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患者的爱尔眼科,正在被一众品牌围剿

图源:爱尔眼科财报
根据2022年爱尔眼科财报显示,爱尔眼科主营业务按产品划分为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白内障项目、眼前后段项目等,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和白内障项目为其占营收比重前三的业务。2018年至2022年,爱尔眼科的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的合分别为16.68亿元、21.26亿元、27.6亿元、32.04亿元、40.41亿元,其合值占总资产的比值分别为17.33%、17.87%、17.76%、14.66%、15.20%,每年都低于20%,固定资产占比有小幅波动,整体来看远小于指标,属于轻资产型企业,维持公司的成本非常低。

“拳打”患者的爱尔眼科,正在被一众品牌围剿

撰文/大 可

编辑/彭潇横​

来源|氢消费出品(ID:HQingXiaoFei)

这个冬天,爱尔眼科以一种难以料想的方式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网友@急诊向日葵艾芬发帖称,贵港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在手术台上用拳头猛击患者头部,并披露了相关监控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据了解,涉事医生名为冯桂强,此前为贵港爱尔眼科医院院长,临床职称为副主任。

其后爱尔眼科发表声明称,因患者有手术不耐受等问题,手术进行中,频繁转动头部和眼球极可能发生手术意外,所以情急之中粗暴对待患者。显然这番解释并不能得到大众的信服。

其后,@急诊向日葵艾芬再次爆料,发布了两张标为“中秋外联明细表”的图片,其中涉及42名公职人员以及59000元额度的购物卡,并在评论中透露上述图片的涉事单位为贵港爱尔眼科医院。

而该事件的爆料者艾芬,也是一名在爱尔眼科求医失败的患者。12月23日,贵港纪委回应称拟对该院的“中秋外联明细表”开展核查处理。

其后,又有多个网友因不合理收费、涉嫌做“假手术”等多项问题发文质疑爱尔眼科。一时间,这家眼科医院连续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受此影响,连日来,爱尔眼科股价遭遇滑铁卢,跌至三年新低,从2021年7月高点的42.64元至今已跌去六成。

一系列新闻事件下,让“闷声发财”的爱尔眼科,以及其背后的民营眼科赛道中难以理清的是是非非,呈现在大众眼前。

复盘爱尔眼科发迹史:

高毛利赛道,“龙头”盘踞

天眼查数据显示,贵港爱尔眼科和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均属于爱尔医疗投资集团。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成立于2003年,于2009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陈邦。

爱尔眼科号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官网信息显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在中国内地、欧洲、东南亚拥有3家上市公司(中国A股:爱尔眼科,300015;西班牙:CBAV;新加坡:40T)。截至2023年6月末,爱尔眼科上市公司体内的境内医院229家,门诊部168家,境外医疗机构124家;上市公司体外产业并购基金旗下还有321家医疗机构,体内外总计842家。2022年,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1600万人次,手术量超112万台。公司营收、医院数、门诊量和手术量均为“全球第一”,可以说,爱尔眼科是毫无疑问的眼科“龙头老大”。

“金眼、银牙、铜骨头”,有赖于找准了眼科这个连续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的“长坡”赛道,在业绩表现上,爱尔眼科也显得颇为迅猛。2019年至2022年,爱尔眼科实现营收99.9亿元、119.1亿元、150亿元、16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7.2亿元、23.2亿元、25.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录得营收160.4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95%;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1.81亿元,同比涨幅为34.97%。

“拳打”患者的爱尔眼科,正在被一众品牌围剿

图源:华厦眼科招股说明书

各公司财报所披露的一系列数据也表明,眼科是一项毛利率极高的行业,几乎全行业毛利率都在40%-50%之间。

“拳打”患者的爱尔眼科,正在被一众品牌围剿

图源:爱尔眼科财报

根据2022年爱尔眼科财报显示,爱尔眼科主营业务按产品划分为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白内障项目、眼前后段项目等,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和白内障项目为其占营收比重前三的业务。业务增长基本平稳。屈光项目是一种通过手术方式来纠正眼睛的屈光不正问题,例如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光服务包括青少年近视防控、高品质医学验光配镜、异常双眼视功能检查及视觉训练、老视矫正、斜弱视矫正、低视力康复等医疗服务项目。可以说,为近视人员服务占据了爱尔眼科业绩增长的“半壁江山”。

