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Irene.L
编辑|杨博丞
来源|氢消费出品(ID:HQingXiaoFei)
无月饼不中秋。
半个多世纪以来,除了头顶那片月光依旧,月饼却已截然不同。
60年代,到中秋,一家四口围聚在桌前,母亲庄重地将一个月饼切成小块分发下去。月饼虽然小得一口就能吃完,但大家还是一层一层、一点一点地细细吃,连漏在桌上的一点碎渣都不放过。
而如今,当时母亲已是奶奶。她听说孙女花200多块买了一盒网红月饼,口味有螺蛳粉、胡辣汤、小龙虾……小辈们都争抢着对着月饼拍照发朋友圈。然而,一盒六个月饼,最后还剩了四个。
两代人的故事,中间隔着中国月饼的变迁史:从稀缺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从高价礼品再到当下的网红社交品。
如今的月饼,已经逐渐远离了它的本源——饼,而越来越接近于市场——币。
01.60-80年代:面粉馅料,谁家的硬派显眼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生活物资都要通过发票供应,中秋节的月饼也不例外。
由于物资匮乏,面粉、油都是紧俏货,月饼里舍不得多放,导致口感很干,咬上去硬邦邦的。当时一张票只够买4个小月饼,那时谁要能买回一斤月饼,在街里拎着走,要招来好多羡慕的眼光。
月饼从私人小作坊到国有供销社,再到集体的企业制食品厂,计划经济下,当时的月饼不用自己卖,政府指定生产,指定产量,直接供应供销社下属食品店,限时限量供应。月饼生产商也烙下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深印记。
因此,当时月饼十分稀缺,全国的月饼生产商更是屈指可数,全是手工制作,出炉后直接拉到供销社。即使口感欠佳,依然不影响中秋节时月饼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无需营销,全国一饼难求。
改革开放前,月饼绝对是稀罕物。有钱都买不到,还得托关系。
02.80-90年代:馅料多元,月饼喜迎“第一春”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计划经济的落幕,中国开始出现市场经济的苗头,而月饼也开始逐渐走向市场,进入九十年代后,月饼生产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春风下,超市、商店在农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营供销社转身变成了集体的企业制食品厂。
转企业后,商家受的限制比以前少很多,生产什么产品、怎么推销,都由自己做主。他们开始重视增加技术力量,增加销售渠道。从集中供应到遍地开花,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月饼的商业模式也正式走上了它的机器时代。
为了提升月饼口感,月饼的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提升,当时很大生产商引进了分馅机、包装机等半机械化设备,大大提高了月饼产量和工作效率。月饼逐渐成为超市及小商店普通的点心,外形样式也与如今的月饼基本没有差别。
最早生产月饼的是早期的糕点商家,他们率先嗅到馅料的商机,月饼馅料开始有了分化。单一的五仁、绿豆口味已不能再满足大众需求,月饼种类逐渐繁多。
水果、豆沙、莲蓉、蛋黄、咸肉等口味迅速被一些月饼商家抢注头牌。由于当时月饼不易保存、远途运输外皮容易稀碎、冷链技术不发达等客观原因,月饼市场呈区域化增长。
在那个时候,全国月饼生产主要集中在两广、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区。其中,两广地区的月饼生产量最大,其次是江浙地区。
各具地方特色的月饼遍地开花。从主打以蛋黄为馅料的高油高糖广式月饼“莲香楼、广州酒家、陶陶居”的一枝独秀;到绿豆、莲蓉、酥皮的苏式月饼“杏花楼”;再到以稻香村为代表的枣泥豆沙京式月饼;后来居上的以冰皮著称的港式月饼陆续风靡全国。
月饼市场的第一春吹来,不靠花里胡哨的营销,单凭供不应求,商家们就轻易挣的盆满钵满。
03.千禧年至10年代:从馅料到包装,泼天的富贵来袭
20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当时增长势头正猛的月饼,开始从机器时代走向商业时代。
中秋节是送礼时节,月饼作为传统食品成为了送礼标配,但一枚月饼的生产成本实际上并不高,原材料占据了绝大部分,如果完全按照月饼的真实价值标价,就非常不适合用来当礼品。
月饼开始有了新的商业模式思路,从包装着手,整个月饼市场刮起一阵奢靡之风。
这时月饼销售的商业模式开始以礼品包装和定制化服务为主,既提高销售额和利润,又满足了当时消费者的送礼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当时普通月饼的外包装与盒内月饼价值比高达1:1,豪华月饼甚至达到2:1。同样价值的月饼,装进高档的包装盒里,价格就能翻几倍卖出。
更甚者,当时还出现了一批“黄金月饼”、“鲍鱼月饼”等畸形产品。
食品衍生的资产证券化玩法也开始在月饼蔓延,一些“聪明”的厂家将月饼变成了期货:一张面值100元的月饼券,在经销商、消费者、黄牛等各方之间折价流转后,最终以50元的价格被厂家回收。
月饼券又回到了厂商手里,完成了一次大轮回。整个过程没有生产月饼,却都能赚上一笔。
月饼一度还成为助长贪污腐败的贿赂品。据当时《人民网》报道,长春一款售价1800多元的月饼礼盒里装有一副高尔夫球杆;昆明一款标价31万多元的月饼礼盒里装有数码相机、五粮液、派克金笔、茶叶等,甚至还配套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住房。
天价月饼传递的不再是亲情与友情,而是权力与金钱。
面对月饼引发的众多乱象,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联合发布《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月饼的包装成本不能超过月饼出厂价的25%等;2013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禁止政府机关及人员赠送和接受高价月饼。
