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律政剧问题重重,
新兴题材还需长期探索
律政题材作为剧集市场的一种新兴题材,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优秀的作品也比较少,想要深度挖掘律政题材,为剧集市场注入活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制约律政剧发展的种种问题,而目前的国产律政剧在戏剧冲突、人物塑造和剧情节奏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种种问题之下,
律政剧的社会价值依旧值得探索
虽然律政剧在制作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但这也意味着律政题材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剧集市场对律政剧的探索也从未停滞,近几年律政剧数量明显增多,虽然还比不上都市剧、古装剧的数量,但也让大众看到了律政剧的进步和前景。
随着《无所畏惧》在央视八套热播,国产律政剧再次带给了观众惊喜,持续走高的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部由飞天视后热依扎领衔主演的律政剧,主要讲述了女主角罗英子被丈夫欺骗欠下巨额高利贷,作为律所新人的她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的故事。
开头是很常见的女主重返职场的套路,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婚姻和职场两条线交织,节奏紧凑,第三集收视率就高达1.9%,有“金牌编剧”赵冬苓坐镇,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律政剧在国内剧集市场上可以说是小众题材,相比于港剧、美剧中律政剧已经成了影响一个时代的剧集,国产律政剧还没有大批量的出现过,甚至都没有一部家喻户晓的代表作。
事实上,律政题材一直被视作是影视创作的富矿,专业性强、戏剧冲突丰富,冰冷严肃的法律之中蕴含着人情冷暖、社会百态,可以挖掘的故事非常多,只是因为制作模式还不成熟,所以很难有精品出现。
但随着《无所畏惧》受到观众和市场的关注,是否代表着律政剧已经逐渐走向专业化?在剧集市场热门题材拥挤的当下,律政题材又能否成为现实题材的新出口呢?
律政剧起步晚发展慢,
尚未有成熟的制作模式
律政题材在中国剧集市场有了姓名是在2014年左右,相比于其他题材,起步可以说是非常晚,这也和国内律师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1983年,中国才有了第一家律师事务所,而在80年代,律政题材的美剧已经开始蓬勃发展,90年代香港律政剧也进入了黄金时期,并开始传入内地,直到二三十年后,国产律政剧才开始起步。
因为国内律师行业发展比较晚,相对的律政题材的影视剧被开发也比较晚,且进度非常慢。
早期剧集市场出现过一些不错的律政剧,比如朱丹、周一围主演的《金牌律师》,姚晨、张萌主演的《离婚律师》,两部剧均在2014年播出,且都是以婚恋官司为主。
由于国产律政剧当时刚刚起步,在制作上多多少少有些问题,比如《金牌律师》中代理律师在法庭上随意走动,这是在模仿美剧,实际上并不符合国内的法庭纪律。
但当时律政题材还比较新鲜,再加上这两部剧故事讲得比较精彩,所以播出后口碑还不错。
然而,随着国产偶像剧的发展,律政剧和偶像剧结合,逐渐脱离了专业性,律师成为了塑造角色的一个设定,给人物披上了律师的皮,却没有展现专业的职场风采。
2015年热播的《何以笙箫默》就是典型的披着律师的皮谈恋爱,剧中花费了大量篇幅强调男主角何以琛是法学系男神、金牌律师,但却并没有展现他在工作中的专业度,律师这个职业成了给人物增添“苏感”的工具。
但这部剧在当年大获成功,甚至影响了很多女观众报考法律系,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中就有律师透露自己因为“何以琛”才选择进入这个行业。
到了最近几年,随着剧集市场女性题材的爆火,女性和律政相结合,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女性律政剧,比如《女士的法则》《玫瑰之战》等,但依旧没有脱离纠葛的感情故事,对于律师这一行业的展现太过狭窄。
比如改编自美剧《傲骨贤妻》的《玫瑰之战》,在专业度上和原作存在一定的差距,感情线成了主线,一定程度上牺牲掉了律政线的专业性和合理性,导致《玫瑰之战》豆瓣评分只有4.7,而原作《傲骨贤妻》评分高达9.1。
律政题材在国内剧集市场的发展不过短短十年,从早期的以离婚官司为主,到涉及商业、犯罪等领域,案件丰富度有所提高,能够看得到题材的成长,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制作模式,想要打造出一部家喻户晓的律政剧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更何况律政题材的发展还面临着种种制约。
国产律政剧问题重重,
新兴题材还需长期探索
律政题材作为剧集市场的一种新兴题材,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优秀的作品也比较少,想要深度挖掘律政题材,为剧集市场注入活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制约律政剧发展的种种问题,而目前的国产律政剧在戏剧冲突、人物塑造和剧情节奏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其一,在戏剧冲突方面,不同的法律体系导致了不同的戏剧呈现效果,国产剧适用的大陆法系很难展现戏剧冲突效果。