“拳打”患者的爱尔眼科,正在被一众品牌围剿图源:爱尔眼科财报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高近视率及低屈光手术渗透率,以及我国老龄化趋势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等中老年眼病患者数量将处于高位,似乎意味着眼科赛道增长的可持续。但与此同时,财报之中也显现出隐忧——2023年半年报中,屈光项目营业收入仅比上百年同期增长了17.15%,刨掉疫情影响后可以说几无增长,受各方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配镜而不是做手术。而白内障手术,则由于医保控费等原因,毛利率只有37.4%,对利润的影响有限。

“拳打”患者的爱尔眼科,正在被一众品牌围剿图源:爱尔眼科财报

背靠眼科赛道,爱尔眼科看起来是门高速依旧的好生意。但需注意的事,生意起色快的另一面,也离不开爱尔眼科“买买买+分级连锁”的操作,而后者则进一步巩固了爱尔眼科的业绩大盘。

“买买买+分级连锁”:

爱尔眼科的野蛮扩张

纵观爱尔眼科近年来的成长轨迹,单纯的“挣钱+扩店”已经难以满足这头巨兽,其采用的更激进的策略就是并购扩张。

按常规来讲,开医院并不像做餐馆,餐馆通过中央厨房可以很快实现标准化下的规模化扩张,但眼科不一样,要考虑到眼科设备成本的昂贵,医生个人口碑、动土开工到营业的周期长。那么,如何在赛道迅速建立起规模化效应?与其买设备、引进人才、开医院,爱尔眼科直接一步到位,“买买买”。

先通过入股或收购相关医院,等医院运营成熟后,再进一步将其并入自身上市公司内,从而降低扩张对公司盈利稳定性和利润波动的可能性。

2014年起,爱尔眼科就开始将打法转变为并购基金体外孵化的模式,在保证扩张速度的基础上,有效规避试错风险、减少开拓阶段的净利影响。该模式下,爱尔眼科先后参加设立了华东、华北等覆盖不同地域的7家产业并购基金和机构,合计撬动了上百亿元的并购资金规模,并利用该笔资金于2014至2017年3年时间里并购眼科医院诊所超过120家。在2023年,爱尔眼科就一举拿下了绍兴爱尔、舟山爱尔等14家医院,收购海南爱尔、枣庄爱尔、唐山爱尔、衡东爱尔等26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以进一步完善市场布局,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

在此基础上,爱尔眼科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通过不同层级1+8+N体系医院的功能定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将医院划分为“中心城市—省会—地级市—县级”四个层级,逐步拿下二三线城市眼科空白市场。在这一模式下,眼科诊所处理不了的,上移到地方医院,地方医院处理不了的上移到中心医院,实现业务层面的稳定性。

这一模式看起来前景美妙,唯一的问题就是“贵”。爱尔眼科的钱从哪里来?

首先,当然是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但在豪横扩张的模式下,仅这项资金来源远不够。

再者就是举债或增发。爱尔眼科2009年上市,上市之初资产负债率仅12.6%,随后持续走高,2017年资产负债率突破40%后2018年实施了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增发,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2019年再次突破40%,2020再次增发,2021年又突破40%,2022年第三次增发。2023年,资产负债率再度上升。2022年的增发完成后,实控人陈邦通过爱尔医疗持股34.32%,直接持股15.48%,二者合计掌控股权49.80%,历史上首次跌破50%。

值得一提的是,其扩张密码还有“并购基金”,爱尔眼科与合伙人一起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参投医院,经过一定年数孕育成型盈利达标后,爱尔眼科将其纳入麾下并入财务报表。

在这样的模式下,爱尔眼科出资比例通常不超过20%,却撬动了高额的收购资金。2018年至2022年,爱尔眼科的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的合分别为16.68亿元、21.26亿元、27.6亿元、32.04亿元、40.41亿元,其合值占总资产的比值分别为17.33%、17.87%、17.76%、14.66%、15.20%,每年都低于20%,固定资产占比有小幅波动,整体来看远小于指标,属于轻资产型企业,维持公司的成本非常低。

在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下,虽然爱尔眼科将负债率保持在了一个看似比较安全的范围内,但这无疑依托长期以来良好的业绩实现——当增速放缓,也许就是雪崩时刻。

