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00后“抛弃”的国货佰草集,再战双11

从2021年开始,佰草集正式以高功效中国特色本草的定位进行产品和品牌的焕新,与天猫TMIC新品创新中心合作,孵化多款重点趋势新品,如佰草集太极啵啵水和啵啵霜来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积极布局年轻消费者聚集的社交媒体平台和线上渠道。
2022年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天猫旗舰店及百货客户总数由2021年192.56万人下降至105.51万人,复购客户由80.13万人下降至48.18万人。

被00后“抛弃”的国货佰草集,再战双11

撰文 |Irene.L

编辑|肖 岳

来源|氢消费出品(ID:HQingXiaoFei)

双11“战鼓”正在擂响,这个每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对于美妆品牌来说,无疑是一场关乎品牌与实力的较量。

在这场大战中,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无疑是一位值得关注的国货老牌选手。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国货品牌,一直定位高端市场,但自2016年开始,就因为“品牌老化、库存压力、缺乏传播、产品老化”等问题,再加上北上广一线城市中高端美妆市场的强势冲击,一直处于比较边缘化的位置:上有国际知名品牌挤压带来庞然压力,下有新锐美妆及已经成功转型的国货抢占市场,显然,佰草集急需“新生力量”。

然而今年,佰草集开始与热门综艺节目《所有女生的offer3》的深度合作,不禁让人猜测,这是佰草集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抢跑在双十一前进行的一次策略调整,还是为了在GMV上向超头主播妥协做出的无奈之举?

01.把脉年轻化,货和流量两手抓

在当今的美妆市场,年轻消费者已然成为主导力量。这一批年轻人在互联网的大势下信息壁垒逐渐被打破,得以接触到美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佰草集25年来一直以中国特色本草为产品基石,在品牌发展过程中,随着成分、配方以及浓度等概念更为广泛地被年轻消费者所熟知,与“成分党”们有了更高的效用追求,佰草集最初“本草植萃”的温和定位,似乎不再能够帮助品牌赢得更年轻的消费人群。

另外,受制于历史货盘与渠道在发展前期重发展线下的影响,佰草集的消费者群体年龄普遍偏大,并且年轻客群呈现不断流失的趋势。因此,“招新”成为佰草集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从2021年开始,佰草集正式以高功效中国特色本草的定位进行产品和品牌的焕新,与天猫TMIC新品创新中心合作,孵化多款重点趋势新品,如佰草集太极啵啵水和啵啵霜来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积极布局年轻消费者聚集的社交媒体平台和线上渠道。

在2023年,佰草集在产品升级和人群优化的基础上,还在营销侧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

如与《所有女生的offer3》这档年轻人综艺节目合作,借助综艺的热度为品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致力传递品牌全新的年轻化形象和价值,借助品牌代言人和超头达播的影响力,希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表面上来看,佰草集正在“马不停蹄”地做更多高端化、年轻化的尝试,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并没有那么好走。

02.年轻化、高端化,

佰草集不得不走的路

实则佰草集的这次策略调整并非偶然。

回顾其发展历程,从上海家化的年报来看,不难发现,从2015-2018年,佰草集的业绩开始出现下滑。直到2019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避免被市场完全淘汰,佰草集才开始启动了全面的品牌优化升级。

通过进行产品升级,打造出明星单品“佰草集冻干面膜”,抓住产品“干”和“高浓度精华1分钟遇水焕活”这些独有特性,突显了产品的差异化和吸引力。另外,品牌新营销转型,让“干的漂亮”表达出洒脱、独立、敢作敢为的年轻态度,以此形成情感共鸣,致力传递出佰草集愿意与年轻人做沟通的态度,传递佰草集新时代新国货的新品牌形象。

在产品线上,佰草集做出了重大调整,重点放在精简产品线。推出了多款明星产品,包括主打抗衰的全新太极系列、以美白为主打的新七白系列;还有以保湿功效为主的双石斛修护高保湿系列、以抗老效果宣传御五行焕肌系列。

可以看出,佰草集正在努力通过打造品牌“高端、年轻”的全新形象,试图恢复往日的辉煌。然而,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再次夺得年轻人的心智实属不易。

因为2023开年,所处的国货美妆市场就已经展现出了强有力的韧性。据公开数据显示,珀莱雅旗下彩妆品牌彩棠、丸美股份旗下彩妆品牌恋火,在2023年增长十分显著。橘朵与酵色的母公司——上海橘宜化妆品有限公司,2022全年销售额达到17.6亿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橘朵营收超10亿元,酵色营收达7.5亿元。另一边,花西子、完美日记、花知晓、girlcult、万花镜等一众新锐彩妆品牌,都在谋求出海,甚至有品牌海外市场份额占比近50%。

在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内外品牌竞争之外,不但佰草集需要继续努力,其“老东家”上海家化更需要提高警惕。

03.“作别”超头,

上海家化何以为继?

