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一夏,柠也太好喝了叭!!”“阳光鲜橙+清甜椰子,一口抵达海岛的感觉”“在广州!!柠季偶遇‘陆思恒’帅气营业”“永远可以相信柠季的审美!”“柠季是懂中式美学的!居然和敦煌联名了… … ”
(图源:小红书用户)
更有好事的小红书用户,扒出了“雷布斯”手捧一杯柠季品尝的照片,大呼“和雷总喝上同款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
在消费者和企业大佬外,还有柠季的加盟商在小红书上爆料,“复工后6月(单月)做到20多万超过预期”“后续的7、8、9月稳定在20-25万左右”“每个月20多万可以盈利6、7万”… … 为了赚更多的钱,他现在已经拿下了5家柠季门店。
(图源:小红书用户)
看着小红书上的俊男靓女,手捧一抹亮眼荧光绿的柠季手打柠檬茶喜笑颜开、加盟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景象,氢消费不禁心中暗想,雷总在品尝完手中的那杯柠季后,那句魔性的“are you ok?”落到柠季的商业潜力上,这次终于能换来一句“Certainly OK!”了。
但更令氢消费感到好奇的是,在新茶饮品牌们狂卷低价,甚至品牌加盟商自己卷自己的当下(媒体曾经报道过,蜜雪冰城最大的对手是“开在隔壁的那家蜜雪冰城”),柠季怎么就能保持住消费者对产品的新鲜感,又有怎样的魔力,让加盟商对其趋之若鹜。
难道面对“性价比时代”的大趋势,以柠季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们,找到了新的破局路径?
怀揣着这样的疑问,氢消费决定来一场“深扒”柠季的调研。
01. 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做茶饮,打造用户上瘾模型
在新茶饮(现制茶饮)的“国度”,从来不缺优质的出品和出圈的营销。
从喜茶、奈雪选用茶叶基底并用生牛乳替换掉奶茶粉、奶精那一刻起,也按下了品质升级的加速键,与此同时,借助晴王青提、车厘子、油柑等食材的口感特点,持续在新品上做加法,维持消费者对品牌的新鲜感。营销上,采用与知名IP联名、试水元宇宙、推大电影如芭比同款饮品等操作更是花样繁多。
营销带动流量,流量转化为销量,这一套“工业化流水线”的常规操作,是过往大多数新茶饮品牌的打法。
好处是从流量到变现“简单粗暴”,坏处是,花样繁多的出品和营销,在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上,终究还是有上限的。
且放在眼下“性价比时代”的新茶饮赛道时,消费者不愿意为品牌花里胡哨的营销溢价买单,已成为常态。这种趋势,从两年前喜茶、奈雪纷纷放低姿态,纷纷下调价格,并把单品价格“打”到单杯30元以内(部分新品上线之初可能超过30元,但品类有限,且上浮仅为3-5元不等),便是最好的例证。
时下,消费者究竟会为怎样的一杯现制茶饮买单?或许“产品力”才是最好的答案。
“产品力”这事怎么听起来还有几分互联网公司的味道呢?想到这里,氢消费去扒了下柠季的公开资料,不扒不知道,一扒才发现,柠季哪是一家现制茶饮品牌的配置啊,这不妥妥的一家“卖茶饮最成功的互联网大厂”吗。
首先是在人员配置上。在柠季现有的600多名员工里,营运人员有280人,数智化有80多人,这样的人员配比放在现制茶饮赛道里是难以想象的。
其次是在数智化的程度上。众所周知,在互联网和游戏行业,业务方向的指导和决策的做出,往往需要数据作为指引的,因此,数据的广度与颗粒度,以及数据刷新的频率,都决定了一款应用的命运走向。
相较线上应用的数据收集及分析,放在线下零售渠道更加分散、链路节点多样的茶饮行业来说,难度无异于更高,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些茶饮品牌选择了放弃,付出的代价则是,从终端消费者到加盟商再到总部之间,信息传导的断层。从而进一步导致,总部在进行新品研发时缺失宝贵的消费者反馈信息作为参考,向下传导到加盟商上,则由于品牌新品缺乏吸引力,引发消费者转投其他品牌,门店盈利承压。
当然,也有些茶饮品牌选择了一条更轻的路径去实现数据获取,即向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购买数据服务,根据月度和季度的数据报告反向调整品牌经营策略。这样的做法的确可取,但反馈周期过长。
