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全球化,还缺一个“东方生态”

这半年我一直在和各种人聊出海,直到6月去了趟欧洲,“中国企业全球化”这几个字才真正在我脑海中具象化。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匈牙利,这片土地上正在出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比亚迪、蔚来、宁德时代……2023年匈牙利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30亿欧元,其中有76亿来自中国,给当地创造了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

不过略带讽刺的是,当我沉浸在中国企业全球化成果的自豪感中时,一则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新闻把我拉回现实。

加征关税是国际贸易战的老套路了。凡是在海外市场有所成绩的中国企业,多少都遭遇过区别对待。美国针对华为的芯片禁令还在继续,周受资在听证会上舌战群儒的场面还历历在目。Open AI煞有介事地重申对华禁令,也透露了美国对中国AI领域加强封锁的信号。

科学无国界,但技术有国界。

从华为到TikTok,从新能源汽车到AI,每一代中国企业的出海方式不同,命运却极其相似。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只要这个世界上的偏见、忌惮、冲突依然存在,中国企业向外探索的道路就注定不会平坦。

时至今日,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出海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选项。如果还在这个方向上犹豫,无异于放弃了一个难得的确定性增长机会。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如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冲突加剧、外部政策高压的环境下,建立起一个中国企业能够互帮互助,相互扶持的“东方生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出海企业都选择华为云,而不是海外的云服务平台。

如果说出海是中国企业的“命”,那么选择东方生态,就是把握住自己的“运”。

01全球化三大难题,如何求解?

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出海企业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陌生的商业市场,还要应对地缘政治、保护主义、国家安全担忧造成的审查和封禁风险。

在中国企业出海的历史上,遭遇以“公平”之名,实为打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就在今年6月,美国又对中国光伏产业展开“双反”调查,试图阻碍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发展。这场有针对性的调查从2011年开始,陆陆续续从未间断。科技领域,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科大讯飞、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企业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名单”中,限制从美国购买零部件。

在互联网行业,隐私安全问题是最常见的发难理由。除了著名的TikTok封禁法案之外,Temu(拼多多海外版)、WeChat(微信海外版)都因此被调查或处罚过。

大疆大家都很熟悉。作为无人机行业的头部企业,在美国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也是在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禁止中国大疆无人机未来在美国销售的法案。理由还是熟悉的“数据安全”。去年,美国还以涉嫌专利侵权为由对大疆罚款。

在接触了众多出海企业之后,我发现了全球化三个普遍难题:法律合规、本地化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

法律法规包括所在国家的国内法、各国之间签署的国际条约、跨国公司企业间签署的国际合同等等。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后来者”,没有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就像一个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地雷,需要不断学习如何规避。

中东现在是很多中国企业掘金的热土,大家都知道这里富得流油,看似赚钱很容易。但如果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赔本也很容易。

比如沙特阿拉伯非常重视云服务的数据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去年陆续通过了《个人数据保护法》和《境外个人数据传输规定》,企业需要在数据和隐私的合规性问题上非常小心。在阿联酋,企业滥用个人数据可能会面临百万人民币级的罚单。

中国企业全球化,还缺一个“东方生态”

哪怕你把所有的法律都研究透彻,规避了所有合规风险,但对于习惯了国内人情社会规则的中国企业而言,如果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不了解,一样很难开展业务。

1992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第一次走出国门,带领团队赴美技术考察。当年广东省因私护照签发量大约七万本,相当于1000个广东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出国。由于人才匮乏、基础薄弱,那时的中国企业出海,就像旱鸭子跳进水里学游泳,全靠自救。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否有所好转?2023年全国共签发普通护照1842.8万本,意味着出国人员的比例提高到了百分之一。而2018-2022年,新成立出海企业数量累计达25.76万家。据商务部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4.5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其中跨境电商主体数量超过10万家。

人才依然是稀缺的。企业想要找到对某个国家有深刻、全面了解的人依然不容易。所以本土化运营是一个普遍难题。

此外,出海企业还要解决海外网络加速、电商建站、跨境支付、广告服务等一系列难题。就拿跨境支付来说,境外收付款难、支付流程繁琐,还会增加一笔不小的成本。

这些大工程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通常需要很多合作伙伴。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就会面临一个抉择:服务商是选国内的还是海外的。

就现在的国际形势而言,我认为国内服务商是更加保险且稳妥的选择。外资企业立场不同,一旦面临冲突会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中国有句俗话,出门靠朋友。中国企业如果能够互相帮助、提携照应,在国际市场存活会更容易。而且经过华为那一代企业为海外开拓市场所付出的努力,现在的出海企业想找朋友已经容易得多了。曾经单个企业在海外孤军奋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全球市场扩大“东方生态”是这个时代企业出海的使命。

02从“中国厨子”到“东方生态”

为什么说“东方生态”很重要?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2000年世纪之交,向全球化进击的华为初次踏上中东的土地。10名肩负开荒拓土重任的员工里,除了业务骨干,还包括两名司机和一名厨师。

不要小看这名厨师,事实证明他可是华为出海业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存在。

走出国门之前,华为设想过在海外可能经历的各种困难。可真正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发现吃饭才是头等大事。饭吃不好,是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时间久了,不要说拓展业务,连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在非洲的时候,就有员工因为吃不下绿油油的手抓饭,不到2个月就打道回府。

