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秋 林
编辑|杨博丞
来源|氢消费出品(ID:HQingXiaoFei)
又到十一黄金周,年轻的00后和Z世代们无法想象青春“没有旅游”的样子,但对60后和70后们来说,他们的年轻时候则不敢想象“旅游”的样子。
从缓慢的绿皮火车,到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铁;从简陋受限的招待所,到格调精致的高端酒店;从鲜有人问津的旅游景区,到熙熙攘攘的古城古镇和不断冒头的室内游,旅游已经从曾经遥不可及的奢侈享受,成为了大众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坐地日行八万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让长途出行不再是梦。关于出门旅行“凑热闹”,不同代际的人有着不同的记忆,从而也构成了年轻人的“凑热闹简史”。
01.从只想去看“名山大川”
到追求“沉浸感”
对于60后们来说,旅游在他们的青年时代曾是遥不可及的陌生概念。即使是接受过好的教育的人,旅游也仅是课本上一两篇精选的古往今来名人所作的游记,读起来十分优美,但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去到那样的远方。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曾回忆,“当年有幸出去旅游的人,除了极个别的特殊职业者,或者有远房亲戚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近程游,出行距离比较短,超过500公里的就已经很少了。”
1984年,中央颁布了旅游建设方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公民旅游”概念。先富起来的广东人领旅游风气之先,江浙沪人紧跟其后。带着巨大的饥渴感和刷存在感,国人们首先想去看一看祖国的名山大川。
一张张名山大川前规整的旅游照就是最好的映证,昂首挺胸、右侧身30度、丁字步、目光炯炯有神。由于相机还是奢侈品,当时的一台海鸥照相机大概价值相当于现在北京三环的一套房,那时各景点门前的流动照相人员生意火爆。
(图片来自网络)
时间来到80年代,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几乎每个人都会唱女作家三毛作词的《橄榄树》。在长期的禁锢被解除后,三毛告诉年轻人人生可以去漫无目的的流浪。
90年代,家家户户开始拥有电视机,透过电视,人们第一次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正大综艺》这档由赵忠祥主持的央视综艺节目,是当时文艺青年能了解世界的最高水平。
因此,在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80后当中,文艺小资的旅行情绪开始蔓。“驴友”这个词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词典中,越来越多人泡在户外论坛中,一起徒步、登山、攀岩、住青年旅舍。城市人辞职到丽江、大理、拉萨,一住就三五个月,或干脆自己开客栈、酒吧,诗意地栖居。
2010年进入移动互联网后,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概念,对于90后们来说,想吃凉皮就去西安,想吃牛肉火锅奔赴潮汕,想看爱豆的演唱会直接上北上广,旅行变成越来越平常。
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一句“西安人的城墙下有西安人的火车”,让西安变成了网红城市。人们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的种草,让美景从“无意偶遇”变成“必去打卡”,旅游进入短视频网红时代。
对于如今的00后们来说,相比90后,他们更追求对旅行的“打卡”、“一站式”、“快消”体验追求。融合“热门影视IP+虚拟现实技术+文旅体验”元素的沉浸式的文旅业态也正在成为00后们“特种兵式旅游”“反向旅游”的主要打卡点。
(图片来自小红书)
以武汉的《夜上黄鹤楼》、洛阳的《无上龙门》体验馆为例,通过光影演艺打造沉浸式故事场景成功“出圈”。浙江建德的《江清月近人》、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大型体验场景也都旨在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深度旅游体验。“宁可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假期”,00后在出游决策方面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体验感。
02.从绿皮车的“车马慢”
到如今一天多地做“特种兵”
1977年,当时还是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车段的宣传干事的王福春,因为工作偶然拿起了海鸥相机,没想到慢慢变成了专拍火车的人,这一拍就拍了40多年。