相较以上两者,柠季选择了更难但正确的路径——自研数智化道路。当柠季数智化进程发展到今天,从消费者终端到加盟商门店的数据再到总部之间的数据传导,已经可以实现每天实时的监控分析,这样的硬核配置,恐怕连互联网、游戏公司看到都得直呼一声“内行”。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柠季自研的多个数智化系统,总开发工时达20000+,总需求个数2000+,总代码行数600000+,同时,系统还整合了美团、高德、慧运营、云学堂、智齿等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和业务打通。
这些数智化系统为柠季带来的,不仅是基于业务流程数智化、系统化类的信息数字化的便捷,更重要的是,在通过线上化实现了主业务线上运营,借助数据洞察辅助部分经营决策的同时,依托智能化,更精准的进行数据分析和经营决策,实现大规模的降本增效,并借由数智化的实力,整合柠季的行业价值链、构建生态圈,为柠季新兴业务注入动能。
而在消费者终端上,柠季的数智化所带来的则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更精准洞察,和由此而来的强悍产品研发实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柠季每月进行4次数智化选品,从产品库中筛选共计20款产品,由25位专业品评团队进行产品评测,筛选出8款综合评分最高的产品进行公测,通过超万人参与的公测以及超1000+份产品问卷的调研,最终根据综合评分,产生2款产品进行全国推广。
而这样的产品公测,每月要进行2次,而几经评测的产品,之后还要经历先进入直营门店,进行为期15-25天的产品公测后,择优推广给加盟商。
如此庞大与高频的公测,让柠季实现了售卖SKU超152个,储备SKU超1000+个的数据,而放在任何一家现制茶饮品牌身上,这样庞大的调研和反哺研发,都是难以想象的。
而柠季愣是凭借长期主义,把这条数智化的道路走通了,当柠季像做游戏一样做产品时,对柠季成瘾的消费者,自然也用真金白银来回馈柠季。截至目前,柠季饮品售出1亿2441万7700杯[1]。
什么概念呢?一杯柠季的高度是21cm,将这些杯数连起来的高度,能够企及2952.95座珠穆朗玛峰。[2]
02. 别人关心加盟商多不多,柠季关心加盟商赚得够不够
在翻阅与柠季相关的资料时,氢消费发现除了上述“一家披着现制茶饮外衣的互联网公司”的反常识外,柠季与加盟商的关系,也非常值得细品。
相较其他品牌关注冷冰冰的门店扩张数字,并把加盟商数字作为标榜,柠季更关心加盟商赚得是不是够多。
这种底层逻辑的差异,自然也决定了柠季要坚持长期主义的道路。
虽然柠季扩张速度的高效,曾一度引发外界的关注,创立才3年便拥有了2000+家门店
氢消费根据公开资料,柠季从第1家店到开出500家,耗时仅1.5年;从1-1000家,耗时2.3年;从1-1500家,耗时2.9年。也难怪柠季的拓店,被外界称为“柠季速度”。
但也需看到,在大力扩张的表象之下,柠季仍是克制的。从创始人汪洁对外的表态中也可以略知一二,她曾提到,“如果不克制早就开到5000家了,但那就会伴随着两三千家店关闭。”
用她的话来说,柠季是在把控着开店节奏的,相对克制的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做不了就先不做,等资源和人才都储备好了再说。
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当柠季对盲目的“门店数量崇拜”说不时,却吸引了更多的职业加盟商,涌向了柠季的怀抱。
作为柠季加盟商之一的王毅(化名),向氢消费讲述了他与柠季的“甜蜜的苦恼”。他去年3月,先是在长沙人口密度大的小区周边,开了第一家柠季,之后又在龙华小区开了第二家,现在正在与柠季谈第三家的加盟事宜。
在交谈中,他多次提到,加盟后柠季细致入微的赋能,在心理上给了他信心。
“第一次开店那会,像开业传单的设计,做一些‘买一赠一’‘第二杯半价’的活动,以及上线外卖平台后,初期的引流、运营上的满减,公司都会给到指导,基本上让运营有保障。”王毅说,这种“保姆式”的加盟待遇,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你能想象柠季会派专员到门店指导经营,甚至和专员熟了,专员还会对门店该如何构私域、如何拉升新客转化和老客复购上出谋划策吗?”
