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作者|宝璐

编辑|黄晓军

来源|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

封面图|Pixabay

世间美食,唯有麻与辣最能刺激食客的味蕾。

一碗麻辣烫的富贵,泼到了甘肃天水。数十亿的话题流量涌向甘肃,20天拉动了16亿元的旅游收入,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出圈的主角,天水麻辣烫。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甘肃天水麻辣烫消费观察》显示,最初火起来的两周时间里,天水麻辣烫在京东上的搜索量环比增长4.8倍,但因天水麻辣烫品类并无成规模的速食产品,故此在消费者纷纷购入原料进行“复刻”。

相关产品中,甘谷辣椒、甘肃麻辣烫调料的成交额环比分别增长超10倍和9.2倍。淘系平台则更加夸张,一周内200万人的搜索量,天水麻辣烫的热度环比上涨285倍。

作为天水麻辣烫的灵魂,甘肃所产的甘谷辣椒与武都花椒,迎来了“泼天富贵”。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曾在《齐民要术》中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早在一千五百年前,这口来自陇上的麻与辣便获得了国人舌尖上的认可。

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甘谷辣椒

要炸出这碗油泼辣子的浓郁鲜香,本就产自天水的甘谷辣椒是最佳选择。

在甘谷人的美食江湖里,无辣不成餐。作为我国最早栽培辣椒的县份之一,甘谷辣椒已有至少持续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曾作为明末清初的宫廷贡品而享誉陇上。

每个辣椒产地都有其独特的品种,在甘肃人的美食江湖里,以外形酷似羊角的甘谷辣椒最为闻名。

属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甘谷县,每年的无霜期有215天左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甘谷辣椒肉厚,油多,只香不辣的特点。其他产地的辣椒在晒干之后往往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皮,而甘谷辣椒还能保有椒肉。

西北几大省,唯有甘肃流行起了麻辣烫,因地制宜的饮食习惯中,皆因辣椒是甘谷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

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20世纪 80年代时,甘肃省曾发生一场大规模的辣椒疫病,直接导致辣椒产量损失了500万千克。

加之彼时种植蔬菜效益的凸显,辣椒生产基地被迫离川进山,生产面积从原来的 2333公顷骤降至数百公顷,21世纪初期蔬菜温饱之后,甘谷的辣椒产业才重新进人了扩产阶段,由供销社打开了最初的整合。

甘谷县的椒农将自有土地租给合作社种植,并与合作社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农户负责种植,企业则进行辣椒集中收购、加工、包装、营销,最终形成具有品牌标识的商品对外销售。在不少地方还在以小农模式散卖农产品的时候,甘谷辣椒已经步入了稳定的供销社体系,全县405个村都组建了“三社合一”村级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建立了“农业生产,资金信贷,农副产品销售”三者有机统一的运行模式,为辣椒的产销划了一条通路。从规划种植到保价收购,椒农只管种不管卖,如今日均卖出两万斤的甘谷辣椒,已经成为甘谷特产风物的顶流。

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以2023年为止统计,甘谷全县的辣椒种植面积共有5.6万亩,鲜椒总产量13万吨,产值3.5亿元左右,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市场、贮藏、加工、运销、电子商务一体化的经营体系。目前,甘谷县注册的辣椒加工企业共有26家,生产、经营、销售龙头企业9家,由陇上椒、辣椒红了、康美和丰晟农业等为主导,年销售辣椒产品1.2万吨,销售收入达2.5亿;其它农业企业合作社约计106家,开发了辣椒面、丝、片、丁、油、酱以及油泼辣子等7大系列60多个品种,多走电子商务的渠道。仅线上销售模式中发展了辣椒销售中介组织50多个,培育辣椒农产品经纪人280多人,创建40多个乡镇便民服务网点。

在这波麻辣烫的流量里,甘谷辣椒面的京东快递寄件量翻了五倍,圆通快递订单量翻了十倍。

武都花椒

而另一味的“麻”,则来自陇南的武都。

花椒是中国人独有的心头好,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武都区,是国产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百万亩的种植面积,武都是全国乃至全球的花椒产业重镇,拥有国内首个反映全国花椒市场情况的价格指数体系,是全国花椒市场的晴雨表和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武都花椒的产量、上市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花椒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高低。

根据新华指数市场监测团队的统计数据,2022-2023产年,武都一级红花椒均价保持在50元/斤以上,相较于全国一级红花椒均价,武都一级花椒能保持约8元/斤的价差优势。

不仅卖得上价,武都花椒还有着非常广的地域统治力,由陇及川,就连川渝两地的餐饮业也对甘肃的花椒有绝对依赖。

在所有产区的花椒品种里,武都花椒特征性成分中挥发油的含量较高,且芳樟醇、麻味物质中羟基-α-山椒素也远高于其他品种,同样是花椒,但武都花椒则更为厚重,能让唇舌震颤频率变高,“麻”味持久。