增速放缓的龙头,

与围猎的新秀们

秉承高效率的“攻城略地”,如今爱尔眼科在眼科赛道的市占率长期保持在30%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爱尔眼科作为行业龙头,可以安枕无忧。2022年,何氏眼科(301103.SZ)、普瑞眼科(301239.SZ)、华厦眼科(301267.SZ)相继上市,眼科赛道上的“新秀”们对于龙头的围剿,才刚刚显现出来。

在新秀中,这4家眼科公司的业绩都呈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而其中普瑞眼科的增速极为亮眼。2023年上半年,普瑞眼科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8亿元、2.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86%、358.07%。

惊人的增速在于“抄作业”式并购。普瑞眼科在本年度也开启了豪横并购增收模式,截至2023年6月末, 普瑞眼科旗下设有27家眼科医院,同比净增长了4家。2023年1月,普瑞眼科收购的东莞光明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创收1.01亿元,同期净利润高达0.28亿元。通俗理解,普瑞眼科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的金额为4.88亿元,仅这一家公司就为这一增收贡献了超二成的收入。而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上半年,普瑞眼科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已经达到13.78亿元、2.3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4.86%、358.07%。

相比之下,暂时还未操刀大规模并购等扩张的何氏眼科、华厦眼科收入增速显著落后于普瑞眼科,但都已经是区域市场的资深玩家,随时准备向外扩张。华厦眼科的业务营收主要依赖厦门。华厦眼科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9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其中主要子公司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分别贡献了5.06亿元、1.28亿元,分别占比约25.37%、35.98%。何氏眼科主要依赖沈阳。何氏眼科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6.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8亿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分别贡献了2.69亿元、0.52亿元,分别占比约43.33%、65.88%。比起豪横的“买买买”,这两家公司主要通过投资设置新医院、并购等方式扩张规模。而何氏眼科、华厦眼科均表露出了扩张打算,面对全国市场虎视眈眈。

新秀的顺利扩张,似乎表明了,依靠规模效应迅速扩张的爱尔眼科,并不能单单凭借规模建立护城河,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复刻”的套路,一个随时迎来挑战的市场。

那么,什么才应当是奠定品牌核心影响力的法门?或许消费者口碑和行业认可才是要义。但这恰恰是高速扩张的爱尔眼科缺少关注的部分——

2017年,武汉爱尔眼科因人工晶体安装失误,导致患者左眼失明,从而在商业巅峰逐渐滑落;2020年7月,爱尔眼科在多个公众号上宣称“裸眼视力将纳入中考评价指标”,而后却被教育部辟谣;2021年3月,爱尔眼科前员工桑林在微博发文称,由于术前主刀医生未按要求对手术方案及手术后遗症、禁忌症等进行详细沟通,自己屈光手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25。经过三年多治疗,双眼裸眼视力依然下滑至0.05,矫正视力仅0.2。此外,爱尔眼科还因频繁发布虚假广告,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天眼查APP风险信息显示,爱尔眼科旗下多家医院曾因医保金使用违规、价格欺诈、医生无证执业、手术器械破损等被罚。

缺少品牌信誉的加持,即使有足够的规模,无疑也只是“眼前的生意”。增量竞争中,民营眼科医院尚可以复制着“扩张—盈利—再扩张”商业循环不断为财报造血,消费者在其中是最不重要的部分。但如果进入存量竞争,客户们的选择变多,也许,消费者的力量才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拳打”患者的爱尔眼科,拿什么去应对市场竞争的围剿?

如今,眼科手术增长率的放缓,已释放出了不一般的信号。对爱尔眼科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1月8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8日

相关推荐

  • 午睡醒来发现折叠屏手机屏幕漏液 小米:无法保修

    DoNews9月20日消息,据1818黄金眼报道,浙江台州的黄先生买了一部小米折叠屏手机,说是前几天午睡过后,发现屏幕出问题了。
    黄先生称,自己7月27号在台州黄岩吾悦广场买了小米折叠式4,花了8999元,旧手机抵给它1999,付了7000元。
    黄先生把这部小米折叠屏手机送到销售门店,由对方寄去售后,他提供了一张照片,说是寄出前快递员拍的。

    十亿消费者 10小时前
  • 与辉同行直播售卖的“澳门葡记月饼”被曝产自珠海

    DoNews9月19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报道,近期有网友称“与辉同行”直播间带货“澳门葡记月饼”,但从未在澳门听过这家自称“澳门老字号”的葡记食品。
    涉事月饼生产商珠海葡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葡记是一个澳门品牌,在澳门注册过商标但无门店,目前只在珠海开设门店。而在“澳门葡记月饼”各平台的网店中,详情均显示旗下多款产品产地、发货地为珠海,但推广内容里多次出现“澳门老字号”“澳门必吃”的字样,宣传视频里更出现“澳门老师傅制作”“在澳门要。

    十亿消费者 1天前
  • ​层层承压,九牧陷入“中年危机”?