回归佰草集母公司来看,曾一度引领国内美妆市场的上海家化,近几年,已然在走“下坡路”。

2021年,疫情推动了抖音电商的快速增长,上海家化靠着和头部带货主播如薇娅、李佳琦合作,线上渠道曾一度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数据显示,2021年12月31日,上海家化线上渠道实现25.8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01%;其中,佰草集天猫旗舰店及百货复购率由2020年的33.7%提升至2021年的41.6%;玉泽天猫旗舰店复购率由2020年的36.4%提升到42.6%。

依靠头部带货主播带动线上渠道,2021年上海家化营收较去年同比增长了8.73%,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甚至达到了50.92%,业绩一度回暖。

然而,随着上海家化在2020年和2021年底分别同李佳琦、薇娅相继解除合作,上海家化的业绩也在2022年被打回了原形。

据年报显示,2022年上海家化实现71.06亿元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下降7.06%;毛利率57.12%,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归属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27.29%。2023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上海家化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49%。

2022年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天猫旗舰店及百货客户总数由2021年192.56万人下降至105.51万人,复购客户由80.13万人下降至48.18万人;玉泽天猫旗舰店客户总数由2021年的361.09万人下降至2022年的213.43万人,复购客户从153.77万人下降至100.37万人,总体客户和复购客户数据双双下滑。

对于业绩下滑的问题,上海家化给出的解释是: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遇到大股东改革带来的特渠业务调整、2021年末至2022年三季度经历部分合作超头缺失带来的电商业务调整,2022年受疫情影响,又遭受第二季度工厂及物流基地停摆,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外部环境影响,经营业绩有所下降。

但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上海家化的业绩数据的下滑,或与其“重销售、轻研发”的发展模式有关。

而事实上,“重营销、轻研发”的现象,上海家化并非个例。

以珀莱雅和华熙生物作为对照:2022年上海家化研发费用为1.599亿元,销售费用为26.52亿元;珀莱雅2022年研发费用为1.280亿元,低于上海家化,但是销售费用达到27.86亿元,高于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研发费用在三者之中最高,为3.882亿元,销售费用更是达到了30.49亿元。

但珀莱雅和华熙生物并没有因为“重销售、轻研发”陷入停滞,而上海家化下滑的因素更倾向于,品牌营销过后却没有将此前头部带货主播带来的品牌力沉淀下来。

上海家化依靠头部带货主播虽然能带来短期的销售增长,但这些客户并没有真正成为品牌的忠实拥趸。当带货主播与上海家化的合作终止时,这些客户也随之流失,导致上海家化的营销投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结语:

如今125周岁的上海家化,曾经一直走在美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是感知消费市场温度变化的重要风向标。它见证了中国美业的兴衰与发展,也曾以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然而,在2018年至2022年这段时间里,上海家化的业绩起起伏伏,这无疑是一个不明朗的增长信号。而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大战”中,它携佰草集能赛出怎样的成绩,大家拭目以待。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Like (0)
Previous 2023年11月1日 18:12
Next 2023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

  • 午睡醒来发现折叠屏手机屏幕漏液 小米:无法保修

    DoNews9月20日消息,据1818黄金眼报道,浙江台州的黄先生买了一部小米折叠屏手机,说是前几天午睡过后,发现屏幕出问题了。
    黄先生称,自己7月27号在台州黄岩吾悦广场买了小米折叠式4,花了8999元,旧手机抵给它1999,付了7000元。
    黄先生把这部小米折叠屏手机送到销售门店,由对方寄去售后,他提供了一张照片,说是寄出前快递员拍的。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20日
  • 与辉同行直播售卖的“澳门葡记月饼”被曝产自珠海

    DoNews9月19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报道,近期有网友称“与辉同行”直播间带货“澳门葡记月饼”,但从未在澳门听过这家自称“澳门老字号”的葡记食品。
    涉事月饼生产商珠海葡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葡记是一个澳门品牌,在澳门注册过商标但无门店,目前只在珠海开设门店。而在“澳门葡记月饼”各平台的网店中,详情均显示旗下多款产品产地、发货地为珠海,但推广内容里多次出现“澳门老字号”“澳门必吃”的字样,宣传视频里更出现“澳门老师傅制作”“在澳门要。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19日
  • ​层层承压,九牧陷入“中年危机”?

