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随着蒙牛2023年度业绩报告的发布,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蒙牛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转角遇见爱”,具体看,蒙牛液态奶业务还是蒙牛的“压舱石”,去年收入达到820.711亿元,同比增长4.85%,其中低温鲜奶“每日鲜语”更是呈现出双位数增长的强劲态势。

高飞接任蒙牛总裁后,他能否带领蒙牛跨越千亿门槛、实现新的辉煌。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撰文| 小卿

来源|氢消费出品

ID|HQingXiaoFei

3月26日晚间,中国乳业巨头蒙牛宣布一项重磅人事变动:“资深元老”高飞接替卢敏放,出任公司新任总裁。

随之而来的市场反应也颇为剧烈—第二天开盘,蒙牛乳业股价应声大幅下挫,跌幅超过6%,总市值缩水至约700亿港元。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不过,一切继续。

3月27日,在香港举行的蒙牛业绩会上,新任总裁高飞与前任卢敏放并肩而立,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蒙牛正迎来一个新的时代。高飞,这位在蒙牛服务长达25年的老将,此刻正式掌舵,意味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可能迎来新的调整。

“大家看到公司公告,也许有点惊讶。”卢敏放在会上解释称,总裁更替的决定是董事会基于公司中长期战略考量所做出的,这一变动旨在确保蒙牛的持续稳健发展。

据了解,卢敏放自担任蒙牛总裁以来,已连任两届多,任职时间近8年。在他的领导下,蒙牛实现了从区域性品牌到全国乃至全球知名乳企的跨越式发展。按照蒙牛高管聘任的惯例,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现年55岁的卢敏放,已完成他的使命。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新总裁上任之初便遭遇股价大跌的考验,这无疑给高飞的领导之路带来了几分挑战。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蒙牛新纪元:高飞挂帅

液态奶之外如何寻找第二曲线?

高飞接手的蒙牛是中国第二乳企,年营收近千亿,总资产高达1150亿,旗下拥有特仑苏、纯甄、冠益乳、优益C等多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但与此同时,乳业市场也正处于周期性低谷,蒙牛也难免受到影响,表现出了增收不增利的疲态,奶粉等多条关键产品线更是陷入了困境。

其液态奶作为蒙牛的基本盘,其市场地位不可动摇。但与此同时,天花板也日渐显现,国内液态奶消费量下滑、终端售价大幅下降等不利因素,已对蒙牛的业绩产生影响。

2022-2023年国内液态奶消费量下降了约500万吨,终端售价也大幅下降。价格战的影响已渗透到运营各层面,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了蒙牛的业绩和一线员工的切身利益。据报道,有员工反映,公司开始节流,员工福利减少,甚至连法定节假日都无法全额享受,这些都与公司效益不佳有关。

因此,高飞需在巩固液态奶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蒙牛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他表示,第一要务是打造品牌、调整产品结构,稳定整体价格,提升利润率。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并非易事。

蒙牛曾表示,做不好婴配奶粉就不能成为领袖级的乳企,需振兴奶粉业务。然而,自卖掉君乐宝后,蒙牛奶粉业务跌出第一梯队,高飞手头暂无抗大旗的筹码。

如何盘活庞杂的“第二曲线”奶粉资产,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市场份额,是高飞必须直面的问题。

“第二曲线”之低温奶和奶酪业务需加码,高端鲜奶子品牌“每日鲜语”保持扩张态势,已登陆中国香港市场,奶酪单元妙可蓝多则业绩承压,但蒙牛依然增持以示支持。

要夯实“第二曲线”稳步推进,在执行层面,高飞深知蒙牛的战略虽然清晰,但关键在于执行。如何加强一线执行力,确保各项战术层面措施落到实处,是高飞接下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面对行业整体放缓趋势以及新兴业务的挑战,蒙牛显然还需努力。显然,高飞也会对奶粉、冰淇淋和奶酪等“第二曲线”业务领域,进一步推动改革和创新。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2023年度蒙牛业绩“呈报”:

数字背后如何扭转“增收不增利”局面?

随着蒙牛2023年度业绩报告的发布,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蒙牛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此时换帅,是否与业绩状况有关?高飞又能否带领蒙牛逆转颓势?