为了抚慰员工的中国胃和思乡之心,华为刚开始只能从国内寄榨菜、方便面、辣椒酱聊表慰藉。对当时的华为海外员工而言,老干妈是比黄金还宝贵的硬通货,要珍藏起来过年才舍得吃。

随着海外业务逐渐壮大,华为开始派遣中国厨师随团队出征,后来干脆大规模建设起海外食堂。想在华为当厨师,会炒菜可不够,还要懂得怎么在没有任何炊具的情况下,把腊肉炒熟。有在艰难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心态,才能在海外为业务人员保驾护航。

华为每年都会评选“十佳食堂”和“金牌厨师”,优秀厨师还能获得“胜利护航奖章”。所有海外员工也都发自内心地认可厨师的价值。可以说,中国厨师是保障华为海外业务稳定发展的“灵魂人物”。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华为自己淋过雨,知道怎么给别人撑伞。就像华为当初需要一个能够治好“水土不服”的厨师,中国企业出海也需要一个同路人。而相比外资云服务厂商,华为既懂中国企业,也有丰富的本土化经验,是更适合中国企业的选择。

华为在开拓印度市场时,两国员工曾因工作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摩擦。不像中国员工总能及时响应,印度员工看上去总是不急不慢。但项目一旦开工,中国员工的出错概率明显更大,而印度员工总能提前规避风险。

面对两国员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华为承认自己的落后,学习本地员工优良的工作方法,使整体运作管理走向流程化,为印度研究所的本地化运营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现在中国企业出海,当地员工的管理依然是个难题,华为做法值得所有出海企业借鉴。

在法律合规方面,先一步走出去的华为员工在海外学习和掌握了“游戏规则”。有过切身体验和经历,更能帮助中国企业避免踩坑。

就拿知识产权为例,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普遍不高。但在海外,如果不遵守这个规则,严重的情况甚至能让公司破产。

华为管理层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西方制度规则的一种,尊重他人的以及自己的知识产权,是其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的必要条件,而技术专利是进入国际市场、进行互相交换的资本。

早在1994年,华为内部就有一个“无形资产评估协调小组”,负责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对内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和交流。1995年,华为中央研究部下的知识产权室开始运作。1996年,华为成立知识产权处,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文档保密、网络管理的规范和制度。

30年前,凭借在知识产权方面超前的认知和行动,使华为能在国际规则的限制下顺利拓展业务。现在,华为也在通过云服务,帮助更多企业走向全球。

03长在华为云上的企业能力

华为云覆盖了全球33个区域,93个可用区,2800+CDN节点,与超过2400运营商网络连接, 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50毫秒用户优质体验服务圈。同时,华为云将华为20多年全球化的经验沉淀为云服务,为出海企业提供全球营商环境咨询、出海安全合规咨询以及出海商业咨询。华为云从全球部署、持续创新、稳定可靠、安全合规、快速增长以及生态共赢六大方面护航中国企业走的更稳、更远。

企业要想出海,至少要具备产品力、成本力、创新力、数字力、供应力这五个能力,才敢说在海外市场能够立得住。而强大的基础设施和资源聚合能力,让华为云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快速提升能力。

比如跨境支付公司PandaCredit,接入华为云后,帮助客户落地的时间从半年到一年,缩短到一个月甚至一周。科大讯飞云平台业务出海中东的时候,被阿拉伯语的30多种方言搞的十分头痛,最后在华为云的帮助下完成本地化运营的落地。知道创宇出海负责人直言,企业的能力就长在华为云上。

在网络加速方面,库迪咖啡出海亚太、东南亚、中东时,使用华为云连接加速到海外,并基于华为云容器、云搜索、云数据库、DCS等云服务组合方案,保障业务稳定,实现业务快速上线。网易出海拉美地区,也是通过华为云的全球互联网络加速解决方案,解决了在阿根廷的数据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难题。

安全合规方面,企业结合华为云全球合规隐私保护经验、全栈安全防护能力,可以实现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可视可控可塑管理。

企业服务方面,华为云提供电商建站、跨境支付、广告服务等一系列SaaS化服务,解决企业出海疑难问题。台铃汽车在全球计划布局15大研发设计中心、11个生产基地,并在6大洲建立7大运营服务中心。在华为云的助力下,已在东南亚和北美建立了跨境电商独立站方案、自动物流仓储方案、慧通差旅方案等。宝宝巴士出海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时,使用华为容器+大数据+昇腾的综合解决方案,使企业的服务能力登上新台阶。

04写在最后

在《华为三十年: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化》中,华为的出海被形容为“中国现代经济史上一次有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时间持续最久的海外集体远征”。

华为的全球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最艰难的30年。现在,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先行者,它也在积极分享经验,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出海。

在全球建立“东方生态”的过程中,华为功不可没。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在电商和消费领域,也有SHEIN、名创优品这样的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出海。

现在出海的企业要比“华为”们幸运得多。我们不再是单枪匹马的孤勇者,可以踩在前辈的肩膀上,汲取着上一代企业用真金白银乃至血肉换来的经验和养分。

中国企业出海选择华为云,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云服务,更是华为20多年全球化探索,积累下来的如何理解和遵从本地政策法规、拥抱本地资源和人才、构建本地能力、认同和践行本地文化的经验。这是比任何技术都宝贵的资产。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8月16日 09:42
下一篇 2024年8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