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因此不仅麻辣烫首选甘肃花椒,川渝火锅也基本已经与甘肃花椒绑定。

据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2022-2023产年运行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重庆火锅最喜欢用红花椒,尤其喜欢武都及周边区县花椒,使用量占比为 47.77%, 四川次之,可以说甘肃花椒占据了重庆火锅中红花椒的半壁江山。

在这两个麻辣烫的发源地里,甘肃花椒早就已经成为了麻辣烫的基因。四川作为我国花椒最大的种植区域,全省种植面积500万亩左右,但多为青花椒,占比在7成以上,而重庆的红花椒产量更少。一碗“够味”的麻辣烫,无疑离不开集中于甘肃的红花椒。根据农业部的相关数据统计,花椒已经是甘肃种植面积仅次于苹果和核桃的经济树种。

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目前武都全区已建成万亩花椒基地8处,千亩花椒示范基地108个,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挂果面积70万亩。以6900万斤的总产量,稳居全国花椒主产县区“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品质第一、农民收入占比第一”的行业地位。

2023年,武都花椒综合产值37亿元以上,其中“灵魂一味”的大红袍花椒产值占据绝对主力,高达31.45亿元,成为增农助收的第一产业。

2022-2023产年,从企业月度销售均量来看,武都花椒更是占据“龙头”地位,其企业位居年度抽样批发量榜首,高于第二名约30.71%。

同时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生产基地和花椒产品研发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武都也被国家林业局授予称号“花椒之乡”。

甘肃麻辣烫,能否成长为下一个大品类?

“建议全国推广”是伴随甘肃麻辣烫走红的初始文案,线上流量的增长,同样挂钩线下赛道的入局速度。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以2月的热点开端为始的一个月内,全国新开业的“甘肃麻辣烫”店已累计超过150家,且仍在不断增长中,隐隐有诞生新品类之势。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现存的麻辣烫相关企业共有19.06万家。近十年来,注册量整体上呈逐年增长态势,增幅在5%—50%的区间内上下波动,2023年注册量同比增长25.51%至4.14万家,超越了疫情前增速,意味着麻辣烫赛道正变得越发拥挤。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吉林是目前数量最多的地方,现存2.35万家麻辣烫相关企业;黑龙江、山东分别现存1.82万家、1.68万家麻辣烫相关企业,三个北方省市位居前三,而甘肃省则位居全国第七。此外在麻辣烫数量的TOP10城市中,东三省城市占比高达七成。

连锁品牌数量情况上看,前三名的杨国福、张亮、刘文祥均是东北口味的麻辣烫,其中前两家均以6000+门店的规模在大赛道里占据绝对优势,而前十名的品牌里,几乎除了东北麻辣烫,就是四川麻辣烫,并无其他细分品类。

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至于甘肃麻辣烫,则尚未发展出公众视野内的品牌,从细分品类上来看,甘肃麻辣烫在全国市场中,确实具备成为一个连锁新品类的契机,不过在受众与产能上,其仍有不可忽视的矛盾存在。

甘肃麻辣烫虽已经火到了“锅都被煮烂”的地步,但过半还是本省人在凑热闹。

来源于携程旅行的统计数据(3月)显示,在前往天水的游客中,本省游客占比51%,超过一半。外省游客最多的区域则主要来自旁边的陕西(16%),第二位北京(3%),前9位省市中过半都是北方,而北方市场一直都是东北麻辣烫的天下。

与东北麻辣烫倚重麻酱不同,甘肃麻辣烫倚重甘谷辣椒。而甘谷辣椒目前产能十分有限,13万吨的鲜椒产量,制成干辣椒之后还要大大缩水,对比全国辣椒产量一年2000多吨,甘谷辣椒连1%的产量都占不到。如此产量若要真的“全国推广”,兴许结局不是极端炒高辣椒成本,便是最后吃进嘴里的变成了贵州辣椒,以致味道不同。

从毫无存在感到火爆出圈,甘肃小县城的麻辣生意

且在物流运输上,甘肃属于不包邮的六个偏远地区(西藏,内蒙古,宁夏,海南,甘肃,新疆 ,也被成为“航空六省”)之一,邮费比其他地方贵出一大截。

甘肃省地理位置偏远、地域面积广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长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农副产品外销邮费占总费用30%及以上,极易导致消费市场望而却步,退而求其他地域产品。

理性审视,在四川麻辣烫与东北麻辣烫两派林立已久的情况下,“特色即负重”的甘肃麻辣烫能否真的全国推广,或许尚且言之过早。

*以上配图仅供参考,无指向性意义及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花椒产业研究:小品种有大市场|央广网

2.《2023年甘肃省物流业运行情况分析》

3.《中国麻辣烫品类发展报告2023》

4.麻辣烫行业发展报告|企查查

声明: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零售资讯观点或立场,文章为网友投稿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新零售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wuchangxu@youzan.com
(0)
上一篇 2024年4月7日 11:14
下一篇 2024年4月7日

相关推荐