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萝卜快跑在武汉秀了秀肌肉,惊艳了四座。无人驾驶概念股,也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不小的轰动。萝卜快跑之所以能闹起来这么大动静,核心在于,萝卜快跑这个自变量一变,会导致一堆因变量。
为此,互联网江湖团队也做了系列选题:《如祺出行破发,萝卜快跑走红:网约车平台何去何从?》《百度地图跟高德地图的仇,萝卜快跑给报了》,核心都是围绕本地生活赛道展开讨论。
提及本地生活,最绕不开的一家企业就是美团。
王兴可是位战略级的高手,尤其是擅长长期规划,无人配送这块,早就有所布局:
无人机配送方面,2017年,美团便启动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并于2021年在深圳送出第一单,开启常态化试运营。
无人车配送方面,美团在2016年10月份就成立了W项目组,研发特定场景下的无人车配送。2018年8月,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发布会上,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点了一单外卖,十几分钟后无人配送车驶入发布会现场,将外卖咖啡送至王慧文手中。
如今成绩斐然:美团官网显示,美团无人机业务已经完成超过30万单配送订单。无人车方面,官网没有找到最新数据。
2023年,8月24日,美团CEO王兴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截至2023年六月底,美团无人配送订单量已达330万单。
在研发层面,美团可谓是下了血本,2020年全年研发投入:108.9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166.8亿元,2022年:207.4亿元,2023年:212.0亿元。近几年的研发比例,大概占到营收的10%左右。
在高研发投入的支撑下,在2021年 9 月份的战略会上,王兴宣布,将美团的战略从 “ Food + Platform ” 升级为 “零售 + 科技”,首次把零售和科技提到战略高度。
至此,美团在对外公关口径下,最想突出的一个标签之一就是科技属性。
那么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美团无人配送的业绩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亮点不少,截至2023年六月底,美团无人配送订单量已达330万单,早就不是噱头了。
可为什么?美团的市值在资本市场没有迎来“萝卜快跑时刻”?
美团的科技投入,何时才能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正向反馈?
萝卜快跑向左、美团无人业务向右
萝卜快跑之所以能快速拉动百度股价,甚至是点燃无人概念股,核心不在于,萝卜快跑跑了多少单,而是萝卜快跑,预计2024年底在武汉实现盈亏平衡,2025年实现盈利。
这意味着Robotxi短时间内能够初步完成商业化闭环,有希望复制到全国,从理论层面来讲,未来是有机会成长与滴滴这类出行平台相抗衡的。
而反观无人配送,虽然低速的无人车也是主打L4级的自动驾驶,但是技术成熟度并不高。而且没有一家企业实现了盈利,甚至没有看到盈利的曙光。
北京理工中云智车CEO 关超文有过这样的论调,“当前,一辆无人车勉强可取代一个月薪6000元的快递员,但我得搭进去一个月薪3万的工程师。”
真机智能CEO刘智勇曾经判断,无人驾驶要在物流全链条落地,“使用机器和雇佣人力的成本打平是不足以推动的,只有当两者的比值降到原来的1:5时,才会出现革命化的现象”。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美团无人业务,虽然订单量并不少,但是含金量却没那么高。美团配送单子,不像萝卜快跑,用户或是为了便宜或是为了体验,都是自发下单的。外卖配送对用户来说其实无所谓是人送还是机器送。
所以,无人配送订单多少,只跟技术成熟度有关,跟区域的无人车布局有关,反倒跟用户的消费习惯、付费意愿关系不大。都是无人车服务,用户主动去使用,跟被动使用,业务上的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
从业务维度来讲,美团无人配送业务,本质上是一个服务的角色,是为了服务公司,服务即时零售战略;而萝卜快跑是一项单独的业务。而且,总体来看,美团无人配送业务,仍然偏成本投入期,而萝卜快跑逐渐开始准备进入回报期。
美团无人配送业务,其实反映出来了一个问题:本地生活模式太重了。
到店服务才是本地生活的利润核心,而外卖则是护城河业务,无人配送走俏,美团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护城河业务不被攻破,美团发力无人配送,本质是在为护城河业务买保险。
从这个维度看,高研发投入的本质,可能体现出来的其实是履约的重服务模式。换句话说,即便是进入无人配送时代,维护一个终端配送网络体系的成本也可能比想象中要高。
那么,本地生活的无人配送能跑通吗?
也许能,但是需要的时间或许比Robotaxi还要长,而且,一旦无人配送体系建立起来,对美团来说其实很微妙。
美团无人业务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烈的。官网显示:业务目标:美团自动配送业务的核心目的是补充运力,与骑手形成协同。自动配送是对运力的有效补充,未来能够在极端天气下协助配送员完成配送。
低情商的解读:无人配送还是离不开人力。
高情商的解读:有觉悟,不愧是经历过垄断制裁,买菜业务被《人民日报》旁敲侧击过的企业,比萝卜快跑这个“愣头青”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美团太大了,大到成为社会基础设施。这个是优势,意味着护城河,意味着行业霸主地位。同时也意味着,美团不光是王兴的美团,更是社会的美团。
美团的科技创新,其实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一个死结:外卖配送系统的升级,好处很多,但是夹带着的还有“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
无人配送业务越成熟,意味着更多的外卖员被取代。看看萝卜快跑的下场,有传言已经停运了,也有传言单价上涨了跟网约车一个价格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涉及民生的事,涉及就业的事,涉及底层老百姓日常的事,要慎之再慎。
美团不能再吃这个亏了。
另外,算完了社会账,也总得算经济账。
投入无人配送的这笔钱,如何有性价比地反馈在财报上?这恐怕是管理层跟价值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财务上研发投入总有确认为成本的那一天,到时候利润表现怎么办?
