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见实
刚刚过0点时,见实留意到,在视频号上看龙年春晚的用户总数达到2.5亿,抖音上也达到1.7亿。相比上一年时,在这两家平台上看直播的用户总数增加了一亿整。其中视频号多出了至少6000万,抖音增加了至少4000万。
其他一些主流平台的数据也非常可观。在见实0点时同步查看了另外几大平台,看到不小用户体量,如百度APP上有7842万人观看直播。
另一个加入了春晚游戏,在广告上重度投放春晚的小红书,通过邀约演员表演结束后做客直播间的方式参与直播大战,至0点刚过时,一共吸引了2590万用户参与。
快手则似乎没有参与这个游戏。当晚这个平台全力在推自己的直播活动,数据冲到了35亿观看次数。
对比去年春晚,当时视频号吸引1.9亿人,抖音吸引1.3亿,快手吸引1.1亿用户。恰恰快手让出的用户规模,是视频号和抖音共同增加的体量。
不同数据也体现了不同平台的差异。视频号和抖音直播在外显数据上似乎统一,此次都采用了观看用户数,而快手采用观看次数,平均每个用户或会观看十多次或数十次,用户多次进入就带来了巨大观看次数。
这些波动,或暗示不同平台的战略调整。如有的平台开始转型,不再谋求和视频号、抖音相提并论,转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耕耘。有的则开始加大声量,希望吸引更多品牌的注意力。
即便是视频号和抖音两大平台,也有一个数据特别值得留意。如果不考虑是否还有其他账号同在平台直播春晚,只对比单一最大账号,则:
同一场大直播,视频号和抖音分别吸引的用户规模正在拉大差距。
2023年春节时,视频号领先抖音6000万用户。今年春节,这一差距已变成8000万。
在这样的体量差别面前,商业化的距离或会很快抹平。
相比过往,今年微信在协助视频号争夺用户上花费了更大心思,虽然没有在春晚直播上再砸大红包——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获得了更多收入,直播期间一直挂着的“特仑苏”,明示了这个品牌的投入。而产品上的部分调整,显然是用户增加的关键助力:
除去各种常规和重点推荐位外,参与直播时发朋友圈的用户,名字和尾巴都会显示为金色字体。顺着尾巴,用户可以随时回到直播中来。
如果用户参与这些信息的互动,将会出现“拜年”字样,而不是正常的“点赞”。当用户发出的是正常朋友圈,则互动仍然显示为“点赞”。这些不一样的外显和互动形式,吸引了更多用户。
微信开发并验证了这个玩法的威力,不知道接下来会有哪个超级客户、何时、会在哪个重大事件中砸下重金投放。
今年春节,各大互联网平台都没有再像过去一样借助春晚直播大撒红包,广告赞助也比往年少了很多。在这种平淡中,数据仍然企稳且有所上升,已经在明示,直播已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用户注意力在快速集中向两大平台,加上正在快速崛起的小红书,今年企业增长聚焦之地,其实已经明确。
一场直播,成为观察各大直播平台的小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