来看蒙牛2023年的成绩单,全年收入达到986.2亿元,同比增长6.5%,距离千亿目标仅一步之遥。然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为48.09亿元,同比下降9.31%。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蒙牛在业绩说明会上给出了解释。主要受到多余鲜奶喷粉储藏产生的大包粉减值、分红预扣税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 长了12.7%,达到251.9亿元。

这表明蒙牛在终端为了加快产品流转,投入了一定的费用,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蒙牛的版图中,各子公司的表现也呈现出差异化。

现代牧业作为蒙牛的重要奶源供应商,2023年收入为134.58亿元,同比增加9.5%。其年内溢利却大幅下滑68.1%,仅为1.85亿元。

另一家子公司妙可蓝多,作为蒙牛在奶酪板块的重要布局,2023年营业收入也出现下滑,约为40.49亿元,同比下滑16.16%。

随着蒙牛2023年度业绩的披露,临门一脚之际,换帅之举是否意味着新的战略转向?

高飞又将如何带领蒙牛跨越这关键的一步?

“转角遇见爱”,具体看,蒙牛液态奶业务还是蒙牛的“压舱石”,去年收入达到820.711亿元,同比增长4.85%,其中低温鲜奶“每日鲜语”更是呈现出双位数增长的强劲态势。冰淇淋业务和奶酪业务也不甘示弱,分别同比增长6.61%和229.81%,特别是奶酪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妙可蓝多的并入。

蒙牛看中的奶粉业务却表现平平,去年收入仅为38.017亿元,与前年基本持平。这一“短板”显然成为蒙牛冲刺千亿目标的绊脚石。

这些业绩表现无疑给蒙牛的整体业绩带来了拖累。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蒙牛“新帅”高飞如何破局?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回顾卢敏放上任之初,蒙牛也是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随后,在他的带领下,蒙牛完成了对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大型牧业集团的战略投资,夯实了奶源基础。同时,他还推动了对妙可蓝多的控股,进一步丰富了蒙牛的产品线。

期间,竞争对手伊利在多个领域都保持着领先地位。卢敏放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收购,推动了蒙牛的发展。特别是在液态奶领域,蒙牛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此外,卢敏放还推动了分配体系改革,提振了公司上下士气。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蒙牛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整合和消化的压力。卢敏放曾提出“双千亿”的目标,即到2020年,蒙牛营收和市值要双双突破1000亿。然而,从2023年业绩来看,“双千亿”目标无疑很可能落空。

虽市值曾一度接近目标,但营收方面仍有差距。

此外,卢敏放还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计划:5年内再创一个新蒙牛。如今看来,这个计划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千亿目标尚未完成,卢敏放却已卸任。这是否意味着蒙牛的发展战略将发生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高飞的接任并未意味着卢敏放的离开。卢敏放升任副董事长后,将继续在董事会层面搭档高飞,共同推动蒙牛的发展。

高飞上任后,将如何调整奶粉业务战略,打破增长瓶颈?

虽然蒙牛去年收入保持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这主要是受到联营公司业绩减少以及一次性收益减少的影响。

面对这一挑战,高飞又将如何优化利润结构,确保蒙牛的持续盈利能力?

对此,高飞在业绩说明会上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蒙牛的发展战略不会变,而且会进一步加强。”他强调,面对行业的挑战,蒙牛将坚持消费迭代、产业升级、数智创新的方向。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那么,高飞作为新任总裁,将如何带领蒙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呢?

作为蒙牛的“短板”,奶粉业务的整合与提升势在必行,可能会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以打破当前的市场僵局。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蒙牛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他明确表示会更重视利润率的提升和现金流的持续改善,以提升股东的回报,蒙牛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型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飞”时代的蒙牛何以“高飞”?

高飞接任蒙牛总裁后,他能否带领蒙牛跨越千亿门槛、实现新的辉煌?这无疑是业界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高飞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14)
上一篇 2024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午睡醒来发现折叠屏手机屏幕漏液 小米:无法保修

    DoNews9月20日消息,据1818黄金眼报道,浙江台州的黄先生买了一部小米折叠屏手机,说是前几天午睡过后,发现屏幕出问题了。
    黄先生称,自己7月27号在台州黄岩吾悦广场买了小米折叠式4,花了8999元,旧手机抵给它1999,付了7000元。
    黄先生把这部小米折叠屏手机送到销售门店,由对方寄去售后,他提供了一张照片,说是寄出前快递员拍的。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20日
  • 与辉同行直播售卖的“澳门葡记月饼”被曝产自珠海

    DoNews9月19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今天的报道,近期有网友称“与辉同行”直播间带货“澳门葡记月饼”,但从未在澳门听过这家自称“澳门老字号”的葡记食品。
    涉事月饼生产商珠海葡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葡记是一个澳门品牌,在澳门注册过商标但无门店,目前只在珠海开设门店。而在“澳门葡记月饼”各平台的网店中,详情均显示旗下多款产品产地、发货地为珠海,但推广内容里多次出现“澳门老字号”“澳门必吃”的字样,宣传视频里更出现“澳门老师傅制作”“在澳门要。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19日
  • ​层层承压,九牧陷入“中年危机”?