加盟柠季后,郭老板最大的“烦恼”是外卖订单太多送不过来了,“像在小区周边开的这家店,赶上高峰期,小店里忙得转不过身来都。”
在加盟商王老板眼里,从选址、店铺装修,设备、原材料到备货,直接给了个加盟商赋能“全家桶”的柠季“真香”。
“比如夏天生意好的时候,因为有人员离职,一下子人手不够了,正发愁呢,但我没想到的是,柠季的督导会自己到店里来帮我们摇茶,帮我们在门口摇旗呐喊,光这一点我觉得就非常值得感谢。”
王老板说,之所以门店员工离职让自己猝不及防,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是新手,加盟开店这块很多东西都不懂,只知道门店一开门,就得抢时间赚钱,因此从门店选址和装修、设备、原材料到经营,都多亏了总部的支持,而对于未来的打算,王老板说,“通过加盟柠季多赚钱,再开下一家店。”
氢消费了解到,加盟商口中的选址和备货,甚至赚钱等,都得益于前文提到的柠季的数智化系统。
在这套门店全生命周期数智化管理体系下,从客户招商到选址落位、筹建管理、线上建店、线下店员培训以及门店经营管理等多个环节都被贯穿,形成闭环,实现业务流程数据线上化、数据复盘、门店综合信息档案和智能化经营建议的赋能。
以“选址落位”为例,柠季的数智化系统会先进行点位库点位流水预估,通过上百特征值的算法预估流水和人工预估流水相对比,其次,通过可视化的商圈分析,通过图表和报告,帮助加盟商进行分析决策,并通过聚合美团、高德等多平台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提供选址依据,而在后续加盟商日常经营中,系统还会以任务形式跟踪选址,进行时效管控和上下游对接,优化门店回本周期。
过往,传统茶饮门店经营者,在进行库存管理时,更多是通过预测营业额的方式,基于经验进行备货,但从营业额到实际物料订货的转换时,往往存在较大误差,继而引发门店缺货或滞销问题。
面对这样的行业痛点,柠季选择将其交给自己的大模型数智化系统解决。
这套经过柠季驯化的大模型,不但会对饮品销售进行预测,并且还会根据门店的上下架和营销计划的动作,预测销售结果。比如,当针对某个饮品做营销推广活动时,销量获得增幅的同时,系统为了减少门店盘货压力,会自行通过历史订货和销售数据预估门店剩余库存,并基于物料销售预测和订货算法,自动建议门店的订货商品和数量。
03. 造节、联名现象级IP,让全域流量成为加盟商的“留量”
当通过大模型的数智化系统,解决了加盟商日常经营后顾之忧后,柠季在营销上的发力,则为加盟商在盈利基准线上,带去了一波波的红利。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与其说柠季的营销动作是为了品牌破圈,倒不如说是一波波为线下加盟商门店的“流量补贴”。
过去一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柠季相关的IP联名活动热度空前。
为唤醒90、00后的童年记忆,柠季与全球现象级IP宝可梦的联名,曾在动漫圈掀起了一波回忆杀热潮。“喝柠檬茶送宝可梦手办,别拦我,我先冲了。”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爆文频出。上线首周联名款柠檬茶及限定周边销量突破30万,单店单日周边最高销量达到1000套,多家门店迎来了爆单。
在“发疯文学”盛行的年轻一代,情绪稳定被视作珍宝。而随着情绪稳定的网红“卡皮吧啦”水豚,年轻人们自发追随进入“豚门”,寻求平静轻盈好心态。向来会玩的柠季,直接把水豚店长请到了线下门店,不少“豚门”年轻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前往线下面基打卡。“水豚店长亲自巡店,豚门集合”。
切中“偶像文化”时代年轻人的“刚需”,柠季倾力打造出了一支茶饮界男团,柠季男孩IP,既有奶萌小狗、又有清爽帅哥、还有高冷“酷盖”、热血少年,让不少粉丝们为止疯狂,柠季男孩们不定时的线下探店活动,也场场爆满,“清爽帅哥+清爽柠檬茶,很难不爱。”有网友如是评价。
IP联名、线下活动让柠季刷爆小红书、朋友圈的同时,也给加盟商带去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以柠季一年一度的“柠宝节”为例,日均会员增长量近3万,7天累计充值额超3000万,活动7天日均订单量增长超135%,实收增幅率增长超过180%。
“风投女王”徐新曾说,“当你喝咖啡的时候,想到星巴克和瑞幸,并不是因为他们咖啡最好喝,而是二者门店开得到处都是。”
如今看来,柠季随处可见的缘起,并非品牌方的“独舞”,倒更像是一场品牌数智化进阶,与加盟商热情高涨的双向奔赴。
04. “汰储找磨感”中,塑造柠季的长期主义
价值观这事,放在现代企业中,并不是一件新鲜事。随便走进一家公司,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些诸如“客户为先”“追求卓越”的标语。
但把价值观“挂起来”和“指导生产经营”完全是两回事,比如那些口口声声说着“客户为先”的企业,当消费者把电话打到公司总机,可能听到的只是一串忙音,没有人能即时的接起电话,回答消费者的焦虑;再比挂着“追求卓越”的企业,可能业绩一年不如一年。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眼中,价值观很“虚”。
那如果价值观的意义,不再是企业和创始人站在台前时披上的“新衣”,又究竟是什么呢?
