天萝卜快跑是一个成果的展现。”
当然,该抨击的不是少年,值得警惕的是,其背后或许存在利用祖国花朵的少年抱负、煽动对立以牟利的势力。需要反思当下靠带动情绪性对立话题吸流量、做生意的自媒体环境。在红衣少年视频号背后,目前看已经签约了 MCN机构(青穗传媒),意味着MCN也会对内容进行策划。而在发布“拷问自动驾驶”的几条视频后,男孩达到前所未有的流量峰值,正在形成成熟的商业化变现土壤。
此前就有其他媒体爆出其他账号有“成年人撰写脚本,并且让少年儿童出镜博流量”之嫌。在当下,一些MCN机构为了盈利不择手段,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利用“网红儿童”牟利,恶搞儿童博取关注、卖惨引流。
而在少年的评论区,有懂剪辑的专业网友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短视频用了167个镜头;也有不少眼尖的网友发现,视频看起来很别扭,大概率是因为说一句话剪一帧,甚至每一句话怎么说都有人教。
此前,针对分网络文化平台出现的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不良现象和问题,文旅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的直播间或者短视频账号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这让人想起此前郭有才爆火的神话,让无数网友心动,甚至上演自媒体版“抓娃娃”,希望孩子走捷径,成为互联网天才少年,然而这种捷径实在不可取,甚至可能让本来有理想抱负,向往用科技造福人类的有志少年在流量闹剧中迷失方向,书写互联网版“伤仲永”。
那么,从行业客观角度来看,红衣少年的质问有无道理呢?其中有哪些稚嫩或“非黑即白”的思维陷阱?
二.发展自动驾驶背后:我国寻求“科技自主权”
从客观角度来看,红衣少年第一问:“为什么偏偏把AI技术应用在不会缺人的行业呢?”是个好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到自动驾驶如火如荼展开背后,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潮流。
萝卜快跑背后,是我国自动驾驶领域的“科技快跑”——在当下,自动驾驶发展是大势所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自动驾驶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的当下,自动驾驶也在政策方面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如中央连续发文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从全局高度认识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将自动驾驶视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1个城市发布了自动驾驶测试地方政策,其中武汉已明确将自动驾驶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总书记曾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正因如此,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重中之重的当下,打好我国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地基,是打好未来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权基础”重要一环。
自动驾驶领域,如果没有萝卜快跑抢先“占坑”,那么很有可能未来占据我国市场的是美国无人驾驶车——马斯克曾公开表示,寻求 Robotaxi 入华,并为了自动驾驶系统FSD打进中国市场,特意飞到中国洽谈此事。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特斯拉计划在上海推出Robotaxi服务。虽然当下,Robotaxi的发布时间虽然从8月推迟到10月,但落地也是大势所趋。
那么,在发展自动驾驶成为不可阻挡科技大势的当下,“萝卜快跑”们真的会占据就业的“萝卜坑”、砸了公众饭碗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三.萝卜砸不了司机饭碗:AI和就业并非“二元对立”
事实上,AI和就业“二元对立”不可取,“萝卜快跑抢司机饭碗”是一个伪命题——自动驾驶等AI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当下没有造成司机失业,反之,还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首先,放眼当下,萝卜快跑没有抢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针对“是否会取代司机”等问题,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7月9日回应称,“武汉市(出租)汽车行业比较稳定,网上谣言比较多”。
同时,盘和林也认为,现阶段无人驾驶汽车尚不会对传统出租车构成挑战,出租车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网约车和出租车行业内部。
红衣少年问百度:“您为什么不考虑给社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却利用科技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下岗呢?”
事实上,自动驾驶正在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指出,自动化改变了所需的劳动力类型,但并没有消除对劳动力的需求。
机器人出租车虽然号称自动,但在幕后仍然存在人的需求,比如需要客户支持代表、车队运营商来监控汽车的位置,工程师来解决车辆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维修人员在需要时对汽车进行物理救援以及清洁和充电。
着眼长远,正如专家指出,AI的代替并非简单的岗位消失,而是劳动力市场深刻转型下的就业结构升级,有望形成新劳动力蓄水池。
早在2019年,《经济学人》就曾报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革命已处于发展中期,而发达经济体的就业率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并且在机器人使用率最高的日本与韩国,失业率是最低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AI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反而在带来新的就业岗位。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美世亚洲区总裁拉蒂默(Peta Latimer)也在近期采访中公开表示,她对AI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持乐观态度。“过去30年,我们一直在说很多的工作要被机器人所取代,但现在的就业还是可以进行合理分配。”她称,“即使AI可以帮助公司生产力提升30%,这也不意味着会直接减少30%就业岗位。”
就像尤瓦尔·赫拉利说过的,技术从来不是决定主义的,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技术突破去创造截然不同的社会和境况。红衣少年的理想值得鼓励,但需要“多一些努力,少一些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