当时天南地北的乘客就这样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不到几分钟就成为了朋友。有烟同抽、有酒同喝,打扑克下象棋缺人了,召之即来。
与绿皮车最初的人情味一样让人难忘的,是绿皮车条件的简陋。据高舜礼回忆,当时的火车大多还是烧煤的绿皮慢车,500公里就要走一天或一昼夜,“从西安到兰州那火车近30个小时的火车硬座,颠簸到屁股疼、浑身酸痛”。
“那时的长途汽车也不是今天高速的概念,而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与戈壁路,几百公里的路途需要跑上20多小时。在这种状况下,旅游已很难说是一种享受,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痛苦。”
(图片来自网络)
1996年的夏天,洛阳的邹女士跟随父母单位组织的旅游,一起前往南京、苏杭等地,坐绿皮车,一路上不停地倒车,昏昏沉沉的。火车上10元钱的盒饭,大白菜帮子和半颗煮鸡蛋,父母为了省钱只给她买了一份,俩大人啃方便面。一路上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园林、西湖等美景,而是饥饿感。
从郑州到北京,10多年前普通的火车需要七八个小时,而如今两个半小时的高铁即可抵达,郑州与北京成为“近城”。郑州、开封和洛阳也形成了“同城效应”。高铁网络的覆盖,将传统旅游彻底颠覆。
郑州开通多条高铁后,各旅行社也都推出了通往全国各地的多条乘坐高铁旅游的路线。虽然乘坐高铁的费用比乘坐大巴车贵一些,但动卧当旅馆,白天看风景,晚上住车上,十分受消费者的青睐。
网上购票,刷脸进站,一切既方便又顺畅。一条高铁,带动一路风景。高铁的开通,在给沿线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大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不少高铁沿线的中小旅游目的地,也被纳入游客假日游的行程中,给当地旅游产业带来了爆发式增长。
从昔日旅行的跋山涉水、攀山越岭,到如今年轻人的“特种兵”式一日多地,这背后的进入不仅得益于交通发展,还得益于酒店住宿的快速发展。
80年代初,人们旅行还需要拿单位开的介绍信才能住宿,住宿条件简陋且资源严重不足。据高舜礼介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饭店数量非常少,质量也不堪一提,连少量外国游客的住宿需求都难满足。一些前来北京旅游的外国游客,有的甚至需要夜间打地铺,或是被拉到天津去住宿。
而时代发展至今天,主题酒店、精品酒店、快捷酒店、民宿等一批新住宿业态的发展,不仅价格和风格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还使消费者不用给住宿酒店打电话订房间,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即可,大大方便了出行。
03.从几毛的票价起步
旅游业体量是怎样一步步壮大的
在国内旅游业起步阶段,当时的“五A级景区”门票普遍只收几毛钱,“清东陵3角,孔府2角,北京植物园3角,大钟寺2角。我清楚地记得,1988年,莫高窟已经实行“双票制”,普通票价5角,专业票价6元,那大概是当时全国最贵的票价了。”高舜礼回忆。
当时的旅游业,宰客行为很少,景点几乎都是仅收门票,明码标价。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旅游业体量尚小,贡献有限。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发展,花样百出的旅游模式和景点营收模式开始一步步支撑起国内旅游业的体量。
2012年,中国超越美国等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消费国。新冠疫情前,国内旅游业营收更是经历了自2012年以来的八年增长,营收达到了5.7万亿,旅游人次高达60.06亿。
(图片来自携程)
对于60后而言,挨过饿受过苦,生活成长的环境注定要把消费理解为“必需品”。已经步入老年的他们,在选择夕阳红之类的旅游产品时,更看重景点的知名度和文化性质,对于旅游景区的“二消”则能省即省。
70、80年代的人,虽然生活的不那么宽裕但至少能够吃饱穿暖。一些经济上有能力的人,更愿意选择有品质有格调的高端旅游产品和境外旅游。境外游的旅行团曾一度瞄准这些人群。
对于90、00后们,出生在衣食无忧年代的他们,吃喝玩乐基本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更愿意把钱花在兴趣上,尤其是00后更愿意花费在情绪的满足上。因此,“反向游”、“错峰游”、“寺庙游”和“特种兵游”、“Citywalk”发生在00后身上就不足为奇。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2万亿元,增长95.9%,接待旅游人次和收入均达到同比“双增长”的预期目标。
虽然不同年代的人旅游观念和消费观念各不同,但在十一出游的年轻人的凑热闹简史中,年轻人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