或许在《基业长青》这本书里的一段话是对价值观最好的注解,“企业价值观,是一个能够支持公司经久不衰走下去的最根本的核心理念。”
这也是为什么,腾讯、阿里、京东,能够越走越远的核心要义,同时也是柠季在门店规模扩张的同时,组织仍能保持敏捷灵活的关键。
柠季的价值观是什么?在公开的诸多场合里,联合创始人汪洁不止一次的提到,“柠季的长期主义。”具体来说,即实现企业、团队、加盟商的三方共赢。
她还对“长期”给出了定义——“不是三年,也不是五年,而是有生之年。”
当然,能喊出“长期主义”的人并不少,但能够践行的却很少,不是难在持之以恒上,而难在面对挑战和诱惑时的笃定。
经历过现制茶饮赛道白热化竞争的柠季,自然也难逃面对挑战和诱惑的宿命。
先说挑战吧,在柠季凭借手打柠檬茶,以青春清爽旗帜鲜明的形象从湖南长沙爆火破圈时,当时的现制茶饮赛道里,喜茶、奈雪、茶百道等还在给消费者在口感绵密上做着加法,以至于有段时间消费者常常开玩笑的说,“喝杯新茶饮,更像喝八宝粥。”
跻身于这样的行业形势下,敢于打出“真材实料、没有添加、健康标签”对当时还是赛道“新秀”的柠季,无异于是巨大的挑战,即便现在回头看,敢搏消费者对低糖、低卡消费诉求的日益明确,而笃定柠檬茶品类本身无异于走了一步险棋,但在消费者一提起手打柠檬茶,第一个就会想到柠季的当下,这种消费者的心智占领无异于是成功的。
再比如,在柠季采取更轻的加盟模式时,也曾引发外界的热议,但在当下,即便是喜茶、奈雪等头部品牌,也纷纷不再执着于直营,转而开放加盟。
在诱惑上,新消费热钱涌动的那几年,拿到投资砸营销是很多品牌的常规操作,在只关乎流量与销量的暴利转化下,没有几家公司能顶住诱惑。
柠季又做了什么呢?柠季除了进一步深入到供应链上游布局种植园外,还拿出了超1亿的现金,投入数智化建设,为加盟商“降本增效”,这些让柠季在当下的性价比时代,占领先机。
就像《论语》里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柠季的长期主义绝不只说说那么简单。
树立价值观的好处是,一旦明确并持续践行,将像一块“磁铁”一样为企业吸引持有相同信念的人才,这些人才哪怕学历背景、从业履历不同,仍然可以组成一个从决策到执行高效的团队。
这也是为什么,在柠季平均年龄仅26岁的核心团队成员中,汇集了来自互联网以及不同行业的跨界人才,团队中既有麻省理工的高学历人才、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端人才,也有跨游戏、影视、金融等行业入局的职业经理人等等。
有人不禁会问,相较互联网大厂,现制茶饮赛道的人才真的有那么稀缺和紧俏吗?
举几个实实在在的例子,蜜雪冰城曾以年薪10万广招管培生;2020年,古茗为了招人才,一度到夜市里进行招聘;古茗还曾一度豪掷80万年薪,只为招到合适的高管等等。
如果把公司看做是一个庞大的飞轮,那么人才、信息、资金、商机是维持飞轮运转的燃料,只有一头做好“燃料”的投入,才有可能让飞轮加速运转,在商业上输出产品、服务和利润,而在投入这一端,信息、资金、商机往往是可以做出预判的,因此,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输入,如果人才输入跟不上,飞轮运转后在输出端出现问题,自然毫不例外。
但说到底,招人才这事,给出高薪和广撒网的人海战术,终究还只是短期的博概率事件。
的确,高薪可以招来,甚至从其他企业挖来高管救急,但人才的持续性如何保持?可以通过广撒网的方式招来人才,但如何确保当下引入的人才,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
那怎么办?