    或存业绩虚报

    被指陷入“中年危机”
    在2024年九牧全球营销发展大会上,九牧高层重申了他们的宏伟目标:到2030年,销售额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回顾历史数据,2018年九牧以12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中国卫浴企业榜首,而到了2020年,其销售额却不足120亿元,出现下滑。
    根据福建省工商联发布的“2020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九牧集团2019年营业收入为63.16亿元,若以此为基准,九牧2020年的销售额下降了近47.4%。

    1天前
  • 三只羊对商品产地玩文字游戏也是消费欺诈

    “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宣传售卖的“香港高端月饼”被曝在香港没有线下售卖点,且产地并非香港,其虽在香港注册了相关商标,但在香港无实体门店,实际运营方为广州公司。
    在粉丝众多的直播间大肆宣传的“香港高端月饼”,却被曝在香港并无线下销售点,产地也非香港,而是在内地生产销售。
    反观“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宣传售卖的“香港高端月饼”,这些影响力很大的主播根本没有在直播间以显著方式提醒该商品并非香港产品,而是内地产品。

    十亿消费者 1天前
  • 十月稻田,要被一根玉米“救活”了?

    图源:十月稻田财报
    只是细看财报不难发现,十月稻田的主营业务大米产品在上半年营收同比微幅下滑,反而是以玉米为核心的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在上半年实现迅猛增长,营收7.26亿,同比增长151.9%。

    图源:十月稻田财报
    眼看核心业务板块在线上渠道的表现愈发乏力,十月稻田也想在线下抢占一部分份额,不过这个借助电商平台崛起的网红品牌,在线下影响力极为有限。

    1天前
  • 燕之屋2024上半年净利降42.5%,营销费用增加亿元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线下渠道总收入为4.1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9.51%,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1.64%。
    此外,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毛利率为48.50%,而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1.24%,毛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线下客户的消费趋于保守导致线下渠道收入增速不及预期,线下占比降低导致毛利率下降。
    2024年上年,今年上半年,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为3.6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1.01亿元,增幅38.45%。

    2天前
  • 喜茶发合伙人内部信:跳出同质化,不做低价内卷

    DoNews9月18日消息,今日喜茶向事业合伙人发布了主题为《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品牌和产品》的内部信。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随着消费大环境的变化和茶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茶饮行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
    对此,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破局之道是要极致地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体验。喜茶会坚持为用户提供超越价格的差异化产品和品牌体验。
    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不会追求短期的开店速度与数量,而是更注重开店的质量与门店运营品质。

    2天前
  • 人民网评:小杨哥卖假香港月饼是蒙蔽消费者

    DoNews9月14日消息,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合规推进会,向主要网络交易平台作出五方面合规提示:严格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格规范节日期间促销行为,严格规范直播营销行为,严格禁止销售违法违禁商品,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如果他们知道香港美诚月饼有其名而无其实,不仅在内地生产,而且专门瞄准内地不知情的消费者,还有购买热情吗。

    十亿消费者 5天前
  • 老板从小杨哥那买到15盒假月饼哭诉不发了

    DoNews9月14日消息,9月14日,大V博主科技新一发文吐槽,让助理在网上买几盒月饼给员工发,助理竟在小杨哥直播间买到了香港美诚月饼,现在退也不给退,发也没脸发,愁死了。

    博主向媒体表示,自己助理在小杨哥直播间买了15盒这个月饼。现在发现这个月饼是假的了,去跑去找小杨哥那边退货,但那边也不肯退,以后不会在小杨哥直播间买东西了。

    5天前
  • 极氪发布极氪001杭州过火情况说明:已排除动力电池起火因素

    针对车辆发生火情,公司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已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用户处理后续事宜。极氪官方称,根据现场初步勘察,已排除动力电池起火因素,后台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参数正常,过火区域主要是乘员舱,火情原因以相关机构的调查认定结果为准。
    极氪官方称会积极配合消防部门进行调查工作,并协助用户处理相关事宜,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做好相关善后服务,同时提醒各位用户注意用车安全。

    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