无人配送这个业务,越是边角料,越是绿叶,对于美团的地位来讲,就越是稳固。
美团是消耗型流量,即便是搞了直播业务,依旧是消耗型流量,面对抖音这种流量生产型企业,到店业务被抢去不少,美团是苦苦地死守,还好有外卖护城河。
假如有一天,无人配送业务真的可以实现大面积取代快递员。那么美团的这个护城河的本质就是资金规模了,外卖员的人力管理,调度等因数,影响越来越小了。
我看了下,最近一家企业发布的新车,最低的价格来到了3.98万元。未来只能是更便宜。
说白了,如果整个本地配送体系,未来单靠钱就能砸开缺口,那么美团本地生活这个赛道的最后一块儿自留地,可能也就会迅速遇上抖音这个对手。本地生活的战争,压根就没停过。只有打得热闹,跟打得更热闹这两个选项,届时,美团只能更难受。
美团做无人配送,战略层面上跟滴滴之前做无人驾驶一样的。萝卜快跑最近大火,情绪面上,利空最大的就是滴滴了,而滴滴在2016年就组建了自动驾驶研发部门,今年4月份,在萝卜快跑大火之前,广汽埃安与滴滴宣布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工商执照,重点就是L4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与滴滴进可攻,退可守的robotaxi的战略定位不同,美团的无人配送在战略上已然陷入两难的境地。
美团花这么多钱搞研发,ROI高吗?
跟其他很多企业,吹牛X的风格不同的是,美团还是很实诚的,战略定位为 “零售 + 科技”之后,就实打实地搞研发,搞投入。
不过,美团科技研发投入的ROI或许并不高,
在互联网江湖看来,“零售 + 科技”不是科技与零售,双重发力,而是科技是为零售服务的,仅此而已。
实际上,美团科技投入对于拉动市值,对于做大营收的直接效果,体现得不够明显。
王兴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对标亚马逊。诚然,亚马逊是神一样的存在,而且美团跟亚马逊很神似,资本市场,最喜欢企业有对标物了,有对标物了,故事也能更性感些,韭菜们做梦都会笑得更大声。
亚马逊多年的技术投入,也成了美团的一个战略参考。不过,美团最大的问题在于,研发投入没有形成实打实的业务线,比如,你看亚马逊,人家搞研发的同时,还不忘创收,人家有云服务。
一季报显示:亚马逊云科技销售额同比增长17%达到250亿美元,亚马逊云科技有望在2024财年实现千亿美元收入,利润率进一步扩大,并成为亚马逊母公司的主要运营收入来源。
国内的,阿里,京东也都有自己的云服务,阿里云做得也是风生水起。
再不济,学学“死对手”字节,内部办公软件飞书都拉出来创收了。美团的内部管理软件,能对外赋能,多个营收增长支柱也可以,不好意思,美团还是没有。
无人配送业务,对外输出产品,赋能更多企业,也没有。这也是我们开头分析,无人配送,成不了美团的“萝卜快跑”的核心原因。
王兴喜欢讲无限战争,但是无限战争意味着无限的成本投入,在无限战争的同时,如何回更多的血,也是本地生活这场持久战的一个重要考量点。
互联网江湖团队之前的文章就分析过。消费互联网企业做TO B赛道,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做云计算、AI类的产业互联网,另一类则是美团为代表的,做企业版团购,还是消费互联网的思维模式。
如果走消费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也不是不行,美团可以学学拼多多。
拼多多这一点做得就很好,甚至说是做到了极致。主打的就是一招鲜,吃遍天,没有花里胡哨,没有东奔西突,就是围绕电商,围绕低价,即便是做到海外了,还是极度的垂直,极度的本分,我就做电商。
美团守着外卖这个公认的护城河,本地生活依旧挑战者云集,而且还被抖音抢去了不少份额,该好好考虑下“本分”这个词背后的力量了。
总之,科技研发的ROI还是不够高,研发投入力度,其实没什么可炫耀的,反而是一种拖累,反而证明了一点:商业模式太重,投入无止境,关键是本地生活领域的战争还不没结束,不断有巨头前来挑衅。“无限游戏”变成了“无限战争”。总是忙着打仗,也难免会忽视商家、用户体验。
美团这么多年来,时不时地就被商家端吐槽,吃相难看;这有点像之前爱奇艺被吐槽,限制投屏,充了会员也得看广告。
我觉得本质上,其实是一件事,外卖也好长视频也好,成本投入太高,都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毕竟成本太高了,营收很难覆盖住成本,需要一些影响口碑的手段做大营收,做大利润。
在市值层面,百度被喷了很多年,云计算,智能汽车板块,一度是被认为负资产,因为只有投入,没有体现在财报层面,如今随着萝卜快跑的走俏,也算是血洗了一把前耻。
美团的研发,何时迎来真正有财务意义的回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