月饼行业也因此“遇冷”。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月饼市场规模达到132亿元,是当时历年最高,但解放日报2013年的报道显示,严控“三公”消费使月饼销售量价齐跌,不少企业接到的订单比往年减少三四成,利润下跌甚至高达五成。数据显示,当年月饼销售额下降21%。
04.10年代至今:曾遭冷遇,搭载互联网快车,又逢第二春
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物流和新零售的助推,让月饼焕发了“第二春”。在新消费浪潮中,没有比月饼更能一统天下的王者了。
从档次酒楼、面包店、食品店、老字号到新品牌,再到新茶饮、互联网公司,乃至医院食堂和精神病院,都趁着中秋佳节,来蹭了月饼这一波热度,赚它一笔。
中华老字号五芳斋在全国的五芳斋餐厅推出现烤鲜肉月饼。盒马旗下自有品牌盒马工坊则结合地方口味开发特色月饼:在上海做大闸蟹鲜肉月饼,在杭州卖榨菜鲜肉月饼,在川渝推椒麻云腿月饼。2016年后,美式快餐厅肯德基也在门店售卖现烤月饼。
踏上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之后,月饼商家的竞争从线下到线上,日趋激烈。月饼的商业模式从传统开始向“互联网+”新零售模式转型。
自新消费的跨界营销滥觞以来,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商品能如月饼这般,成为万物皆可蹭的消费符号。
打文化牌:我们不生产月饼,只是艺术界的搬运工
在近年来新消费文创国潮之风盛行下,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正是各家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去年,三星堆博物馆以自身出土的三千年钱的青铜神树为原型,推出了“祈愿神树”月饼,在礼盒中用3D纸艺打造神树,通过说明书引导大家一步步完成祭月仪式,搭建祭月坛,颇为神奇的,还需要用手电筒激活光效,可谓将仪式感做到了极致。
而甘肃博物馆则抬出了压箱底的八大国宝,包含铜奔马、驿使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鼎形铜行灯、莲花形托盏、涡纹彩陶瓮、反弹琵琶和飞天在内,每个国宝文物都对应了一种口味。
百度的“星辰大海”以露营为主题,网易传媒的“无限之月”呈现了“圆”的多种想象,美团则以“零售+科技”为设计理念等等,不一而足,各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用月饼来接住文创,或古典或现代,各种理念杂糅之下,也成了各个公司品牌创意的对决之时。
打健康牌:把无糖作为主打,有健康才有市场
从近年来月饼市场的销售情况看,倡导健康的月饼销量稳步上升,这类追求健康、养生的产品路线,体现出有健康才有市场的营销思路。
今年的月饼馅料大打低脂、低糖、低油的“保健牌”,如含有南瓜、水蜜桃、桔子等天然果馅;推出绿茶、红豆、粟米的养生馅等。不过最吸引个别消费群体的当属商家推出的无糖月饼。对于老人、怕胖及患有特殊疾病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馅料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去年,五芳斋推出的轻月低糖月饼,呈现了原料上的“一加一减”两种趋势:一方面,用减糖等方式来实现“低糖、低卡”,让味道更清爽的同时,降低了糖带来的热量顾虑;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替换奇亚籽、黑芝麻、核桃或五谷、黑米、芋泥等粗粮原料来打造更健康的新式内馅。
打食材牌:万物可内馅,啥都能往饼里塞
月饼其实说白了就是馅饼的亲戚,以前大家对传统还挺尊重的,南甜北咸,老传统就是广式、京式、潮式、苏式、滇式,馅料也就是五仁、枣泥、莲蓉、花生、蛋黄老几样儿。现在可好,人心不古,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厂商做不到的。
早在2016年,一股小龙虾风潮席卷月饼界,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出马,从以售卖小龙虾为名的超级餐饮IP文和友,到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食堂,都把新鲜麻辣的小龙虾塞进了月饼里。
从此,月饼的馅料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让人看了都吓一跳。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螺蛳粉月饼、榴莲月饼都不足为奇了。还有,麻辣王子推出的辣条月饼,湖南樟树港的“樟树港辣椒月饼”,河南的胡辣汤也来凑热闹,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月饼。这胡辣汤月饼也不知道是怎么把汤变成月饼的,算是食品界的“黑科技”吧!
无独有偶,韭菜鸡蛋月饼、芥末三文鱼月饼、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饼等等,这些好歹也都算是食物。但那个玻尿酸月饼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在这些混乱的月饼大乱斗里,网红月饼、跨界月饼层出不穷,大家以行动表达了对“消费升级”的辩证性理解,绞尽脑汁,花样频出,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创意。
然而,在无数关于月饼的商战里,月饼却从来不是主角。直至今天,月饼始终没走下「冤种之王」的神坛。
如同被时代裹挟的我们,再也吃不出月饼最初只是饼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