为了体现专业性,律政剧肯定要严格遵守法律体系,少不了法庭辩诉的呈现,美剧、港剧适用的英美法系是对抗制诉讼,律师是取证调查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法官的地位被淡化,所以大家经常能在美剧、港剧中看到律师激情四射的辩诉,在法庭上走来走去,火药味十足,这种诉讼模式更适合对庭审过程做戏剧化呈现,一定程度上为剧集增色不少。
但国产剧适用的大陆法系以纠问制诉讼为主,审判官是法庭的“主角”,强调审判官的职能,律师在庭审过程中的作用被淡化,相较于美剧和港剧,国产剧很难展现庭审过程中的戏剧冲突,所以在戏剧效果方面存在不足。
对抗性不足必然会导致戏剧冲突减弱,如何能在现有的诉讼模式之下,放大庭审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突出律师的职能,是展现律政剧戏剧效果的重点。
其二,在人物塑造方面,精英化一直是律政剧创作的主流,对律政行业的展现太过狭隘。
纵观目前剧集市场上的律政剧,聚焦的都是律所的精英人物,他们大多是事业有成、帅气多金的律所合伙人,其实就是披着律师皮的霸道总裁,而根据主角展开的案件也大多是动辄几个亿、几十个亿的商业官司,人物的精英化导致观众很难产生共鸣。
比如2019年播出的《精英律师》,靳东饰演的男主罗槟就是律所的高级合伙人、王牌律师,西装革履,英俊帅气,还有美女秘书对他死心塌地,每小时10万的咨询费,堪称是精英中的精英,把重点放在了塑造精英人物身上。
专注于打造精英人物,剧情难以落地,和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片方好似“自嗨”,律政剧作为都市职场剧,反映职场的真实生态才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不能只局限于金字塔尖的精英律师,而应该把角色扩展到律政行业的各个方面,多维呈现律政职场风貌,展现法理之中人性的复杂,才是律政剧最有力量、最能打动人的部分。
其三,在剧情节奏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律政剧大多都存在戏剧性和专业性难以平衡的现象,作为戏剧与律师专业的结合,律政剧改编难度大,对编剧的要求非常高。
真正的法律和庭审现场是严谨而理性的,如果照搬上荧幕就会显得枯燥无趣,所以很多国产律政剧会为了剧情的可看性去强加感情戏,然而过多的感情戏份又势必会牺牲掉一部分律政线,导致戏剧性和专业性失衡,律政剧沦为言情剧。
如何将戏剧部分和专业部分进行平衡,是决定一部律政剧好不好看的关键,这个时候编剧就十分重要了。编剧不仅需要强调戏剧冲突,更要精通法律专业知识,才能平衡好戏剧性和专业性,而能集这两点要求为一体的编剧太少了,导致创作过程困难重重。
律政剧和其他行业职场剧一样,难就难在对职场的展现,无论是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还是剧情节奏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因为对律政职场和司法实践的挖掘还不够,编剧的专业性欠缺,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基本法律知识的错误,目前来看律政题材还是一条需要长期探索实践的赛道。
种种问题之下,
律政剧的社会价值依旧值得探索
虽然律政剧在制作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但这也意味着律政题材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剧集市场对律政剧的探索也从未停滞,近几年律政剧数量明显增多,虽然还比不上都市剧、古装剧的数量,但也让大众看到了律政剧的进步和前景。
而市场之所以持续看好律政剧,除了热门题材拥挤,亟需寻找新出口为剧集市场注入活力之外,律政剧所反映的社会价值才是最值得探索的。
中央电视台版权和法律事务室副主任严波表示:律政剧应该更多地引领而不是迎合观众。
律政剧的价值在于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以辐射到更大范围内的受众,去引领观众对法制意识、法律社会、人文精神进行思考。
基于律政剧的社会价值,在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去迎合观众的口味添加感情戏,强戏剧性并不是律政剧创作的重点,律政剧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性,才能达成感染观众的效果。
在反映社会价值方面,一部分法治案情剧的制作实际上是要好过律政剧,比如靳东主演的法治剧《底线》就是从人民法官的角度切入,通过贴近现实生活的普通民事诉讼来达成对观众的法治启蒙,该剧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全程指导,专业性毋庸置疑,收获了相当不错的口碑。
这部分优秀的法制案情剧是值得律政剧去学习的,律师身份不应该是角色谈恋爱、装腔作势的工具,律政剧中的律师需要从专业角度去引领观众思考法律的本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律政题材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国产律政剧的制作模式尚未成熟,不过剧集市场也在不断探索之中,《无所畏惧》在剧情的观赏性和专业性上已经尽可能去做到平衡,根据观众的反馈来看效果还算不错,国产律政剧已经朝着专业化迈进,成为了现实题材的新出口,但想要打造传递社会价值的律政题材代表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