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济”下,跨境电商生意更加“红火”了。近日,阿里国际站透露,今年以来,阿里国际站上“奥运经济”相关行业的商家,线上出口额已经超过70亿元。
另外,据菜鸟集团国际快递事业部相关业务经理薛磊介绍,进入6月以来,企业跨境电商出口商品日均单量高达1.6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166.7%。“随着近期‘奥运经济’持续升温,国外消费者购物需求愈发旺盛,跨境电商货物出口量连创新高。”
而从产业视角来看,跨境电商的跑马圈地,也推动跨境物流持续上行。根据灼识咨询预测,到2027年全球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这一趋势下,顺丰、京东、菜鸟等物流巨头正在不断发力海外。值得一提的是,从天眼查等平台可以了解到,跨境物流服务领域仍呈现出“大行业、小公司”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偏低。
那么,目前跨境物流企业的市场开拓、份额提升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未来又将如何实现更加稳健的运营?
跨境物流企业的“起飞”,靠的是什么?
目前,跨境物流行业其实已形成较为清晰的竞争阵营。
根据物联云仓数字研究院报告,纵腾物流、中国外运、递四方以超百亿的营收占据行业头部;顺丰、燕文、菜鸟、万邑通等企业属于“追赶者”阵营,业务各具特色,成长性颇为突出,与头部企业的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跨境电商物流营收规模在20-100亿元;剩下的则是一些营收规模在2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数量最多,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中,由于发展势头较猛,“追赶者”阵营近年来颇受市场关注。比如,今年以来,顺丰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板块已经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上升趋势明确。其中,6月营收达到56.72亿元,同比增加11.04%。另外,据财报,2024年1-3月,菜鸟单季营收同比增长30%至245.5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约服务带动。
而这些企业跨境物流事业的“起飞”,往往离不开以下要素。
首先是瞄准了前景广阔的市场。据了解,顺丰、菜鸟等企业主要针对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展开了布局,如去年年底,菜鸟宣布成立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三个海外大区,发起“全球招募令”,大量招收本地员工,并号召国内员工积极投身海外市场。
而这些动作背后也是正在茁壮成长的海外电商市场,激励跨境物流加快发展脚步。
根据Statista数据,2022年,北美电商市场已达到9440亿美元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将达到1.7万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3%。
另外,随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东南亚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贝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东南亚电商GMV规模达到了1310亿美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2110亿美元,2022-2025年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7%。
在此机遇下,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SHEIN、速卖通、Temu、TikTok Shop)迅速起势。根据全球消费者交易数据供应商Consumer Edge报告,SHEIN凭借其快速时尚的定位和社交媒体营销的策略,目前已占据了美国快时尚市场约40%的份额。
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ddy Wang等在最新研报中指出,Temu最快有望在2025年实现盈利,且GMV增长潜力巨大,2030年有望达到1300亿美元。
另外,新加坡咨询公司Momentum Works发布报告称,2022-2023年,TikTok Shop的商品交易总额(GMV)从44亿美元升至163亿美元,增长了近四倍,在该地区同类平台中增长最快。
当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跨境物流企业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本土化运营上,其中海外仓模式占据主要。
据悉,海外仓主要指业务主体在国外设立的仓库,也就是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企业在目的国使用的仓库。相比直邮模式,海外仓模式优势颇为突出,根据物联云仓数字研究院报告,海外仓模式具有物流时效更快、物流成本更低、发货稳定性更高等优势。
目前,我国跨境物流海外仓规模也正在持续扩大。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其中,菜鸟在全球18个国家及地区运营超80万平方米的海外仓,仓群主要分布在欧洲、亚太地区及北美;截至2023年末,京东物流拥有近9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近9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据国信证券研报,一般情况下,海外仓模式适用于跨境的大货、重货,叠加体积和重量这些因素后,海外价格往往低于直发专线小包价格;而运输轻小件或者贵重件往往会选择直发专线小包模式,专线小包的起步价往往低于海外仓的起步价。
因此,基于自身的发展特色和品牌定位,顺丰等物流企业更倾向于运营国际小包,据悉,截至2023年年底,顺丰航空在鄂州开通了10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小包业务覆盖202个国家及地区。
不过,正如菜鸟集团副总裁、菜鸟国际快递事业部总经理丁宏伟指出,“两种商业模式,或者说两种跨境供应链管理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挑战,两者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样看来,未来行业有较大可能进一步深化海外仓+专线小包两种模式的协同运营。
与此同时,再叠加“承诺必达”的保障及“晚到必赔”的服务,菜鸟、顺丰等物流企业逐步在海外打开了发展空间。
但是,也需看到,我国跨境物流行业仍未涌现出真正的巨头,根据运联智库报告,CR50营收占全行业总营收的比重仅为13.9%。那么,相关企业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市场扩张阻力?菜鸟等企业的海外事业何以再上一层楼?