    或存业绩虚报

    被指陷入“中年危机”
    在2024年九牧全球营销发展大会上,九牧高层重申了他们的宏伟目标:到2030年,销售额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回顾历史数据,2018年九牧以12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中国卫浴企业榜首,而到了2020年,其销售额却不足120亿元,出现下滑。
    根据福建省工商联发布的“2020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九牧集团2019年营业收入为63.16亿元,若以此为基准,九牧2020年的销售额下降了近47.4%。

    2024年9月19日
  • 三只羊对商品产地玩文字游戏也是消费欺诈

    “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宣传售卖的“香港高端月饼”被曝在香港没有线下售卖点,且产地并非香港,其虽在香港注册了相关商标,但在香港无实体门店,实际运营方为广州公司。
    在粉丝众多的直播间大肆宣传的“香港高端月饼”,却被曝在香港并无线下销售点,产地也非香港,而是在内地生产销售。
    反观“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宣传售卖的“香港高端月饼”,这些影响力很大的主播根本没有在直播间以显著方式提醒该商品并非香港产品,而是内地产品。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19日
  • 十月稻田,要被一根玉米“救活”了?

    图源:十月稻田财报
    只是细看财报不难发现,十月稻田的主营业务大米产品在上半年营收同比微幅下滑,反而是以玉米为核心的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在上半年实现迅猛增长,营收7.26亿,同比增长151.9%。

    图源:十月稻田财报
    眼看核心业务板块在线上渠道的表现愈发乏力,十月稻田也想在线下抢占一部分份额,不过这个借助电商平台崛起的网红品牌,在线下影响力极为有限。

    2024年9月18日
  • 燕之屋2024上半年净利降42.5%,营销费用增加亿元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线下渠道总收入为4.1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9.51%,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1.64%。
    此外,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毛利率为48.50%,而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1.24%,毛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线下客户的消费趋于保守导致线下渠道收入增速不及预期,线下占比降低导致毛利率下降。
    2024年上年,今年上半年,燕之屋销售及经销开支为3.6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1.01亿元,增幅38.45%。

    2024年9月18日
  • 喜茶发合伙人内部信:跳出同质化,不做低价内卷

    DoNews9月18日消息,今日喜茶向事业合伙人发布了主题为《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品牌和产品》的内部信。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随着消费大环境的变化和茶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茶饮行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
    对此,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破局之道是要极致地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体验。喜茶会坚持为用户提供超越价格的差异化产品和品牌体验。
    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出,不会追求短期的开店速度与数量,而是更注重开店的质量与门店运营品质。

    2024年9月18日
  • 人民网评:小杨哥卖假香港月饼是蒙蔽消费者

    DoNews9月14日消息,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合规推进会,向主要网络交易平台作出五方面合规提示:严格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格规范节日期间促销行为,严格规范直播营销行为,严格禁止销售违法违禁商品,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如果他们知道香港美诚月饼有其名而无其实,不仅在内地生产,而且专门瞄准内地不知情的消费者,还有购买热情吗。

    十亿消费者 2024年9月14日
  • 老板从小杨哥那买到15盒假月饼哭诉不发了

    DoNews9月14日消息,9月14日,大V博主科技新一发文吐槽,让助理在网上买几盒月饼给员工发,助理竟在小杨哥直播间买到了香港美诚月饼,现在退也不给退,发也没脸发,愁死了。

    博主向媒体表示,自己助理在小杨哥直播间买了15盒这个月饼。现在发现这个月饼是假的了,去跑去找小杨哥那边退货,但那边也不肯退,以后不会在小杨哥直播间买东西了。

    2024年9月14日
  • 极氪发布极氪001杭州过火情况说明:已排除动力电池起火因素

    针对车辆发生火情,公司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已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用户处理后续事宜。极氪官方称,根据现场初步勘察,已排除动力电池起火因素,后台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参数正常,过火区域主要是乘员舱,火情原因以相关机构的调查认定结果为准。
    极氪官方称会积极配合消防部门进行调查工作,并协助用户处理相关事宜,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做好相关善后服务,同时提醒各位用户注意用车安全。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