可能有些团队就通过“师徒制”,简单理解就是“老带新”的方式,通过传承和利益绑定的方式,来维持人才的稳定性,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对人才培养的效果有限。
那柠季是如何构建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永动机”的呢?依靠的是“汰储找磨感”的人才策略。
先说说“汰”和“找”吧。越优秀的人才,摆在他面前的机会也越多。
企业选择人才时,人才也在反向筛选企业,可能企业看上的人才,人才未必会选择企业,又或者,企业看中了人才,人才因为在招聘中一些不好的体验,而被企业排除了。
而“汰”和“找”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汰”上,柠季通过私域打造创始人IP,粉丝数从0做到45000+的同时,简历投递量增长3倍,还收到了几百个加盟意向、商业价值超过数百万。同时,通过朋友圈的经营,在投资人、候选人和加盟客户这三方间,建立对品牌的信任,降低机会成本。
此外,汪洁曾6个月参加了50+场行业大会,日常还会组织总部游学交流,邀请各大明星企业代表、品牌创始人、猎头等到总部来访参观。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借助公私域结合的方式,无论是吸引来的人才还是合作伙伴,一定都是对品牌有着深深地信任,且认可品牌理念的,大家信念一致,才能行稳致远。
虽然“汰”能为柠季找到更加匹配的人才,但在柠季看来,在人才上光“招”,还远远不够,更需要主动的“找”。
甚至为了“找”,柠季还根据时间(Time),场域(Situation),资源(Resource)建立了一个TSR模型。
就以“时间”为例,氢消费了解到,汪洁的 boss 直聘一年 360 天在线,每天的晚上 11 点到早上的 8 点都在和人聊天,此外,除L-1、L-2外,L-N 级别的汪洁会亲自审,公司人数在 2000 以内的,汪洁也会亲自审。
现在人才有了,怎么培养人才呢?柠季人才策略里的“磨”和“感”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具体到“磨”上,通过“明确目标+建立混序”的方式,以门店盈利作为柠季的北极星指标,让团队在清晰能做与不能做的红线的同时,把诸如“柠宝节”等大促节点,作为练兵,让人才能通过实践出真知,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之后,柠季通过“感”,对优秀的人才,留出了充足的容错空间,也有完善的退出机制,让柠季成为人才的跳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而正是经历以上重重筛选,“顺利通关”的人才,最终构成了柠季在“储”上的核心优势,让柠季在不同阶段,都能实现动态平衡和人才超前配置。
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很多加盟连锁品牌在给每个门店配备总部人数,采用标准的1:10,开1000家店,总部人数是100,但柠季做到过1:1,在2002年5月开到500家店时对应的总部配套人数是500多人,并且即便是当下,柠季每新到一个区域,人才储备如果不够,是不会开放的。
这样详尽的人才体系建设与实践,才是柠季坚持“长期主义”以及组织保持活力和韧性,并能发力柠季N品牌投资战略的奥秘所在。
结语
现制茶饮赛道行至当下,属于柠季的故事仍在继续。
此前柠季超前布局上游柠檬种植,在保证提高毛利、供货稳定、原料品质等关键节点上,为加盟商“降本增效”再下一城。
而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消费市场内卷加剧,市场迈入精耕细作时代后,在现制茶饮赛道中,淘汰率也加速提升,逐渐呈现出二八定律,市场被头部几家品牌瓜分。
在未来,什么样的现制茶饮品牌,可以活得很好?
便宜低价?花样营销?还是产品上新?
答案都不是。
就像有句话说的,一个品牌卷,会提高行业水平,但所有品牌都卷起来,可能只会在同质化竞争中,拉升了竞争门槛。
换句话说,在过去茶饮品牌的优势,在4.0时代已经被重置了,那些靠短期烧钱却没有形成实际价值的优势,都将荡然无存。
“做营销,换流量,价格战,换市占率”是竞争力,但在4.0全面竞争的时代里,将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那些别人“知道了,干不了”的才是核心竞争力。
曾经喜茶、奈雪、乐乐茶依靠产品品质、营销推开茶饮的3.0时代,而在当下现制茶饮的4.0时代,无论是营销创新还是产品创新频次的开“卷”都只能算作是企业撬动增长的冰山一角,毕竟无论是营销、价格,只要品牌肯投入真金白银,“卷”起来并无门槛,但在增长的冰山之下,供应链、数智化、人才组织、才是品牌内卷时,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未来的竞争,都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未来茶饮品牌的增长潜力,无论是产品、服务、营销、供应链、还是数智化,也都需要人才和组织去支撑。
可以说,现制茶饮4.0时代,得人才者,得天下!
-
截止2024年3月21日 ↑
-
/座的标准下,与实际存在约千分之1的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