多重挑战下,数字化是跨境物流的缰绳
整体来看,跨境物流企业遭遇的发展阻力主要体现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环境复杂以及整体行业竞争激烈等方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海外市场环境方面,在北美市场更集中表现在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辐射至物流环节等方面。可以看到,虽然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已经迅速在海外打开了局面,但从市场渗透率来看,北美本土电商平台仍占据绝对优势。
Jungle Scout发布的一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亚马逊以53%的份额稳居消费者最喜爱的电商平台首位,沃尔玛和eBay分别以28%和1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这种情况下,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虎口夺食并非易事,也一定程度会影响与之绑定的跨境物流企业获量。
而且,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跨境电商增长或将受限。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超过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美国CPI同比加速增长,进一步表明年初以来美国通胀形势出现反弹并非暂时现象,而据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数据,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的预期达到了4.4%。
消费者在日常消费时对物价的上涨产生担忧,这可能导致他们更加谨慎地进行消费。消费趋于保守的影响,无疑将通过电商平台端传导至物流端,或会给跨境物流企业的业务布局带来考验。
而在东南亚市场,复杂的地理环境则是跨境物流业务扩张主要的绊脚石。以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为例,全国由多达17506个大小岛屿组成,极度的分散化导致其公路、铁路、轮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给跨境物流造成了挑战。
麦肯锡数据显示,东南亚“最后一公里”派送交付环节的物流成本占总物流成本的53%以上,综合来看,东南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0%,而这一比例在中国为13%-15%,在日本为7%-8%,在美国为5%-6%。
而跨境电商本身又具有高频次、小批量、碎片化、链条长等交易属性,也进一步推高了物流履约环节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不可忽视。据国信证券研报,国际快递市场中FedEx、UPS、DHL等国外快递巨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大约占据了九成的市场份额,其凭借的是庞大的基础设施规模以及强大的运输能力,物流网络可以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这显然也进一步加大了国内跨境物流企业开拓市场的困难。
种种挑战之下,一些跨境物流企业难免存在较大的盈利压力。这种情况下,也更需相关企业增强内生动力,其中需要紧抓的一根缰绳就是数字化。
众所周知,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物流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可以说是稳定时效、体验、成本构成的“三角形”的核心要素,因此,其也已经成为跨境物流企业海外本土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具备的驱动力。
由此也可以看到,目前国内企业在发展跨境物流业务时对数字化投以更大重视。比如,万邑通构建了强大的软件系统底盘和智能化机器人仓库,以保障海外仓精细化稳定运营。
菜鸟将RFID(射频识别技术)用于货物盘点、出入库交接、全链路追踪,给跨境货物安上“电子身份证”,以及使用“跨境包裹合单履约系统”等。丁宏伟认为,行业需要具备全链路、高可控及数智化三大核心能力的物流服务商,才能提供更高性价比的稳定的物流服务产品。
而顺丰希望2025年成为全球智慧供应链的领导者,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支持决策”“数据驱动业务”“数据赋能客户” 的核心能力,形成“小前台,大中台,扁平化和自驱式”为特征的数字化组织体系,整合优质资源,提速国际业务发展。
当然,政策层面的一些利好也或将为跨境物流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比如,今年3月,商务部明确强调将与有意愿的全球贸易伙伴,深化产供链合作,构建打造包容、有韧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将完善通关、税收、外汇等政策,促进跨境电商出口。
长远来看,风口之下,菜鸟、顺丰等物流企业“出海”仍有较大发展潜力有待释放。
作者:坚白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