    或存业绩虚报

    被指陷入“中年危机”
    在2024年九牧全球营销发展大会上,九牧高层重申了他们的宏伟目标:到2030年,销售额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回顾历史数据,2018年九牧以12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中国卫浴企业榜首,而到了2020年,其销售额却不足120亿元,出现下滑。
    根据福建省工商联发布的“2020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九牧集团2019年营业收入为63.16亿元,若以此为基准,九牧2020年的销售额下降了近47.4%。

    2024年9月19日
  • 三只羊对商品产地玩文字游戏也是消费欺诈

    “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宣传售卖的“香港高端月饼”被曝在香港没有线下售卖点,且产地并非香港,其虽在香港注册了相关商标,但在香港无实体门店,实际运营方为广州公司。
    在粉丝众多的直播间大肆宣传的“香港高端月饼”,却被曝在香港并无线下销售点,产地也非香港,而是在内地生产销售。
    反观“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宣传售卖的“香港高端月饼”,这些影响力很大的主播根本没有在直播间以显著方式提醒该商品并非香港产品,而是内地产品。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19日
  • 十月稻田,要被一根玉米“救活”了?

    图源:十月稻田财报
    只是细看财报不难发现,十月稻田的主营业务大米产品在上半年营收同比微幅下滑,反而是以玉米为核心的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在上半年实现迅猛增长,营收7.26亿,同比增长151.9%。

    图源:十月稻田财报
    眼看核心业务板块在线上渠道的表现愈发乏力,十月稻田也想在线下抢占一部分份额,不过这个借助电商平台崛起的网红品牌,在线下影响力极为有限。

    2024年9月18日
  • 燕之屋2024上半年净利降42.5%,营销费用增加亿元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线下渠道总收入为4.1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9.51%,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1.64%。
    此外,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毛利率为48.50%,而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1.24%,毛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线下客户的消费趋于保守导致线下渠道收入增速不及预期,线下占比降低导致毛利率下降。
    2024年上年,今年上半年,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为3.6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1.01亿元,增幅38.45%。

    2024年9月18日
  • 喜茶发合伙人内部信:跳出同质化,不做低价内卷

    DoNews9月18日消息,今日喜茶向事业合伙人发布了主题为《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品牌和产品》的内部信。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随着消费大环境的变化和茶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茶饮行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
    对此,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破局之道是要极致地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体验。喜茶会坚持为用户提供超越价格的差异化产品和品牌体验。
    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不会追求短期的开店速度与数量,而是更注重开店的质量与门店运营品质。

    2024年9月18日
  • 人民网评:小杨哥卖假香港月饼是蒙蔽消费者

    DoNews9月14日消息,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合规推进会,向主要网络交易平台作出五方面合规提示:严格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格规范节日期间促销行为,严格规范直播营销行为,严格禁止销售违法违禁商品,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如果他们知道香港美诚月饼有其名而无其实,不仅在内地生产,而且专门瞄准内地不知情的消费者,还有购买热情吗。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14日
  • 老板从小杨哥那买到15盒假月饼哭诉不发了

    DoNews9月14日消息,9月14日,大V博主科技新一发文吐槽,让助理在网上买几盒月饼给员工发,助理竟在小杨哥直播间买到了香港美诚月饼,现在退也不给退,发也没脸发,愁死了。

    博主向媒体表示,自己助理在小杨哥直播间买了15盒这个月饼。现在发现这个月饼是假的了,去跑去找小杨哥那边退货,但那边也不肯退,以后不会在小杨哥直播间买东西了。

    2024年9月14日
  • 极氪发布极氪001杭州过火情况说明:已排除动力电池起火因素

    针对车辆发生火情,公司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已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用户处理后续事宜。极氪官方称,根据现场初步勘察,已排除动力电池起火因素,后台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参数正常,过火区域主要是乘员舱,火情原因以相关机构的调查认定结果为准。
    极氪官方称会积极配合消防部门进行调查工作,并协助用户处理相关事宜,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做好相关善后服务,同时提醒各位用户注意用车安全。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